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永遠的28

13178849_10153472015085988_9202887974384490874_n

在欣賞過姚嘉兒的「永遠的28演唱會」,我在想——

我28 的時候,在做什麼呢?

1997年!香港!

女兒一歲!

忙著,就像所有新手媽媽一樣,把所有時間都跟那個只比熱水壺大一點的娃娃對耗。(廣東人60-70年代,都愛將嬰兒比作熱水壺大小;猜想應該是因為紅A牌子的玻璃內膽式熱水壺,紅彤彤的搶眼外形是香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席捲整個生活品市場成為熱話。壺大,女人常需要兩手抱著,手勢就像抱著個嬰兒一樣。)

當然97年的香港是大時代,再忙都會因為這個巨輪而在生命中刻劃一段很特別的歷史。

那年雖然也充斥著各種各樣對未來的憂慮,但整體來說,還是希望比憂慮多。家裡有新生命,更值牙牙學語,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習,每一月都是寶寶新的發展階段;這家庭滿是一種未來的期望;時刻都因為見到這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快樂,滿屋笑聲。

甚至,因為這樣,我們不在乎樓價高企,甘心成為負資產的樓奴。很快地負資產成為包袱,卻只閒閒地認為這總會過去,猶幸投資不托大,負數有限,最壞卻也最好的打算就是把那每月供款當成租貴了的租金罷了。

這是很樂天也很樂觀。大抵不全因為家有小生命的動力;也因為社會環境的安穩,社會普遍對香港大圍環境的信心。

這回顧,跟今日的時局一比;不必我多說,大家都能立即掃出一籮筐一籮筐的怨訴。

沒有什麼比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再沒有信心來得更灰的。

可是,也沒有比長年生活在灰天黑地心情的更傷懷。

生活再苦,都得要活得有希望,有動力,有信心;所以,我會阿Q地繼續在生活中找小趣味,努力每日都有點別緻的小玩味。

97年於我不算得人生最好的一年,但我還是願意認為,如果能永遠保持著這一年的快樂感覺和安穩的社會環境,也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pink-tilted-tiara-and-number-28-md


1 則迴響

林家巧的故事

感謝創藝工房的 Jeff Wong 讓我有幸跟巧巧見面。

因為答應了前輩好友在她常服務的義工團隊,在即將來臨的5月5日,在青衣大戲棚一個大型的嘉年華會中安排一個義務性質的現場氣球表演;我跟 Jeff 商議。 Jeff 本身主要是結構裝置類的創藝氣球佈場師;我們原想以他在世界賽中贏出的「快手獎」——以12分鐘完成一個小造型氣球,經過其他輔助而變成一個完整的表演項目。

他卻提議:「有個朋友正在澳門威尼斯酒店表演中,我試試問問他可會有興趣來港當一次義工;他是台灣氣球表演人。」

求之不得!不過,這可是義工服務,要求人家放下已排得密密的演期中的休息時間,而老遠跑來香港演一場,給街坊們看,不是太委屈了他嗎?

我聽 Jeff 說:「試試看。」 我不想讓 Jeff 有壓力,想就隨緣吧。

兩日後的早晨,我打給 Jeff 談一下表演安排;他說:「巧巧正巧在身邊,她今天剛巧過來一下,妳直接跟她說詳情好了。」把電話交了過去。

「巧巧,您好!我是別緻。」我也不打客氣寒喧。

誰知她停了兩秒——那個停頓,頓時讓我懷疑正在趕車中我話不清楚,又或許我的普通話唸差了。

聽到她旁邊的 Jeff 答上:「是啊!這是她名字,她真的叫別緻。」原來她以為我們在鬧笑:「我們會見面嗎?」她也直接地問。

「是!就今天晚上吧,我趕過來跟妳見面,談談表演的細節。」打鐵要趁熱。

見面,很中性打扮的巧巧,跟想像中的爽快無異,很謙虛的年輕人。

她跟我解釋了為什麼我沒能在網上找上很多她的表演作品,現時在網上流傳的都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原因除了現在表演期編得密麻麻,無時間更新外;也怕了網上隨意抄襲的文化。

「我的表演有個宗旨,希望用我的故事,來鼓勵更多人去面對難關,勇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後,她跟我說她的故事——一個落難公主的故事。

教人感動的是,眼前的是一個從背負沉重的家庭擔子的年青人,用她的堅強鬥志、她的創意與孜孜不倦的努力、加上她的創意,她對世界的熱誠;拼出了新的一條路途。

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她堅定地要讓父母都重新堅強起來,重新挺起腰,不再為曾盛極一時的航運事業倒下而鬱鬱憂結,而是能以她——林家巧,為榮。

來!認識一下這位充滿著強盛鬥志的台灣年輕人——氣球姐姐林家巧。

想一睹巧巧的現場表演,請於5月5日來到青衣大戲棚,參加由青衣鄉事委員會舉辦的

《青衣區慶回歸十六週年藝墟同樂日》 

活動當日將有 Jeff Wong 連同創藝工房一班氣球創藝師,陪同林家巧小姐一起為現場觀眾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