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第一件手造小皮革袋

近年見很多朋友都去學做皮革用品,早已致勃勃;但身邊沒有對這產生興趣的朋友,於是只好一直擱著。反正那看來毫不輕易,單是看到那些重形工具;又鑿、又鎚、又砂紙、又木磨……已經怕怕。

必手作而在Facebook 中認識有一群手作交流的網友。

其中一位,因得到一批免費碎料,於是組學習班,讓更多人學習製作皮具;她叫 Joey,有本身專業,輪班工作;教學只為將自己對這項手藝的熱情跟其他人分享。

使用的場地不算好;大熱天,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裡,堆著十個學員,同在一張工作檯上,一起打磨皮緣,一打打縫孔……此起彼落;甚至,工具也是兩人共用一套,。

一天八小時去完成一件作品,老師一直催趕著進度。

但有的是一份熱情,和一份共同的決心;雖然班裡的學員都是這天才認識。

有時候,我們未必真的需要一個很完善的地方,也並不需要付出就計較課堂提供出來的特料、師資、環境……等等的表面價值。

我很久沒有像遵天,在室內長時間地流著汗;然而,除出剛開始時,汗大顆顆在背上爬,和快要結束課堂準備回家晚飯的那刻;中段我彷彿對我的汗珠沒有怎麼的留意。

大家都只為眼前那件作品專心一意。

my first leather work

my first leather work

我指頭痛,完成不了;而且還決定回家把自己另一項物料 JEWCLAY 加上作品上面,因為那正前面有我做得不好的小瑕疵。

加上了 JEWCLAY 的珠寶扣,我的第一件皮作品,是不是變得有型有格又華麗呢?這個小袋,大小正是為板腦而設,所以這個小包包就成為我的 SAMSUNG Note 10.1 的公事包。

my first leather work with JEWCLAY

my first leather work with JEWCLAY


發表留言

中秋小兔燈籠

這圖已經是幾年前中秋前某夜夜深閒來無聊拍的。

重點是這小兔燈,是一位香港紙雕老師 Kit Siu 送我的;她不止送我這個手作,還連紙樣一拼送我家藍藍。

可恨每年總是沒趕得及在中秋前先備好那兔身的小圓紙燈籠,於是每年一到中秋,又想起這幀照。

當成別緻BEE的一個傳統吧!

把這幀照片今年又出動,跟大家說聲:「中秋節快樂!」

10641180_10152403602986896_7527694592798801988_n


發表留言

尋找我的油柑葉枕

油柑葉枕

小時候在上海街一帶地區生活,上下課,見得最多現代社會都在高呼快要消失的文化寶藏;今日,恐怕由我來加上一項——油柑葉枕頭!

以前這種東西,會放在顧繡店 (俗稱裙褂舖) 門前地階側;入店前或途經行人路上,總會入眼,卻又永遠那樣不入眼。前者入眼是視線總會掃上,後者入眼,是視覺中留下記憶。 尤其是像圖片中這款,枕面隔著一片手織蓆。

咿——阿婆才用這個嘛! (小時候我一定直嚷。)

好啦,時而世易,我才知是寶!就在我幾乎試盡各大品牌,不同質料,不同設計強調的功能;二十多年裡,每隔半年一季,就覺得枕頭有問題……

又也曾我好認真研究我是否患有精神緊張症而已?

終於遇上它——油柑葉枕。 第一個並不是這個外貌,它是普通白棉布套著的。但重甸甸的;由第一晚頭踫上,即感到明顯分別;進入深層睡眠的時間短,起床頭重暈呼呼半響的感覺沒了。

可是,它有不好處,潮濕會令裡面的油柑葉越來越聚濕;這由枕頭會越來越加重,扁下去,那個漲漲的打不回挺上可見。

換了換,最近幾次去相同的店都說沒貨了。留下電話,店主說不好意思,太多人留,留不了,再不敢留客人電話,反正都沒時間逐一打去通知。

等待間,嘗試買油柑葉自造,卻打不入枕芯,太鬆散不是哪回事。 只好又重回不斷替換枕頭。

這陣子生病,中醫說濕重。半夜加上咳嗽,無法睡好,竟然還初試睡至半夜頭痛致醒……又想念我那油柑葉枕。

趁假期,纏著大塊陪我走一轉,再去;今次好運,店最後一隻留下等我。 只是上面有蓆面隔著,而且,尺碼比我原先用的小了一號。

「沒原先那款?」
「最後生產那棉布款的都關門了。這款上面有蓆的那家,下個月都會關門啦。現在沒學徒願學這活,要失傳了!」

得上一個,是我今日幸運。
可能再找不上,是我們這代文化失傳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