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透明雨傘

在亞洲幾個常往來的國家,對送贈傘子有著很不一樣的意思。

小時候媽媽有說廣東人叫傘為「遮」,有借借聲之意,不好意頭,所以遮還是自己買的。

出來工作,在隸屬日本集團的酒店,跟日本百年傳統公司裡工作,代表公司去送高級傘子給客戶作禮物,是一項尊敬交好意思。

後來,常往返日本,見日本的傘子質量和設計,實在高出香港的很多;於是也愛買來送朋友。90年代,我們特別愛以小傘子諧音粵話「風雨中死擋」的「死黨」來暗喻收到朋友送的小傘,就代表彼此是很好很好感情的好朋友,有難同當的意思。

到得認識台灣朋友(我算比較遲,要到00年後,才有認識到台灣人並成為到好朋友級別的),才知道台灣人忌收傘子作禮物,因為這「散」諧音不好寓意。見我由香港刻意選的時尚娃娃頭摺傘設計實在可愛,給我塞回一元,說要跟我買下這傘,不讓我送。我才上了一課。

說到透明傘,81, 82年香港曾經紅遍整個中學生圈子。從前的學生很少擁有自己的傘子。家裡人用什麼、用舊了的,平價的…就是學生用的。傘子在當時的社會物價中不算是平宜的東西;壞了的傘拿去維修是常識,在永安百貨買把美美印花布的潮款多是有較寬裕閒錢的太太們,也多捨不得在風雨中使用,平常帶在手袋裡只為擋擋太陽罷了,一般都愛惜得很。

透明傘在香港並不流行,一直到80年代初,出現了透明傘上印著單色的小圖案,粉紅色、粉黃色、粉藍的單色小花、小屋等印花配同色手柄;當年賣HKD20,就這樣在年青潮物中平地轟起,幾乎每個中學女生都趕忙去買一把。這價錢大概就是一個酒樓午飯的價(當年學生飯盒$8)。

我當年也慕時尚,三四天不吃午飯也要去買一把粉紅的。可是這傘不堅,沒幾個月就折骨了。那些透明膠布片濕時黏搭在一起,曬還了又是發黃;總之那很快就會被丟被嫌棄的。直至第一次在京都看見這被港人笑名為 「Tissue 遮」(即可隨買隨用隨棄,便利店裡只售¥100,當年對折港幣6-7元)在雪下變成一頂一頂的雲(厚厚的雪在傘上積滿,白白的,不規則的,軟軟的,就像一頂一頂的棉花糖)可愛得不得了。

而且,在那種美景下,途人,恁你的傘子多華麗多美,也是多餘,也畢影響著那份雪白的靜美,就只除出天然的——那積在傘頂上的白雪,和在雪堆空隙露出可愛的面孔和小片風貌。

美人兒,白皚皚的雪景……構圖中都容不下任何其他人造的色彩。由那刻開始,我其實愛上透明傘。

現在由日本帶回香港家收藏著的一把是印上櫻花圖案的;在日本時覺得好美,可是在香港的雨裡,又覺得太格格不入。而且,香港太陽熾熱,這透明傘對於什麼UV都是零保護……

影像
全文請擊:https://jpninfo.com/tw/230127?fbclid=IwAR3rO32ySGsjOepm0AO-8Rz7so2zvP-rJ5bdlWIrQsXHnfZrsYGV3GU7JJw


