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四川行:樂山樂水的半天

網上提議,這樂山玩半天就夠。

我會比較懇誠的說,首先如果自駕,或是跟團而來,半天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像我搭乘公交,高鐵嘛,半天只掠看,不是不可以,但你得先要肯定沒太多遊人在排隊吧!

這樂山,是國內旅遊點,單是看高鐵開售已經商務及一等統統已訂滿(之後我企圖在峨嵋午前訂次早回程成都的高鐵車票,也只能訂到下午黃昏前一班最後一個位。)去過內地自由行的港人應該都好清楚,內地駕車遊的多得不得了;我這檔期聽說已經是學校暑期尾聲,但樂山依然遊人不少。

於是,排隊的時間就跟遊玩時間幾乎對等,換言之,你別妄想玩上半日,下半天還可以上哪兒去。

由樂山高鐵站出來,門前已設有大型旅遊巴,貼著往樂山大佛的,私營的,司機會很落力招客上車。不過,正當我打算上車時,司機說這不去旅客中心及碼頭,我正猶疑間,見前面兩個外國人向我問司機說什麼時,司機把我們仨都趕下車來。

於是我們仨個外國人,又很自然集同前面不遠處的一對外籍情侶;他們好像比較有備而來,滿有信心地在公車站前等巴士。

我們就是等樂山三路公車線。由高鐵樂山站到第23站樂山大佛,大概需時半小時。而樂山觀光船碼頭則設在嘉定坊站和八仙洞站之間。所以,我決定先從山上向下眺望,再由船上往上看好了。

bus-no3

下車點,正正就是樂山大佛觀景區的入口處。不過要注意幾點:

  1. 這樂山旅遊區至今還不是很完善的設備,不要妄想有儲物櫃可供租用。
  2. 那個景區講解服務站,其實只不過是個更亭;裡面有著幾個女生輪流接洽旅客伴遊沿途解說服務,要普通話外的任何語言都得先行去訊單位預約。
  3. 票務中心就只售入場票,人民幣90元。官方可能認為那張票上的導覽圖就已經夠用,全世界的旅客一看就能明白。(我看不明白,我應該是外星人。)

我最大的顧慮是我不能背著大背包拾級上山,而又不知需要走多久的路。於是我決定去講解服務中心,花了80元,請了個專人為我導賞,而最重要是請他們讓我把大背包存放;裡面只有衣服個人護理品 (絕不能放稍具價值的東西,因為他們真的只丟在角落,亦不保証服務中心裡必定有人當值的)。

可是,這位年輕女導賞員,既嫌我走路慢,又嫌我要自行隨意拍照,也聽不懂她背誦的所有樂山彌勒、佛教、蘇東坡……長長歷史及文化背景(她一直唸一直唸,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背誦好整個四川樂山才好來,又或國小就應該對彌勒佛的來龍去脈唸得滾瓜爛熟);她一直以強行逼令的口吻我跟著她步伐,哪裡要拍照,哪裡不能拍照 (沒有指示牌說不能拍照),哪裡要望一眼,什麼角度,哪裡要伸哪隻腳先行……於是向來反叛的我也確實沒好的走山氣力,越走越慢。就是山上有一個茶室備有空調,我說進去喝杯茶,她也說不可以!

於是當我終於到了觀看樂山大佛頭部的觀賞區,排隊沿山往下走的位置,她就跟我說要趕著回去接下一班,否則這一程花太長時間,上級會罵的。(注:在報價確定要這導賞服務時並沒有提過全程要限時,我也沒說過只去到這位置,一般導賞是需要陪同客人拾級下走完成整個觀景區範圍的。我看看錶,其實她說的只是:一,她不喜歡跟我走。二,她要趕回去午飯,因為在國內吃飯及飯後午睡大過天。

我納悶,但只好當¥50是儲物用,¥30是她陪我走上去。算了吧!放行;結果她頭也不回就丟我在山上,自己先溜了,連教我如何「下山」也省了。

%e6%a8%82%e5%b1%b11

%e6%a8%82%e5%b1%b12 我是跟隨大眾從大佛的面右看祂,遊客有足夠時間也可沿高棧道繞到大佛的左面看祂;左那邊地處比較高一點,看來觀景區遊人也不及這邊多,凌雲寺應可入鏡在大佛背後。

 

圖片摘自:美景旅遊網

圖片摘自:美景旅遊網

在凌雲寺竹林後有長級,經沫若堂,回到凌雲山門,即剛才售票及入口起步處,這倒也容易的。於是我在山上寺裡隨意遊遊,下去,取回背包。%e6%a8%82%e5%b1%b13

