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1 則迴響

MeTime 在西岸看冬之日落

住有在這個有全港最美日落風光之稱的新界西岸,斷斷續續的也好算已幾十年;很多朋友都聽過我說我最愛看夕陽,也最愛所住地區的夕陽。

前居更加是整個廚房的窗就對正日落西山前的「鹹蛋黃」艷紅火赤的夕陽,由窗頂一直慢慢地滑落到窗最下面;當然由窗外頂部現出紅霞一抹時,還可以抓部相機或手機就衝下樓去,也可抓得住這片紅整個在眼前落到海去。

這是其中一樣事情,可能在我餘生都會想起的。

今日午後,有點事相約了朋友在黃金海岸那邊小聚,刻意跑了去坐在那遊艇會前,曬了些日光浴;最愛冬日裡坐著曬太陽。這處地方有我們一家很多回憶片段。從前售賣特色小物、家居裝飾品的店子及銷售小攤為主,現在卻幾乎全是食肆;有幾家是向來由一家飲食機構,在很多年裡逐一收購而變成同一集團但分餐類的經營;不過現在加了好些以討好內地旅客而營生的中式餐廳、快餐廳;則令這地方變得相當雜亂品味。不過,說到底這城市也成為只不過是中國眾多城市之一,這種還沒有變全部中式或仿西式,已經很給「發展空間」了。

一個人 MeTime 是近年網絡上最流行的用語,也相信最動女性的心。最初可能是在說帶孩子的媽媽們,再不自由的也要每天抽一點點自己的時光,說是一種沉澱,靜化一下因為帶孩子而可能不斷颷升的皮質醇。

然而,女性從來都不乏皮質醇颴升之時;於是很快地大家都喜歡用這個詞來鼓勵大家在繁忙奔波中,謹記要有一小刻鐘讓自己過得快樂,不為著誰,只為著自己。這個詞確實比早前少女們愛用的「小確幸」更加宏觀,不過大抵意思也是找一些時光去確定自己的幸福心情,這幸福,可以是幾分鐘逃離繁囂、可以是幾分鐘放空腦袋、也可以是靜靜的嘆一杯自己專心為自己口味而調的咖啡……

由囡囡開始長大有自己的日程去忙,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我已經開始讓自己學習 MeTime。然後,她出國了,大塊先生腦踝出問題而不能太多走動,我就更多 MeTime;也不管是否有需要,反正簡單地說就只有我自己去進行那些我喜歡的事情,統統都撥作 MeTime 心情對待。疫情這一年,雖說社交距離,雖說要盡少出外;如果長年累月躲在 Home Office 或自己在工作室裡;大塊先生也會擔心我的精神健康。

出外獨自挑個地方喝杯咖啡,吃個下午茶什麼:也就這一年來成為我每週盡量給自己一個出外的理由。今天來到已經很久沒有到的黃金海岸,也趁好機會隨拍了些心情視覺的照片,就當留個念。

在回到屯門市中心地區附近,經過某處見幾個攝影發燒友都拿著手上「大炮」攝鏡,對準前面輕鐵軌道;本來就想,近年因為電影《幻愛》把屯門的美態盡呈現,令很多人覺得屯門原來是像個隱世的美境一直被忽略了;又以及某廣告把輕鐵站改圖,驟看就跟日本正大熱的動漫作家「新海誠」筆下畫境一般無異,而令屯門輕鐵變成一股新熱潮,每逢假日就有攝影發燒友慕名而來「參觀」,所以我也本未為意,只有一秒奇怪他們所站的地方按道理不會有什麼景致,特別到四五個攝影者圍著在等啊。

然後我由他們身邊掠出大概五步,眼前就出現了他們的「焦點」——怪不得啊!接下來,我就是另一個站在當地舉機拍照的人呀。


發表留言

青山下的青山塾

塾;古時指小型學校,現代日文中通指少學生人數的教育中心。

青山這地方,又多少市區的人認真想起,香港有這麼一處好地方?也許懂得青山不是指文詞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或者歌詞「青山原是我身邊陪…」就只會問:「青山公路嗎?」還是在說:「日本的青山嗎?」

別笑,的確,在過去多年中區工作中,有時跟同事們聊起我居住的地方有一幢山,它叫青山;而年過五十以上,才會答得出:「青山寺嘛,我年輕時去過。」青山寺,八十年代,我新遷到這地區時,去過一次,早已經剩下頹垣敗瓦,肅條得很,也再沒什麼看頭。

所謂的青山,整個地區早已被新開發,當年名為「衛星城市」、「新界新發展市鎮」——屯門,這名稱取代。

然後,有朋友常問,住屯門那麼多年,你這區怕是再沒地方沒去過吧?

