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蜜遊宜蘭】相約在台北這一鍋

之前兩度經過這家,門前都滿滿站著等位的人們。

就想一定要一會。

吃鍋——雖說台灣人實在很愛吃鍋,鍋店開得台北城圈滿目都是,但作為遊客,又若有時為工作而速訪,未必就有合適機會,去,吃個鍋。

吃鍋這回事,氣氛很重要。

想起某廣告:「打邊爐,最緊要係咩…當然就係個爐啦。」我說當然是個場地、氣氛;共桌是誰。

這次約在台灣,在台北只留很短時間,不敢約太多朋友。平日,不敢太打擾曾經共事的同事們。

不過,正如那位愛吃的氣球界好友名句:「飯總是要吃的。」無論多忙,都總有個晚飯時段,應該好好坐下來,給自己一個藉口,聚聚好飯腳。

問一位前公司台北分公司的同事:「妳會有時間一聚嗎?」晃眼,都幾年了,再稱她為同事太見外,就早把她和幾位常在Facebook有保持交流的,都列在好友單裡了。

她來,說很高興跟我們三劍見面。我跟理劍和絲劍都說了,這位 Tracy小妹,就是我說,早幾年陪著我們一家三口一起過年初一,又在藍藍在台北進行那藝術論文時,給予很大幫助的。

有兩劍,Tracy 怕提議了地方不適合,我就想起這裡;請 Tracy 先訂座;原來她還沒曾來過,說名頭相當響,但這地區食店都是旅客的多,不敢肯定食評。

就會它一會吧!先看看網上,這下可給吸引了!

說的是以清皇室的秘鍋為主題啊,大清皇族的專享秘藏級享受,還說食客可以免費穿一身清裝當一下皇帝老子,妃子格格呢;可惜在我們這號港人,這些早不是味兒,玩過太多早就濫了。

這一鍋.jpg

整體雖然不及無老鍋那種清新感覺,但這裡整體得分也很高;座位是小了點,四個女仕還算足夠,只是偶爾要主動叫侍應來把桌面收拾收拾;不過服務還算不錯的,就是不幸珠玉在前,有點比較罷了。

台灣吃鍋,這家還是值得推介的。

順帶一提,女生們進洗手間,都研究盥洗盤側櫃上一格一格放置好女生專用東西;是很體貼的考量,也好是一種店的特色表現。


這一鍋在台灣有好幾家分店,台北城圈裡也有三家的。

我們這天去的是中山北殿

http://www.toponepot.com


自遊小提示:我之所以幾度經過這地方,全因為它就在圓山步行返回台北車站、民生路那邊走去所必經的,路兩旁入夜都有光影裝置設計,是處很浪漫的散步點。在圓山公園、基隆河岸看了日落,就正好漫步在這街上盪回去台北車站,沿路餐廳食肆都多,由悠閒區一直步入繁忙的夜街和夜市;這一遊已經是台北日與夜,閒與忙的縮影了!

 


發表留言

【蜜遊宜蘭】懷舊中秋伴手禮

台灣人稱伴手禮,香港人稱之手信。

記得第一次去台灣,幫襯當時還沒開始號稱「香港人終於有自己嘅手信」的奇華;買了滿滿兩手大大袋的奇華各式嫁女餅與最熱賣的餅食,送IY的媽媽;跟她打趣說:「我先送廣東嫁女餅來讓妳嚐嚐,比較比較;希望過些年,妳就請我吃妳真正的嫁女餅。」逗得阿嬤樂樂大笑。

今次再專程去訪,打算會跟阿嬤再見個面;預先問IY有什麼想我由香港帶過來給妳嗎?IY這幾年來過香港幾趟,也交有些中國廣東、深圳跟香港的其他朋友;對香港也不陌生的了。

