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My Kobe 我心目中的神戶

讓我以一個神戶在住的手作老師身份,去介紹一下這家手藝品店,一幅珍藏品——

首先說說這店——AVRIL;如果手藝朋友們有去過三宮的大丸;可有留意到B2層有家手藝品店(主要是布、縫紉、剌繡、編織)?

收銀處也同時是試身室和服務檯,剪布、查詢、檢查、收銀…店員一腳踢;不過今天老闆也在場;因為我向店員問我選的布料,要製作一件大約長60cm的小上衣,寬身小翼袖,該買120cm還是150cm的布;店員不肯定只好請出老闆。(其實我有拉尺的話我自己量就好)(從前買回港一定買夠200cm以防萬一,但現在是在住,省得一円就一円)。

我給眼前一幅拼布畫吸引過去;就問:「這圖是神戶啊。」店員很高興我眼利,解釋道:「小姐妳手上挑的一份印花布的設計師親手造的。」——作品的作者是高原ゆかり小姐(這正打算付帳的一幅印花布可能是全場以單幅同碼的計,最貴一片布),可是就是好品嘛。

老闆給我指拼布畫上一個男人像:「這是我。」
原來創作者跟老闆是老朋友,專誠給老闆這店親手造這一幅拼布畫;成為鎮店之寶。

問得了老闆同意,拍個全照,公諸各路手藝人同賞。

文先在Facebook的神戶寶莉士多中揭,與《Bgi hydrangea》IG頁內;並收錄在這網誌中。

這取題就是要表現「神戶港的國際文化匯合特色」;拼貼、刺繡都好精巧,繁複卻也清析,層次井然。作者高原ゆかり小姐為其取名《My Kobe》。

注:作品不具備中文譯名,我心目中的神戶,是筆者擅自作主張譯了解說。


發表留言

我與郵便先生的交情

初到貴境,時常要去郵便局;正值日本右

邊對海外郵包的新規定,我可能成為這家小區郵便局第一位現場學習使用iPad網上系統,輸入資料既海外郵包的外國人。

我高速鍵入多份郵件,以及亂七八糟的英日語,引來了郵便局長的親自接待;加上我沒帶老花眼鏡,就面前那小張聲明書上小字,為免錯答是與否,我就即場朗讀(給自己聽)然後填答。站在我面前櫃檯裡的郵便局長笑問:「妳從香港來的?」「我就聽得出妳英語發音,香港人的英語程度都好高!」我訕訕地笑哪裡哪裡。

自此,這年輕的郵便分局局長跟我成為了朋友,我們交換名片;每次去他盡可能都走前來櫃檯親自替我打點大小郵包。聖誕前一次忍不住問我:「都是聖誕禮物?」我答:「是啊!都是給好友們的孩子聖誕禮物。」「都是不同國家啊!」「是啊!(不好說現下香港人都被分手到世界各地居住了)。」相比區內的另一個區總局,這位分局郵便局長年輕好學醒目人品也好。

不過,我還是在那區郵總局交上另一位郵便先生為朋友。這位叔叔總是不巧被派成給我家送郵包的專員。也不幸的是我人未到,好多件30kg的大包裹是我每月定期給寄來建立這新家,新工作室;以及給女兒的補給品。於是郵便先生每次都替我們把這重甸甸的大包裹抬上門前的石級。

終於去年我到步了,親手簽收自己寄出的大包裹(因為疫情,一次過累積三大件一起運到的盛況);這郵便先生微言太重了他不年青啊(但他不讓我幫忙)。我知道他不是向我抱怨,我大膽假設他是想向我打開話題。正直炎夏,我請他等一等,在冰箱取來一瓶冰的飲料,真心歉意說辛苦了他。順口解釋我這移居過來,很多東西跟著我很多年,不能重新置,只好都小心包好逐些寄過來;沒想到為難了他。他盡量用他懂的英語跟我對話,大家明白了;小栗這時也過來表示感謝,向郵便先生一直擺尾。

原來這位郵便先生也是一位愛小寵之人,問小栗是否歸國子女(這聽來很好笑,這歸國子女是指本身具有日本人國籍或血裔的在外國長居,再回流回國。用在我身上已經有點像說笑,還用在小狗身上,這郵便先生就是在搞笑咧)?他給小栗摸頭頭,在階前逗著小栗。

自此之後,這位郵便先生會切來到,小栗都超興奮衝出門外跟他玩一會。今日我在網上購物是很重的件沒想到還是用他們送遞服務。我跟他解釋那些東西內容何以是那重量;也順手抓一件小蠟燭作品送他作手信。他很高興;臨走還依依不捨隔著門前欄桿跟小栗吻了。天哪!別這樣癡纏啊!小栗,你要說:「我是淑女,唔好吻我。」要矜持啊!(笑)我還要不要像日本人那樣,跟摸過我家小狗的說句:「謝謝!」的啊?!


