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氛圍這詞是近年潮詞還是早有?順讀朱自清論朗誦

近年好幾次在使用「氛圍」一詞,反被嘰「平時反對正文中使用潮語,怎麼卻也抄了內地常用新詞?」。

一時間反駁無語,但清楚記得這詞拜讀於少年,絕非近年赤化後所創新詞。

近日藍藍在工作上,填寫一些正式報告文件時,引用了「氛圍」一詞;被同事硬評文學底子不好,逼令將這「不正規」詞語改掉,認為這算是白字。

她回來跟我討論,這下,我只好去請教我們的小雪老師,她同意這詞並非近年新興,順手先找來網上一個類同疑惑同解答:

(摘自網絡文章:張大春答網友張元翰—關於氛圍)

張大春-氛圍.jpg

我也找上朱自清的《論朗誦詩》

戰前已經有詩歌朗誦,目的在乎試驗新詩或白話詩的音節,看看新詩是否有它自己的音節,不因襲舊詩而確又和白話散文不同的音節,並且看看新詩的音節怎樣才算是好。這個朗誦運動雖然提倡了多年,可是並沒有展開;新詩的音節是在一般寫作和誦讀裏試驗著。試驗的結果似乎是向著勻整一路走,至於怎樣才算好,得一首一首詩的看,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節是否配合得恰當,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縫兒,這就是所謂“相體裁衣”。這種結果的獲得雖然不靠朗誦運動,可是得靠誦讀。誦讀是獨自一個人默讀或朗誦,或者向一些朋友朗誦。這跟朗誦運動的朗誦不同,那朗誦或者是廣播,或者是在大庭廣眾之中。過去的新詩有一點還跟舊詩一樣,就是出發點主要的是個人,所以只可以“娛獨坐”,不能夠“悅眾耳”,就是只能訴諸自己或一些朋友,不能訴諸群眾。戰前詩歌朗誦運動所以不能展開,我想根由就在這裏。而抗戰以來的朗誦運動,不但廣大的展開,並且產生了獨立的朗誦詩,轉捩點也在這裏。

抗戰以來的朗誦運動起於迫切的實際的需要——需要宣傳,需要教育廣大的群眾。這朗誦運動雖然以詩歌為主,卻不限於詩歌,也朗誦散文和戲劇的對話;只要能夠獲得朗誦的效果,什麽都成。假如戰前的詩歌朗誦運動可以說是藝術教育,這卻是政治教育。政治教育的對象不用說比藝術教育的廣大得多,所以教材也得雜樣兒的;這時期的朗誦會有時還帶歌唱。抗戰初期的朗誦有時候也用廣播,但是我們的廣播事業太不發達,這種朗誦的廣播,恐怕聽的人太少了;所以後來就直接訴諸集會的群眾。朗誦的詩歌大概一部分用民間形式寫成,在舊瓶裏裝上新酒,一部分是抗戰的新作;一方面更有人用簡單的文字試作專供朗誦的詩,當然也是抗戰的詩,政治性的詩,於是乎有了“朗誦詩”這個名目。不過這個名目將“詩”限在“朗誦”上,並且也限在政治性上,似乎太狹窄了,一般人不願意接受它。可是朗誦運動越來越快的發展了,詩歌朗誦越來越多了,效果也顯著起來了,朗誦詩開始向公眾要求它的地位。於是乎來了論爭,論爭的焦點是在詩的政治性上。筆者卻以為焦點似乎應該放在朗誦詩的獨立的地位或獨占的地位上;筆者以為朗誦詩應該有獨立的地位,不應該有獨占的地位。

筆者過去也懷疑朗誦詩,覺得看來不是詩,至少不像詩,不像我們讀過的那些詩,甚至於可以說不像我們有過的那些詩。對的,朗誦詩的確不是那些詩。它看來往往只是一些抽象的道理,就是有些形象,也不夠說是形象化;這只是宣傳的工具,而不是本身完整的藝術品。照傳統的看法,這的確不能算是詩。可是參加了幾回朗誦會,聽了許多朗誦,開始覺得聽的詩歌跟看的詩歌確有不同之處;有時候同一首詩看起來並不覺得好,聽起來卻覺得很好。

筆者這裏想到的是艾青先生的《大堰河》(他的乳母的名字);自己多年前看過這首詩,並沒有註意它,可是在三十四年昆明西南聯大的“五四”周朗誦晚會上聽到聞一多先生朗誦這首詩,從他的抑揚頓挫裏體會了那深刻的情調,一種對於母性的不幸的人的愛。會場裏上千的聽眾也都體會到這種情調,從當場熱烈的掌聲以及筆者後來跟在場的人的討論可以證實。這似乎是那晚上最精彩的節目之一。還有一個節目是新中國劇社的李先生朗誦莊湧先生《我的實業計劃》那首諷刺詩。這首詩筆者也看到過,看的時候我覺得它寫得好,抓得住一些大關目,又嚴肅而不輕浮。聽到那洪鐘般的朗誦,更有沈著痛快之感。筆者那時特別註意《大堰河》那一首,想來想去,覺得是聞先生有效的戲劇化了這首詩,他的演劇的才能給這首詩增加了些新東西,它是在他的朗誦裏才完整起來的。

後來漸漸覺得,似乎適於朗誦的詩或專供朗誦的詩,大多數是在朗誦裏才能見出完整來的。這種朗誦詩大多數只活在聽覺裏,群眾的聽覺裏;獨自看起來或在沙龍裏念起來,就覺得不是過火,就是散漫,平淡,沒味兒。對的,看起來不是詩,至少不像詩,可是在集會的群眾裏朗誦出來,就確乎是詩。這是一種聽的詩,是新詩中的新詩。它跟古代的聽的詩又不一樣。那些詩是唱的,唱的是英雄和美人,歌手們唱,貴族們聽,是伺候貴族們的玩意兒。朗誦詩可不伺候誰,只是沈著痛快的說出大家要說的話,聽的是有話要說的一群人。朗誦詩雖然近乎戲劇的對話,可又不相同。對話是劇中人在對話,只間接的訴諸聽眾,而那種聽眾是悠閑的,散漫的。朗誦詩卻直接訴諸緊張的、集中的聽眾。不過朗誦的確得註重聲調和表情,朗誦詩的確得是戲劇化的詩,不然就跟演講沒有分別,就真不是詩了。