有!很多,屯門地域所蓋括其實相當大,連接天水圍及元朗;現在統稱新界西,要山有山(青山只其一)、要海有海(香港整片西面沿海岸線)、田在元朗錦田一帶還能見到、要鐵路有西鐵,也有全港獨一的輕鐵系統、要草要樹要沙灘、高級學府名校、廠房樓上商店、大商場名店超市本地新鮮農作傳統美食……統統都有!

今日我就要去一個三十年前新遷屯門時拜會過一次的好齋地方「清涼法苑」;這地方幾十年來都以清修地,傳統但精巧素菜著名,但地點清幽,在沒有西鐵前,不自駕拜寺的幾乎絕跡不到。我曾跟這地方毗鄰不遠多年,也從不踏足。前幾天無意間在 openrice.com 找食肆,給我見上,旋即給「多國菜。新派素食。咖啡」所吸引。

有事要去嶺南大學開會,約好女兒會後在這地方吃下午茶。近年在大學附近發展出來的幾個私人屋苑,我只知外概,殊不知已將清涼法苑包圍在內;結果,屯門人用 Google 反給 Google 愚弄一番;由嶺南大學與錦暉花園外的屯富路(車路入口)進入,在那個小圍村的外圍石牆團團轉了一圈,重回到西鐵兆康站外連接到疊茵庭、嶺南路往大學入口的範圍,才正式見到清涼法苑入口;而其實在嶺南大學對面的興德學校,就有一條小路直入清涼法苑的。(由西鐵兆康站,信步走到清涼法苑,其實只需要5分鐘)

map青山塾,一家將書本連結素食的輕食堂。

寧靜———

充滿著濃濃的書卷氣息———

 


發表留言

屯門源區 T。Park

早前得悉【源。區】開始接受預約參觀與試玩,作為一個自小就在屯門這個地方成長的區民,怎麼可以落於人後。立即辦理申請,約齊一班家人朋友去試玩。

有關這轉廢為能的環保建構設計資料,除了在官方網站上所看到,現場確實在很值得作為香港人,前去實地觀察觀察。 詳情必定要看官網 www.Tpark.hk

最讓人憂慮的,莫過於那廢物所發出的臭味;這個擔憂應該早在十年前已經在屯門地區中廣受注意及談論。

源區安排了官方接駁巴士由市中心 V。City 地下的巴士總站開出;這車需跟隨參觀個人申請的預約時,也同時確認上車時間 (團體申請需要自行安排車接載,源區可接受泊車位預約)。

由 V。City 開出的接駁專車,到源區大概需時20分鐘,會經過蝴蝶灣、沿龍門路、龍鼓灘路,龍鼓灘發電廠,稔灣堆填區,轉入源區。這是香港西面海旁,最漂亮的自然是落日景致。

稔灣堆填區當然會廢物的味道,但並不刺鼻;源區也會有味道。對於太挑惕的人、或太潔癖的、又或完全接受不了大自然的;可能不太適合這裡。不過,在全空調的接駁車中,源區門前下車,步行三分鐘的公園區進入源區大樓,空氣中的味道是一般人都輕易可以接受的。

Tpark1.jpg

源區外圍就是一個名叫「源。林」的公園,七月,池中荷花剛開,未盛,但可見下年池中荷花朵朵,必定引來龍友爭拍嬌姿。園內亦種植不同花卉花樹。噴水池黃昏燈照,另一番景致。

最受注目,及讓人期待的水療區;如果要以香港人常去世界各地享受的水療來說,這個一定比不上。這個沿整幢大樓向園區的一面外圍設長型熱水池,池裡也沒設什麼水療按摩的設施,另設的是一個溫水池與冷水池。不過,如果在參觀整幢建築之所以建設,而這個池只不過是焚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而讓水療池水得到保持熱度。在池中浸漾著,還可一邊眺望著后海灣海景與日落,這放鬆卻也是另一番的優處。

tpark3

浸了浴,有個輕食區叫「源。茶」不能太期望這小茶區有很精致的糕點,拉花的咖啡;不過,竟然能來一杯手造的冰檸檬薏米水;留意輕食區裡的每一張桌和凳都非常具有特色;它們都是由很多廢物轉化而成,有些更留著歷史的回憶價值。

