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在當笨學生與回想當年的學生們

昨晚跟Mariko 說我考試又失敗了,我需要點酒精。她說:「是啊!飲吧!飲了好好去睡。」
今早H太太繼續送我花,我繼續收花。
有這些鄰居,我的日子不該說難過。

是的,在日本生活,看似很悠閒,但其實根本沒時間讓我去傷春悲秋,沒辦法做到的只有不斷再來再來再來…直至做到,別無它法。
這裡做不好的,幸有其他事給補上;可能這也是一種安慰。

下星期開始要再一次正式當老師;再次被稱呼先生,我又再一次說不用稱我先生(老師)我叫別緻。(自從在深圳被大群根本沒抱尊師的心的人胡亂隨便的喊著老師,這種稱呼我已經有點抗拒)(我有些執著,我沒說過我願意給你真誠指導的,請別隨口稱我老師。我教的,我得確保那方法是對的。當佈場、當公關那些工作,我並不會認真教學,也不想人隨意看了當學了。更不想人走來就問妳這花藝、這佈場有証書的嗎?這個世界因為証書的marketing手法,一張張所謂的証書早已比老師在研究後分享的來得過份「高貴過譽」,我不屑被稱這種「老師」)。

坐下來備課,課堂教學,複習…的時光,要倒數到87那三兩年,我有一班好可愛的小學生,終日圍著我跳來跳去,偶爾會跳上來圈著我頸跟我說:「Miss Cheung 我好鍾意妳呀。」然後望出窗外,有個傻佬站在遠處一直等我下課。那個小男友,我連樣都記不起,但他這個習慣,確是令人歡喜的。

今年將正式教成年女仕,這事讓我一直很大猶豫;只能說現代小孩已不是我有能力去教。跟那些年同樣的發生,就是學生自行上門邀請;能做得好,是一份榮譽;也許我只需要讓自己的心回到那些年的勇敢和氣魄。

總會突然想念我那些教過的學生;只是,即使站到我面前,其實我早已認不得。大概十年前某天,有個街坊突然問我是不是Miss Cheung,她說在書樂舍上我的課,還很記得我;竟然認出我。我當然認不到她,她回碼頭區探父母。這匆匆,還沒搞清個對話和記憶。也許跟正規學校老師的感覺不同,我們這種青春期教比自己小幾歲的孩子,我自己都是個大孩子心性。要不是當年我很堅持用我一些想法去教學,也許從就沒有可能得到這些孩子的喜愛。這些年的經驗和記憶,隨住我進入金融十八年,我藏好深絕少提到;這些「體驗」在那金光燦然的世界裡微不足道;可是,沒有這些,我沒能釀出那種挺著腰說話的自信。跟我一起工作的團隊有曾說別緻開會時、指揮時跟平時判若兩人,這種演講氣慨大概就是當老師時養出來吧。

曾有個蠢到加零一的學生去到荷蘭變成高材生,他媽媽回來專誠厚禮感謝我之前在港教學一年(被氣到炸肺的一年);禮譽我是她兒子啟蒙;她從未想過兒子能由尾數跳為最前。而我那時已經忘了我對這個笨小孩做過什麼(可能在他面前替他父母吐過血吧😆);很多事情的發生只是一種應時順序,如果說我有曾幫過手,可能只是盡我能力推了一把吧。這孩子,今日也許已經成為北歐專才,也許那一年給補習姐姐一星期罵很多遍早已無一絲印象;但某些老記憶片斷,我還有碎片。

沒有奢願,只向遙遠星宿祝福那些當年愛過我的孩子們,都生活安好!那年的老師姐姐也愛你們,雖然這些碎片也許不會再能多待在腦有雙位數之年。總算是人生遇見過,彼此有得著過。


發表留言

停工不停學之寶石皂

轉眼間,我被這個新冠肺炎(前稱武漢肺炎)COVID-19,人和發展計劃被濟留在港,已有一年。

這一年,我有工作但不用工作,我有職場卻職場關門,拒在門外,我有同事但同事因為公司裁員離開,令團隊七零八落,我有看來省下很多時間,卻忙得團團亂轉,我有目標卻無法前行,我超想念人和地,卻無法親近……