發表留言

只看價錢牌

神戶還沒有到賞櫻的日子(有是有的開始有結好苞,有些也在努力開放了;但不多。加上前天才又下了雪,剛開了些的花苞應該又給冰壞了);現在時刻,是正梅花盛放。

這個週末,藍藍跟同學們買些吃的,就去嘗嘗蓆地賞花的活動。

因為早前,大塊爸一直有暗下幽幽的說女兒報回來的家書(當然是電子啦)太少,我叫他要關心就自己去跟女兒問呀;我沒有太掛念,因為藍藍總是沒隔上天都會跟媽媽私下聊。

但是,單隻手掌打不響;只好用上媽媽叮嚀,專程去唸藍藍;妳爸念記,妳都知道妳爸是傲嬌啦,妳不主動說,他怎麼好一天到晚去問妳話呢?可是啊,女兒寶貝,說到底,誰個父母不惦孩子的?妳就是吃了件什麼蛋糕,買了件什麼新衣,吃個五百円的好便宜的壽司丼也好,吃個三千円晚飯也好,就是有天妳能宴請三千友好也好;當父母都依然想知道想分享得到。簡單俗氣的說,女兒就是放了個臭屁,父母還是想知道是消化不良吃多了,還是吃錯了什麼鬧肚子啦。妳不寫不說,我們天天在念,卻無從更新著去關心的。

在我催促,加上每當父女在開始網談時故意保持諴默不答腔,成為近來我的習慣。讓他倆在討論,讓女兒給爸預想將來他在地住的時候可能遇上的不習慣,先就做點預告。

這天,傳來照片,也很罕有的,這「家書」貼在媽媽娘家眾人分享的群組裡面。然後,阿姨跟大塊爸,幾乎是下一秒立即就瞟上那地鋪墊上面食物堆裡的壽司包上的價錢牌!

「好平宜的啊!才498円哪!」大塊直叫。

先生,那只是代表你老婆之前在那邊有拍照給你看的,你都無理會啦;上次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囯那邊現場竟然比神戶買的,同樣的壽司便當,質量更鮮,價錢還平宜近15%啦!

當然這498円的,也是很好的價錢。在當地生活,只要不是只為方便,懂找上當地生活區的家居供應店的,生活消費還算很踏實的。


1 則迴響

MeTime 在西岸看冬之日落

住有在這個有全港最美日落風光之稱的新界西岸,斷斷續續的也好算已幾十年;很多朋友都聽過我說我最愛看夕陽,也最愛所住地區的夕陽。

前居更加是整個廚房的窗就對正日落西山前的「鹹蛋黃」艷紅火赤的夕陽,由窗頂一直慢慢地滑落到窗最下面;當然由窗外頂部現出紅霞一抹時,還可以抓部相機或手機就衝下樓去,也可抓得住這片紅整個在眼前落到海去。

這是其中一樣事情,可能在我餘生都會想起的。

今日午後,有點事相約了朋友在黃金海岸那邊小聚,刻意跑了去坐在那遊艇會前,曬了些日光浴;最愛冬日裡坐著曬太陽。這處地方有我們一家很多回憶片段。從前售賣特色小物、家居裝飾品的店子及銷售小攤為主,現在卻幾乎全是食肆;有幾家是向來由一家飲食機構,在很多年裡逐一收購而變成同一集團但分餐類的經營;不過現在加了好些以討好內地旅客而營生的中式餐廳、快餐廳;則令這地方變得相當雜亂品味。不過,說到底這城市也成為只不過是中國眾多城市之一,這種還沒有變全部中式或仿西式,已經很給「發展空間」了。

一個人 MeTime 是近年網絡上最流行的用語,也相信最動女性的心。最初可能是在說帶孩子的媽媽們,再不自由的也要每天抽一點點自己的時光,說是一種沉澱,靜化一下因為帶孩子而可能不斷颷升的皮質醇。

然而,女性從來都不乏皮質醇颴升之時;於是很快地大家都喜歡用這個詞來鼓勵大家在繁忙奔波中,謹記要有一小刻鐘讓自己過得快樂,不為著誰,只為著自己。這個詞確實比早前少女們愛用的「小確幸」更加宏觀,不過大抵意思也是找一些時光去確定自己的幸福心情,這幸福,可以是幾分鐘逃離繁囂、可以是幾分鐘放空腦袋、也可以是靜靜的嘆一杯自己專心為自己口味而調的咖啡……