剛才提到的日落!

tpark2

其他提示:

  • 源區並不提供洗浴用品及毛巾,需要自備。
  • 浴間也不設垃圾箱,使用者需要自行把所有垃圾帶離洗浴間
  • 浴間的水溫偏高,不慣於熱水洗浴的在使用花灑時要特別小心。
  • 浴間設計只能相仿公眾泳池的設計,不能算很體貼細心的;浴間與儲物櫃及更衣間空間不算大,地容易帶濕,只能同時容納20-30人在裡頭使用。
  • 只設一面大鏡兩座,配有吹風機。


發表留言

屯門越悅牛饗宴

作為區內居民,總是有種心態把整個區的每一家食肆都試一遍。

我原本對越南花菜很有情意結,但近年好多店的湯頭都含有很濃的味精,而令我卻步。

這週六,接藍藍下課,兩母女去吃午飯,因為辦銀行事務,幾家銀行的分行再次由屯門市廣場搬回新墟大街,我們於是落點在 Vcity。 那裡幾乎每家都吃過了,就是這家在天橋盡頭的很少到。

點了菜,是店推介牛饗宴——牛四個部位。

賣相、味道都相當不錯,以這種小店來說是有水準的。不過,牛胃部份做得有點硬,牛腩還不夠入味。如以價錢論,又不能太苛了,當成日間兩餐膳,尚不錯。

唯一要說一下是,服務真的太差了吧。大媽阿姨們,多點笑容,說話溫柔點,清潔收拾回應點菜、埋單;說話與動作到位一點,應該可以搶回不少客的。

1465013753720


發表留言

夏麵館(屯門)

清心說,對於領展將屋村商場強行革新,改頭換面的硬手法,很是不滿。可是,這可也是一個時間巨輪,任何人也阻不了它的前進,淘汰那些一成不變的本地老商店,確實是遲早的事情,這卻也是個殘酷的城市轉變。

這個被領先作樣版,革新過後的安定村、友愛村商場改名為 H.A.N.D.S. ( 說是 Have a nice day shopping 的簡稱) 經過居民反對,經過新進駐後捱不了不斷改變營運貨品路線的…大體已經穩定下來了,而居民亦已經開始適應下來。

食肆的改變確實是整體的最大得分者,這區多年來只熟食攤檔靠夜市鬧出名堂後,其他食肆小餐廳一直都只維持「滿足小區居民基本生活模式」的狀態;近年所引入的,無疑是讓新一代居民有新的飲食刺激。

最低限度,將屯門區的飲食場區擴展了,而不必再是「去吃晚飯就得出市中心」的那種必然之選。

夏麵.jpg

夏麵館其他店,我去過。這晚是旅遊回程,接女兒一道去晚飯,她餓,我們不餓;於是對於中菜有點猶豫,上海館子論精巧,也是我們較喜歡的菜式。

這晚點菜也本著小試牛刀,反正住在同區,好吃的還是續來。

一碟自選五拼冷盤已經得分,三個嘴刁人都說可喜,大塊有必選窩貼,一咬就叫:「看鏢(汁射出來)。」是好物。麵碗大,麵一般水準,但鱔糊用的是筍絲就令人高興。高力豆沙即叫就送上,高熱的,沒有像外頭一些店擱不到幾分鐘小包子在回縮冒汗,這點點功夫是要讚。

朋友住那兒的覆我說:「這店下午去,低一個檔次的。」可能是廚子當值編更問題,記住了,反正我極少午飯去這區就是。

測試過味精使用合格,列入家裡近區精選餐廳名單。


發表留言

有些管理真的糟糕

家住小區有家規模不算小的茶餐廳,開業都有好幾年。

今日同大塊罕有地偷得浮生嘆個茶,聽得一個侍應阿姨同個看來新丁的侍應小哥在準備外賣單。

新丁問:「這WP樓,怎麼走?」

聽口音,阿姨不是本地人,又或定居未幾新移民,答:「我只知係條村裡面,不知哪一幢。」

新丁又問收銀大姐,教道:「應該是後面那幾幢其中一幢,你搭輕鐵看一個站還是兩個站靠近點啦。」

新丁茫無頭緒。

事實是,這個指引是叫新丁去輕鐵站的客戶服務處櫃檯問嗎?依我知,輕鐵站裡沒有一張地圖能顯示附近屋苑每一幢的名字。

而,其實,由這家餐廳過大馬路,面前那幢就已經是WP樓;兩個大媽教新丁搭乘兩個站,靠害乎?

