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荔枝香煎鵝肝,但這個不能多吃。
也喜歡用豚肉捲著車厘茄來烤……
今日買了鹿兒島豚肉,卻沒買到車厘茄;不過,雪櫃裡正好有幾顆荔枝——
捲好,用小籤定好。
我是使用 echome 電熱板把它們烤熟,掃上 OK甜酸烤醬,就成。
甜甜的,夏日夠清新,大人小孩子口味。
前幾日夜裡,因公事,來到這個成都環球中心見識見識;見文。當時一日勞動奔波後,疲態盡現;來到這個宏大的建築物時,除了一直抬頭看,哇哇讚嘆連聲,對於裡面的小節都無法看仔細。
這日早起,打個的,由酒店直達成都天堂洲際大飯店;才發現太多想看的!
那夜因為見到一個注著「拿破崙創意王,楊毅極力之作」的宣傳架,才把我再吸引而來;所以不能等,我立即跑去這家隸屬天堂洲際大飯店的小咖啡座,連名字也叫拿破崙;看來信心滿滿啊!
看見餅的第一眼,並不算討好。我問店員,哪款是 Best Seller?她指榛果那款,不過其他也是他們西餅主廚的創意款色很有特色也很受歡迎。好吧!我先就試榛果。店員指我先坐,他們會捧過來。
結果——
很教人失望,是吧!我想不透那麼重視的拿破崙餅,竟然是放在紙碟上,而更讓我摸不著頭腦的是配塑膠刀叉;不知道主廚先生是否知道他這件得獎作品,平日就是以這個裝潢來拱托否,但我就實在無法順利以塑膠叉完成我的享用。
說實在的,那件餅味道算很不錯,酥化也算合格;果仁與奶油都配合得好。只是當我要決擇將手上因為抓餅而弄得滿手奶油,不知該抹掉還是舔掉時,所有好印象都給這打掉了。
另注:我之所以挑一杯冰果汁,放棄我最喜歡的早上咖啡,是因為我督見他們造給其他客人的咖啡很沒心思,咖啡像水樣稀呢哇啦的。
這店是主要賣外帶餅?還是它自豪在將拿破崙用這種餐具配之成為特色;我不得而知;惟嘆句,可惜可惜!
工作中的午飯,主辦單位選了這家,吃的雖不能說是匆忙,但反正就本來無心要為餐廳作介紹。
食品質素相當不俗的,只是大家忙著,沒人細心品嚐,只想填飽肚子。
不過,這餐廳有一樣事情,卻好想記一下——
餐廳入口長廊,置的不是餐廳等候區,桌椅或食品介紹;而是,六張沙畫檯,每張沙畫檯分四格;可以同時供應廿多個孩子在那裡作沙畫的一個兒童遊樂區。
我最初也只以為是孩子玩樂桌那些,因為燈光,我也近距細看才知小孩們或跟家長親子在繪沙畫。
當我留意到是沙畫時,我也不自覺對地上瞄上瞄,看看是否滿地沙泥,始終這可是個餐廳入口處。可是,竟然沒有。
一家位處在高級大型購物商場裡的高級食肆設這麼個遊玩區,坦白說,我覺得此舉真的很具大膽的創意!是讚的!
成都華潤萬象城二樓 花醉
從前在金融集團,每次開會;我都會望著一整列噴色白玻璃牆在發呆 (當然發呆的時間一定很短,因為環境不容許我多於兩分鐘的發呆;不過發呆是天生能力,即使只得一分鐘,腦袋還是足夠立即飛往那跟會議毫無干係的宇宙去)。
為什麼是對著那十多米長用的一列玻璃牆發呆,而不是對著那代表著全港最貴地段的維多利亞海峽在發呆?
因為我對於這種可以用來當作寫字板的噴色玻璃總有著一份衝動!
一列很長的噴色玻璃牆,一席各有各說的會議,卻沒有人慣於拿起筆去寫;因為這是金融集團的最高決策處,除老闆外,沒幾人勇於站出來把自己想到的寫畫出來;大家都慣於備妥 powerpoint,用電腦來展示;站在那裡一般都已經身處高位,這場景中儼如講者,老闆及高層們是聽眾,其餘人等是旁聽,沒有人會交錯交換著漫無天際的想法;一般都只回應點頭,同意,或抄寫備注,與自己將要被牽涉的工作。
我在自己的辦公室也設了一面,引來過一些眼紅的同事在私語;認為我不用水松板、小型白板;偏要成本高的玻璃板。幸好上司對我工作創意和效率向有信任;不過這板設在我工作桌上方,還不算是我希望的開會模式的最佳道具。
在牆上安裝玻璃寫字板,一整面牆的;在我後來替合夥人設計的辦公室裡才落實出來,這面牆,成為我們飛快地討論、交換複雜繁瑣的想法、構思、將分派執行的工作,或意願……什麼也有;有時甚至是畫著圖案,鬼臉。
特點是,這種稱為 mind mapping 的是近代流行的一種會議模式;覺得神探伽利略很酷?