但我相信,我並非世上一人如此;事實上,這場世紀疫症的襲擊,令全球人類都變得手足無措,綁手綁腳,困足困惱,無法可施。

不能大動,小動就是最好的平衡。沒有工作日程,就試著學些新事物新手藝來填充時間。

除了重新學習日語成為一個基本,考了蠟藝師教學資格,考了駕駛執照;我還在緊密的日程中搾出點滴來練習蠟藝技術,還參加各式不同的小手工課程;四處拜師學藝。

與其為技術而學的說,倒不如就當成優閒興趣陶冶一下也好,平衡一下疫情中犯愁的情緒也是好。

一直看著那寶石水晶皂就愛,如果能研究出像京都那塊,我一直在用的金泊苣蒻皂,把這種像寶石顏色的放進去的話,就一定會太美妙的了。

於是幾經艱苦才湊合到合適課程期,教室原來設在太古城的誠品裡面。

老遠從新界西跑去上了 JEWEL SOAP by J,Josephine 老師的寶石皂課。

Josephine 老師的作品
我的三色層水晶皂
不過,相比起主要的那大寶石皂;我更加愛這種小小的寶石皂。

上了四個多小時的寶石皂課,享受勝一切。同場也認識了,同樣由新界西跑去上這課的同學;由上課到回家的路上,大家交了朋友(都說屯門人在各區踫上,能直接成為朋友的比率,特別的高)。

【後補上別注】

次天早上起床,Josephine 老師傳來些日本語的留言;雖然說在上課時,我也有提到我在日的事務所會另有一個功能,就是希望接到世界各地手藝人到日本進行小工藝的技巧及文化交流。當時 Josephine 有問我日本語是否非常流利,我就解釋道我這人太懶,一直都沒有好好善用我在日本的人際關係把日本語學好好,相反卻變相鼓勵了很多日本朋友為遷就我而努力學好英語。原來 Josephine 少女時代已經在日本留學並在那邊工作,婚後育兒也一直教著孩子日語。


發表留言

賞櫻。真皮造的櫻

近年去上不同的手藝班,成為我的新興趣。

雖然都環繞著我喜歡的類型手藝品,有時對於當中技巧或物料早有認識、甚至類似的也試做過;但是,跟不同的手作人交流、更新一下設計、學習下人家新發展出的小技巧……都是一個悠閒又豐盛的過程,溫故知新,就視為一個放輕鬆的節目。

只是,有時會遇上不怎麼樣的課程、導師;又或太過懶人包模式的課堂不能滿足我。所以不見得每次我都會推薦朋友去上課,更不見得每次的作品,都值得跟大家分享。

今次的課,是某一天電視剛打開,還沒有時間去調好台,赫然見到一位手作人分享「八重櫻」——

今年不能去日本賞櫻,心戚戚然。

向來就我為櫻狂,花癡如我,看見皮造的櫻花,心一動。

上網去搜尋那位導師和工作室;直接問可有上課時間。

整個下午,一邊遙控手上工作,一邊跟導師 Jade 學習;還一邊跟她細談大家的手作、生活、經驗。

Jade 說我造的作品很不錯,我卻覺得必須加以練習,反正心裡泛起新的決定——

一家人櫻花樹下晉餐

家裡飯廳的花擺設早看膩了,一直想更換;早前想過用保鮮花,但露天放著兩年,花色會褪;想過請藍藍跟我一起繪一幅母女花作,她卻推說我倆畫風迴異,不會是好作品。這,皮的永恆綻放,收藏容易;觸動了我心。

感謝 Jade 的無私分享,讓我清析了很多對皮造花塑型的處理。看了他們 JK Workshop 裡的陳列展品;繡球我愛、薰衣草可愛、玫瑰基調、紫羅蘭輕巧……甚至我平時不算很留上眼的水芋竟然都吸引著我。

有了這個八重櫻體驗,更想學習的更多。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我卻說:
櫻在季候造一枝,不待春後花過時。

