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春雨歸來

2016-05-e698a5e99ba8e6adb8e4be86-e5aea3e582b3-e59c96e78987-e5a0b4e5888aposter

幸好女生週期嚴重腹痛,又沒約得同行人,要孤身一個人去看劇;還遇上出門前一波幾折,出門都知有85%會遲到入場。但結果都堅持去看 劇場道‬‪‎春雨歸來‬

這主要因為監製兼演員的萬斯敏小姐提我,這劇也是有齊我喜歡的四位演員同場,一定得要去捧場。

早就看過劇評,說這劇超洋蔥 (催淚)的。

不怕!我總是在看劇時會有手帕在身旁,可是,淚意依然比我預想的來得早;才只不過中場時分。因為——

勾起太多少年時。我相信場內很多觀眾也如是,離場時很多男仕女仕什麼年紀的都忙著印眼角。

人生裡好的經歷、好的回憶;很多來自少年時的友愛;那些總是在迷惘、絆嘴中,濾化成互相支持、互相鼓勵的感情基礎。

也自然是會在學校裡才最大機會遇上好的老師,他們都給年青狂妄又少不更事的那些日子,刻上很多,能夠影響一生的刻記。

這夜裡勾起太多…劇裡每場畫面都似曾相識…

就近年,三十年的友情,重新靠在一起;感情在人生各有遭遇後,重聚更見珍惜。又,那些年跟老師們賭氣;羽毛球場裡為著要贏比賽所提的無限氣慨;與隊友們一起練習,一起流汗,還一邊吵嘴鬥氣。在那些時光中,有鬧戀愛、有失戀、有說夢…

劇裡老師哼著的是電影《兩小無猜 Melody》 的主題曲 First of May。

當日發現我戀愛了而取笑我的你,也是向我唱著:「When I was small, the Christmas tree was tall….」;而不幸的是,這時,你已離開了這個世界

對於《春雨歸來》我沒有特別的讚,因為這樣的組合,我只有信任–歐錦棠與萬斯敏的作品,向來處理嚴謹。過去幾齣作品都能深刻在我和藍藍心上。

還有,向來都放明白是對劉浩翔 Elton 與鄭至芝 Gigi 的偏心;認識在舞台上的Elton 廿多年,是老朋友了。

的確好戲,一如期望。不過,今次希望開名讚一下飾演四位年輕版的演員,是意外的出色;在相同一個場景,很短時間轉換場景和情緒,去表現當年及配合係今日的回憶場景,都能處理得好,她們可是每次都在那台上的短短的跑道上練跑著,做著操練,裝作四乘一百的接力;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且年青版跟成長版都配對得很好,觀眾完全無半刻「究竟誰是誰的年青版呀」的疑惑;這是很重要的事,說認真的,某電視台近年一齣電視劇,也是幾個年青版與成長版緊密的轉換著;可是那幾個年輕女孩子出場嘩啦嘩啦的吵著;我卻看了好幾集都在問「她長大後是哪個啦?」。

我看完的那場次日還有一場,但聽說已經早就全院票都沽了。

錯過了卻發現有興趣一看的,就等重演吧!重演,若有緣,三劍俠這三個手帕交,都該帶同手帕去看一趟。


1 則迴響

西班牙氣息中的靜靜午後 La Postre

週日,大塊先生興致,說陪我去吃下午茶。

他這個人總是不會好好預計一下放假的編排;聽過女友們統統都有怨氣,身邊男人統共一樣,尤其已婚的、過中年的、又或長年相處過後的……

也許,女人的確是完全不一樣的構造;在這方面,年紀越大,就越要求好好的編訂;免得穿得像樣有期望的上街,另一半把妳拉去坐大排檔。免得穿得像去街市的時候,另一半原來給她好大的「驚喜」。