她說一直愛在香港買得的鹹檸檬,早兩年來港在茶餐廳一喝那個龍鳳冰,一試難忘;上次—親戚來港玩,也替她手提了兩瓶回台,吃完了;心裡就只念著這東西好喝。

以為家住小區有些南亞食品店會有,誰知找不上。只好在 Zstore及hkTVmall裡試試找;他們有些打正「香港製造」的產品。

認識的鹹檸檬沒找到,卻有好些不同手工品牌的鹹檸檬蜜(醬),可以調在溫水中喝,說是對氣管特別有療效。

我猜這應該比較好帶著吧。好!買一瓶。

再在「香港製造」裡找些特別具特色的餅食吧,香港應該不止一家奇華的。結果給我看上了兩樣很特別的物事:

  1. 紹香園的芫荽蛋卷
  2. Cookies Quartet 曲奇四重奏

都有很濃的香港情。而且也是我吃過而覺得需要推介給海外朋友一嚐的好東西。

適逢中秋,Zstore 竟然還可以用$1,換取一包中秋懷舊玩意。

原包裝很可愛,不想拆開變為轉送;跟 IY 說:「我不知裡面實情如何,就讓她家裡大孩子們拆開,再回頭告訴阿姨好不好玩的。」

IY 回報:「大哥哥一打開就看中了那兩件鐵皮玩具了。其他也好玩得很,很久沒見過這種還附著臘燭台的紙燈籠,現在台灣都再沒賣這款。那毽嘛,我還沒見過那樣豪華的,我們家公公給我們小時候造的都沒你們這些漂亮彩色羽毛。妹妹看不懂那束籤的玩意,說看了說明書說, 要堆在一起很難, 一放手就全散了…」

那個很好玩的,都是一束抓在手裡齊好。打開手,散開。每人挑一支,動了其他籤就輸。
要玩有難度的,是要選自己所屬隊色,
再加難度的就按上面隊色加減分。
香港我們那年代的孩子一般「桌遊」都是這類型的,不是挑籤,就是挑小膠劍…
桌遊——這個詞,當年,當然還沒出現!

 

 


發表留言

【蜜遊宜蘭】香港台北兩地情

很多年前,帶著還沒滿八歲的小藍藍,母女倆第一次踏足台灣,說要花十四天的時間,儘遊台灣。

看我博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十四天要租車、自駕遊的,絕不困難;不過絕不是我本色。這遊最重要目的是親子教學遊——就是去到哪裡,都以教育為主。

2004 還不算太流行這類親子自遊行;由各處大家在我問路後,問道:「妳自己來玩?帶著這麼小的孩子來玩呀?不是跟團呀?哎唷!妳好厲害啊!」而知,當時像我這樣的,還算少。

當時駐台灣的JL老闆知道我這個打算也替我緊張,交帶台北公司同事替我安排接送幫忙預訂什麼,公司司機管接時說:「陳太,妳們打算來玩幾天?我哪一天送妳們到機場?」到送我們到機場時:「哎唷!妳們竟然玩了這麼多地方,我來台北住了十多年,妳去過的有些我還沒去過咧!」

其實,那時交通不算便利,我們單是去宜蘭都花了三天兩夜,還只不過只是在羅東一帶。

不過,這個旅程讓我跟台北好友 IY 一家交誼。

(有關這旅程的幾篇雜文記在舊博中《台灣:要跟筆友見面了》)

一轉眼,當日替一個新交朋友的孩子在家裡辦小生日會的這家人,相交已十多年。當中有兩家人過訪相聚,也有藍藍拉著大隊同學過去家訪來完成一個越洋文化對比的研究論文;也有我因利成便把一些台北的其他朋友引薦相交。不過,來到今次,是把我兩位自少年時代一起成長的閨蜜介紹相識。

以往幾年不是商務的原因就是個人速遊,很久沒有看過陽光中台北的上空。

20170921_111815 (1).jpg

晴空萬里,透過機艙的窗折射了彩虹色。卻不知道我們錯過了家裡上空真正的一道雙彩虹。

2004年那次遊,正值前總統陳水扁連屆競選,政治鬥爭鬧得正熱;當時媽媽心得很,擬出面截停我帶藍藍到那邊一遊。幸好有台灣朋友們指引,知道哪些地方去不得,哪些地方市面一切如常。