朗誦詩是群眾的詩,是集體的詩。寫作者雖然是個人,可是他的出發點是群眾,他只是群眾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得在群眾當中朗誦出來,得在群眾的緊張的集中的氛圍裏成長。那詩稿以及朗誦者的聲調和表情,固然都是重要的契機,但是更重要的是那氛圍,脫離了那氛圍,朗誦詩就不能成其為詩。朗誦詩要能夠表達出來大家的憎恨、喜愛、需要和願望;它表達這些情感,不是在平靜的回憶之中,而是在緊張的集中的現場,它給群眾打氣,強調那現場。有些批評家認為文藝是態度的表示,表示行動的態度而歸於平衡或平靜;詩出於個人的沈思而歸於個人的沈思,所以跟實生活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創作和欣賞都得在這相當的距離之外。所謂“怨而不怒”,“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所謂“溫柔敦厚”以及“無關心”的態度,都從這個相當的距離生出來。有了這個相當的距離,就不去計較利害,所以有“詩失之愚”的話。朗誦詩正要揭破這個愚,它不止於表示態度,卻更進一步要求行動或者工作。行動或工作沒有平靜與平衡,也就沒有了距離;朗誦詩直接與實生活接觸,它是宣傳的工具,戰鬥的武器,而宣傳與戰鬥正是行動或者工作。瑪耶可夫斯基論詩說得好:

照我們說韻律———大桶,

炸藥桶。一小行———導火線。

大行冒煙,小行爆發,

…………

這正是朗誦詩的力量,它活在行動裏,在行動裏完整,在行動裏完成。這也是朗誦詩之所以為新詩中的新詩。宣傳是朗誦詩的任務,它諷刺,批評,鼓勵行動或者工作。它有時候形象化,但是主要的在運用赤裸裸的抽象的語言;這不是文縐縐的拖泥帶水的語言,而是沈著痛快的,充滿了辣味和火氣的語言。這是口語,是對話,是直接向聽的人說的。得去聽,參加集會,走進群眾裏去聽,才能接受它,至少才能了解它。單是看寫出來的詩,會覺得咄咄逼人,野氣,火氣,教訓氣;可是走進群眾裏去聽,聽上幾回就會不覺得這些了。再說朗誦詩是對話,或者三言兩語,或者長篇大套;前一種像標語口號,看起來簡單得沒味兒,後一種又好像羅嗦得沒味兒。其實味兒是有,卻是在朗誦和大家聽裏。筆者六月間曾在教室裏和同學們討論過一位何達同學寫的兩首詩,我念給他們聽。第一首是《我們開會》:

我們開會我們的視線

像車輻集中在一個軸心

我們開會我們的背

都向外砌成一座堡壘

我們開會我們的靈魂

緊緊的

擰成一根巨繩

面對著共同的命運

我們開著會就變成一個巨人

這一首寫在三十三年六月裏,另一首《不怕死———怕討論》寫在今年六月三日,“六二”的後一日:

我們不怕死可是我們怕討論

我們的情緒非常熱烈

誰要是叫我們冷靜的想一想

我們就嘶他通他

我們就大聲地喊

滾你媽的蛋

無恥的陰謀家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只有情緒

我們全靠情緒

決不能用理智壓低我們的情緒

可是朋友們我們這樣可不行啊

我們不怕死

我們也不應該怕討論

要民主———我們就得討論

要戰鬥———我們也得討論

我們不怕死

我們也不怕討論

一班十幾個人喜歡第一首的和喜歡第二首的各占一半。前者說第一首形象化,“結構嚴緊”,而第二首只“是平鋪直敘的說出來”。後者說第二首“自然而完整”,“能在不多的幾句話裏很清楚的說出為什麽不怕死也不怕討論來”,第一首卻“只寫出了很少的一點,並未能很具體的

寫出開會的情形”;又說“在朗誦的效果上”,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大。筆者沒有練習過朗誦,那回只是教學上的誦讀;要真是在群眾裏朗誦,那結果也許會向第二首一面倒罷。因為筆者在獨自看的時候原也喜歡第一首,可是一經在教室裏誦讀,就覺得第二首有勁兒,想來朗誦起來更會如此的。“結構嚴緊”,回環往覆的寫出“很少的一點”,讓人仔細吟味,原是詩之所以為詩,不過那是看的詩。朗誦詩的聽眾沒有那份耐性,也沒有那樣工夫,他們要求沈著痛快,要求動力——形象化當然也好,可是要動的形象,如“炸藥桶”、“導火線”;靜的形象如“軸心”、“堡壘”、“巨繩”,似乎不夠勁兒。

“自然而完整”,就是藝術品了;可是說時容易做時難。朗誦詩得是一種對話或報告,訴諸群眾,這才直接,才親切自然。但是這對話得幹脆,句逗不能長,並且得相當勻整,太參差了就成演講,太整齊卻也不自然。話得選擇,像戲劇的對話一樣的嚴加剪裁;這中間得留地步給朗誦人,讓他用他的聲調和表情,配合群眾的氛圍,完整起來那寫下的詩稿——這也就是集中。劇本在演出裏才完成,朗誦詩也在朗誦裏才完成。這種詩往往看來嫌長可是朗誦起來並不長;因為看是在空間裏,聽是在時間裏。筆者親身的經驗可以證實。前不久在北大舉行的一個詩歌晚會裏聽到朗誦《米啊,你在那裏?》那首詩,大家都覺得效果很好。這首詩夠長的,看了起來也許會覺得羅嗦罷。可是朗誦詩也有時候看來很短,像標語口號,不夠詩味兒,放在時間裏又怎麽樣呢?我想還是成,就因為像標語口號才成;標語口號就是短小精悍才得勁兒。不過這種短小的詩,朗誦的時候得多多的頓挫,來占取時間,發揮那一詞一語裏含蓄著的力量。請看田間先生這一首《鞋子》:

回去,告訴你的女人:

要大家來做鞋子。

像戰士腳上穿的結實而大。

好翻山呀,好打仗呀。

詩行的短正表示頓挫的多。這些都是專供朗誦的詩。有些詩並非專供朗誦,卻也適於朗誦,那就得靠朗誦的經驗去選擇。例如上文說過的莊湧先生的《我的實業計劃》,也整齊,也參差,看起來也不長,自然而完整,聽起來更得勁兒。這種看和聽的一致,似乎是不常有的例子。艾青先生的《大堰河》主要的是對話,看起來似乎長些,可是聞先生朗誦起來,特別是那末尾幾行的低抑的聲調,能夠表達出看的時候看不出的一些情感,這就不覺得長而成為一首自然而完整的詩。朗誦詩還要求嚴肅,嚴肅與工作。所以用熟滑的民間形式來寫,往往顯得輕浮,效果也就不大。這裏想到孔子曾以“無邪”論詩,強調詩的政教作用;那“無邪”就是嚴肅,政教作用就是效果,也就是“行事”或者工作。不過他那時以士大夫的“行事”或者工作為目標,現代是以不幸的大眾的行動或者工作為目標,這是不同的。