JK Workshop

30531121_2004514039799843_4455620195519561728_n_meitu_1.jpg


發表留言

躍進

之前一篇《進步》其實已經表達過我對女兒這次期考的滿意和鼓舞。

不過,單憑當日老師手上遞來的一張個人成績單,其實並不能真正看出其所指「大躍進」究竟有多大。  今日我本想去母校的校曆看一下她的時間表,跟她商議在下個週末,好不好出去玩一下。

在母校的首頁被幾篇通告吸引過去,當中兩篇赫然發現女兒名字——

《各班各科前三名成績榜》

《 全級各科首五名最佳進步成績榜》

雖然,這一次成績還不算突出,更還講不上優異;不過卻清清楚楚地表現著,女兒並沒有因為一直以來成績偏差而放棄,也沒有因為平時表現很好考試時未知因素一直影響結果未如理想,而拒絕尋求解決方法。

補習老師的出現、轉換;曾經也教我擔心得很。她會太依賴補習老師嗎?會因為頻密的轉換而令她無所適從嗎?不同的補習老師教育方式會令她產生抗學性嗎?

原來,女兒真的長大了;她早前高高興興地跟我說:「我學會了讓補習老師替我備課,因為備了課,我上課時較容易明白了,於是我更有空間去思考了……」

其實,那只不過是『自信』——是妳重新建立了對學習新知識的信心,是妳重新對自己的知慧重新有了信心。 妳一向不是個蠢笨兒,不必去測智商,不必誰;媽媽也可以肯定告訴妳,妳比起媽媽聰慧百倍,當年媽媽能夠有好成績,能夠被喻為優異生;並不因為她高智,全因專注、好勝心。 當曾經名列過前茅,對自己讀書考試方法有一份自信罷了。

對她成績由高小後一直下滑,我們從來沒有苛責過;也沒有用上高壓手段逼令讀書溫習時規。 但是,我也只不過是一個凡人,我會害怕,會擔憂,更加會對自己所堅持的教育理念出現動搖:「我這究竟是無極信任,還是死挺派,去縱容女兒。最終讓她虛渡光陰,一事無成?」

然而,我一直鼓勵著。唯獨一個堅持就是——她必須要努力不懈,追求學問,這是一生一世的事,只是學生時代卻是人生中的學習黃金期,錯過了好時機時間不返,更只會越來越艱辛,事倍而功半。 讀書是尋求真理,是一項終生樂趣;考試,只不過是一個試煉和証明,確定自己究竟對那學問認識了否,認識多深;就像里程碑,就像貼在一本厚厚字典中那些彩色的小記條;為的都是告訴自己,那些學問經歷過、消化過、明了懂了、會用了、還整理了、統統收進了身體裡那腦海中的無盡資料庫去盡歸己有!

我親愛的女兒,記得妳小時候某日,發現媽媽書架上一本很殘舊的日本旅遊書,和一本同樣地有很多摺角、貼著很多彩色小記條的中文字典嗎?我告訴妳,這樣就是表示那本書對自己有多重要,自己又對它有多珍愛,因為裡面所記的資料,都曾經對自己有非常高的價值和幫助,每一個摺角都代表著一個知識的了解和刻劃,每一張小記條都代表那些資料被推敲過或者引証過,裡面每一條劃線、每一個小注記字……都代表著那些資料在自己腦中的重要刻記。

同樣,書架上有另外一些書,完完整整,沒有摺角、沒有記條,沒有劃線記字;要不是書面有歲月風痕,那根本像新書一樣。

我告訴妳:「這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用過心去讀,而只不過隨便地翻一翻,眼睛溜過去就是。」

當然那年妳未必能懂當中分別;今日,讓我再來說一遍——

人生,不論是讀書,還是過活;有些人只隨隨意意,從來沒有用過心。同樣是書,經過了很多年,它還是那麼地孤單和空白,沒有獲得到重視或同群的鍾愛。

可是,有些書非常精彩;因為寫的人用心,讀的人也用心。 用樣是書,每一頁的資料、圖片、文字,都盡了它們的力量和讀書的人溝通,將它們的力量灌注到讀書的人的心去。它們幫助了讀它的人啟發思考,讓讀它的人有豐富的知識收穫;雖然它們可能最終筋疲,可是也都光榮而退,它們會換來讀它的人珍愛、銘記、甚至推崇。