男女大不同——

只要他偶爾願意想起陪陪他內子我悠悠閒去吃頓下午茶,作為廿幾年的伴侶,就該安安靜靜的,帶個滿足的微笑去就是。

la postre

一家設在商業大廈樓上的,以西班牙菜為主題的。

假日都有備午市套餐,不貴,但也不要太高寄望。我們點的黑毛豬煙肉茄汁意粉,茄汁太稀,有點我們小時候吃茶餐廳的茄汁湯燴意那種感覺,煙肉不夠 (可能平時我在家慣了用料多),但幾片鋪上面的黑毛豬。

精致的通常都是在餐牌中尋,我對 nacho 情有獨鍾;不過,看見這款,連 nacho 都要放開。這可以稱為 nacho 變調的,Potato Sabo 西班牙脆片——是在脆片上加入薯仔粒,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上面的一隻生雞蛋;蛋漿令脆片有足夠滋潤但又不像重重的芝士醬和香草醬那樣把脆片的香味都蓋了,但這款能吃出每一小片的椒的味道出來。

 


3 則迴響

佐餐音樂

從來沒有這樣覺得 lullaby 是這樣令我難受過——

爭秋奪暑,週日炎夏午後地面反蒸的熱氣已夠讓人難受。

午後躲到小酒吧喝一杯冰凍雞尾酒,逃過了午熱,但距離晚上八時去上環文娛中心看舞台劇《祠堂告急》,看看錶,五時,去shopping 太趕,去吃晚飯太早……

在上環踱了兩圈,看來餐廳都不能坐太久;都恨香港土地太少,沒幾處可以像那些作家前輩,能打坐半天寫上百頁稿紙的茶室了。

與女兒兩個撐檯腳,吃不多,中菜也本非最大熱愛,一般不會選;但這個情況,就只有酒樓可以坐最久。北苑還沒開門,抬頭見富聲海鮮酒家,進去一試。猶幸接待小姐熱情招呼我們進去先安頓,經理和待應們還在旁邊開例會準備。

一切都很好,坐的舒適;看見門前貼著華爾街報曾將這酒家列為香港七大推選酒家;有點踴踴欲試了!

兩母女今日只能小試牛刀;胡椒湯只點一客,料足,胡椒原粒在碗底剩下都有近五六顆,相當有胡椒的辣,但這才正點,愛喝胡椒湯的就知道,裡面還有銀杏、豬肚洗得可跟白肺相比。

咕嚕肉,是招牌菜,叫脆口咕嚕肉,坦白說我家娘親做這菜很有一手,連那醬汁也全手造;不過家裡火喉始終不及酒樓;這菜果然是招牌貨,一送上桌來,垂涎一地,筷子忍不住了!濃但稠得恰好的醬裡有鮮菠蘿汁,鮮果汁可以滿滿一口,炒的是大切塊紅青椒與厚片鮮菠蘿,當然咕嚕肉是真的——脆卜卜!

薑汁芥蘭都是平凡小菜,但老薑粗粒加濃薑汁炒,是平凡中的老師傅。

贈送的糖水還有三款選擇,陳皮紅豆沙、南瓜露與楊枝金露;我們都選楊枝金露,不過,單甜品論,這奶太多,芒果肉很老;畢竟大家都在外頭甜品店被縱慣了;不過,既然是贈品,是算相當不俗。

可是啊!

酒家一直重複播放著一隻滿滿祝安睡、lullaby 樂曲的音樂碟,還竟是當中最慢的版本;聽得人好睏,胃口全無,只想一頭倒下睡去。我一直望著餐牌在暗打著睏,無心點菜,也無心跟女兒說話。睏意越濃,我開始覺得連待會去看劇的興味都快打掉了。問經理可否轉過另一樂碟,竟回答不行,這是公司規定的;但見我說這實在不行,我無意欲吃;他們願意先關掉音樂。結果反而舒舒服服地吃了。

富聲

好認真地提議他們公司,找個專業人仕認真一點選些合用的曲子,這方面不是隨便抓些感覺柔和就是陪吃曲,一個聲音(樂章)和味道,都是觸感一種,會直接影響胃口和神經!lullaby 是太熟耳的安眠曲,由小到大的習慣式,會令思想直接就連到要睡眠去;加上天色入夜,空調舒適……過份舒軟了,什麼都不想做,怎麼有意欲去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