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京都:二条站民宿 airBnB-Ryo

這是我第三次使用 AirBnB 網上訂民宿的體驗;雖然大塊先生對我任何安排都是百份百信任,藍藍之前跟我在英國在巴黎所住的地方,也非常舒適的體驗。但這次要找一處合適的,也費了我不少時間。

因為行程一直在變,這不是說 AirBnB 上預訂不能退款 (取消會有行政收費),但最令我煩惱是一家子三個人三個不同期望,跑的地方多,京都地方大;一般 AirBnB 的位點都會是跟車站有一點距離的民居區裡 (尤其我們三個「在日本關西來說的」巨人入住,就要空間比較大的居室),於是我遲遲都不敢去確定選擇。可是,這遊正正是中國年假,近年大量中港台澳的,都大量趁這假期湧去日本旅遊,京都這當然是熱點;於是,大塊催了幾次:「妳快快先訂好住宿吧。」

好友當日曾想我策劃幾個女人日本之旅,我說要住這類住宅式民宿,她瞪眼:「不好吧!」我努力解說過,但就是無法說服不愛旅行時造飯洗衣服的人。今次我跟大塊解釋:「我們住民宿好不好?但跟我們當年拍拖去住的那種已不同,不用出街角洗衣服,不用跟人家共用澡間,不用跟人一起在廚房煮麵了。我們把整個房子租了,裡面什麼都齊。」

「我們三個人要睡的空間足夠,所以要租用較大間的,就跟三星酒店裡租一個雙人房跟一個單人房的價錢平宜一點點;不過所有事情要自己做,沒服務的。有廚房,可造早餐,可洗衣服乾衣,有暖氣 (想起那年蜜月在一家民宿裡踫上電爐壞了那夜,苦不堪言;但卻是甜蜜的回憶);唯一不好的是,要由京都站轉電車過去二条站,再步行五分鐘。」

「比我們當年住的,扛行李5分鐘到巴士站,再去搭巴士十分鐘才到京都站的難嗎?」

「不!二条站是新的站;站自己已經有大型超市,附近也有商店街。出門兩分鐘就有巴士站去祇園或出去河原町。」

「Why not!」

在神戶好友家裡吃飯時提到我們會住二条站附近的民宿,好友先生提我二条城是個世界物質文化保護景點不得不去;我笑答:「我去過三次了,看這次還要不要過去看看。」好友兒子笑他老爸:「你還提人家去,人家去過三次了,你還沒去過一次呢。」我知道,我比很多日本當地人還去得多本州的名勝點;而且,京都御苑和二条城都都在我愛情事典簿中佔好多篇章。

我們由神戶乘 JR 過來京都;去二条站,就先在京都駅轉乘京都市營地下鐵 山陰本線特急線,第二個站就是。

IMG_3876

由二条站一出來,就踫上全一班正京都一位女性候選市長拉票的隊伍。

乘這段電車遇上小故事——

這路線很繁忙,我們在第二個站就下車,又拖著行李不敢站太入;一個婆婆在我身邊,抬頭費力地看路線站名,電車有一點晃,她一把抓落我正掛在頂上拉把的前臂上。她跟我說對不起,我只好用日文答不要緊。她續用日文跟我說她要去嵯峨野,問我是不是也去那裡。這有點複雜,藍藍不在身邊,我為免婆婆繼續拉著我問更多問題,只好用英文說我是遊客;但手指著她要去的站名,逐一數多少個站間給她看。然後,她用英文問我哪裡來的,是不是美國來的。她英文在日本人發音來說,尤其以她年紀算相當準確,但看來她並不是太會組句,只是很敢用罷了。婆婆在聽得我是香港來的,就非常興奮,一直在倒數幾多年前和幾多年前來過香港遊,香港地方很漂亮;我只好也客套說,我也很愛來日本,也來過好多次了。站到了,我告別那還熱情拉著我前臂的婆婆。

(按我知,在90年代,由於曾流行起日本女人把私己集資去海外買物業,或一起結伴丟下另一半作海外私遊,於是她們很熱衷小社區設英語學習。00年代則已換上學習普通話的熱潮;所以在日本問路,很多時40-60歲間的婦女,英語可是比20-30間的還要好。) 