由囡囡開始長大有自己的日程去忙,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我已經開始讓自己學習 MeTime。然後,她出國了,大塊先生腦踝出問題而不能太多走動,我就更多 MeTime;也不管是否有需要,反正簡單地說就只有我自己去進行那些我喜歡的事情,統統都撥作 MeTime 心情對待。疫情這一年,雖說社交距離,雖說要盡少出外;如果長年累月躲在 Home Office 或自己在工作室裡;大塊先生也會擔心我的精神健康。

出外獨自挑個地方喝杯咖啡,吃個下午茶什麼:也就這一年來成為我每週盡量給自己一個出外的理由。今天來到已經很久沒有到的黃金海岸,也趁好機會隨拍了些心情視覺的照片,就當留個念。

在回到屯門市中心地區附近,經過某處見幾個攝影發燒友都拿著手上「大炮」攝鏡,對準前面輕鐵軌道;本來就想,近年因為電影《幻愛》把屯門的美態盡呈現,令很多人覺得屯門原來是像個隱世的美境一直被忽略了;又以及某廣告把輕鐵站改圖,驟看就跟日本正大熱的動漫作家「新海誠」筆下畫境一般無異,而令屯門輕鐵變成一股新熱潮,每逢假日就有攝影發燒友慕名而來「參觀」,所以我也本未為意,只有一秒奇怪他們所站的地方按道理不會有什麼景致,特別到四五個攝影者圍著在等啊。

然後我由他們身邊掠出大概五步,眼前就出現了他們的「焦點」——怪不得啊!接下來,我就是另一個站在當地舉機拍照的人呀。


發表留言

City Friday walk

每一次跟對的人兒把臂共遊,都是好時光。

對的人…

這天,我們還是被困在COVID-19(前稱武漢肺炎)的香港,這個看來因為仍然持續著的運動、剛先打破了23天零確疹感染的連續日數;而變得沒甚生氣的城市,所有人看來都被逼處於靜態的、默默的堅守著;就只有政府給市民的發佈,不讓市民太閒著。

約了女友在 Sean Cafe 由午飯一直吃到,他們鎮店之明星——花之茶點。

我今日點選的:薑蜜檸茶與玫瑰班㦸,都令人意外驚喜。

雖然留家盡少外出的安全隔離日子,真的不太好受。不過對於本來就很多時間待在home office 的人來說,只不過是外出的時間再減少,卻也不是什麼突然的生活大改動或需要什麼重新規劃或新適應;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比很多人幸運的。

A refreshing day, routed from local art (find our memory) in “the disappearing scenes”.

Ava.org.hk/gallery-on-the-move/

Tea with girlfriend, we fallen into a pink-pink floral, girlish afternoon at Sean Cafe.

City walk 2 together in K11 Mesea, visited Master Alley’s new shop (coming soon), Flower Market and MOKO.

Awhile mind free away the annoying news in the dying city, sorry the news keep popping…


發表留言

賞櫻。真皮造的櫻

近年去上不同的手藝班,成為我的新興趣。

雖然都環繞著我喜歡的類型手藝品,有時對於當中技巧或物料早有認識、甚至類似的也試做過;但是,跟不同的手作人交流、更新一下設計、學習下人家新發展出的小技巧……都是一個悠閒又豐盛的過程,溫故知新,就視為一個放輕鬆的節目。

只是,有時會遇上不怎麼樣的課程、導師;又或太過懶人包模式的課堂不能滿足我。所以不見得每次我都會推薦朋友去上課,更不見得每次的作品,都值得跟大家分享。

今次的課,是某一天電視剛打開,還沒有時間去調好台,赫然見到一位手作人分享「八重櫻」——

今年不能去日本賞櫻,心戚戚然。

向來就我為櫻狂,花癡如我,看見皮造的櫻花,心一動。

上網去搜尋那位導師和工作室;直接問可有上課時間。

整個下午,一邊遙控手上工作,一邊跟導師 Jade 學習;還一邊跟她細談大家的手作、生活、經驗。

Jade 說我造的作品很不錯,我卻覺得必須加以練習,反正心裡泛起新的決定——

一家人櫻花樹下晉餐

家裡飯廳的花擺設早看膩了,一直想更換;早前想過用保鮮花,但露天放著兩年,花色會褪;想過請藍藍跟我一起繪一幅母女花作,她卻推說我倆畫風迴異,不會是好作品。這,皮的永恆綻放,收藏容易;觸動了我心。