就在北大那回詩歌晚會散場之後,有一位朋友和筆者討論。他承認朗誦詩的效用,但是覺得這也許只是當前這個時代需要的詩,不像別種詩可以永久存在下去。筆者卻以為配合著工業化,生活的集體化恐怕是自然的趨勢。美國詩人麥克裏希在《詩與公眾世界》一文(一九三九)裏指出現在“私有世界”和“公眾世界”已經漸漸打通,政治生活已經變成私人生活的部分;那就是說私人生活是不能脫離政治的。集體化似乎不會限於這個動亂的時代,這趨勢將要延續下去,發展下去,雖然在各時代各地域的方式也許不一樣。那麽,朗誦詩也會跟著延續下去,發展下去,存在下去,——正和雜文一樣。美國也已經有了朗誦詩,一九四四年出的達文鮑特的《我的國家》(有楊周翰先生譯本)那首長詩,就專為朗誦而作;那裏面強調“一切人是一個人”,“此處的自由就是各處的自由”,這就是威爾基所鼓吹的“四海一家”。照這樣看,朗誦詩的獨立的地位該是穩定了的。但是有些人似乎還要進一步給它爭取獨占的地位;那就是只讓朗誦詩存在,只認朗誦詩是詩。筆者卻不能夠讚成這種“罷黜百家”的作風;即使會有這一個時期,相信詩國終於不會那麽狹小的。


文章中已有使用到「氛圍」一詞;而且在文中討論朗誦時要注意到的就詩中意景情感,而利用聲調與表情,去達至帶領聽眾進入詩的環境感受,形成一種氣氛;謂之氛圍。

小學時代,常有機會被老師相中擔任代表學校出席中英文詩朗誦,曾歷大小賽事數十場;對於唸誦詩詞都算稍有認識。也很同意朱先生所說的方法,這裡也暫不重述上面文章內文。有機會,能找上一些相引的合適詩詞,再引文討論吧;這先記在心。

反而裡面所引的《不怕死———怕討論》一詩,在近年香港在爭取民主自由的「討論」上,這詩重新讀來,感覺與反思也都特固的深。


1 則迴響

Star Wars Force Friday II 午夜首賣會

九月一日是學校開學日,家裡有孩子都視為頭號大事。

不過,對於一班星球大戰迷來說,這個日子,是期待已排期在今年12月14日上映的《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頭號前奏活動。

以為,現在才只不過9月,這上映期還遠著的嗎?

這一晚,尖沙嘴海運大廈的玩具“反"斗城,可熱鬧了!集合了 Hot ToysLEGOHasbroSpheroBandaiRubies 和 Lenova 幾個品牌的星戰商品,為粉絲們舉辦發佈同首賣。

首賣會能有什麼特別呀?就是有著一班星戰狂熱粉絲,這就不止於首賣那麼簡單。

This is a party, A Star Wars Party!

大批粉絲悉心打扮成星戰角色的造型;我雖不是狂熱粉絲,不過,一想到能近距離接觸那些白兵,甚至在他們之間穿梭;還可以跟不同的電影角色說說話,想起就興奮,那裡可是有我喜歡的女主角Rey 咧。

Jeff 老師跟兩個孩子都是星戰粉絲,一聽到這個活動就很雀踴,只是他說:「我沒有那些變裝,我穿起來沒神韻的,我只有T-裇,反而孩子們有光劍。不過,我好想用個比較特別的方式參與啊。」

於是主動跟大會提議,Jeff 想將自己裝扮一下來為這派對添熱鬧啊。

結果他剛從TIBA 台灣國際氣球藝術大會贏得了四個大獎的狂喜,回港也不容有機會冷靜一下,相反一到步香港,立即埋頭在這個作品上,那種餘慶變得更澎湃,他說要為大會同所有參加這星戰派對的粉絲帶來驚喜。

他今次不止要以最短時間織出一件作品,一件配合這個派主題作品,還要親身上場,穿在身上讓自己當上演裝模特兒,穿著這件龐大的 LEGO 氣球星戰黑武士變裝,去參加派對。

這無疑有點像他自嘲說的玩大了。他身型不小,還也好,若非派對場地是 TOYRUS 這樣大的場地,還滿滿都是玩具,他這個巨型活動玩具就真的沒辦法「展出」了。(注:派對後,Jeff 的作品留了在場內展出,要跟這個Lego 版氣球黑武士拍照,要盡快去尖沙嘴海運大廈 ToyRus啊!)

說回去首賣會,準零時零分,大夥粉絲在店前聚集到一起倒數首賣會,迎接原力降臨一刻。我這星戰門外漢見証了粉絲們的熱烈,也算長見識。不過,派對絕不止於這樣,更真的感染所有人的是後面大群等得有點奈不下去的,準備抓下大購物袋搶購的參加者;以為這樣是一種瘋狂,非也,因為裡面賣的商品,就是對星戰感覺不算高濃的我,也真心按不住好奇,受不了那些玩具的誘惑——

無論是珍藏人偶、還是大家都忍不住要揮動一下的光劍、X-wing 機師頭盔都超高水準;不過,我還是最喜歡BB-8,真的實在是太可愛嘛!

 

實在太沉迷在裡頭跟大夥玩著,沒拍幾張照;不過卻給官方攝影哥哥抓住了,送我們這張,太好了!

credit: ToyRus

 

來!看我另一篇最精彩的氣球建築師 Jeff 老師的作品解構。(擊入!)


發表留言

斷捨難。斷寫難

由第一篇在 PC Home 裡貼的文章,正式認識寫博為何物——

至今,已經過了十一個寒暑。

2005年11月11日,在 HK Mysinablog 裡開始以博會友;以 【別緻 BEE】作為博名及筆名,都已經過了十年。究竟最初為何會樂於行文,在那麼一個看來只不過是不再用手寫而是在電腦打字,把事記上載到網絡上公開與陌生的過客分享。

然後,偶然地,因緣際會,引來了一班喜歡我文章的人,或對我所記的生活小事產先好奇的人;以及也同樣純真的希望以文讓彼此認識交往的人。

我們都深信寫的生活小事是那麼讓人喜歡,心裡的感覺也那麼地能引起大家共鳴。

已經不止一次,有投資者認為我應該改一下寫文作風,才能有出書的商業價值。又,已經有引起過僱方注意,有錯覺我終會因為這個平台而引起工作中機密被涉露的可能。

其實都誤會了!