二条城的社區,很多新的房子,只有隱藏在裡面的小商店街還餘留有依稀的印象。而我們入住的地方,需要一點冒險;這趟,我們竟然有一點點定向追蹤的探險的剌激感。

入住的民宿,主人本身不在京都;投宿經 AirBnB,自然一直都使用這平台的通訊來連絡。負責人很細心,我們約好在我安全到步日本會先通一訊,然後入住當日在神戶出發也會跟他通一訊。誰知我還是比原訂的時間遲了大半小時,他很緊張傳訊來問我是否遇上困難,在擔心我們安全。

其實入住這個地方也有點手續,所說的探險就是二条區的 GPRS 接收點有點疏離,我們在那條住家小巷外的大街轉來轉去,找路人問了兩次就知在那附近,卻就是找不準那個巷入口。而終於到達那小幢住宅大廈時,是要按負責人在到步前給我一個指引的電郵裡取得一連串指示,包括進入大廈的密碼;在找到那小幢樓後,在附近一個停車場裡找到鎖著單位大門的門匙;這一連串動作得在負責人所提供的英文(英文文法有點怪怪地)指引下一步一步完成。

在終於進入那單位時,我們實在有點:「哇!成功啦!終於搞定啦!」奪寶奇兵的音樂要響起。ryo

這在 airBnB 上名為 Ryo 的住宅式民宿,比我預想的小了,可見日本人的空間計算跟我們期望還是有一點點分別。這算是四至六人住的,但我們還是只能剛好把三張榻榻米鋪滿了整個起居間的地上;不過,這居間還是相當好,非常乾淨,暖氣充足,浴間設備很好,廚房用具一應都齊全,那小露台對於我們這種在暖氣下還是需要有流動的新鮮空氣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ryo2.jpg

在 Ryo 步出街角就有兩家貨品很齊全的大型便利店,拐過街角就是三条會的商店街。商店街側就有家相當規模的玩具店,並JR巴士站「千本三条朱雀立命館前」就在店前。這站的巴士有前往祇園方向、或河原町商店區的;這兩站也是主要作為全京都其他巴士路線轉線站,所以也相當方便。噢!還有這三条會前就是一家很大的電子遊戲機中心;巴士往河原方向兩個站就是波子機 Pachinko 店集會地。

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站上車的巴士向前一個站會比正常停站長一點,因為那是個巴士司機換人處,對面就是巴士休站處;於是夜裡乘巴士回程時,很多巴士都會在這裡停下,乘客可以下車等一輛巴士再上,而我們因為只相距一個站,我們選擇漫步一會。

方不方便,隨遇而安就好;夜裡的京都,我倒是很喜歡。一家三口牽著手,走小段路,是種浪漫。

一家三口,回到旅館,各忙崗位,爸爸弄宵夜、媽媽洗衣服、囡囡整理床鋪……反正旅遊也沒什麼旁事忙,渡假有渡假時候的生活。

 

 


發表留言

台山:梅家大院

之前曾看過開平一些雕堡的照片,很感興趣;想不到這次台山遊,竟然也有些類似的地方。

這裡叫台山梅家大宅。

DSC_3762

話說當年台山興起建村房,這梅家早年出外埠的華工僑鄉,為思鄉情切,都回鄉來置樓房,一房建一幢,有時一家幾兄弟就一人一層,於是各自選特式設計,有時一幢樓房,一層的大柱用上維多利亞式,一層就不設柱陽台大開,一層又可能是密封式;扣成很有趣的組合。

不過這些樓房,大多都不會真的有華鄉回來居住用著,於是一直丟空著,有些讓留鄉的鄉親住,但時日久了,樓房舊了,大家都搬到城鎮新樓去,這裡就一直丟著。年前有電影「讓子彈飛」在這裡取景拍攝,這裡後來有些鄉親就集起來,把這裡當市集,因而隱隱成為新一個旅遊點。

梅家大宅

雖然這小市集沒什麼規劃,大家也是有什麼就搬來賣什麼,但倒是有誠意有特色的;那石磨芝麻糊和豆腐花也相當值得老遠來嚐一個的,那石磨還是能用的,客人可以體驗一下石磨功夫。裡面賣吃的也五花八門,在那停留一個小時,買買吃的,拍拍照,也相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