在大街上先找點吃的,不因為餓,卻只因天氣實在太過炎熱,要找處歇息的先小休一下。

在剛才巴士路線上往回走大概15分鐘,就到觀光船的碼頭區(渡口)。

快船收費每人150元,慢船75元;我一人手帶遠焦鏡和手機拍攝,還是坐慢船比較安全。遊船全程約45分鐘,船家會把船停在在樂山大佛前及遠眺臥佛景色,讓遊客有足夠時間慢慢拍照。

%e6%a8%82%e5%b1%b14

樂山5.jpg

遊船後,在這樣炎夏正午;體力幾乎就被耗盡。媽媽來電問我正身在何處,只好把照片送回給她安心;她卻來訊問:「妳要游泳去看那樂山大佛的麼?」原來她見我相片裡頭髮盡濕,誤會我是剛下水。

這幾天,四川的熱……都是我人生第一次體驗,衣服全日背里全濕透,反手就能捏水。

見到有輛的士停在路邊,連忙招手。上車問司機,這直接去峨嵋要多久?多少錢?

司機開價人民幣150元,一個多小時即可。我知道這開價是境外遊客的標價,網上有說過只80-100元之間。但這刻我覺得實在無力重回到樂山車站,買票等車…


發表留言

四川行:成都博物館

在毫無預備下的,可以稱之為意外。

這也是一次意外,因為完全就是個意外的驚喜!成都的博物館——

我問蒙蒙:「未想過成都博物館竟然是新蓋的啊?」她在電話另一頭,愣了半響才省起:「是啊!這新館是最新的呢…好像上個月才公佈建成開放呢。」

我是乘搭地鐵去天府廣場站,原打算去美術館打個轉;卻在地鐵站見到博物館,突然扭軑而來。(見文:天府廣場站

1319509690515

博物館的外型設計很酷,這設計圖在百度網上摘來。

網上新聞資料,說這成都博物館新館就用上精鋼一萬多吨。只是如果為拍它外型,應該要從天府廣場站另一端的幾幢百貨公司大樓上才能拍張好照。

成都博物館.jpg

進入博物館,要先在館入口對面另一小廳中,寄存所帶的行李。事實上,館裡地方大得很,即使女仕們平常帶著的包包,在裡面也會變得負擔。寄存的行李隨身物品都會經過安檢,寄存櫃都採全自管程序。

博物館.jpg

入口後,直覺就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兄弟」作;不過每一層樓的佈置,又跟北京博物館有點相近。

這種博物館,要細評不易,我這半日遊,只算中度細看,不過,我只是入場欣賞的群眾,就將感覺歸納出幾個重點吧;反正細遊博物館這類的遊點,重點在個人體驗:

  • 分為先秦精品展示—大量巴蜀戰國時代出土文物。
  • 兩漢的時代的繁盛,我們為何被稱為漢人,兩漢文獻,非它莫「蜀」的在這裡找到大量鐵証。
  • 唐宋時的文化工藝直是世界頂峰;這裡的收藏直教人驚嘆。
  • 清代的到民國,再而八千里路雲和月,再到近代華洋商務;都以非常民間的生活,用各式人物像與實物環境去展示,這種「人物」像不單止是常見的銅像,還有布偶的。
  • 新穎,使用大量超高清投影式表現。令館的四處都設有各式互動,充滿著「活」的氣氛。
  • 天府,自然對中國人吃的文化有很多的搜羅與展示。

%e5%8d%9a%e7%89%a9%e9%a4%a81 %e5%8d%9a%e7%89%a9%e9%a4%a82%e5%8d%9a%e7%89%a9%e9%a4%a83

如果當年我會考時,能有家這樣的博物館,把歷史都整理那麼仔細,我的中國歷史科要拿個火箭就易如反掌啊。家若還有孩子在唸高小初中,這地方定必是非去不可!

成人嘛,我這類的,再去成都,也都會花一天半日,再去!剛在網上見他們最新的「盛世天子」——清的精品展館也開放了!