【初心】我只不過是因為心情長年太壞,工作壓力超重,無法負荷,無人能開解,只想找一處地方發洩,自己擔當自己的良師益友,為自己平靜心理,解疑難。女兒上小學,我工作忙無法每日伴讀,見她喜歡看媽媽文字,就決定無論有多忙,都盡力將自己所知所學所感,都紀錄,希望得到她青睞,記下媽媽這些生活瑣事。

【歷程】感謝一班曾經喜歡別緻 BEE 文字的朋友,很感恩人生中有過很多因為這博而相交的朋友。十年人事,很多相識早已經是老知交。有您們相伴走過的日子,關心與鼓勵,心裡會銘記。

【新一頁】「人生有幾多個十年!」這句在電視劇裡揚起過一陣熱潮,在那時候的一個生日會裡,有博友來參加,跟我說:「人生真的能有多少個十年,我都希望像妳在這樣年紀還可以搞生日會,邀來一班網友共聚。」寫 《別緻BEE》 這博的生涯也應該在十年屆滿之期,說再見。

近年生活上的改變,讓我沒有太多愁緒;沒愁慮的心境沒太多咬牙切齒,文章變得輕描淡寫。心思都往小工藝、生活學習上…這些都太過私人,不足共享。

2016年底,我已經在面書中正式關閉博相連的專頁,也在友群中說正在想2017年前將別緻 BEE 關閉……結果拖拖拉拉,忐忐忑忑;心裡爭扎很大,還是無法立下決心把這個小窩給封掉。

然而,這裡還是收藏著很多有用的記錄。每天看著來自不同搜尋字而找上來的點擊;令我又愛又恨又捨不下。

十年的確令我自己也太習慣將這裡當成我私人的記事簿、事典、學習記程、速記、備忘……想起自己曾經點過題,想起曾經找過的資料、想起曾經去過的地方;就在自己博裡翻文檔和相片;太方便。

要關,斷寫難。要停,也斷寫難。

只能確定是;從此不熱衷寫文,把時間專注在學習上 (一個準備進入五十的中年新學習路上確實需要更多的專注)。這裡就連樣先擱置著,讓自己再進一成把博客這個似有還無的角色在我人生中褪出。

名片將不會再印,這個曾經使用的名片背圖,也會成為收藏。

新近找上《別緻BEE》的朋友,留存在網上的幾千篇散文,仍存著瀏覽價值;不妨多留步在分類中細味。

bgibee_header_beeplanting

 

 


發表留言

11 today

20161006_160038

不經不覺,這個博已經斷斷續續地經營了十一年。

當日不經意,後來是為著分散自己生活上的壓力作為事記、回憶、譴懷、治逾、分享、交友……反正就是一處讓自己跟自己說說話的「樹洞」。

意料之外的是,這個地方給我人生一個超過十年的穩定;結識一班朋友,有些更加成為老好友。當日,親子篇章中的小孩,今日已屆雙十,她有自己的天空,會說中文根基很大程度來自媽媽的文章。受惠的當然還是我自己,保持著中文書寫的技巧、使用速度、思考、熱愛度。

記當年大家還是對寫博有很大熱情時,會互相恭賀;博主也會精選一些過去發佈的文章分享。今日回顧,我在網上積存的文章應接近三千篇,要找精選的已經不易;也許,亦不見什麼值得精選(自己覺得精的已經不再是應合潮流中的變遷,近年博客都變了商品分銷商,有時候提到我還算不算是個博客時已經很感猶疑。)

別緻BEE沒變的是,依然不為個別付帳送禮的商戶寫推文撰文宣;分享的都是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生活。潮流時興也好,不時興也沒大影響。至於人氣嘛,向來就不在考量中。

然後,偶爾介紹自己筆名和這博,遇有回應:「這名有點熟,好像網上見過有這個筆名的文章。」時,還是會感到一絲暗喜。

別緻BEE 在weshare 仍以不定期分享部份符合世道文章,主博保留著比較真實的我,雖然說不上散漫,但隨著生活歸向寧靜;文章可能再沒有太多激情與憤慨。我曾經說:「從博客朋友的文章中,會見得到人生不快樂時總是最有寫文的靈氣。所以看到精彩絕色的文章時,大抵就要留言問候一下。」

有博客朋友友情留言說:「別緻BEE 的文章變得沒從前好看,我喜歡從前她寫工作的嘮穌,比吃喝玩樂分享的多。」可是,真實生活中,這是很殘忍的事情;棄工作而變吃喝玩樂,是身體再經受不起工作壓力。

不過,生活依然執著於找尋、感受有趣、美麗、讓人快樂的人和事;變的只是別緻的定向。

所以,無論何時來臨,看過哪一篇,只要喜歡別緻的文字,在我的文字中牽過一抹微笑,亦于願足矣……

感謝這博留過足印的您!感恩有好些超過五年的文章仍然有閱讀增率,這表示我的文章內容還有閱讀價值。從前在mysinablog 以鄰里互動為主,轉在wordpress 後日常則以「不明詞搜尋」而找上我文的為多。(這不明詞搜尋,有點耐人尋味。但也安慰的是我文章所涉獵相當廣,用詞也比較多。)

就借這篇再說說,別緻BEE 這博名的來源:別緻是大概98年開始使用的筆名,來自我本身真實別名的譯音。BEE 是博在起始時,主要為分享我教育家中藍藍小姐的點滴和想法(歸納在專集『愛藍事』之中),當時我讓小朋友們稱我為B姨姨;於是博就將兩名連起來,以小蜜蜂為圖像。

致 新知舊友,感謝支持!