感謝 Jade 的無私分享,讓我清析了很多對皮造花塑型的處理。看了他們 JK Workshop 裡的陳列展品;繡球我愛、薰衣草可愛、玫瑰基調、紫羅蘭輕巧……甚至我平時不算很留上眼的水芋竟然都吸引著我。

有了這個八重櫻體驗,更想學習的更多。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我卻說:
櫻在季候造一枝,不待春後花過時。

JK Workshop

30531121_2004514039799843_4455620195519561728_n_meitu_1.jpg


1 則迴響

Star Wars Force Friday II 午夜首賣會

九月一日是學校開學日,家裡有孩子都視為頭號大事。

不過,對於一班星球大戰迷來說,這個日子,是期待已排期在今年12月14日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頭號前奏活動。

以為,現在才只不過9月,這上映期還遠著的嗎?

這一晚,尖沙嘴海運大廈的玩具“反"斗城,可熱鬧了!集合了 Hot ToysLEGOHasbroSpheroBandaiRubies 和 Lenova 幾個品牌的星戰商品,為粉絲們舉辦發佈同首賣。

首賣會能有什麼特別呀?就是有著一班星戰狂熱粉絲,這就不止於首賣那麼簡單。

This is a party, A Star Wars Party!

大批粉絲悉心打扮成星戰角色的造型;我雖不是狂熱粉絲,不過,一想到能近距離接觸那些白兵,甚至在他們之間穿梭;還可以跟不同的電影角色說說話,想起就興奮,那裡可是有我喜歡的女主角Rey 咧。

Jeff 老師跟兩個孩子都是星戰粉絲,一聽到這個活動就很雀踴,只是他說:「我沒有那些變裝,我穿起來沒神韻的,我只有T-裇,反而孩子們有光劍。不過,我好想用個比較特別的方式參與啊。」

於是主動跟大會提議,Jeff 想將自己裝扮一下來為這派對添熱鬧啊。

結果他剛從TIBA 台灣國際氣球藝術大會贏得了四個大獎的狂喜,回港也不容有機會冷靜一下,相反一到步香港,立即埋頭在這個作品上,那種餘慶變得更澎湃,他說要為大會同所有參加這星戰派對的粉絲帶來驚喜。

他今次不止要以最短時間織出一件作品,一件配合這個派主題作品,還要親身上場,穿在身上讓自己當上演裝模特兒,穿著這件龐大的 LEGO 氣球星戰黑武士變裝,去參加派對。

這無疑有點像他自嘲說的玩大了。他身型不小,還也好,若非派對場地是 TOYRUS 這樣大的場地,還滿滿都是玩具,他這個巨型活動玩具就真的沒辦法「展出」了。(注:派對後,Jeff 的作品留了在場內展出,要跟這個Lego 版氣球黑武士拍照,要盡快去尖沙嘴海運大廈 ToyRus啊!)

說回去首賣會,準零時零分,大夥粉絲在店前聚集到一起倒數首賣會,迎接原力降臨一刻。我這星戰門外漢見証了粉絲們的熱烈,也算長見識。不過,派對絕不止於這樣,更真的感染所有人的是後面大群等得有點奈不下去的,準備抓下大購物袋搶購的參加者;以為這樣是一種瘋狂,非也,因為裡面賣的商品,就是對星戰感覺不算高濃的我,也真心按不住好奇,受不了那些玩具的誘惑——

無論是珍藏人偶、還是大家都忍不住要揮動一下的光劍、X-wing 機師頭盔都超高水準;不過,我還是最喜歡BB-8,真的實在是太可愛嘛!