本想出口幫忙,新丁與阿姨都像現今大部份的服務員一樣,越叫就越走遠;沒辦法,希望新丁不致迷路然後被責備或炒魷魚吧。

這類以街坊為主餐廳,時接有外賣單,櫃檯應該長備有區內地圖的。(這要用common sense,近年朋友都大嘆:「common sense 是求職時登報要說明備有,而都很有可能沒有兼備的。看來大學應加一系普通常識系 (不同通識嗎?)。」

大塊笑:「可能人家故意測試新丁應變,妳別多事啦,待會搗破人家訓練。」

嘖!我就不信!大塊其實也不信,只是叫我罷休。可憐那小子,得要吃虧。

曾見識過很多經營茶餐廳的,都親自掌店堂指揮;就是不能親掌,掌櫃這位置都必定是親人心腹;能做決策,能即時變陣,會應變即我們說的要醒目。這掌櫃的醒同若然添有親和,就繫住街坊幾代的情,門庭若市就幾乎必然。

可是,近年,香港的變化,豈止於租貴人工貴;而因之續而產生的,小若這種小區餐廳,都只求望有平價勞工,頂更撐著,收銀的會按單收銀懂按計算機找續,侍應會寫單(很多已經「進步」到不用/會寫,只用系統按鍵),會按檯號上菜。(剛才新丁就把我那盤菜,在我身邊掠過,再在餐廳裡遊歷一圈後才找上真主。)其他事嘛,管不了——

而確實管理的,也不甚了了!

image


發表留言

牛魔

有一天,媽咪跟我說:「有一家新館子,好像叫什麼牛魔王,想去試試吃呢。」

結果有晚,跟大塊在屯門市廣場亂逛,他如常在我去看東西時就走開去選他的晚餐;然後,直到我坐下了,我才知道,這正正是媽咪說過的那家什麼「牛魔王」,應該是她記錯,是牛魔才對。

近年屯門市廣場跟全香港很多商場一樣,店舖一直在變,食肆才剛踏定陣腳一年,周邊住區的人們剛先記著了,可能去到時店已不在。甚至鬧市的,我們只不過幾個月前途經見過某店裝潢看來不俗,記著下次約朋友去吃一趟;到約得人來,店又不在了。

繁華的都市!香港什麼動感的都會,店因舖租過高生存不了,一直在動,動不動關門換招牌——是說這種動感吧!嘿!

所以現在對很多食肆都不敢抱太大期望。

好吧,做仔女就身先士卒,試了好吃的,改天再來吧。

等了約20分鐘有檯,週一的晚餐時段。

先被安排坐兩人小檯;以大塊的身型,兩隻前臂壓上檯面,已經沒位可放杯盤和食物;不過這是香港食肆常規,沒辦法。所以,在我來看,先扣了分。

大塊點菜,我出去洗手間,回來轉了檯,我以為是大塊要求。他卻答:「點了菜,侍應立即主動說後面桌在收拾後就轉過去。」是四人廂座;不知是否因為大塊豪氣點菜的原因,無論如何,這樣的檯面才僅夠所用;莫不因為——

牛魔

這是放題鍋!

$189 特級牛套餐,配以蝦和蠔。

兩個人點的兩款湯底,已經兩個鍋,肥牛是大塊的「賣飛佛」要疊盤而上。

海鮮,相當不錯,正中大塊口腹。我則欣賞他們的自助醬吧、選擇算相當豐盛的瓜菜吧;熟食的不是我們所好,但看來也相當不俗。

最吸引的,是那杯乳酪雪糕配利賓納沙冰;必喝!

推薦!必定再去!