也是那年一遊,我透過跟不同層的當地人對話,才真正了解到台灣兩黨的分野;更進一步了解到外邊如我們這年紀的一直在香港中國歷史書本中看的中台歷史,裡面的大誤。

也是那年一遊,之後陸陸續續去過很多次,每次都得當地好友接風,還帶我去探覓各處好玩新奇之地。

這十多年,隨著兩地交通發展、政治環境、政治壓力相近,港台兩地驟變非常親近友好。有時跟台北的朋友談到兩地發展,都總愛「天涯若比鄰」一笑互持。

港台尤以台北,尤來越相靠近;不單止年輕一輩愛之自遊自在,我們一輩對之背景採國際上國之平等待視;也更是港台兩地交流、文化、思維越來越接近。

此行臨行前收拾行李,大塊笑:「妳現在飛台灣大阪,根本一如過海去澳門無異。」是,近之,因,友之情之所在。電話另一頭,有移民加國多年的兒時同學來訊:「我十一月跟老公去台灣自由行,知道妳最會玩,替我編的行程給些資料和意見好麼?」這是出遊前加我一點甜蜜壓力啊!好的好的,好說好說!


發表留言

【蜜遊宜蘭】執到寶貝一對

好友住台北,過去幾年雖無太多共話,彼此兩家下一代也有連繫。

Facebook 本意甚好,像這種遠方好友,不必時常記掛問候,想起就去她頁那裡看看近況,留一兩句。不過,幾次Facebook 過訪,已見好友再沒任何更新。問之,她說近年家遇新變;忙著,把精神時間都留給子侄,子侄長大了,相伴著的就是老了的媽媽。於是走動出埠的機會更是難。

說著說著,上一次去台北而有時間相會的,晃眼有好幾年。見手邊工作快成,就說我多走一步,我來台灣相會吧。

踫巧,兩劍也說了好幾趟,夏盡抓下個週末加上前後,又出去短跑一次;見我計劃要出走台北,就說一起吧。

IY 原是我網友,跟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兩劍完全不認識。這下先得問明兩方朋友都願意,也幸好有 Facebook,IY 常見我近年跟兩劍外遊,先就感覺不錯。

約得兩方合成,主要的核心在我,偏偏我的工作時表總是每每在出發時多變得最厲害。工程上的瑣事,常規工作又突插有事;我遲遲編不出出發日期。原也好想先行早兩天出發去會會台北另外些朋友,再接兩劍;結果在出機票的最後一刻,還是得改回去三人一起出發,那前面兩天的呢,就是取消了嘍。

面對這種隨時在變隨時在改的,沒幾人能明白,可能兩劍之採「隨緣」「妳自會盡力安排,我們不吵著妳」「我們去哪裡都一樣開心」的態度才能配合。今次旅程的順利,還當然要有賴這位向來比我還要細心體貼伴兒的 IY ,都說台灣女人比較熱心心思細密。我才只不過看上她早前替侄女拍下的一張照片,宜蘭這旅程就告啟動!

21104442_10209012705746464_1456719271_o

在開始記宜蘭一旅之前,先跳到由宜蘭回到台北一件瑣事。IY 為了我們的行李,專程開輛比較大的車,也因為這樣,在台北市街難於穿梭,於是就在台北車站對外的路上放下我們告別。

兩劍未來過車站前這舊商貿區,見前面就是家幾層的精品批發零售商店,又有行李箱暫泊服務,就進去逛。

店裡地下層都是些很老派的飾物,我原本沒打算買啥,卻結果讓我看上一對放在偏角不顯眼處的一個小籃,裡邊亂七什八幾件大概是櫥窗裡的裝飾;躺著一對——

KEWPIE BABY

22045639_10155251006201896_4334297590590358302_n

他倆身穿一套灰色情侶晚裝。男這件 tux 衣料還相當堅實,那頂小高帽的黏貼膠已溶,因為太小,不易修復。女的是高質雪紡配蕾絲的拖尾紗晚裝,可惜雪紡部份太薄已老化都裂開了。