我覺得還不夠!的確,會議中講者把一大堆想法列寫 / 或用任何圖案,連線去表達、去把構思 / 可用資源 / 線索連貫;這寫板就是一個讓自己 / 聽眾更容易理解,梳理出大量在腦海亂七八糟的想法整理好,免去大量兜圈、枉耗的無謂時間,令處事更見爽快直接。
我和合夥人都是快板子,想法天馬行空,他偏理財,我偏創意。於是玻璃牆上每每被我們兩手同步在畫,偶爾,另外幾位合夥人也插入會加線加問號,圈出要討論的……
這樣每每能將會議推進快速達三五倍。我把方法傳到我所有參與的慈善團體會議中,雖然還是很多人看來對這種走出去,執起筆,在板上表達想法的方式還不很習慣;畢竟這類寫字板都總是設在主持會議的主席背後,很少會像我們之前在一個四人會議室裡也設落地一面大玻璃,大家把會議桌也搬開,索性隨便坐著、站著;所有人都觸手可及玻璃牆。
不過,有時,我在 Home Office 開會,我的玻璃板不夠大;於是我將板改為紙平鋪在飯桌上。
讓大家跟著同一思維方向前進之餘,也是一個快速交換想法,歸納總結,列寫重點;這種速度與參與感,令那些開會只會說了像沒說的人再也無法閃躲。(想起從前有家公司某科技經理的開會式,說話和報告都永遠帶著大家遊花園)
散會前,不能遺漏的事;人人善用手機為這個 mind map result 拍照。
當然,這種開會模式,首先要主席放低主席那高高在上的權威。不過,這種模式,也是能看每個員工的表現;從主動程度、從筆跡;從字/圖案看他/她的表達力、也能看真性情真性格。放下一點,得著多點;老闆們,這可是賺的!再說,這可比每人拿著台 ipad 來開會好太多了,對不?!
最近因為一項工作涉及藍苺的活動,一日我在Facebook 跟好友們討論:「究竟藍苺是否可以入菜?」
有男性朋友向來喜歡入廚研究,立即送來一堆意見:
藍莓汁煎豬扒、豬鞍;因為微酸的水果做成果汁,一般會跟豬肉類比較合配;例如 常見的蘋果蓉, 檸檬片等等。其次配雞肉都很適合,聖誕節常跟火雞配用的紅莓醬也是類似的。
一位學姐也為我找來這個:藍莓醬伴以酥香骨
然後,另一位好友,也專程為我示範這款: 有機藍莓生菜包
材料:雞肉鬆、松子、蔥粒、臘肉、臘腸、冬菇、瑤柱碎;當然還要有生菜啦! (說是由蘿蔔糕處取材構思的)
之所以這話題引起各位好友參入意見,我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喜歡時果入菜的那種清新口味吧。
店面貼張「我們不是改衣店」—— 竟沒有拒客千里,卻招來更多有緣人。
樓梯底下的無窮創意。
一個又寒又雨的下午,步過深水埗區平常罕到的區域;一個玻璃櫥窗中有個上身模特兒架子,展掛著幾個利用紅白藍帆布設計的作品。
這種櫥窗路引方式,用在大商場中多的是;可是這地方是大南街,方圓五十里都無商場。吸引著我目光是玻璃貼著的一張白紙,寫著:「我們不是改衣店」—— S.16 Bulb Fashion & Bags
樓梯底忽然有頭探出來:「歡迎入來參觀啊!」原來樓梯底,別有洞天。
小小一個空間,藏著的不止讓我目不暇給的本地創作包包;還有兩夫婦同心協力,身體力行,相攜相扶去把一個理想一步一耕耘。
問:是什麼原因有這些想法?利用不同的環保素材去製作這麼多的包包款式?我看這些是來自塑膠瓶、水瓶,甚至是超市在賣的白米包裝袋;你們把這些都變成包包的部份?