發表留言

舊文:與博友趣玩 podcast 的時代—「嫦娥失蹤記」劇稿

早幾天,藍藍應同學要求,急找我代為她同學一份畢業功課,當臨時聲演「媽媽」一角。

別以為這同學一定是看準這位媽媽,具有一把很亮麗的聲音。她其實對這個同學媽媽什麼來歷一概不知,只打算隨便找個有空的媽媽幫個忙,錄幾句台詞。而且也不止問借媽媽,也想問借爸爸。

大塊先生這些日子天天工作忙得半死,聲音累得不得了;而且劇本要這位爸爸很兇地罵兒子很沒出息。認識大塊先生應該在看到這裡已經笑了出來。沒錯,完全錯了,我指是找錯了對象。這位被女兒喻為說粗話的力度只等於伸手指出來按電梯的按鈕一樣。當然,大塊先生被觸得很怒時,還是會跟他本人形像——怪獸吼一樣;只是,多年來,家裡養著個高貴的女王,跟要長年對他的公主低聲下氣,保持溫文爸爸態度;他大抵是沒有導火線是爆不出來。

加上,這孩子的劇本實在太爛了!(也許該向她提議一下 iStage 的編劇班) 主角的角色背景不清不楚,場地動機都是突如其來,非常隨意;最糟糕是這女生平常對人和周遭的的觸覺太低 (這由他們一班同學一起出遊及兩年一起學習所得的結論);不能說這女生太錯,只怪現代年青人過份集中精神和精力在電子螢幕上。在藍藍多次督促,不要過份認真,不要動完美主義念頭;強逼她的媽媽以最快速度完成。

我當然很不滿意這種表現,卻竟然得到要求者200分滿意收貨。我跟藍藍相對苦笑。

然後,藍藍提起「想當年」……新開始寫博不久的中秋,大家都在自己部落格跟博友們說中秋節快樂。這氣氛是當年 mysinablog 的獨有景象,而當時葉一知 在他博裡發了個 podcast 以搞笑聲音扮嫦娥說故事,引起大家嘩然。

聽了這則讓人捧腹的 podcast,藍藍和我就發起玩親子遊戲;即寫短故事,以 podcast 錄了下來。結果,我們這個嫦娥故事,又引來一班博友一樂,紛紛趕來留言。可惜,後來 podcast 的平台倒閉了,我當日似乎沒有好好的把原聲檔留起。今日翻舊文,只找到台詞原稿——

玉: 嫦娥,嫦娥,你終於都返來啦,你去左邊呀,擔心死我啦。
嫦: 玉兔,見到你真係好啦,你有無事呀。
玉: 我無事呀,你究竟去左邊呀。
嫦: 我都唔知發生左咩事,咪就係迎月個晚,我明明打扮好,準備出席月宮大會,忽然一舊雲飛埋來,我眼前一黑,就被人「老笠」。醒番之後,我就被人「困」住左玉桂宮個處。
咁你點返來架。
咪好彩有吳剛囉。
吳剛唔係放左假架咩。
真係好彩得咁橋乍,佢擦哂油先發現唔記得炭,咁就番轉頭玉桂宮,點知就聽到我大聲叫救命,於是咪佢救我出來架囉。係呢,你知唔知邊個老笠我,呢兩日發生左咩事呀。
聽講有人假扮你,講埋d唔等駛既野。
下,邊個咁夠pop,扮我?咁有無影響到我美麗形象先。
好彩無人相信佢係嫦娥,佢把聲實在太恐佈,於是個個都走夾唔抖。 跟住,有地星防衛隊既人來拘捕佢,証實佢係唔知咩公園走來「搞搞陣」。

地星防衛隊隊長仲問我,我地同地星咩咩MSN有無聯繫添呀。根據佢地個太空總部數據所得,有一班地星人趁住中秋,亂咁SEND MSN,搞到D電腦中哂毒,個D咩網址亂咁LINK……咁話。

咪住,等我諗下先……我個時就係用緊MSN同大家公佈中秋節快樂喎。亂哂D LINK?會唔會就係咁搞亂我地月宮個保安系統,於是我就無拉拉被人拎左去玉桂宮個處啦。
下,唔通就係咁得咁橋,中秋就LINK亂哂D人物?
今日幾號呀?
家陣係追緊月啦。
哦,我唔係度呢兩日大家開唔開心丫。
D人要求好簡單唧,只要個月亮夠圓,D月餅夠甜,就好滿足架啦。
咁我去休息啦,下年見啦。

我飾演嫦娥,當時只得10歲藍藍當然是演玉兔。

各位當日博友,還記得我們的聲音嗎?

10641180_10152403602986896_7527694592798801988_n


1 則迴響

鮮奶國奇遇記 (3)

前序:
這是一個曾於 mysinablog 開博初年,一班博友發起的 blog tag 寫故事,玩法源於中國語文中一個名為「接龍」的遊戲。

 

BLOG TAG 先講講遊戲規則:

1) 睇到的人想接,請先向上個接故事者留言:我接力!然後才發文並貼文題為:鮮奶國奇遇記(4),如此類推!接力者一星期內接post不能被視作放棄,請另一位blogger自行接力!(但不許點名!)

2) 暫限定回數:30回完;字數限制:無,但請盡量不要太過火!可不可以接完又接? 你睇下限定回數...如果咁咪唔好玩囉!

3) 請不要用過份暴力的文字

4) 請不要原文直引,請引前一位的文章即可! e.g. 下一位請在開始時打 ( 請先參閱: 鮮奶國奇遇記(1) ,當然要加上hyperlink和最好有作者名!) (可以的話,大家請放自己的文章link在protopage吧,比較好用!)

請先參閱:

鮮奶國奇遇 (1) — 伊達之部屋
鮮奶國奇遇 (2) — 活在名叫<天空>的鳥籠之下
鮮奶國奇遇 (3) — 這裡 別緻Bee的 小欄杆下
鮮奶國奇遇 (4) — 她的故事
鮮奶國奇遇記(5) — 驛>>動>>
鮮奶國奇遇記(6) — 咖啡部落格

bee fence line
話說當年,獨眼龍伊達年青時,被派到愛已難大牧場處受訓,這個執法人員最高榮譽實習交流,令本來已經身手不凡,武藝超卓的獨眼龍大開眼界;正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犯罪意識原來可以無處不在,猶幸鮮奶國一直民風淳樸,和平安泰;但難保有朝一日亦有壞份子入侵。

由愛已難大牧場受訓完畢,伊達對自己的維繫鮮奶國之和平使命,更趨堅定和大勇。遠在愛已難大牧場的受訓日子中,伊達結識到一位深交——人人尊稱「拿鐵架飛」的阿飛。能得到這個稱號,是因為阿飛有一個特長,就是無論身處什麼地方,他都能利用他自家設計的一個小鐵架,順壁而攀,無論環境有多險峻,阿飛都能履如平地。

阿飛是個自小就是個孤兒,父母是在他很小時候的一次,被入屋行劫的悍匪殺了;之所以阿飛自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除暴安良的好警察。

從阿飛處,伊達了解到,這個從困境中成長的阿飛,一直憑著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在堅持著他的崇高理想——世界和平。

和平的鮮奶國度,治安受到嚴重威脅的那一夜……

大塊紳士同他的甜心蜂蜜,正在鮮奶國最大的豪華酒店宴會廳中,為她們的寶貝女沙冰舉行生日會,一眾鮮奶國的富商名人仕女,都統統被邀請出席。區區一個女孩子的生日會究竟有什麼特別,能有本事令這麼多的名流都出席盛會呢?