因為沒有註明價錢,我還以為是非賣品,還幸好我問店員,她見我有興趣,很熱情問我知不知道這種丘比天使,還不停游說我她們只是一直在櫥窗裡,要不是整幢店要進行大裝修,才不會要丟棄他們。於是我花了二百台幣,把他們帶返我家。

他們臉上的眉目眼神都讓人看著歡喜。在網上翻看過 KEWPIE BABY 出品的,看他們背上的翼、頭髮都比德國出品所造的精巧,而眼眉和黑眼珠,也較近似是出自日本作品。只可惜,近廿年,這 Kewpie Baby 大多已被改成塑膠製品,像這種陶瓷擺設精品已蕪。

我像獲寶般高興,來到我家,還怕沒有新衣服麼?!以後就好好的住進我家裡啊!

22049898_10155251009806896_5901192192585294003_n

每個旅程我都買一件具代表性的寶貝;這一對正好表現,標價不代表它本身價值。

我看一件事的價值從來不因為任何外人評語因素,我活到這個年齡,自有自己所厘定的方程式;讓我感到高興的、有緣、難得互相配合的;都會是主因。有說這是自我不理旁人,靠近的人不認同是,我也就毋須太多顧慮,反正我可不能為讓全世界看懂我選擇而反令我自己不高興。

反襆,不止於言行,應是心境;也之所謂初心。Kewpie Baby 背上還沒長出的翅膀之時!


發表留言

【三俠葵花陣】終見葵花

三俠早已嫁作人婦,葵花也自非浪漫處——

去看花田,湊不夠大家合適出埠賞花檔期,急就章,聽說這裡有個葵花花田,還說這裡有難得品嚐的葵花雞,一種以葵花籽飼養的春雞。

有花有吃,三俠就決定,由澳門經由拱北,轉戰南沙…

熟路的可能一看就猜出問題了。沒錯,不管路程,不理交通消費的,就是這麼任性。

而任性不打緊,只需有錢有時間即可。只是,三俠覺得這次的任性最錯一回事是,抓車議價,坐得腰板都直了屁股生痛,就是划不來!

要來的,終於來到;雖然都有點千辛萬苦。

——百萬葵園

葵花園.jpg

首先,滴滴出遊很幫忙,只是要約得到車師傅,車來到面前,坐地索價,這來回做了兩趟;還是最後我們累了,不想再在街上爭議,這一程開價RMB600,並不算愉快的。

正如所有內地主題酒店,都企圖裝成一副「準備成為主題樂園」的東施面孔;對國內的環境有先見之名不必太高寄望,感覺就會好多了的。

這篇不想用情感上來寫,因為這樣肯定會很多主觀,將之當一篇景物遊誌。

用兩幾幅照片就表達到整家酒店的玩樂了。值不值得山長水遠去一趟,見仁見智了。

整體來說,跟中國短線團,管它酒店遠不遠,上車就睡,到步落車一看花田,還能算不錯的。

打著個皇牌——葵花雞,雞肉滑是夠滑,但實在很瘦小的一隻。用葵花花蕊造燉湯算另一特色,但味道一般。

餐廳大廚造的一席菜,也算有點水準的,精巧的,花過心思的。

家庭遊,對花田算是一看,到過;喜歡吃一頓精心巧手菜的;把每個小項加點分集起來,還是可以假日一遊的。

散客點菜,在國內算得上私房高級菜價錢,絕不平宜。也許,跟團大概不會是這些菜。

那麼,可能最懂玩的方法是,跟旅遊團,集夠自已家人朋友一席,加菜。


發表留言

【三俠葵花陣】加路餐廳

近年每次去澳門工作,幾乎都是環繞在漁人碼頭到皇朝區範圍,很多澳門朋友都會相就我,約在皇朝裡飯聚;事實上,他們一般都說:「皇朝那邊食肆多,反正我們自己都愛在這區裡選吃的。」