發表留言

在當笨學生與回想當年的學生們

昨晚跟Mariko 說我考試又失敗了,我需要點酒精。她說:「是啊!飲吧!飲了好好去睡。」
今早H太太繼續送我花,我繼續收花。
有這些鄰居,我的日子不該說難過。

是的,在日本生活,看似很悠閒,但其實根本沒時間讓我去傷春悲秋,沒辦法做到的只有不斷再來再來再來…直至做到,別無它法。
這裡做不好的,幸有其他事給補上;可能這也是一種安慰。

下星期開始要再一次正式當老師;再次被稱呼先生,我又再一次說不用稱我先生(老師)我叫別緻。(自從在深圳被大群根本沒抱尊師的心的人胡亂隨便的喊著老師,這種稱呼我已經有點抗拒)(我有些執著,我沒說過我願意給你真誠指導的,請別隨口稱我老師。我教的,我得確保那方法是對的。當佈場、當公關那些工作,我並不會認真教學,也不想人隨意看了當學了。更不想人走來就問妳這花藝、這佈場有証書的嗎?這個世界因為証書的marketing手法,一張張所謂的証書早已比老師在研究後分享的來得過份「高貴過譽」,我不屑被稱這種「老師」)。

坐下來備課,課堂教學,複習…的時光,要倒數到87那三兩年,我有一班好可愛的小學生,終日圍著我跳來跳去,偶爾會跳上來圈著我頸跟我說:「Miss Cheung 我好鍾意妳呀。」然後望出窗外,有個傻佬站在遠處一直等我下課。那個小男友,我連樣都記不起,但他這個習慣,確是令人歡喜的。

今年將正式教成年女仕,這事讓我一直很大猶豫;只能說現代小孩已不是我有能力去教。跟那些年同樣的發生,就是學生自行上門邀請;能做得好,是一份榮譽;也許我只需要讓自己的心回到那些年的勇敢和氣魄。

總會突然想念我那些教過的學生;只是,即使站到我面前,其實我早已認不得。大概十年前某天,有個街坊突然問我是不是Miss Cheung,她說在書樂舍上我的課,還很記得我;竟然認出我。我當然認不到她,她回碼頭區探父母。這匆匆,還沒搞清個對話和記憶。也許跟正規學校老師的感覺不同,我們這種青春期教比自己小幾歲的孩子,我自己都是個大孩子心性。要不是當年我很堅持用我一些想法去教學,也許從就沒有可能得到這些孩子的喜愛。這些年的經驗和記憶,隨住我進入金融十八年,我藏好深絕少提到;這些「體驗」在那金光燦然的世界裡微不足道;可是,沒有這些,我沒能釀出那種挺著腰說話的自信。跟我一起工作的團隊有曾說別緻開會時、指揮時跟平時判若兩人,這種演講氣慨大概就是當老師時養出來吧。

曾有個蠢到加零一的學生去到荷蘭變成高材生,他媽媽回來專誠厚禮感謝我之前在港教學一年(被氣到炸肺的一年);禮譽我是她兒子啟蒙;她從未想過兒子能由尾數跳為最前。而我那時已經忘了我對這個笨小孩做過什麼(可能在他面前替他父母吐過血吧😆);很多事情的發生只是一種應時順序,如果說我有曾幫過手,可能只是盡我能力推了一把吧。這孩子,今日也許已經成為北歐專才,也許那一年給補習姐姐一星期罵很多遍早已無一絲印象;但某些老記憶片斷,我還有碎片。

沒有奢願,只向遙遠星宿祝福那些當年愛過我的孩子們,都生活安好!那年的老師姐姐也愛你們,雖然這些碎片也許不會再能多待在腦有雙位數之年。總算是人生遇見過,彼此有得著過。


發表留言

故友留給我的和服要動手改造了

故友Tomoko 結婚時的和服外罩衣(羽織)(因為是禮服式,其實簡單說,也是一件和服);用的是一幅很漂亮的絲料,而且是我們之間一個難明的默契顏色;所以當大家分享各自結婚照時,她就說:「我早就覺得妳也會好喜歡這件。」

然後在她走之前一直記掛,要夫君和媽媽緊記要把這件和服交我手,就說:「無論怎麼用也好,我就知道只有妳有能力好好的使用它。就留著,也是個紀念。」這樣的留言,無疑也是一份無言的重壓。

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穿著,袖子對我來說太短了。而且這顏色,我的適齡早就過了。要裁開,怎麼裁?造什麼的…實在無法可施。當日帶了回港,自然今日也帶了回來。跟林太討意見,說想過改動少許,整件當浴袍也好家常服也好,可行嗎?林太說這是絲,每次要手洗,這想法不好。

林太給我看她把一套改成兩件平常穿著,建議我也做類似的。說是看來不難明,但要動剪,我怕最後又心硬不了。

結果她先動剪解體,然後說眼不好了,難以整套完成(因為要保留和服本質,很多縫合必須手縫)。今日去聽她講學,討論改款細節、尺吋;我幫忙完成全拆件(將已變黃變舊的絲裡全拆)。

最後議決,我負責手縫上身部份的埋邊。她負責下身給我重新設計成半截裙。

好吧,big project, kick off!


