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樓」這個詞語是廣東話,甚至這文化可以說是源自香港人。
早幾年國內樓盤還是以向港人招手為主時,我身邊有些很熱愛「睇樓」作為家庭消譴活動的朋友,無論是本地新樓盤,還是廣東沿海各處;也無論是否真的有購買意慾,就是把「睇樓」變為全家總動員的一個週末活動,這是我覺得難以理解的一項家庭運動。
住在Nina 的家,Hither Green 這個中產的純住宅小區,讓我好奇。
於是,我也玩了一次「睇樓」玩意。
不過,我只是在小區裡遊每家的前花園,觀賞英國人特別技能——栽種各式各樣的玫瑰花。而事實上,因為文化不同,在這小區只消好整以暇地在每家庭院外裝作無意地向大廳幾乎落地的大窗向裡望,每家的佈置都幾乎一目了然;因為家家戶戶都大窗紗簾長開;裡面大廳陳設都井井有條。
當然,香港人習慣,先錢後桃樓;「睇睇」樓價先。
「睇」這個字,本來就是只看呀,不掛到自己利益上面嘛!嘿!
Hither Green 算這十來年新發展的 London SE 區的小型住戶小社區之一;聽 Home Stay 屋主 Nina 說她是在八年前買入,那時經濟已現不景氣,年輕一族都不大願置小洋房,她比較幸運,找到自己合適發展的工作,也有家裡的支持,就毅然買了這小房子,購入時大概折港幣三百多萬。
這區幾乎戶戶設計一模一樣,房子都以一環一環的包圍核心是個小湖公園,再不遠處就有大型超市。房子靠近車站的都是小戶型,靠近超市和公園的較大一點,這些都以排屋形式。現樓價大概350,000英磅 – 450,000英磅 (折港幣 450萬到550萬之間) 但早已經滿額,我們那幾天在游走,整個區只見到不多於五個房子在出讓;當然,在地產仲介公司貼出的,有些是可以租的,那是另計。
然後,當我們去到 Oxford City 區,可能算是法定保護外觀的特色小城,而且也是大學區範圍,雖處倫敦市中心外圍,火車由 Paddington 站開出到Oxford 都要一小時;但我們發現跟 Hither Green 房子格式相同、大小相近的,都竟然比 Hither Green 的貴一些;這邊是由480,000英磅 – 550,000英磅;不過,Oxford City 既是由很多歷史悠久的紅磚學院區組成,風景也特別怡人,排屋的佔數很少,反而很多房子都偏向獨立屋並具有個別特色。而且,Oxford City 購物上也相對比如 Hilther Green 小區那種只有幾家家庭式作業外賣餐館、cafe 和一家大型超市來得多元化和元善,是一種老式小鎮模式。
所以,這上面明顯加蓋的費用也就變得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