在我博裡找找澳門餐廳,我好像都單為這區介紹過幾家;不過,這區是工商區,目標食客都是本地工商老闆客戶,遊客反而是少的;而這種營運目的造就出高質素的餐廳存在空間。

兩俠從來沒來過皇朝區,在決定吃葡菜後;我好有信心地介紹:「轉角就有家葡式老餐廳,要不要會一會它?」其實早聽說這家很不錯。

加路.jpg

葡國雞、蜆炒豬肉、炸馬介休球都超讚;當然澳門的豬仔餐包依然最愛。

90s初,很常跟其中絲俠到澳門來渡週末,因為當時我們的男友都迷上澳門凱悅太白渡假酒店的自助餐。

我們手一拿起面前的豬仔包,都說非常想念當年該酒店內池塘邊的紅鶴餐廳 Flamingo;那裡的會聽音樂會追麵包的小鴨們。

面前除出麵包香而令我們引起那些美麗回憶,其實餐廳氣氛、服務員的熱情好客;也是跟那年的同樣。

陽光灑滿一室,三俠的笑聲淹沒了整間餐廳;我們向另一檯客人抱歉的笑,對方沒有介意,回我們笑容。然後,餐廳的員工都在後面打盹了…

我們走時一直說不好意思阻了大家午休,餐廳服務員說:「沒事,聽著妳們說說笑的吃的開心就高興。」

這樣的態度,不論食品都太值得推薦;更何況食物一點不差。


加路餐廳  皇朝區柏嘉街432-438號


發表留言

【三俠葵花陣】澳門雅詩閣

此三俠早已嫁作人婦,葵花也自非浪漫處——

遠遊不成,月俠說短遊都要殺出個優閒來;不如先到澳門吃吃走走,再隨遊廣東,隨便找處什麼好看好玩的就留一下吧。

談著談著,各提了幾個玩點;好吧!別煩,就串連好了。

先出發去澳門;三年前,大家自中學時代後,第一次發起一同渡假;因著我在澳門有個幾天連週末的檔期,兩位老友過來相會;由那次開始,三俠的定期外遊會就啟動。三年後重來,大家已經慣於彼此旅遊習慣,各適其所了!

我一般都是負責旅程上所有統籌安排,已經很懂澳門酒店的習性、收費、地段、設施…為了有覺好睡,我們選了澳门新口岸皇朝區柏嘉街339号 雅詩閣 Ascott Hotel ;秉承我們必須整個墟擠在一個房裡,我選了住宅式套房。

ascott 1

空間一流,傢俱設施都不錯,不過當然別要期望那個「廚房」是真的可用。唯一不滿是,酒店推介的介紹的無敵海景是——

欠奉,因為只高層可以看到海景橋景,而高層的全都是月租式服務住宿層。

兩位俠太平時朝九晚五,沒什麼的別早上吵她倆起床。所以一般早泳就是我獨處時間。

Ascott 有室外室內泳池,清晨七時已經有員工在當值;這天室內池有位外省紋身大漢在池裡引吭高歌;我只好退到室外去。

其實室外空氣有點清洌,我游不了多久,上去曬太陽;酒店員工走過來問我:「是不是冷了,室內的泳池是室溫的,比較暖。」

「我不便打擾那位泳客雅興。」我笑。

酒店員工笑開了:「才不,是他打擾妳游泳的雅興才真。」對這樣會說話的服務員真心讚。我只好裹了毛巾重入去室內,的確,為雅興冷壞不值得。

甫入水,才知剛才多任性,外面冷很多。這時池裡泳客再沒高歌,跟我寒喧。

原來是從黑龍江來的,說工作是司機,公司安排入住樓上的月租式住宅酒店;問我是否也是過來澳門工作。我裝一副什麼都不曉的傻少婦:「你老闆對員工真的好!」對方是什麼樣的工作,老闆大概是怎麼的來頭,以他能入住這號的居宅,難送猜不出來。