我親愛的女兒,妳早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見到賤疾的乞丐們在街上,已經說將來要為他們建房子免費給他們有個家;在家裡小狗患病離世,妳說要給小狗們發明醫藥。作為媽媽,對這些話最深刻,因為都代表著妳心裡充滿著愛;人生中,這些願望要達成一個也不易,不過若然有能力,這些願望卻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這一刻,用來作妳的設定目標、妳的推動力,卻就是最好不過!去當一個有目標、有抱負的好學生;專心把握妳的求知黃金期的每一分光陰,盡其量的善用著,一步一步扎好根基;明日,比上面更難能的願望,也能達成在望。

做一本好書,展現博學的資識,最精彩的圖文;讓妳樂於讀遍每一頁,反覆引用裡面每一段知識金句還在,還貼著很多很多彩色的小記條,標記著它的光輝。

祝福您,我最愛的,這裡不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是要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要學得更高深的學問,得到更寶貴的知識發掘,發展出妳希望拯救小狗的醫藥;妳必須要再踏高一線的視野,明白嗎?

加油!媽媽會為您奮勇向前,追回之前墮後的勇氣,再接再勵踏出更大步而自豪!

wpid-媽媽安全帶_01.jpg


 

本文原記於:別緻BEE | 13/05/10

[6] Re: 別緻BEE

別緻BEE :
係呀,簡潔D唔好咩?多謝你,因為我用緊闊屏幕,發現唔到問題,好彩你提我唧。現在OK了嗎?

而家整細個視窗都見到啦﹗ 🙂

[引用] | 作者 艾力 | 14/05/10 22:30 PM

[5] Re: erich

erich :
別緻BEE :係咩,好官腔呀?哈哈!咁我個新look如何呀?更為簡潔的版面。 🙂
不過隻bee要開到最大先見到,我個螢幕解析度是1680*1050,唔知其他人見唔見到。或者你改為背景左面出先來修正。

標題背景圖「右面出先」先岩….

erich
[引用] | 作者 erich | 14/05/10 19:33 PM

 

[4] Re: 別緻BEE

別緻BEE :
係咩,好官腔呀?哈哈!咁我個新look如何呀?

更為簡潔的版面。 🙂

不過隻bee要開到最大先見到,我個螢幕解析度是1680*1050,唔知其他人見唔見到。或者你改為背景左面出先來修正。

erich
[引用] | 作者 erich | 14/05/10 19:32 PM
係呀,簡潔D唔好咩?
多謝你,因為我用緊闊屏幕,發現唔到問題,好彩你提我唧。現在OK了嗎?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別緻BEE | 14/05/10 20:56 PM

[3] Re: 別緻BEE

別緻BEE :
艾力,人各有志嘛。不過我只係一個無咩大志的媽媽,我地由藍藍出世個名就好清楚話只希望佢開開心心日日都晴天咁做人。其實學校將成績排色係一件校務必須做的事情,至於是不是學生私隱這個—點商榷。但是制度是制度,一件事點樣對待佢,點樣去善用佢亦可以係好惡兩面。正如我一開文已經講左,要不是有這個排名表,我真係唔知藍藍個進步究竟有幾進。我反而覺得要不是會令老師們的工作量增加,從各方面做排表,的確比較容易對學生作出…

好官腔既回覆。haha…. 好啦。不再討論這個問題。

erich
[引用] | 作者 erich | 14/05/10 18:33 PM
係咩,好官腔呀?哈哈!咁我個新look如何呀?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別緻BEE | 14/05/10 18:54 PM

[2]

我覺得見孩子成績低又打又罵果d家長好低劣,果d孩子成績10名以內,仲話點解唔考第一又罵一餐既家長,就更加pk….