原來,大塊紳士有家傳一條「泊泊嬌之星」紅寶石項鍊,之所以名為泊泊嬌乃是因為這條項鍊,由正中吊墜的一顆重達半百卡大紅寶石配著兩旁由大至小的各顆同系同色紅寶石,承是珍貴非常。這批紅寶石全出於同一紅寶礦而來,色澤血紅,寶光流轉閃動,驟眼就有如一顆顆嬌艷欲滴的血一樣。

這既然是家傳寶物,向來自然絕少公開露面,上一次公開讓鮮奶國眾仕紳鑑賞時,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次大塊紳仕迎娶糖漿國蜂蜜郡主時,以此「泊泊嬌之星」作為聘禮的時候。

他們的女兒沙冰今年已屆成年,長得亭亭玉立,向來是鮮奶國少男的夢中情人,爸爸媽媽決定為她安排下這個盛會,媽媽蜂蜜郡主決定將這條「泊泊嬌之星」正式轉贈女兒,並希望藉這個盛會,先來留意可有哪位名門優材子弟,可跟沙冰交往交往。

正當大家都在香檳佳餚,曼妙舞影裡,觥籌交錯中;忽然全場燈光一黑,大家被嚇得大叫起來時,就聽見沙冰「啊!」一聲。

這時燈光又亮了,大家都忙於檢視自己身上有沒有損傷;可是,那掛在沙冰粉嫩頸項裡,那寶光璀燦的「泊泊嬌之星」已經無影無蹤了。

當時,由於這是鮮奶國的名人盛會,獨眼龍伊達都有被邀請出席,而且伊達亦早已安排好一隊精銳部隊,在盛會中各處戒備。可是這樣嚴密的保安,竟然都未能將這神偷截下;警方自然難辭其咎。大家對這個來無蹤去無影的大盜,一點印象也無,一點蛛絲螞跡也找不到;雖然大塊紳士氣得吹鬚碌眼,蜂蜜郡主氣得團團亂轉,但都於事無補。

自此之後,又發生過數次類同事件;獨眼龍伊達同警方一直束手無策,眼白白看著這個不速之客一次又一次挑戰他的的偵輯思維;很多次伊達都差不多可以追捕到這個令鮮奶國風起雲湧的毛賊歸案;只是總是在最重要關頭,這個毛賊就有能力逃之夭夭。

就像這一晚;早在兩日前,住在紫竹林外一號的金富商九姨婆,就在報紙中收到夾附的匿名信,說兩日後會有大事發生,叫她小心門戶。九姨婆只好向警方求助,就是這樣,獨眼龍伊達就帶同一隊人馬,守在九姨婆家裡,今次就且看大盜是不是膽生毛,公然前來挑戰。

誰知大叫有賊的竟然是九姨婆對面鄰居三姑,伊達雖然呆了片刻,但以「行雲流水」就追上那個黑衣賊;可惜一而再的失手,今次還讓黑衣人逃走了,伊達實在氣忿難平。

不過,細想剛才交手,伊達似乎略有所悟:「這個黑衣人竟然是……跟我曾經交過手的,他熟知我的功夫手法,而且他的身形是那樣地像煞某人……莫非他就是他?」伊達坐在警察局辦公室內,望著電腦屏苦思著。

DN4586-DSC_2061

Source: preetaagarwal.wordpress.com

此文原記於 mysinablog 別緻BEE | 14/04/06


當日留言:
[26]
[引用] | 作者 伊達 | 19/08/06 01:12 AM

[25]

鮮奶十五回完成了﹗

[引用] | 作者 靚媽 | 10/07/06 16:09 PM

[24]

多謝你既故事呀..唔知下一位朋友既接力又會係點呢//

好緊張呀..

[引用] | 作者 gOLdfiSh | 20/06/06 14:06 PM

[23]

為左吸引多些人玩,都係決定改左個規則~emoticon

[引用] | 作者 伊達 | 25/04/06 10:23 AM

[22] Re: Re: Re: Re: Re:

伊達 :
晚一點才踢我吧, 壞人叔叔不能那麼早曝光的

壞不壞還未知道,但你已經在那裡先霸下一個國家啦,挺不錯啊!

[引用] | 作者 Bee 代 冰藍留言 | 20/04/06 10:34 AM

[21] Re: Re: Re: Re:

Bee : 伊達 :Bee : 伊達 :很高興呢, 把我寫得那麼威武~只怕無人繼續呢,你出個自動自覺被踢的規矩好惡搞啦。 因為不想限死一個人接~ 也看看你的小冰藍的小故事接得如何?她也是鮮奶國奇遇記忠實讀者啊。她那個想了很久啦,而且都是她自行動手的,我只替她度頭幾項規則而已。她本來想踢你,但後來想想你已經在忙這邊的啦,就改踢黃龍了。

晚一點才踢我吧, 壞人叔叔不能那麼早曝光的emoticon

[引用] | 作者 伊達 | 20/04/06 08:49 AM

[20] Re: Re: Re:

伊達 :
Bee : 伊達 :很高興呢, 把我寫得那麼威武~只怕無人繼續呢,你出個自動自覺被踢的規矩好惡搞啦。 因為不想限死一個人接~ 也看看你的小冰藍的小故事接得如何?

她也是鮮奶國奇遇記忠實讀者啊。她那個想了很久啦,而且都是她自行動手的,我只替她度頭幾項規則而已。她本來想踢你,但後來想想你已經在忙這邊的啦,就改踢黃龍了。

[引用] | 作者 Bee | 20/04/06 00:47 AM

[19] Re: Re:

Bee : 伊達 :很高興呢, 把我寫得那麼威武~只怕無人繼續呢,你出個自動自覺被踢的規矩好惡搞啦。

因為不想限死一個人接~ 也看看你的小冰藍的小故事接得如何?emoticon

[引用] | 作者 伊達 | 20/04/06 00:15 AM

[18] Re:

女也 :
報告:岩溪在我那裡留言說會接啊!^0^

太好了啦!好緊張啊!boobiboo

[引用] | 作者 Bee | 18/04/06 21:12 PM

[17]

報告:岩溪在我那裡留言說會接啊!^0^

[引用] | 作者 女也 | 18/04/06 21:06 PM

[16] Re:

伊達 :
很高興呢, 把我寫得那麼威武~

只怕無人繼續呢,你出個自動自覺被踢的規矩好惡搞啦。

[引用] | 作者 Bee | 18/04/06 00:20 AM

[15]

很高興呢, 把我寫得那麼威武~ emoticon

[引用] | 作者 伊達 | 18/04/06 00:17 AM

[14] Re:

三姑 :
咦~~又有接故仔玩呀?好似好高興咁喎!^O^

快D掛號啦,你已出場,自己不接,難保一陣角色花容失色呀。

[引用] | 作者 Bee | 16/04/06 12:51 PM

[13]

咦~~又有接故仔玩呀?好似好高興咁喎!^O^

[引用] | 作者 三姑 | 16/04/06 12:08 PM

[12] Re:

女也 :
已寫了!請過目^^ 鮮奶國奇遇記(4)

接得很好呢!