發表留言

小栗的睡衣

在試造了第一件後,小栗小姐很喜歡;感覺應該是那質料;小栗是跟我們一起睡,整晚都在空調中,牠又不太懂留在被窩最佳位置,牠不是只會往裡鑽,埋了頭在被窩深處,就是索性在被窩上面。所以牠身上穿純棉的睡衣,應該是衡溫,不會太熱,又不會磨擦靜電把本來已經很鬈的毛擦成結。

不過MaMa和PaPa都好喜歡牠穿這個睡衣,因為這種日本手工布很易洗易乾,所以兩件替換,就已經很足夠。(雖然MaMa還是不停給牠做新衣服啦。)


發表留言

日本來的聖誕禮物

日本來的聖誕禮物

過去十年,每年最按時寄來的聖誕禮物,都是來自日本。今年不例外,但今年特別想記一下。

今年小栗收到牠生平的第一張聖誕卡。

以往都是一份來自關東 Yuri 的,一份來自關西 智子的。自從 Yuri 妹妹 Midori 出嫁了,我這個在香港的姐姐就多了一份來自千葉的禮物。

今年,這千葉寄來的還最先抵達,而且寫明見到這卡就想起我家小狗小栗。於是我們的小栗就有牠的第一份聖誕禮物。看牠多高興!

智子在彩虹的另一端了,我還是把卡寄去她家,田宮先生是前輩,尤其今年智子離去,他們家不便發任何賀訊。回了訊說收到了祝福,卡放了在智子壇前。

因為智子而認識的幾位神戶朋友,對我熱情,由我們11月在彼邦一直延伸。隔幾天大家就在 LINE 裡的交談室裡說說家裡大小事。

這天,就收到丹生家送來的手作品。

篠山城有捏陶體驗樂,做一隻青陶筷子座留念。

係丹波篠山的篠山城裡有個整即場筷子座陶藝體驗。
我同藍藍,還有請千晴代手,即場造了三個,連館長都讚有好高水平的筷子座(我們都是捏慣了各式黏土的手作人嘛)。只是要煩千晴在之後幾天,替我們回那歷史館取回三件筷子座,又安排先寄到丹生家待著。

原來,是要等,連同她母女倆給我們母女倆手造的聖誕禮物,一齊寄來。

這一下,小小郵包中充滿愛,神戶那邊來的濃濃友情,全數快樂地收滿懷!


發表留言

賞櫻。真皮造的櫻

近年去上不同的手藝班,成為我的新興趣。

雖然都環繞著我喜歡的類型手藝品,有時對於當中技巧或物料早有認識、甚至類似的也試做過;但是,跟不同的手作人交流、更新一下設計、學習下人家新發展出的小技巧……都是一個悠閒又豐盛的過程,溫故知新,就視為一個放輕鬆的節目。

只是,有時會遇上不怎麼樣的課程、導師;又或太過懶人包模式的課堂不能滿足我。所以不見得每次我都會推薦朋友去上課,更不見得每次的作品,都值得跟大家分享。

今次的課,是某一天電視剛打開,還沒有時間去調好台,赫然見到一位手作人分享「八重櫻」——

今年不能去日本賞櫻,心戚戚然。

向來就我為櫻狂,花癡如我,看見皮造的櫻花,心一動。

上網去搜尋那位導師和工作室;直接問可有上課時間。

整個下午,一邊遙控手上工作,一邊跟導師 Jade 學習;還一邊跟她細談大家的手作、生活、經驗。

Jade 說我造的作品很不錯,我卻覺得必須加以練習,反正心裡泛起新的決定——

一家人櫻花樹下晉餐

家裡飯廳的花擺設早看膩了,一直想更換;早前想過用保鮮花,但露天放著兩年,花色會褪;想過請藍藍跟我一起繪一幅母女花作,她卻推說我倆畫風迴異,不會是好作品。這,皮的永恆綻放,收藏容易;觸動了我心。