上面我還沒有提到這館裡另設的兩個專題展也是非看不可——

  1. 皮影
  2. 木偶

只能用四字說——目不暇給。皮影戲與木偶戲的收藏之豐,真不是字句能言傳。就是那些收集回來的皮影戲劇本,堆起以高柱狀展出,木偶戲與皮影戲的偶展品以千計展示;在裡面可由劇本、古時旅演的行裝、使用的樂器、偶動的支架、薄如蟬翼的皮影偶的人手工藝……等等,全都盡眼眼前。

%e5%8d%9a%e7%89%a9%e9%a4%a84


發表留言

中山遊—萬家竹業

小時候,小學學校辦過很多體驗參觀。印象最深是可口可樂廠,我去過三次之多。

所以,縱使我之很怕參加旅行團,除出最討厭被逼著購物,也最怕被導遊設早晨起床提醒服務;當然,還有很多我不喜歡的事情;例如見到好景致不能下車,見到好東西要趕上車或去集合,我準時卻費時在等其他旅客,每日出入要跟團友打招呼,要記著團友的樣子,要敷衍寒喧;還要聽導遊解說;偏偏十居其九都無聊當有趣;當然不能要求導遊是藝人黃子華或林盛斌;他們不可能像演棟篤笑一樣,可是,遇過因為團友小要求而黑面兼反來覆去說著自己苦衷;又試過導遊強逼團友專心聽書,連望窗都被多番被指責,又或軟硬兼施要團友唱歌當懲罰……有朋友說,我看來體驗都有點壞,加上本來就有成見,導遊做什麼都錯。

也許是吧!於是,我從此去哪裡都自己去玩,利弊都自付盈虧。

好友知今次我竟然跟團,都來問:「玩的還算高興嗎?」很懂注問。

對於那些購物點,我明知認真就輸,還是一直調較著情緒,表現出:我很合作。歇後就是:快點完成,給我去泡溫泉,在我忍受極限前好快快完成。

我把購物點當成參觀廠房,參觀發展產物來看;盡我所能找興趣來把其他不滿填滑去。

在日本不也去看汽車展、杯麵製作所嗎?就用同一種態度好了!

結果呢?認真的確會輸。那是國內,到這程度,跑程還是超遠的;像前一篇《聖誕大航假期辦的兩天台山遊—咀香園》提到第一站的咀香園杏仁餅廠,明明展示部份已經可達不俗的參觀興味水平,卻敗在產品售賣展示的細心。

第三站萬家竹業,本來在看名字上,我反而是有點期望;可能世事往往就——有期望就產生失望!

竹的製品對我來說並不新穎,但對於一些長年專注家庭的主婦是來說,還是非常新知。竹具有很多特性,而按我理解萬家竹業生產的是竹纖維引進生活家居品的製造;這我在2005年已經在深圳太陽百貨的一家高級床用品品牌買過一套自用,對那種竹纖維的柔軟度、手感、特有的爽及平滑的質感,與以往以多少密針計算的純棉床品對比,先就有著好感。那被套款色因為只合冬季色系,至今仍有在用,早前我還在上面造玫瑰刺繡;以我性格,一件東西用了這些年,竟然才在上面人手加工,一定是要留下的好東西。

亦從這時起,我對竹纖維製品有一定關注。對於萬家竹業的參觀場,我很有興趣發掘有什麼我還不知道的周邊好產品。

可惜,解說人員跟超市裡那種頭戴著咪將說話重複幾次就當自己在說著重點的短期推銷員並無兩樣,推介的產品很繁多,更像之前在老人家當中起過熱潮那種會員製雜七亂八拍賣會一樣。懶人清潔抹布、款式舊得連老人家都不感興趣的床用品、地拖頭、內褲(稱為空調底褲,穿了猶如沒穿的感覺),那可是老娘護肚褲怎麼可能穿了等於沒穿?!老得連榕樹頭的老伯都不會穿的襯衣……

在坐的有半數睡去了!我,仍然瞪著眼聽她說話,已可列為奇事。購場等同一個雜貨超市,可惜香港的日本城連鎖、實惠店、Aeon Living 都區區皆備,賣的家居品都比這裡的好、比這裡的美、還不用人手扛。問句我這位廿五年資歷的工作主婦,家居品哪有急用的?還要付現即時扛走?要在旅程中買枝地拖嗎?

市場部,動一動腦好嗎?

那麼,有什麼值得我開文記下?有!這張人手竹製椅!論椅的設計歷史,這應該要入伍,放入博物館;我人生第一次體驗。不過,這椅根本不能久坐,沒一處教人舒服,奇就奇在這樣的椅,都有半數團友在演說中睡去了,奇不奇哉?!

還有免費送我們吃的兩顆台灣入口竹炭花生,乾得要命,吃了就要咳,又不附送開水,人人吃了都乾咳著 (有些暗暗伴兩句粗話) 離場,趣不趣哉?!

2015-12-25 15.40.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