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中,我跟繪本故事《畢幸不幸轉轉轉》的作者——梁苑欣,和跟她同來,書中的一幫小人物。
畢幸的創作轉出今日的梁苑欣
某日在一個手作人的Facebook分享組中,見到梁苑欣把她書中那些角色用激絨布造成小玩偶;小玩偶不止造工很精細,她還把它們帶到戶外,為它們拍故事插圖照。再而,從她向我介紹的博裡,分享到她提到曾出版的一本故事書;也分享了她近年為出版社繪插圖,所撰的手工藝工具叢書;所教的迷你書、立體故事書、用激絨創作小娃娃屋佈景……等等。
她的創作路起步很順利,創作的熱力,被冷言冷語迅速冷卻。不過,她沒有就這樣打碎創作的念頭;她嘗試用其他方法去將書裡平板板的故事轉化;這是人生中以積極轉化難關。結果,最立體的表達不幸轉轉轉,其實就是她自己個人。
問:您好!我對你的「畢幸不幸轉轉轉」那故事繪本在刊出多年,再以手作造出裡面角色的想法很感興趣。我時時覺得在生活中將一些小想法,落實製作出來也是一種很積極的生活態度。
答:我的繪本書是2008年刊的,應該已經沒有存貨在架上了,網上書店還可以試看開首幾頁;不過我在網上續寫的小故事,可能讓大家了解更多的!
http://lyy214-badluck.blogspot.hk/2009/11/1.html
我本身是一個插畫師,在2000年,有一位大哥哥鼓勵我創作自己的故事,就這樣我開始繪畫了「第一天」這個單元故事,因為童年往事在我心中太深刻!畫好了,我大膽地向出可是這書銷量並不太理想,第一本之後就沒再刊,下面的故事都沒機會在書中出現。後來我覺得心灰意冷之下,就自己把做書中的所有角色都做出來拍照。
問:書看來有點黑色意味,那你那些角色是想表達什麼?
答:這是我在幼稚園發生的往事,那些往事令到我的成長充滿陰影…我把他寫成故事,是想成年人知道大人眼中的鎖碎事;是小孩心中的大事!不要小看這件鎖碎事,這可能是童年陰影的開始 …
問:怎麼會想到把插圖人物實體化?
答:完成了書後,我一直很想把書的的人物脫離黑暗的世界(像一種心靈釋放)…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她們變成實體化,帶領她們走進現實,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帶公仔去拍照,可以說是平衡空間)
問:看來妳在創作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場辛酸的日子,當中是否令妳對人生有很深的感受?
答:當初對創作我抱著熱血之火,被現實世界中冷水狠狠的淋熄…就在心灰意冷時,令我走上另一條有趣的路;我開始寫網誌,開始把喜歡的圖畫變成可愛的布公仔,開始為她們更多更多人生中的故事!漸漸地…將我也訓練成一個手作人,令我的創作世界,就由平面變成立體!
問:這是否在告訴我,不要覺得失敗就乾生自己氣;試試其他的方式,可能就尋到新的出口?
答:是,我發現創作都是由自己出發的,不能只為別人而創作。要記著自己是創作者,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那作品就永遠不可能有成功了!
問:雖然妳說「畢幸」是妳的投影,但現在看得出妳心境在變換,這歷程令妳從困難的暗淡中轉為正面;我覺得,這反而更立體地表達妳整個故事的構思,畢幸雖然經歷不快樂的童年,卻努力轉轉轉,轉出新的人生。我看整個故事想表達的其實有點思想上複雜,可是因為一直在講述畢幸這個孩子在幼稚園時的事情,那麼,妳這書其實是想給哪個年齡層的讀者看?
答:這是一直被人問到的問題,我最想是年青人看,因為這是轉變大人的年齡,他們不想變成大人,仍有一份童真的心!
不如,妳女兒看完我的書後,也告訴我她的閱後感好嗎?我在努力收集不同年齡層的閱後感呢!
問:呵呵,我女兒其實昨晚在收到妳的書已第一時間看了,她好欣賞你把那些小布偶的紙樣做法也放了進去。驟看書的故事太暗面,的確起的確令人有點不安,不過,我女兒本身繪畫也比較喜歡用畫去表達這種內心不安的人和故事。
答:妳對妳女兒用這樣的方法表達心裡不安,會有擔心的嗎?
問:哈。的確,起初我見到她的畫,也會擔心她是否有情緒了,奇怪她眼中的世界為何都那樣灰沉沉;時時吟哦她是不是有事情想不開來?她卻說她只是喜歡在畫裡將一些感受表現出來,不一定困擾的,有些感受不能用說話只能在畫裡表達。這樣,我和她發明了一個暗語,叫「家長關愛」,即是我或者有長輩對她那畫的表現好奇或擔心。那,妳的書媽媽有看過嗎?妳跟家人關係又如何?
答:我和家人感情非常好,只是媽媽也是看了這書後,才知我幼稚園的生產原來是不開心的。而姐姐更是在看到書裡一些情節後哭了;因為想起當時她也在現場裡,想起了那些發生在我身上不愉快的經歷。我從前不懂得表達,幼稚園裡發生的事,令我在小學已開始害怕與人相處,開始把自己隱藏起來,慢慢變成透明人一樣。直至讀設計學校後,才開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了,漸漸地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並不孤單的,我可以有很多同道的朋友,現在我也時常回到設計學校探望我的老師。
問:好啦,現在妳這將這些書中的人物實體化,讓他們進入了真生活,之後還有什麼樣的打算嗎?
答:我最想把她們製作成立體小動畫,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和其他的技巧;但我會努力的!
問:非常好!希望我們很快可以見到妳的畢幸有更新的一樣生活方式面世。請繼續加油!
此文原先於http://www.berspective.com 揭載,但2015年1月1日起,由於 Berspective 改版,別緻話訪停載 ;原文重記於這裡作紀錄。
在機緣巧合下,我在Facebook手作人群組內分享了“角色由插圖變實體化”而結織了「Brigitte 別緻」…
雖然「畢幸不幸轉轉轉」出書多年,本身沒奇望有人會留意她的…在網上寫「畢幸」故事和做娃娃也只是釋放心中鬱結。
雖然「畢幸不幸轉轉轉」出書多年,本身沒奇望有人會留意她的…在網上寫「畢幸」故事和做娃娃也只是釋放心中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