家長既態度真係會將所以學習既樂趣完全消滅,考試制度反而是次要。仲有,我唔明點解要將排名公開,無論是好是壞的排名,依d唔係學生既私穩咩﹖我諗唔係個個考第一既都要「揚名」掛…. 搞到讀書好似為左爭取排名咁,非常之難看。(當然,有進取心係好事,但唔係個個讀書都要係咁。)

[引用] | 作者 艾力 | 14/05/10 14:04 PM
艾力,人各有志嘛。不過我只係一個無咩大志的媽媽,我地由藍藍出世個名就好清楚話只希望佢開開心心日日都晴天咁做人。其實學校將成績排色係一件校務必須做的事情,至於是不是學生私隱這個—點商榷。但是制度是制度,一件事點樣對待佢,點樣去善用佢亦可以係好惡兩面。正如我一開文已經講左,要不是有這個排名表,我真係唔知藍藍個進步究竟有幾進。我反而覺得要不是會令老師們的工作量增加,從各方面做排表,的確比較容易對學生作出公平的進退評估。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別緻BEE | 14/05/10 14:18 PM

 

[1] 溫暖的家庭!

恭喜啊!

孩子的成績有進步,是每個家長都樂見的。
我真的感受到這是一個很溫暖的家庭啊!!!

[引用] | 作者 Frostig | 14/05/10 00:39 AM
多謝您Frostig。加油,你個PRBB 大了一樣可以有個溫暖家庭。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別緻BEE | 14/05/10 14:13 PM


發表留言

聖誕電子賀卡

某夜,我在女兒房間裡磨蹭;我總是會這樣,在沒有什麼事情忙,電視也沒有什麼好節目,讓我和她綣著在沙發上關心時;我總會借點事情,賴在女兒床上,又或邊去收拾她亂放的東西;為的都是看看她,陪陪她說說話。

這時,她在忙設計她的聖誕電子賀卡,她說是學校一個比賽,她跟幾個平常很喜歡一起研究繪圖的同學都參加了。她給我看了未完成圖,給我解說她要表達的是什麼。

我給了些評語,可是,那些在這階段已經沒辦法改過來;又或者說,我這個女兒向來這樣,不是不聽意見,只是我一兩句話,未必就有能耐立即改變她心意,她就是這種:「媽,我會想想去考慮啦,不過,我還是想先試試我方法。」反正我也從來沒有太堅持命令她必須跟從我的意見去做。

有時候,我會想,這究竟是對還是錯;在很多人認為,這樣做,未免太過對她付予自主;畢竟她還只不過是個小女孩,對人世間事情還不能很洞悉,讓她自行去決斷,是不是太冒風險?

於是,近年,我變得比較絮絮不休;始終也害怕她表面在長大,腦瓜未能同步;而且,現代世界之光怪難測,即使如我們這經歷半生又如何,還不是那麼多的頓入誤歧麼。

前兩晚,她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媽咪,我的電子賀卡,被選中了成為今年聖誕卡設計優異作品,更是其中兩張被校長選為校長推介作品啊!」

對於她這些繪圖的成就,她往往比學業成績上得到的或失分的,更緊張,更雀躍。

「更高興的是,兩個好朋友也都同時被獲選啊。」她那衷誠的興奮,令我覺得寬慰的。

正當我們這一系長輩在擔心她把時間都花在線上與各處朋友們以自學、討論、切磋模式在修習學校所不能蓋括的美術繪圖技巧,她一而再,以成績去証明他們這個學習平台的存在價值。

一個向來都愛視藝手藝創作的媽媽,一個從前是素描快速畫手的爸爸;如果不能接受這個女兒在這方面的才華和毅力,豈不自掌嘴巴?

所以,我仍然指著她畫的那個主角斗蓬下手臂角度紕誤大笑著,不過,也不忘跟她說:「送我原檔,我也要用來作為我今年別緻家指定賀卡,辛苦妳呢!」

67609_1344078897074_1684313455_678654_2372005_n

 


 

原文記於:別緻BEE | 03/12/10


1 則迴響

iStage 編劇班

這是一篇感謝文!