他有斷斷續續地在我每次游一堂稍停時都向我問,我就總是有一句沒聽著一句地答,答都儘說些可有可無的答案;這種夢遊太極,我清晨就會耍得出神入化。

女人獨自在外,切忌對異性表露好奇和熱情,客氣、不著邊際;就是最好的交手。

就在他問我多大時,我對他說:「我兒子今年25歲。」

他一臉驚訝:「不會吧。」騙你作啥,其實也著實作了詐,反正都正上水回房去。

「妳保養真的很好。」

「嗯,算是吧,給人寵養的肥豬也是差不多質素。」對什麼人最好用他慣性所見的情景去架構謊話。

信不信也好,總之不會打算接續對話就是;我反正對這類「遇見」毫無興致。

打個哈哈,回房洗好澡,會合兩俠嘆早餐去。

ascott2

 


發表留言

四川行:香港人的一卡兩號

好不容易才順利回到成都,不是車程,不因天氣——

是因為已經足有兩天兩夜,我只能靠回到酒店裡上上線,其餘時候,沒有數據,是連手機都不能接通。檢查過很多次,數據使用量還沒到預設的頂。在微訊的 手機充值 找支援服務,一直給我回訊:「系統正忙…」

峨嵋山地域是肯定不可能找到中移動專櫃,回到成都,連忙去找,還好城市裡的中國移動客服櫃台一如便利店……

回到成都,我心才定下來,第一件事先回到工作單位報到報平安。那裡是甲級大型商場,相信附近必有中移服務站。

結果,這大型商場裡沒有,附近舊街倒是有兩處,只是都答說沒辦法看到我的帳戶,要我去大一點的服務站。

當香港的好友們知道我在國內不能連線,都替我緊張,先試我卡是否餘額用光,大家努力為我的手機號充值;結果都先後退了回去。

為了電話卡這回事,我這兩日都心神彷彿,應了那個「機不容失」現代人咒。先不理了,先去把行李在酒店安頓好。的士途經一家是整個店堂掛大招牌的中移服務中心,我在想:「這下好了。一切就會好了。」

要注一下,在內地沒有在線是相當麻煩的,首先作為一個不熟路的旅客,不要以為隨便在路上抓住路人可問路,在國內大城市裡已經很少原居的,年長的未必聽得懂我要去的地方,年輕的很多只在該城裡工作,平常他們去哪也都靠百度一下;旅客問路,他們都張著嘴半天,然後就拿出手機在劃;問路,最好只問最靠近的地鐵站,是最穩當的。

好吧,那家店堂有近70平方米的相當規模,坐著四個服務員當值的中移服務中心,終於清楚告訴我:

  1. 我的電話卡帳是屬於香港的,他們查不到卡發生了什麼故障。
  2. 我的卡看來應該是壞了,但我作為外地客(沒錯,這時,香港人算境外)是不能立即申請一張預付卡,或月費卡的。對不起,回鄉証在這裡完全沒有可為!而且,服務員將我的回鄉証反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他找不到號碼處,然後說:「從來沒見過回鄉証。」

那我卡壞了,怎麼辦?接下來幾天豈不是也沒有手機可用?

中港兩號卡,在成都,只得一個地方可以查帳、發替補卡——新華公園後門電信大廈一樓。但注意辦公時間,只限週一至週五,上下段,下午段至五時,午飯休息。

由遠洋太古里打的過去都要20多分鐘!

他們辦公時我在工作,我完成工作時他們也下班;有什麼鬼用!

