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香港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最近為一項活動,要開手作資料搜集;當中涉及香港特色。

自己平常自命最地道香港人;但當面對這個問題,仍然呆了半響——是蛋撻嗎?避風塘炒蟹嗎?

不要都往吃裡想好吧!哪——是太平山嗎?還是中銀大廈?國金?

什麼也好,就是請別再說金紫荊廣場。

上維基找了好幾篇,都很片面的東西。

原來,我這個上推十代都原居這小漁港,祖父母輩到父母輩,也是港島與九龍半島的自由戀愛蒂配下的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到頭來,都還很疑惑。

整理一下,香港還是有很多特色的食、住、行、地標、文化的。 只是,近廿年,舊的建築物不斷地被遷拆,食店不斷被地價上升的舖租逼得再不能維持下去,而把傳統的食品都被慢慢地消失於城市。 住的,城市人要求居住質素,舊的居所模式被替代,原也難怪。交通,可能總算是變化最少,起碼外形還在,傳統留不住也是難怪,難道我們還要招手叫輛人力車吧。

可是,地標建築物,就不能好好留下嗎?好了,自從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事件,大家都意識到舊建築物再讓地產不斷的收購改建,我們的香港下代,怕且只有文物博物館裡,才能看回自己的城市演變和追朔?

中環的人力車?喔!自從天星碼頭遷了,皇后碼頭沒了,我都再想不到它們在哪裡出現?

海港的「幻彩詠香江」嗎?上次看那浮在海港的黃色橡皮鴨時,正巧是這雷射燈亂掃的表演時段;結果,灰灰的夜空斷斷續續地見到幾道毫無節奏的綠燈線、白燈線,在那夜空現一現,掃兩掃,停三幾分鐘……看得人好納悶,完全感覺不到它易如何開始,什麼時候演示完畢。身旁幾個內地遊客失望的問:「嗄!就是這樣了呀?」

海港的中式帆船?活動的佈景板!換了彩衣的天星小輪嗎?我倒還是愛綠色白色的那幾艘。

建築大廈群嗎?還不是灰灰沉沉的水泥堆。沒有藍天,沒有星夜,它們都不顯得漂亮。

還有什麼呢?怕要數到長洲太平清醮了、大澳船屋?

已經好多次,外地來的好友們,來了兩次後,都說:「香港除了在商場裡走,坐下來吃吃休休,真的沒什麼看頭。」

抱歉,我又要說;新界西岸,青馬大橋的落日,真的美;也因為那裡的天、山、海、路和樓,還是各自有展示嬌姿的空間。 夏末秋初,颱風前夕,雲霞變幻;冬盡風高,落日極美。

可是,香港的特色;就是,香港人都忙得累死,天天趕在商業區裡、地底裡鑽;回到狹小家居裡倒頭就睡;家的空間隨著地價,越來越小,在家生活的閒情,又隨著社會經濟緊縮,又越來越少。

回頭,香港的傳統特色文化,越離我們越遠。

想起上環大笪地;夜了消譴,買點地道什麼……現在誰還會夜了找三五知己在路邊摺檯摺凳,冰凍啤酒,兩碟滷水小菜嗎?

圖片來源:網上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