感謝 iStage 的兩位藝術總監 劉浩翔 Elton 及 鄭至芝 Gigi,一直鼓勵我,也讓我有機會重新拾起筆(當然,其實是敲鍵盤啦) 寫劇場故事。

這是一份重燃的夢想——

1987年,根本不知天高地厚,向救世軍蝴蝶村青少年中心的中心主任提出開辦一個劇團;而竟然中心主任「老竇」(當年我們幾個小伙子都這樣稱呼他)一口答應全力支持,找來在英國跟林立三先生一起學戲劇表演的,他的老友 Chris 老師來教我們幾個對戲劇幾乎一竅不通的演編導,還是以當時在本地還未流行的小組合作自由創作模式。

我們自行去招募,去游說在學的、已在職的…終於組成了一個「展匯劇社」。沒有遠大目標,沒有必定的演劇發展路程;只為學習、享受。

感恩「老竇」對我們的全力支持不止於場地、師資、學習資助;還親力親為替我們推廣,找公眾演出機會。結果,他連結了勞工處,找我們合作,在屯門屋村裡的空地以街頭劇模式為他們宣傳《勞工法例知多少》。

每星期的上課,我們學的很多,卻只顧貪玩,上課雖然專心,後來真正能運用開來的其實極少。頂多我和另一位夥伴多年來在看舞台劇上有所得益吧。

事實呢?

不!回顧多年來,事業上所使將開來的人際關係、演說技巧、團隊會議中作整合、總結決定、甚至親子育兒……全都有沿源戲劇學習中所得到的原理與實踐。曾經有很多朋友聽後都笑說:「這會不會是妳太堅持在這個框框中罷了!」然而,在學習過戲劇的,或在學校也曾參與過舞台劇的;就會明白我指的。

年少輕狂,隨寫如流;從來不知何為腦便泌,更不明寫劇章法。隨心而為,學到什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小組創作,集眾人腦袋,便是諸葛,何有困懼?於是曾被喻最快手編劇。劇社別散,人又落到最市井的世界中混沌而忘心裡何思何想,日日趕為營生;每提及戲劇,只嘆:「這些呀,年輕時代玩意吧!」

認識劉浩翔廿年了,近年與他夫婦接觸加多,他偶爾就對我說:「寫!著手構思故事,是好是壞都要開手去寫,當練習,很快妳就可以重新掌握了。」丟下快齊整三十年,可以嗎?我真心的懷疑。

他召我入伍:來!上我課,把年輕時代的妳喚回來!

然後,我進入另一個混沌……這麼難啊!要重新學的那麼多!我真的可以麼?

不過,感謝他,悉心教我們一班同學,把我們那些最初不經大腦只求草草交功課的文字都細讀,拆解,反分析給我們;引導大家丟開陌生的距離,去分析討論彼此在寫劇本時所犯的、或所獲的。

在商業世界當管理這麼多年,太了解這顆心的難得;不單是為師的一份魄力,更兼附著我們這些學員都不是學生一輩了,我們日常所顧慮的有必要無必要的都太多;在沉重的日常編導演工作中,還是那樣細微注意著我們單一進度、感受與得著;就是難上難。

很享受的課堂,當年那少年時代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女別緻在這課裡的確被召喚了!也感謝有緣一起上課的同學們!Poling, 月明,Amy,Japan,輝)

(照片不人齊,祈望很快大家再聚,人齊再拍)

2015-11-03 14.01.46-1

後注:很想念「老竇」陳敦亮先生,也忽然很想念 Chris 老師 (記憶中曾提過,好像是在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教學);當年太年少,不懂感恩,多年失去連絡;望還能有緣一聚。(我知道對我來說,登 Blog 比報更有效;因為我有一班愛我支持我的朋友,會見字幫我留意,對嗎!)

