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些朋友說起近年很流行這個稱為 Happening Arts 的玩意,大家都擬想我這個人向來都好像很喜歡這些「藝術東西」的,應該都玩過啦。
還沒呢!
不過,早前某天見到Facebook中一個親子同行優惠,我又姑且去試一下。買了券撥電話過去預約,他們問:「孩子是小過十二歲嗎?」
哎也,這媽媽真是,腦中還是老記著親子就是和女兒一起的時光,殊沒想起女兒早已進入青少年期,這「親子活動」早已不合用。
幸好對方說推廣,沒問題。
檔期一延再延,終於訂好了這個週六,跟藍藍好期待的老遠由新界西,趕路東行;地點是觀塘的觀點中心。
恰巧遇上公路小意外,塞起車來;害我們又再把檔期再延晚上。忽然多了兩個小時,母女倆在APM漫遊起來。
晚餐於和民,乏善足陳;在不同時段不同日子不同需要不同分店都到過幾次,卻從來無一次令我覺得「不俗啊」;可以說,可以選擇之下,我不認為是好選;可是想不通為何還竟然一直被年青一族喻為王道。
晚餐時間不對,食物不知其味,吃得很不是味道。
到達畫室時,確實有點「三虛」——肚子空虛、思想空虛、情緒空虛。
這類即興作畫,不是一直推廣是有很專業的畫師在旁引導嗎?結果我們只不過像去了一家獵頭公司,畫室空盪盪,豎著幾個立地畫架,接待櫃檯上一隻蘋果電腦;甫坐下,遞來一份表格,要我填寫資料!
接著我們移到角落已置好的畫架前,負責人請我們隨意到一列書架上放置的書中,隨意找尋「靈感」;那些只不過是一些內地名畫翻印集,又或是不知名的生活雜誌一類的相片冊。我翻了又翻都翻不到可參考的!
帶著孩子的媽最易犯上己所不欲,移嫁小孩事件;就是見勢頭不對,或自己意興闌珊,負面情緒直接轉移、灌入、影響同行孩子;令孩子對那事失去孩子應有的好奇和興致——我一再告誡自己。
再且,既來之,則安之!難道我必需有導師才會作畫嗎?藍藍還需要導師嗎?回到最底線,就當成讓我們玩玩塑膠彩的一節週末晚親子耍樂好了!
夜深,很滿足地抱著這兩件大東西回家去。滿足——因為兩母女一起專心一致地作畫!這畫室,不打算推介,但這玩意卻確實不錯,值得一試!
原文記於:別緻BEE | 09/03/11
很喜歡第二幅母女呀~ |
![]() |
哈哈哈,多謝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