 

實在太沉迷在裡頭跟大夥玩著,沒拍幾張照;不過卻給官方攝影哥哥抓住了,送我們這張,太好了!

credit: ToyRus

 

來!看我另一篇最精彩的氣球建築師 Jeff 老師的作品解構。(擊入!)


發表留言

雞年吉祥物開出好果子

去年仁寺洞是嘆個下午茶

今次同藍藍去,當然第一時間衝去筆莊買丹青啦。

她總於買了她想要的黏土塑形的滑粉;我笑她,人家去韓國都巴不及去搶買塗面護膚品,她卻去買給塑土模型用的護膚粉。

IMG-20170130-WA0011.jpg

大塊先生總是忙著吃,沒耐性等我們在筆莊出來,自顧自在外邊每一檔都買來嚐;還拉我去看龍鬚糖。

我也本來認為香港沒有龍鬚糖嗎?在首爾見到也要吃吃,有沒這樣喜歡呀?但這個小店的店員實在好玩,他稱會說八種語言,問我們哪裡來,果然會說廣東話,不過其實只不過會說:「呢個好好食架,餡有花生啦,有芋頭,有朱古力…」後來跟我玩了會,也坦白,每種只會說那幾句;不過笑容可掬又會逗人玩笑,已經很夠。因為手要全程忙著那粘手的拉糖粉,他會請你在透明小抽屜自行找贖,有時間不妨也買來玩玩。

兩母女,餓,見有一家賣和式果子,栗子餡的,紅豆餡的;連忙就買;是有點失望,只能說造的不及日本的好。

仁寺洞.jpg

仁寺洞的飾物還是很吸引,新建兩幢樓裡都是當地小手藝師的展賣品。只是相對起前幾年,眼前的已經少了半寶石的貴氣,多了旅遊區的量產味兒。

一般手作已經不能引起我們興趣,不過總算終於給我們找上了一家——

三個人在店裡挑來挑去,好東西其實很多,只是我想要個小的,香港人嘛,家居哪能容許大東西?何況只不過冬天打打硬果殼兒。這家全手造木工開乾果殼器,好可愛。

今年雞年,只好選了隻頂著雞蛋的,應應節賀賀年。

nutcracker.jpg

 


發表留言

首爾華川冰雪節冰魚

「燈登蹬凳…!!」

這個五天旅行,為的就是大塊這個重點節目——釣冰魚!

他跟團裡的大男人們都異口同聲說道:「參加這個旅行團,就是一算,帶著又大又小的,冰天雪地的跑這麼一整日,單是車程就抵算了;其他的懶管他。」

我們這一晚,住到京畿道的 Siheung 始興市,方便清晨出發去華川。入住的酒店不算很華麗,但因為每房都是三張不太小的單人床,配備電腦,就能令旅行團中的大小家庭們滿意。在我眼中,這種酒店在韓國只算三星,但還算乾淨企理,空間夠大,在來去匆匆忙忙的家庭旅行團來詳說就已經很足夠。

*始興市(韓語:시흥시始興市 Siheung si */?)是大韓民國京畿道中部的一個市。

這日,酒店為夜臨的團友們每家送上一大盒炸雞,男人們在大堂裡的便利店買啤酒汽水,每個房間都充滿難得一家輕鬆出遊,隨意吃喝談天,就是心滿意足的時光了。

車出發時,早上7時半,氣溫-2°C。

華川沿路.jpg

前一夜下過雪,沿路鋪著白雪;心情大好。幾次嚴冬來首爾,都是滿街滿地黑雪,這由25年前第一次自助遊到今時今日,還是很讓我納悶的。韓國的雪相對日本的都濕,雨雪的時候居多,尤多夜裡下,早上陽光一照,統統溶得一塌糊塗。加上韓國人很少處理門前路上的積雪,隨由它在車輾出一攤一攤黑雪、溶成冰層,滑不滑倒是個人自理問題。(25年前看著男男女女在路上撲咚滑倒,無人有意欲會伸手去扶,管你是六十大叔還是妙齡少女,滑倒就像丟件垃圾一樣的普遍;當年也因為街上人這樣的態度,令我說過:「我不想再來韓國」的話。)