 


發表留言

梭織別引體驗

今早約了朋友一起結伴去位於觀塘一個手作素材店開辦的梭子織體驗班 Tatting。

向來對編織類都不算很擅長的我,一直對勾花邊覺得有點學不會的懷疑。

明明白白記得看那課程時間是寫著10:30a.m.,記下了日程表;誰知今早朋友提我時,才發現上課時間應該在10a.m.開始。於是趕車,沒機會買份早餐。

我這人向來沒吃好早餐,人未全醒來;加上班裡同學都早到堆在導師背後(要看導師用梭子的手勢) 已密麻麻的了,我根本沒看得清楚。

各自開始時,我茫然無頭緒,左手食指中指也笨得可以,顧得了右手梭子的繞結動作,左手又顧不了按結,顧得了結,又顧不得拉線;原來拉線放線又不能放結……

做了好多次,結都編得打著,導師給我氣得開始想放棄我了。

卻去到中段,大家在忙著,我彷彿再跟不上進度了;卻忽然懂了軸線的定義,結的正反面;於是,導師本來只認為我該只還在第一階段中獨自重複在錯與醜的結上糾纏,誰知一看,啊呀,我又已經做到了,立即追上第二階段。

去到後面,我其實已經可以編好兩個花瓣繞圈,只是不滿 Picot (鳳眼?) 的大小不平均,Picot 後算多了一個 knot,於是我拆掉重來,自不禁在一旁嘆了長氣不知;導師笑了我兩次:「好辛苦嗎?幹麼老是在嘆氣。」其實我的確有點氣自己手腳這麼笨。

課堂完結時,大家都覺這個這梭織很困難,看導師手腳麻利,梭子在她手上來回來來回,在我們手上老是反來轉去亂向打結。導師笑,這手藝當然要勤練,多練就能生巧;然後,引了我為例:「像這位學員,我剛才也教得動氣了,也想不起她結果也做到了,還做得相當好。」跟著對我抱歉剛才有點脾氣了。

我倒在想著——

我自己近月也重新執起教學,其實初學者,就同小孩子學習無異;起步起得早未必就等於他懂了;開步時笨笨拙拙不代表孩子對那事情沒天份一定學不會;學得慢,可能只是在某個小節上打著困,只要那一打開了,進度就會直速了。有些人有小天份一開步走得似模似樣,但中途不假思索,不勤練習,結果也枉然;正是龜兔賽跑的老故事訓言了。

下課,餓了,先吃一頓獎勵一下自己今日還保有的一份學習心。

10616405_10152354307566896_9006069947683579523_n

 


發表留言

電子智障培育

朋友是個孩子品格培育專家,這日我們跟另一位已經身為兩子之父的 Jeff Wong 老師閒談;朋友努力為 Jeff 解說怎麼為之怪獸家長。

提到見過有家長,把剛會坐的孩子面前,整天放著一台 iPad 給他,說是新科技的優先學習,還把聲浪調得很大。 我們接上也稱這種情況在餐廳常有發生,車廂中也有把孩子抱在膝上,但為了讓他安靜,把偌大的耳機罩著他耳朵,把手機放在他面前播。

這會出現什麼樣的孩子成長問題?

孩子會被長期慣於單一接收狀態,不必理解,不必過濾、不必思考。

問:「不是早一點給孩子接觸世界才會學得比人家快嗎?要接觸世界有什麼比百科全書懂更多?當然是今時今日人人一台的 iPad 啊!」

這叫鎖定視線限制接收範圍,不是接觸啊!

首先,耳機的過份短途直送他還沒有長好的耳窩神經的聲浪,是會一種隱性破損孩子聽覺神經的發展。

問:「我們把聲浪調很低,只為他在公眾地方安靜不要騷擾其他人。」

本意好,但拿孩子的健康發展來當賭注,值不值?!而且,要令孩子安靜,其實還有很多方法,何必只為自己一時的安靜而選這個有害的呢?

問:「我們小時候也都總被家長罵是撈著電視汁來長大,就是不撈著電視汁,總也會開著電視,看著廣告啊;也就不見太直接害處!」 (注:電視汁,意嘲指眼看著電視來進餐。)

從前電視的廣告送遞一個訊息的速度大概十秒,而現在,在iPad或手機的一個訊息是三秒!從前我們從飯桌看過去電視機的距離最少有5英尺吧 (注:5英尺約1.5米);現在呢?請問你那寶貝孩子的眼睛距離 iPad有多少…..厘米?

還有一樣最重要嚴重損害或嚴重延誤發展的,是孩子的分析能力、資訊過濾整合能力;簡單被蓋括到思考吧。但觸摸實物的觸覺呢?與人接觸的感覺呢?