[引用] | 作者 Bee | 16/04/06 03:57 AM

[11] Re:

冰藍 :
又關我事?少冰?

隨手借個名一用,當當過場人物而已。當然媽媽也沒有什麼「泊泊嬌之星」送你啦,說說笑好喇。

[引用] | 作者 Bee | 16/04/06 03:56 AM

[10]

已寫了!請過目^^

鮮奶國奇遇記(4)

[引用] | 作者 女也 | 15/04/06 23:25 PM

[9]

又關我事?少冰?

[引用] | 作者 冰藍 | 15/04/06 19:27 PM

[8] Re:

女也 :
我接力^0^
不過我可能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好的,等妳啊!

[引用] | 作者 Bee | 15/04/06 11:39 AM

[7]

復活節快樂!

[引用] | 作者 小海 | 15/04/06 08:42 AM

[6]

我接力^0^

不過我可能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引用] | 作者 女也 | 15/04/06 08:28 AM

[5]

Picture
復活節快樂!

[引用] | 作者 Van | 14/04/06 17:47 PM

[4] Re:

小公主 :
Happy Easter…

謝謝你小公主!

[引用] | 作者 Bee | 14/04/06 16:29 PM

[3]

Happy Easter…emoticon

[引用] | 作者 小公主 | 14/04/06 16:21 PM

[2]

不能指定人接,要等有緣人挺身而出。
前文交待,但其實很多伏線可以發揮,希望有人會有興趣行文揮灑啦。

[引用] | 作者 Bee | 14/04/06 16:06 PM

[1]

前文都交代晒喎 ~~~
跟住會邊個接呢?

[引用] | 作者 Oku | 14/04/06 15:56 PM


發表留言

別緻BEE 十週年啦!

不經不覺間,別緻BEE這個小部落格,足足十個年頭了!

或許…

這算不得什麼大事。但即使對於一個人不斷記錄自己的生活有趣軼事達十年,都總能算為一件難得的事。

或許…

這部落格沒有什麼大成就。但對於個人一個生活記錄,它都表現了相當精彩的十年。

或許…

哪有這麼多也許…

也許沒有人來留意,這本來就只是一個隨筆、一本生活誌,它已經盡了它應有的功能。

十年,來到這天,其實很不容易;卻又竟然這樣就來了!

就,慶祝一下嘛!

就是想念當日大家過訪互相祝賀一番的景象!

十年啊!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啊!

——— 我是別緻Bee,我今年十歲!

10th Birthday Badge - Green


發表留言

香港博界首次大型聚會318

九年前的318,一班當時還不知博/ 部落格 / blog 可以有什麼發展、什麼定義;甚至連正式的中文稱號都沒有標準化下來的時候,柴嘩嘩的相約見面——那時,只不過當為一個網友聚會——一班只不過平時在網上淺交談天的,素未謀面的人,相約一處見面。

互聯網生活來到現在這刻,可能還有很多保守的人,認為跟網上的交往就最好不要顯示大多真心真背景真事情,線上無真心。當年大家才接觸互聯網幾年,自然對於網友這詞有高度的戒心甚至懷疑。

那麼,這個聚會的喚召,可想而知有多難得而成。

首先要說,當時,香港最熱門的博客平台寥寥無幾,而當中社交最為熱烈的就是香港新浪網 mysinablog。由於它的管理團隊的熱誠投入,不斷為博客互引推薦;加上很多博客都樂於真誠交談交往,當中不少文筆水平非常高,又或生活經驗非常豐富,又或對生活抱有高度熱誠,又或樂於助人樂於關懷……如是者,形成出一個很奇特的狀況。

這處地方變成一個虛擬的大眾所夢想的桃花源

每日無論多忙,都不忘來一下;寫文記事寫日誌分享的固然重要,遊訪其他博客新載文章,再看下面大家相熟的名字的留言對話——成為一日之間重要樂事。

不過,相約見面;我相信當時大家還是抱有好大程度猶疑;最低限度,我也有過這麼的糾結。

結果,也因為有這麼過一次,這班博客很多位成為我人生十年(可能更長) 中最重要朋友;有博客重寫對這日的感覺,說這改寫了人生,其實也不為過譽的。

要感受這一日,這一次聚,究竟怎麼發生的一回事,要由不同的博客記文中才能感受那份情景和大家當時的感覺;這集體回憶,就由 這天打手facebook 上一段開始:

318 9 years

這裡集齊當日為參加過這歷史時刻的博客們的記文:


1 則迴響

曾經令博界掀起互相熱烈追棒的年代

原本打算把自己寫博改回去,一種自我心情紀錄的小箋日誌這範圍;對於「經營」一個博,原來早已經改變模式。對於這種日漸商業化產品化的轉變,我並不能太欣賞與投入。

可是近日兩件事,又令我稍稍有了新的博的想法。博客春茗2015上,年青的博客朋友 翔太,替我介紹了來自 weshare 的兩位美少女管理員,閒談提到在香港早年 (大約是2005-2008 間) 博客們的親鄰關係,玩過的玩意……等。然後她們給我一個驚奇的反應,也同時讓我驚訝!她們在管理的平台簡單說就是博客平台,可是她們未聽過有博踢!

在這裡,只能借用博客兼近年老死的Oku,他博裡有整理專集記所參與過的博踢。(我的反而沒那樣整理得清楚,都存在「博事論文」集裡,歡迎有興趣的來翻一翻!)