冰湖倒影.jpg

這幾年,來多了首爾,看著這個城市地方文化和人們生活的變化,那種惡感早已沒了。只是要跟日本在我心中的評價相比,還是差去好大一截。

今次入山看著結了冰的湖,才算是對韓國重新燃起一份興奮感。導遊說他今年帶了好幾團遊客來這個冰雪節玩了,但只我們上一團,冰才真的結好了,之前的都只是白來一趟。

華川冰雪節.jpg

在停車場處等導遊替我們安排入場票,大家在那樹下積出6-8厘米的乾淨新雪找出玩點,那位年屆50多的司機先生也下車來跟團裡小伙子們玩擲雪球;我也弄了個Snoopy小雪人。

我們外人眼中,這冰雪節人不少,導遊卻說這日算不人多,畢竟已經是尾聲,而且準備過年;無論如何理由,對我來說也是高興的。

天氣很好,有點點陽光不致太寒冷,這時戶外氣溫只得-14°C。

%e9%87%a3%e5%86%b0%e9%ad%9a

原來外國人被特別劃分一個小區,方便能說英語的工作人員能提供協助,一般本地遊5000圜,可以釣三條,自行拿到場內餐廳裡排隊烤魚。我們這些旅行團的,也是可以每人釣三尾魚,不過,因時間關係,吃的不會是自己釣上來的,把魚交去烤魚場,卻吃那裡已烤好的。大家只是享受那過程;之不過,團裡有朋友釣了十多條,也有一直嚷著要吃自己釣的。

華川冰雪節裡.jpg

場內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冰上玩意,有滑冰撐板、有滑雪梯,有家庭的雪橇車…不過,我比較喜歡盪遊,試不同小吃;也另有風味。

還是那個評語,相比起日本的,韓國的民風比較老派,很多有利遊人的方便設施都會理所當然地欠奉,往來的通道會很濕滑,也黑雪滿地,吃喝的款式不夠多元化……

不過,理解這是韓國,不是日本;就是了!


發表留言

四川行:成都博物館

在毫無預備下的,可以稱之為意外。

這也是一次意外,因為完全就是個意外的驚喜!成都的博物館——

我問蒙蒙:「未想過成都博物館竟然是新蓋的啊?」她在電話另一頭,愣了半響才省起:「是啊!這新館是最新的呢…好像上個月才公佈建成開放呢。」

我是乘搭地鐵去天府廣場站,原打算去美術館打個轉;卻在地鐵站見到博物館,突然扭軑而來。(見文:天府廣場站

1319509690515

博物館的外型設計很酷,這設計圖在百度網上摘來。

網上新聞資料,說這成都博物館新館就用上精鋼一萬多吨。只是如果為拍它外型,應該要從天府廣場站另一端的幾幢百貨公司大樓上才能拍張好照。

成都博物館.jpg

進入博物館,要先在館入口對面另一小廳中,寄存所帶的行李。事實上,館裡地方大得很,即使女仕們平常帶著的包包,在裡面也會變得負擔。寄存的行李隨身物品都會經過安檢,寄存櫃都採全自管程序。

博物館.jpg

入口後,直覺就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兄弟」作;不過每一層樓的佈置,又跟北京博物館有點相近。

這種博物館,要細評不易,我這半日遊,只算中度細看,不過,我只是入場欣賞的群眾,就將感覺歸納出幾個重點吧;反正細遊博物館這類的遊點,重點在個人體驗:

  • 分為先秦精品展示—大量巴蜀戰國時代出土文物。
  • 兩漢的時代的繁盛,我們為何被稱為漢人,兩漢文獻,非它莫「蜀」的在這裡找到大量鐵証。
  • 唐宋時的文化工藝直是世界頂峰;這裡的收藏直教人驚嘆。
  • 清代的到民國,再而八千里路雲和月,再到近代華洋商務;都以非常民間的生活,用各式人物像與實物環境去展示,這種「人物」像不單止是常見的銅像,還有布偶的。
  • 新穎,使用大量超高清投影式表現。令館的四處都設有各式互動,充滿著「活」的氣氛。
  • 天府,自然對中國人吃的文化有很多的搜羅與展示。

%e5%8d%9a%e7%89%a9%e9%a4%a81 %e5%8d%9a%e7%89%a9%e9%a4%a82%e5%8d%9a%e7%89%a9%e9%a4%a83

如果當年我會考時,能有家這樣的博物館,把歷史都整理那麼仔細,我的中國歷史科要拿個火箭就易如反掌啊。家若還有孩子在唸高小初中,這地方定必是非去不可!

成人嘛,我這類的,再去成都,也都會花一天半日,再去!剛在網上見他們最新的「盛世天子」——清的精品展館也開放了!

上面我還沒有提到這館裡另設的兩個專題展也是非看不可——

  1. 皮影
  2. 木偶

只能用四字說——目不暇給。皮影戲與木偶戲的收藏之豐,真不是字句能言傳。就是那些收集回來的皮影戲劇本,堆起以高柱狀展出,木偶戲與皮影戲的偶展品以千計展示;在裡面可由劇本、古時旅演的行裝、使用的樂器、偶動的支架、薄如蟬翼的皮影偶的人手工藝……等等,全都盡眼眼前。

%e5%8d%9a%e7%89%a9%e9%a4%a84


1 則迴響

四川行:天府廣場

在完全沒有預備的情況下,只為填了一個大半天的時間;我問蒙蒙,我那成都的朋友,我起的早,到我們見面前,可以去哪裡?

「姐,妳喜歡購物,在太古里裡買買東西,時間快過啊?」她說。大概以為所有香港人都是購物狂。

不!沒打算過在成都有什麼物可買,價錢比香港的還貴。「有沒有美術館之類的?」我也可以代藍藍的眼睛一遊。

「不知道美術館裡最近有沒好看的,不過就在天府廣場站走過去,很近。你靠近東門大橋,過去一個站就是;回來時就同路線回頭,春熙路站就是遠洋太古里了。」

然後,我就在天府廣場站前,看著出口指示牌,決定不去美術館,而轉去了博物館。

天府廣場站是個圓環狀的,看來是成都人最愛相約見面的地標,就像我們流傳「在天星五支旗桿下等」一樣吧!

%e5%a4%a9%e5%ba%9c%e5%bb%a3%e5%a0%b4

沿著地下街的指示牌走,穿過地下街商場的店子,五花八門的,是個多元一體的消費站;計有小型兒童教育用的動物與人體奧秘展覽館、也有很多年青的品牌店、潮流家品店、很多小攤也賣本地傳統特式手藝或小食……頗有香港旺角裡走著的錯覺;看來要來購物的遊客,單是這環中的商店,都能花掉一天半日。

在靠近博物館的出口負一層上地面去才能進入博物館,這時一出隧道口抬頭,就能見到毛澤東像。

%e5%a4%a9%e5%ba%9c%e5%bb%a3%e5%a0%b41

到這一刻,我還不知道,好戲在後頭。

因為,我眼睛還在四處預搜,待會逛過博物館,出來就可以午飯;是好好找家像樣的吃,還是在這些小攤子四處嚐當地小吃呢?

雖然近年味精敏感嚴重,但饞嘴習慣還沒能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