經過我們現世代最偉大,最自豪的科技產品,我們賠上的是將來孩子只能從3秒把所訊息平板板的展示灌入他們腦海;把所有本來需要用他的感官在長時間中逐少累積、濾化、沉澱的人生基本經驗,變成只會快速被灌下大量不需思索、不需選擇、不需感官的「速食硬訊」;那麼,我們孩子的將來跟一具被灌資訊值的機械人有何分別?噢!是有的,機械人有個金屬殼,我們的孩子有個敗絮多病身軀。

專家朋友說:「這些對現代家長可能還是說遠了,最低限度,這些家長請自問自己是否可以長期以3秒基本速,不停搖著身舞動著 (擬似平面流動資訊廣告等的動畫面) 去保持吸引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將會進入,非得如此,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任何家長閣下的說話了。」

這些電子產品,是學習之源?還是學習障礙之源?!

Web Source: http://nypost.com

為了孩子,還是只為讓作為看管孩子的家長多一點逸勞呢?請三思!

作為一個家長,女兒今日之有幸被老師讚曰有比同齡對身邊人和事往往有更深體會有更多的人間觸感;全因她的學習來

自我們只鼓勵她用手去觸摸、用眼去觀察、用心去探索。她小一開始可以自行管理她的個人電腦,我們從來沒有下過任何家長監察的軟件,也從來沒有制定過她使用電腦的學習和遊戲比例,但我們由最初定下兩個重點:

1) 電腦是一個工具。所以,爸爸的電腦、媽媽的電腦是我們的工作時的輔助工具,不是遊戲機。她的電腦是她的學習工具,可以兼有遊戲配件只為讓她更容易快樂地學習和適應使用。

2) 因為視覺適應和隨著她成長的協調,面對電腦必須有固定時限,目的是不能讓工具損害健康;這是在教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最初步道理。也在規劃著孩子對使用物品的重視和自律性,我們會跟她協定一個時間,時計設定響鬧,就要停止,轉換進行其他項目,例如吃吃茶點、做些大肌肉運動、玩玩具、畫畫塗塗……

有時我會說:「完了用電腦,就過來跟媽媽談談心。」這個項目是一個訓練,即是說,在這個時間所協定的,同時是一個親密的習慣,也是一個永遠的地位,電腦永遠不比跟媽媽說話重要,要學會放下電腦,媽媽在等著跟妳說說話兒。

現在她長大了,有時趕功課,埋頭在電腦裡;我也會說:「出來在沙發陪媽媽看一下電視。」她可能會答:「我在忙耶。」但最終一會後,她還是會放下她的電腦,走出來陪著看一會;因為心底還是知道,這是一個很樂意遵行的溫馨提示「要休息了!」

而事實上,女兒在中學的電腦科都獲名列前茅。八歲開始她第一個 hotmail space,九歲成為以香港書寫文自己使用九方撰文的香港少數兒童博客。現時她保持管理兩個Visal Arts 的年青交流論壇。 這証明什麼?從來不會單純地沉醉在電腦世界,卻並不代表不會使用它。

當然孩子成年了,我也會出現在餐廳吃飯等上菜時,自然地埋頭我的手機中;這時,輪到她提示:「媽咪,我坐在妳對面耶!」我也就乖乖放下。

朋友,你們有時在手機訊息叫我幾次我沒回應,通常就是正在處於這種時間中。

今日的家長都受過良好教育,難道還要回到「求神茶保我孩健康病除」都相信的水平去嗎?我們現在,不是正用著「求板腦手機保我孩聰穎高智」的相同愚眛嗎?

家長們,希望你們將來跟孩子的關係都能用我現在經過十八年培育而成的「溫馨提示,點到即效」關係模式。 由今日開始,就從源頭去好好思考這些電子科技為成年人帶來的方便,而同時為未來世界的主人翁帶來的智障培訓。 有些大錯已經在迅速羊群種下惡因,是時候醒悟,臨危勒馬了啦!

提議延伸閱讀文章: 10 Reasons Why Handheld Devices Should Be Banned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