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預告【別緻話訪】

最初網絡媒體平台「格berspective」邀請我寫一個專欄,談談人生、藝術、管理等生活話題。

我結果回覆:「如果由我寫,總是不夠深入。倒不如由我找來一些好友,在他們各個專業或背景中牽引出他們人生裡的藝術關係吧。」

的確,我人生最大一個藝術成就是:很多朋友打由新認識我,就覺得彼此間有種相知多年的奇妙感覺;可以坦誠、可以交心。

相交的朋友都別獨特式,又或許我們都在說:「每個人背後都總有動人的故事」,而且每個人的人生都存在著不同的藝術。而我這個主持人,就是負責把那些既動人又能表達受訪的嘉賓對藝術牽引出來、又或藝術於他生命中的獨特價值表露出來。

邀請幾位在藝術工作中的炙手或表表者好友出手相助,得到正在網上電台的人氣主播又是誇媒體的創作人伍諾韻,為我打響頭炮,還有幾位也是舞台藝術、美學等好友支持。

於是,平常跟我一起工作的攝影團隊就提出;既然是網上平台,何不拍片,錄影的真情對話遠比文字吸引!

這說,若然我還年青貌美是真不錯的提議,可是我遠離鏡頭焦點多年,當一個主持已有點手足無措,還要面對鏡頭,這壓力關口不好衝破;我花了些藉口去把這個提議推掉,換來大家都勸:「妳什麼也不必想,我們想看的作品,就是平日最真的妳!」

這句話,就成了這輯 【別緻話訪】 我的最大信心憑藉!

第一輯【別緻話訪–伍諾韻】將於下週在www.berspective.com 推出,敬請留意與支持!

先為大家送上攝隊的為我辛勞的成品snapshot, 諾韻也說拍得好美,微電影的氣氛相當濃;當然嚕,攝隊正是香港微電影協會成員 Pose21

image


發表留言

新的挑戰

最近被一個媒體專欄平台邀請,寫寫生活文章;原意就像我勤寫blog時的那樣。

然後跟他們管理人談過了後,切合他們其他平台寫手的主題範疇,我們決定由一個管理人身份去寫。可是,在想了兩個星期後,我跟他們反動議;與其我自己寫管理,還不如我來邀請不問的管理人來談管理;況且,說商業管理的太多,我業務上既有意推動本幫產業本地文化本地創意,何不一舉兩得,由我邀請不同行業上的管理人,去談他們跟本地藝術文化的關係;這頭一開,有好些從事藝術、設計或非藝術但也熱衷這些想法的好友都紛紛贊成。

於是,堂妹妹為我這個專欄題了名,沿用了我筆名「別緻」,加上「話訪」;取諧音「畫舫」。於是【別緻話訪】忽爾多了一份湖中盪舟,細談人生,風花雪月的雅致詩意了。

我原只打算筆訪各位好友,在網上分享;卻偏遇上自己公關公司後勤攝隊的推波助瀾,導演一看我辦公室一面玻璃板上所訂的訪者名單,就嚷:「那是線上平,那幾位在城中都具點名氣的嘉賓,不錄下訪問,怎麼說得過去?起碼幾位較公眾的被訪嘉賓就必須要錄影啦。」

就是這樣,我大起膽子,扮演訪問主持來。

【別緻話訪】第一輯嘉賓定下了,是現時城中一位閃亮亮的網台女主播。一個沒經驗的訪問主持如何在第一集就對上牙尖嘴利天天在實戰訓練的女主播呢;還不是要感謝這位女主播好友的鼎力支持,我的攝製隊各位對我不足的包容。我非具備主持的質素,但能扣成這個機緣,這件作品,我只盡我能力當裡面的小配角。順便得要感謝上天,為我安排了個黃色暴雨下午,令我們借用的咖啡室場地,因為突如其來的烏雲密佈,嚇怕了打算嘆杯咖啡的食客,我們才能有機會由借用靠窗的小角落,變成佔用了整家咖啡室一整個下午。兩組燈光、兩台機組、遠鏡下的我們看來更悠閒隨談心事,感覺相當不錯。

雖說少年時代自組過劇團,但一直都主力導與編,唸書及成年後都不乏為公司及私人宴會擔任司儀,但這種主題訪問,對我又是一個新嘗試,戰戰競競地,畢竟我並非長一副開麥拉面孔;只好聽從各方意見,盡力做好自己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