然後,我又提到當時一班博客為兩個博踢的接龍故事瘋傳而令博客間建起一陣火紅話題,和互相追看的火熱渴望。其中所牽涉最多博客參與的要數《鮮奶國奇遇記》 這博踢故事現存在網上可能因不同博客的離場而變得散落四方,我當時負責寫第三章《鮮奶國奇遇記 (3)》;後來事忙也沒追到結尾去,最後有時間找時,已經只能找到博客海王星上自由行的一篇《鮮奶國奇遇記(16)》。

說到博踢接龍故事,自然也必須一提2008年,當時還是小孩子的冰藍(藍藍的博客冰藍小屋所用筆名),所發起的一個孩子博客與博客們一起完成的《小冰環遊世界(1)並總章節列集》 。剛準備12歲生辰的她見大家玩博踢熱鬧,就提出想發起一個孩子博客也來一個。

事實上,當時高小而已經可以流暢使用電腦打字的學生其實不算多,學校還曾有過一段時間相當反對小學生寫博,認為小學生寫博容易令中文寫作程度下滑。冰藍一直堅持使用書寫文寫她的博,甚至在之後管理有關繪畫的論壇中也有這份堅持。於是,這個博踢就請得博客也是作家的韋灝川 替這個小孩博踢訂立規章;只是大家開始時都對冰藍這號召很鼓舞,未認真想過小孩子博客本來就不多,加上這種玩法,接到後來,少一點行文技術都恐不易。

於是不久冰藍就放棄只邀小孩博客玩,改而由各位成年博客接上;有博界社區長老之稱的婆婆也來blog 金婆婆更出手要求加添難度,要求每一章節加上人生哲理,令這博踢變為一個少年成長的意義啟思故事。由於難度越來越提高,故事後來變化詭奇,情節往往意想不到,於是參與的寫手越遇高手。這也是促成《小冰環遊世界》是罕見能全數依期完成,今日重看,裡面多位參與的博客都已在文化界打出名頭。

這博踢當年以80日完成,被冰藍視為送給媽媽生日的禮物。版權由各位參與的寫手送贈冰藍名下擁有。她對這份禮物一直珍重,有目標習畫,並打算插畫技術稍為成熟,會重新將之編撰整理及出版,希望為本地華文少年讀物,出一分力。(如有出版社有興趣,歡迎連絡,這書已設目標為兒童謀福利用途。)

這些博事,也是當年本地博界盛事;今日看來竟然那麼遙遠,仿如過去歷史。不過,每當我跟一些在這十年中有接觸博 / 部落格 / Blog 這回事的朋友提到這個歷史,大家都饒感趣味,對冰藍的目標寄予支持。

在這書的計劃行進上,有一項,也算一項重任;就是撰寫前序。因為有當日的博鄰里之親,才會出現博踢,之後才孕化出這種接龍故事;故此,《小冰環遊世界》之能面世,既不像一般兒童讀物,也不像一般故事書合撰、更不像故事集成。這是一種很奇特的合作,也是香港網絡上曾經出現的一種前所未有的組織,所而產生出來的奇蹟。希望能請得有心人助一把,我們需要把這種奇特形成的鄰親友愛,去紀錄,去証明;我們的社會裡可以有愛如此單純美好。

icyblu blog

注:冰藍近年忙於修習藝術學業,已經停止寫博。但對於博的發展動向,她一點也沒有疏遠。


6 則迴響

博客春茗2015

很少以博客身份參與這種活動,但近年我身份轉換;在未正式為客戶們出面物色博客寫手之前,我想我也是時候該先更新一下自己對現時博客在電子媒體上作推廣的一分力量,並且也是時候去結交結交了。

因為一個發展項目,我找上幾位現時在香港博客界相當活躍的朋友,問請一些意見;他們就推薦我參加這個博客春茗,說這是第二屆,上一年已經非常熱鬧。

10978485_1643952479079118_7901304041555182618_n

令我很吃驚的是,在席上最多的是 beauty blogger;即是以介紹各式各樣美容護膚美顏等產品的博客;其次是 life style 的,都是以介紹時尚品為主。再下來是旅遊產品,電玩科技……等。

而在場遇到最多,又最主動的,就是電子媒體、公關、網絡及手機程式開發……的,以公司名義參加;很明顯,是在這場合內物色寫手。

無可否認,博客在心目中的立場早已開始不斷演變;不過這日得見,這種狀若其他人際網絡會,變得兩者找不出分別——大家都打明車馬,以最短時間交換名片。

坦白,我對交換名片意慾不大;在我工作中,每交換一張名片,代表著我一個隨後一件溝通工作。我倒希望每一次交換都是一個比較深入的對話,互相能作比較深入的介紹,認識。因為說得白一點,找我的需求比我在人海找人的需求大。

這晚我一反在宴會中常態,我偏處避靜;有相熟的博客過來,我們抓上這難得機會談了好一會,有近年認識的博客帶來了幾個 weshare 的工作人員跟我認識,有跟贊助商派來的 CSL 人員在席間談談天。

比較難忘的,反而是因為認識我一位學妹也是跟我學習使用 JEWCLAY 設計飾物的,她的朋友而認識我在 Jewclay 上發展出的一些生活創意的一位美容品博客,我們在這場合中終於相遇;而原來她又跟我一位因博而變成好朋友的博客,也都認識多時。於是這張合照自然是很奇妙的遇上。

其他當晚的合照,就只好等大會轉送回來。

11046709_10152799222773214_4958699924336952494_n

 

2015-03-13 07.07.15

每位參加的都獲贈一袋贊助商送出的禮品是常例,我也應大會拍個照留念一下。倒是不能不提,雪花秀與那個可能在這當中最不受注目的熱水保溫杯,反而是我最合用的。其他嘛,我用不上。不過有件小事;這席後有些在會中的朋友來提醒我要幫忙宣傳一下的禮品,我一件也沒收到;我這不是責備,只是尷尬,當然一而再,再而三要我答:「抱歉,我沒有收到,不能幫忙。」是一種很難舒爽的,對嘛?!

而且,很真率的說句,我被編的席位讓我很不舒服,如能早一點知會我這種博客是會被編進這種位置,我可以選擇不出席;整晚我並沒能看到台上或聽到台上在進行什麼,也難於行出來跟其他人交往。我並不是說我身份重要,我只是在強調一件事,這是博客春茗,如果來獵物的公司人員以門票到會的反而是被編在好位置,請問大會是否該換過名目?而且,我想我也能算是非常早段就報名而且付費。卻竟然等於贊助商的工作人員位置,那麼,這是宴會統籌的敗筆。

其間,我還不幸遇上登記資料被誤輸入,一問再問都無人回應我的登記是否被確認 (這事本也不想再提),而當天也被編到這個位置,我難免會想問句,如果我轉換回去,使用公關身份,而非一個過氣多年的博客,將會有好一點待遇麼?

無論如何,平心,這類聚會,還是會希望能繼續辦,也希望一年比一年辦得更好吧!見到一些博客朋友在其間辛苦的,這個我還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