答:我夫婦倆早年都唸服裝設計系出身,後來在一些大型布廠及成衣廠,甚至也有在大行中工作過;後來太太身體出了狀況,我們就想,與其再追逐於製造業遷徙轉變,倒不如殺出另一條血路——就著我們對不同物料的認知,試試在這方面創新。都市每個人都有用來應用不同場合的包包,這些包包越益應對實用,是生活配備。當然這些把塑膠瓶放在包包上,它已經不能再用來盛水的,但將兩種物料放到一起,出現一個強烈的環保訊息讓我們好好的對活在世上的一個反思。
雖然大多都由先生 Remgo作解說,太太Inges一直在旁靜靜的,但夫婦倆不時會交換一些認同的神情;感情由細膩的表情中體現。
問:這地方不是一個購物旺區,那麼你們做的成品如何推廣?
答:我們這裡的都只是樣版或試驗品。現在都主要跟老顧客訂貨造單。我們的顧客有的是來自日本、歐美國家的。不過,我們也跟香港幾位創作人製作過小化妝袋、雜誌附送的袋子…等等。我們小工場,生產量不大,要量出(出產)為入(訂單) 。但也因為是小生產量,我們可以有更大的創作空間;而且跟顧客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在設計和生產的過程,大家交流商議,雙方很多時就建立出深厚的感情。
這時,Inges給我看一個啡色紙袋,外層由防水透明膠包著。
答:這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可以跟妳分享呢。我們最初用了個綠色的塑膠白米包裝袋,試做了個索繩背包。有個日本客人來到,見了很喜歡我們的概念,我們跟她說正想收集世界各地的米袋來做這個主題創作。這日本客人就跟我們說:「好啊!讓我把日本的白米包裝袋,送過來給你們。」我們原先以為他只是隨口敷衍一下,誰知過不了幾天,他就請香港的朋友,把他找到的日本米袋,送過來給我們了。 可是,收到後,我們就面對另一困難;日本的米袋可是紙造的。於是,我們得要構思,把它用防水膠包著來設計。不過經此一役,我們又多了一個設計經驗。
問:這可是一份難得的結緣啊。
答:我們因為經營這小店生意,而結識了很多很有趣的朋友;亦令我們的創作不止限於手袋包包這範疇。就例如送這個氣球給我們的小丑哥哥Kennth Kong,他要代表香港參加美國一個小丑世界賽事,請我幫他設計一套小丑服飾,要應合他整個表演中環節,於是,我們就連盒子也替他一併整套的來設計,這可是個特別製造。
Remgo讓我看 Kenneth Kong送贈他們的氣球娃娃,還有特別依照這套設計服飾而繪製的紙板公仔。
問:這不是太可愛了吧!但這套小丑衣服為什麼仍在店裡?
答:這說來真是踫巧,妳來細看一下!這套衣服上的小彩色格是不是很特別?那是來自同一批製造但不同顏色的布料;我們為求彩色格子穿在身上時不會出現錯位,或色彩重疊,每格色彩都是刻意編排的。換言之,這可不是來自一大塊彩色格圖案布,而是我們把單彩布剪成方格,逐一排列的。然而,在制作過程中發現,其中藍色那款在染布過程中,猜可能是處理得不夠好,領口時時在摺起的那藍色一格,就總出現崩紗了。於是,我們得要再為那個地方的藍色進行替換。就是這樣,讓妳跟這套衣服踫上了。
問:那麼,自此之後,你們會新開一條生產線做特別的戲服一類的衣飾創作嗎?
答:我們已經跟很多舞台劇造過戲服用的包包,可是,大抵不會將這種表演服變成生產呢;畢竟製作這些實在很耗費心力時間,收費往往不能得到合理平衡。像這套小丑服,來來回回修補,搞了差不多九個月,我們也是因為這樣,跟Kenneth 每星期都見面,由造衫上的事,至工作分享,選布料、車功上的技術……等等都無所不談,於是我們夫婦倆都跟 Kenneth成了好朋友,願意為他花在這小丑服上的心血和時間,已絕不能用金錢來衡估。不過,我們也好喜歡 Kenneth為人,他不止對我們友愛,閒來都扭漂亮的氣球來送我們放店裡招客;據我知道,他還熱心為一些低收入家庭小孩子辦一元生日會,有機會妳得訪問一下他啊!
這對夫婦真有意思,我跟他們的訪問都未完成,他們就忙著替我介紹下一輯受訪嘉賓。
不過,也因為他們這份熱心,才能招客成友。
問:你們那唸中學的孩子,對父母你們這個職業的轉變,有沒有作出支持行動?
