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是挺喜歡這種說法,像生活很有力量似的。
近年,或說,自從面書的世界越來越普及;身邊有些長者朋友、忽然發奮圖強在一些營銷集團裡証明著自己成功的朋友…無間斷地分享這種充滿無窮無盡正能量的生每天熱量提示;我開始對「人生最大敵人是自己」、「要活得比昨天更好」、「要打敗昨天的自己」…產生了種莫名的猶豫。
有時候,人不需堅持昨天就是不好,不夠好;那就像「我要比昨天更瘦一點」這種病態減肥候群症一樣。人迷失於自己對自己的一份自信;把自信要掛在一些物質和一些外圍推崇的讚美中。
四十前的我,確實也是這種:手上做的事情永遠要做得好過上一次。這是一種龐大的壓力,忙在中間,深信這單一向前道理,永遠覺得自己做不夠。的確,能承受這種壓力變為推動力,在盛年中定能做出人生色彩。
但四十後(我不敢說其他人也這樣,但我自身,以及一些親厚朋友都狀況大同),對於打敗昨天的自己,興賣索然。當然,能夠說,打敗得夠了,是享受一下人生,好好嘆每一天這種話的,都在人生中精彩過,勞碌過,忙過,累過。
好好享用每一日,並不消極;相反,其實要做得到這點;是另一層次的積極。這一層的生活態度,不在於戰鬥(無論與敵還是對己),在於欣賞;做好每一天的自己,感恩每一天的時光。
相反,如果還在忙著面書中叫人看如何打敗昨天的自己,又不斷勸人要積極打敗昨天的自己;自己生活是不是還很感覺糟糕,才那麼渴望甩掉昨天的自己呢?
以自己為比賽對象,此話無需多解;看多一本書,認識身體狀況多一點,煮一頓比昨天美味的菜…又算不算打敗昨天的自己?
在我來說,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