屯門時代廣場南翼3樓21號舖

 


發表留言

老友聚頭一盤肉一杯酒

少年時代一起出生(快樂時光)入死(被同學欺負,會考難關);三個當年被老師笑稱「三劍俠」,被男同學笑稱「三絕師太」,今時今日,終於可以時常丟低家務事務孩務,不定時就聚頭。

酒與肉總不少,當中有愛甜酒、有愛紅白;卻最多相就,愛啤酒的。

為何總是三個去喝酒?理由很簡單,三個女人枕邊人都不擅喝,奇怪吧!老公們都說:「反正我不能陪妳們喝喝談談,妳們去妳們的吧!」被寵愛的女人都是這一種。年紀大了,不再愛逛街,就愛閒來喝茶喝酒吃飯旅行,重點都是談天。

屯門市廣場裡面的食店一直換,這一期換得好像更登樣了。

這家 German Bar 很有點意思,單是來看看吧檯一個爆炸頭的水吧師就已經好有異國氣氛 (一笑);當然裝潢,在商場中論,也算相當用心。

2015-10-10 14.39.41

侍應服務不錯,會為顧客逐一解釋啤酒的味道、成份。當提議我們喝 Tap 6 schneider weisse,說這種有香蕉味的,不錯;忽爾我們有點「這三個少女學喝酒,香蕉味的就好」的錯覺。

2015-10-10 14.53.52

週六下午比較靜,很適合話聚。好幾桌都是奢英未滿中年已盛,穿著講究的食客;証明氣氛是對,一盤肉一檯人分享,邊說邊喝——就是合該的情調。

2015-10-10 15.03.40

2015-10-10 15.14.50

德國菜,不能少了主角——豬手。皮做的好脆,下面薯蓉,配了些酸椰菜。最讚是每檯預備了的醬和小匙。芥茉與九層塔青醬,自由加上組配。

唯兩點要彈,算是那些椅,有一半木背,是現代食店的新興組合,不想全場用同一式樣的厚背椅令店視覺中冗贅感,於是配入半數以木背椅搭出一些輕盈時尚感;可是,這種椅不好坐,統統被用來放手袋,遇上人齊,大家就推來讓往誰去坐這椅,有男仕的基於紳仕風度一般都變成男仕專利;幸好,店員也很幫忙,要求換鄰桌的厚背椅,他們還是樂意效勞。

然後那個配在肉盤上方的沙律杯嘛……裡面的芝士跟重味道的蒜、蔥頭圈,都不是很搭耶。

其實好想加一份薯條,可是三個人吃這兩盤肉加兩大杯麥啤,已經飽得走不動;試薯條的機會就留下次吧!

Cheers!

2015-10-10 15.31.57


發表留言

戶井北海道米比薩 的意外驚喜

20151002_170823
朋友Y遠道到屯門來訪,相約 Vcity 中食肆層裡的 Toi Hokkaido Rice Pizza 戶井北海道米比薩 。

之前已經來過,吃過他們主推的米披薩。算特別的,但不吸引我這個無米人。

今次正值午茶時份,四處都人潮。剛好見這家靜靜的,門前竟然也有推薦,造有特色潮食雪糕吐司層層疊。

難得服務員都沒有嫌剛生兒一時未慣地方,要奶,一直哭得震天,幫忙送來熱水溫奶;一點點的友善包容,頓時好感大增。

這讚文有一半時分來自他們這天的態度。

說回去吃,這雪糕造的精美度絕不比茶木的差。只是若能使雪糕融化時間再拉長一點更好,相信是碟子的溫度問題。吐司的層層方塊脆度可以有進步空間;以$63一份來算,這價錢是該有刁鑽的客評,繼續修正,這一系列甜品,我看好的。再下來,就是客量!有玻璃窗,有陽光輕輕灑入,縱然窗外景色一般,但主區內悠閒太太聚聚下午,這會是首選!


發表留言

金象餐廳

隨住地舖舖租直線上颷,屯門碼頭區美樂輕鐵站前一列地舖成為小餐館聚集的新焦點。

泰國菜新駐場,令區內頓時牽起人潮。

其實屯門區有不少泰菜館,也幾乎家家都常客滿,但碼頭區因領展(前名領匯)對蝴蝶村商場作大改建計劃起始,挑選的食肆都不再是應市場所需,這區內食客市場都是早年已安居樂業的優閒中年以上家庭,直接說就是全都已成年的家庭,對吃有一定要求,不追時摩卻選精巧實惠。領展的發展在表面上是惠及大眾,改善商場樓面,裝潢華麗,卻換了一堆新派國內推崇的連鎖所謂特色菜,全都似是而非,做的食品根本就是一堆快餐,卻又不及大家樂來得街坊實惠,對於一班土長的中晚年食客,都不是慣味。

金象餐廳都是走小社區味道,價錢還實惠的,選擇以一家小店來說已相當不俗,當然不能過份苛嚴,但整體平均分很高了。
20150924_200119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