香港人一卡兩號,好處當然是為著可隨時隨地連著 Facebook,瀏網絕無封鎖。但不好處就是,不好像我遇上壞卡,不要企圖打算在當地可以找到幫助。

還有一提,在國內,盡可能不要連上當地的免費 WiFi 熱點。

要在國內自助旅遊,最好先在國內開設一個銀行戶口,預先存入一點錢,連上支付寶。否則,手機出事時,JCB,. MasterCard, Visa 都用不上的。

 

 


1 則迴響

四川行:離線天,按摩天

從金頂下山來,我一直離線,是無法連得上線。

在反思所有可能問題,最後丟線前我好像收過一個 SMS,說是提醒我中國移動的一卡兩號月費計劃所包的線上數據已到頂;但問題是手機好像連基本通話都無法連上。

都市人獨自外遊,這驚非同小可。

我無法好好思考究竟是金頂上連 WIFI 而令我手機的 sim card 出事,還是月費限量花光;我只知道,我必須立即將我手機號復生,次者令我手機連上網絡。

我只好在觀光中心裡問有沒有中國移動的服務處?——結果,沒有。

於是我又問,有沒什麼方法,買什麼增值卡,讓我的中國移動帳可以重新激活?——結果,沒有。

那麼,我可以暫買一張預付卡先讓我上線,處理我一整天離線的聯絡嗎?因為成都那邊還有工作在等著我,我不該完全離線那麼久!——結果,沒有我手機可以合用的 sim card。

我在觀光中心徘徊著,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沒辦法在線,我無法訂回程的火車,在觀光中心的對外公車,我也得先要訂票。但由觀光中心過去峨嵋火車站,是得打的過去的。這一來一回,既費時又不確定,我是不是先找處地方上 WIFI 問問蒙蒙或其他朋友給我意見?

於是匆匆回到酒店去,前檯請我過去商務中心問。商務中心的職員看了看我的手機,說也沒辦法幫忙,只能替我在網上訂明日的火車票,不過,最早一班已經是下午四時。我想起觀光中心公車總站的時間表,那是每小時也發車,問商務中心的職員:「車都會太滿嗎?一般會等上幾班車才訂到嗎?」回答說:「不會呀,一般都即發的車都能趕上,要不多人也只不過是下一班準能搭上。」「時間呢?」「火車的話2小時,公車的話大概3-3.5小時就到了。」「安全嗎?」「不會危險呀,我們這公車經營好久了,一直都很安全,幾乎全部旅客和居民也使用這車。」

那比較下,不必選了。連忙洗個澡,再跑出去訂車票。早一點出發,怎麼塞車都應該黃昏前回到成都吧!怎麼算都比火車早吧。

想起前一天視線掠過,對面有家健康中心;趁有時間,收起憂煩,按摩,這四川行峨嵋樂山都是我的玩樂天,不能待薄自己。

峨嵋健康中心.jpg

這裡很值得來,拾小梯上小樓,四周綠林環繞,服務員都很有禮,地方明亮光猛舒適。而且,免費 WIFI。不過,按摩放鬆,又上什麼鬼的線呢,都市人!

雲峰假日酒店側

 

 


發表留言

四川行:雷洞坪山庄

我是個不「泡麵」的人。

於是當我在山頂見到只有一個露天食堂,大家在吃泡麵時,我只好決定跟導遊小姐回到雷洞坪找家比較像樣的酒家吃。

我們最後選擇了雷洞坪山庄午飯。

在車上,我們談著天,我告訴她,因為我的味精敏感,我之前幾天在成都沒什麼可吃的。她對我說:「我家裡也不用味精的,我們峨嵋吃的好清淡,不怕。」

然後,她跟酒樓很嚴正地解說,今日客人患有味精敏感,絕不能放味精。

雷洞坪深山庄

點了山上名物:笋,竹笙、毛肚。

名物確實鮮香,但味道淡如水,平素愛吃的我,又看看身邊陪我大半天的導遊小姐,為不想悶壞她和我的胃口,只好再點了個香辣牛肉(少辣)。兩個人當然吃不下那麼多,結果導遊小姐打包了回家。

窗外忽然下起狂風大雨,我就那裡掛單在酒家裡看著雨。

來自都市的女人,下得金頂來,自然就打開手機,打算跟都市的網絡和朋友連一下了……

一直沒能上線……試了…再試…再試…

導遊說:「可能因為還在山上,下山可能會好一點。」但這在我理解是不可能的,她的手機一直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