台北的好友為我準備了一席菜。
前往的車途上,試圖相告我們比原訂的人數少了,尤其是同行男仕只剩下一位,怕訂的菜過量,吃不完就浪廢;誰知,菜館那邊回覆:「改預定人數要在48小時前辦,否則不能改。」
什麼菜館?好囂張的規定啊!
「他們只訂剛好合用的精選食材,所以不能改動;說是減不得,增也不能。」負責打過去的朋友說道。
嘩,這口氣更大。好!我忽然好想去會它一會!
地方剛好就在當年我和藍藍老遠跑來手作了一天鄉土玩具和捏土的一家叫客人城的附近;朋友車子停了在一列大招牌前泊車空地——錢塘江餐飲工藝會館——這名字令我好奇,餐飲、工藝、會館;好像三個從來不連在一起的,各有個別功能的環境名詞,忽然連在一起,說怪不怪,但說容易理解也不易。
途經餐廳裡每檯的桌面都超大,單是這點,香港就一定做不到。
原來桌面這麼大,為的就是每道菜都非常大;盤子固然大,裡面奉上的食物也會用非比尋常大的裝飾盛配著。
不過,相信也因為這樣,廚師在盤子上的擺設和配搭的藝術空間也就更大。
食物超過八成都具有非常高水準,但不能蓋括到哪一種菜式、哪一種造法;引用香港常稱之「私房菜」一類去,當然我們得了解,怕且香港是沒有一家私房菜,能提供這樣大的排場了。
這一頓,大家都飽得不能動,無論平時是否都熱衷於網上發佈生活的,都禁不住拿出相機,一於先來個「美女廚房式的嘆喟聲」,接著手機相機先嚐,再下去才是祭我們的五臟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