答:啊哈,可能畢竟是兩個大男孩吧,對我們的工作倒沒有什麼表示過意見,不過,也沒有什麼抱怨;有時,倒還很願意掛著我們創作的包包去用。
問:這不就已經是心照不宣的支持嘛!
夫婦倆掛上個滿足的、心甜的微笑;家庭的和諧,也亦已經表露無遺呢。
看過很多大型的創作室,這樓梯底絕對不能稱為一個理想的創作地,裡面驟看還橫七豎八的掛著大大小小包包,但這些創作樣板,足夠攤開作一個小型環保創作展覽用。只是,縱然這裡設備再簡,樓梯底的小窩,卻充滿著一對夫婦聯手創作下的互攜互愛的滿足感。
小時候,住和上學都環繞著上海街,每次走過那幾家帆布廠,都總對那超大綑的帆布看了再看。
我只知市面上有一種大袋子是用這些帆布來生產,那麼大的一綑綑帆布究竟要做出多少帆布袋,我一直奇怪!
當年見到的只單一款,我覺得那麼悶蛋的設計,大概只有家裡搬家時才會用上吧;因為每次見到這種大袋子都是在人家搬家時,啊呀,還有……電視新聞報導中那些人潮回鄉趕過年時,大包大包的,都會用。
中間有些年,我們都嫌它;我的少年十五廿時。
直至某天,我跟它在意大利威尼斯小船上重遇。
它跟在一個意大利人身邊,比我們常見的小巧了,好可愛;那紅白藍竟然令我連想的不再是香港本地的低俗市井平宜貨,而是充滿法國風情的一個可愛品。
果然,物離鄉貴。
早幾星期,逛花墟,見到「紅白藍330」¹ 店堂前放著的大熊,三個店員在商議為大熊加上聖誕裝飾。 原來這是今季的主角,它有個名字叫「熊白藍」。
三位店員鼓勵我跟大熊拍照,還問我要不要跟它合照,由他們代我抓相機。 自從手機即拍流行起來後,香港太多店都已經拒絕客人拍照,這風氣連帶很多其他國家都被感染,我不想在這裡討論誰始作俑者;但逛街的情緒早被打碎。這店的店員熱情,令我印象深刻。
今日恰巧看了 CELINE 新一季冬裝設計的發佈,又想起了大熊,連忙為它和它的主人「紅白藍330」撰一文,既讚設計者的前瞻,也讚店員的熱心。
加油!香港的創意還是需要百花齊放的!
先寫篇尋路記——
LL 約我和蚊去跟一位她提了很多次要交往交往的朋友,今次正好去他新開的食店裡見個面。
港大。
夜幕剛罩。
的士司機在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後的路上兜圈;沒看見LL留言指示的「逸夫樓」路牌。抓來個學生問問;她用英語說不懂我問的大樓。
我又不知這逸夫樓的英語;再聽到那學生跟身旁另一位同學說普通話。那刻我想起LL曾經提到本部,於是又用普通話問一遍;她說:「這裡進去就是。」
又在手機whatsapp上問LL:「一直看到的是電腦教學樓,在本部了,但在哪裡?」
「沿HSBC,找百週年紀念園,沿路找百週年 new campus就問到。」她的whatsapp指引。
只見環本部大樓前正是百週年紀念園,是吧,一直見所有玻璃門上都有個「百週年」logo玻璃貼。
問路,大家都不肯定。「素菜餐廳?聽說過,在那邊吧!」一副「牧童遙指杏花村」模樣。
原來餐廳設在新建的百週年大樓群中,這連著原本部的新大樓群,步急也得走上十分鐘;路牌未清楚,空間大,路遠;我彷如在山頂環山遊一圈感覺,看看初夜的維港前高廈……
沿路問路五遍,學生們都說:「前面哪裡哪裡有這餐廳的…推廣牌。」沒錯,我們花了十五分鐘,在找的不是那家餐廳,而是餐廳的易拉架廣告牌。
終於,找到了;一背爬滿汗。
甫坐下,被餐廳內的佈置吸引;就單是其中一盞燈罩,就夠吸引我一來再來。還沒說每張再生的中學課室木椅、用塑膠瓶再用而造成的大雲狀吊燈……
穫益良多!一切都太值得!
與餐廳的老闆相見。
忙於交換理念,感受豐富,也更實在。
卻忘記要把餐廳中的更多特色拍照、推介開來。
再去,自然;路更順,心思經驗自也更順。
http://cedars.hku.hk/sections/campuslife/Catering/BIJASMain.php
我會說这這家素食餐廳非常有意思,就由閣下親自去發堀,必不叫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