感謝 Jade 的無私分享,讓我清析了很多對皮造花塑型的處理。看了他們 JK Workshop 裡的陳列展品;繡球我愛、薰衣草可愛、玫瑰基調、紫羅蘭輕巧……甚至我平時不算很留上眼的水芋竟然都吸引著我。

有了這個八重櫻體驗,更想學習的更多。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我卻說:
櫻在季候造一枝,不待春後花過時。

JK Workshop

30531121_2004514039799843_4455620195519561728_n_meitu_1.jpg


發表留言

雞年吉祥物開出好果子

去年仁寺洞是嘆個下午茶

今次同藍藍去,當然第一時間衝去筆莊買丹青啦。

她總於買了她想要的黏土塑形的滑粉;我笑她,人家去韓國都巴不及去搶買塗面護膚品,她卻去買給塑土模型用的護膚粉。

IMG-20170130-WA0011.jpg

大塊先生總是忙著吃,沒耐性等我們在筆莊出來,自顧自在外邊每一檔都買來嚐;還拉我去看龍鬚糖。

我也本來認為香港沒有龍鬚糖嗎?在首爾見到也要吃吃,有沒這樣喜歡呀?但這個小店的店員實在好玩,他稱會說八種語言,問我們哪裡來,果然會說廣東話,不過其實只不過會說:「呢個好好食架,餡有花生啦,有芋頭,有朱古力…」後來跟我玩了會,也坦白,每種只會說那幾句;不過笑容可掬又會逗人玩笑,已經很夠。因為手要全程忙著那粘手的拉糖粉,他會請你在透明小抽屜自行找贖,有時間不妨也買來玩玩。

兩母女,餓,見有一家賣和式果子,栗子餡的,紅豆餡的;連忙就買;是有點失望,只能說造的不及日本的好。

仁寺洞.jpg

仁寺洞的飾物還是很吸引,新建兩幢樓裡都是當地小手藝師的展賣品。只是相對起前幾年,眼前的已經少了半寶石的貴氣,多了旅遊區的量產味兒。

一般手作已經不能引起我們興趣,不過總算終於給我們找上了一家——

三個人在店裡挑來挑去,好東西其實很多,只是我想要個小的,香港人嘛,家居哪能容許大東西?何況只不過冬天打打硬果殼兒。這家全手造木工開乾果殼器,好可愛。

今年雞年,只好選了隻頂著雞蛋的,應應節賀賀年。

nutcracker.jpg

 


發表留言

春園花花環

早前一篇《尤加利葉乾花環》後,我不單把完成品掛了在家門上,還把它掛到我博,這個小窩入門頂框了。

好友們都讚好,說要來我小工作室學學。這要學不難,但準備卻要費些功夫。

上週末見反正要替媽媽買備拜山用鮮花,也順道去花墟買些尤加利葉;把閨蜜約在家裡作這個習作。乾花一時間沒花藝室所存放的種類繁多;我早一星期已嘗試在家裡趕製乾花,但因為新手,有些花枝太幼花蕾太小,乾了後太過容易散開。可是大頭的鮮花,如玫瑰;放花環又似乎不夠小花可愛趣致。

2016-03-19 21.59.56_副本.jpg

這些黃梅天,平常三四天可以乾透的小花,竟然一星期都還是沒完全乾得透。於是,我跟閨蜜說;這天可能乾花不夠,只好在我工作室存著的一些手造絲花裝飾吧。

2016-03-22 17.26.47_副本.jpg

結果,意料之外,我們一天裡造了——

2016-03-26 23.01.58_副本.jpg

藍藍說:「來個奧運花環吧!」

其實製作這些花環,的確很個人化;就是材料也是那麼些的,各人拼配的、手法、喜歡的色配、排位、形狀也會有自己特色,這也是手藝最好玩的事。

mimi wreath.jpg

閨蜜好滿意地捧著兩個作品回家,自己掛一個,送一個給她妹妹。

餘下一枝插在花瓶,渡了兩天假期回來,忍不下手,把它也造一個,不過,今次不能作圓的。

DSC_3974_副本.jpg

不過,誰說花環必須是正圓的?扁扁的,像眼睛,一樣可愛。

花環,用的是鮮製乾的天然花朵,天然的形狀,就是可愛。

媽媽問:「造那麼多個花環用來做什麼?」送人呀,我從來不送貴重禮物,都送我親手造的作品。她也挑了個回家去。

 


發表留言

懶貓曲奇

在日 Tokyu Hands 見到這一套三個曲奇模。

e2c4aaf5729a4329bcc680c31a35b029

我一向愛狗多於愛貓,這套東西在手上反來覆去在研究要不要買。大塊在我背後說:「當然買!這個可是我的標誌。」指著綣縮一團的貓樣——這個的確正是他年少時最愛畫的一個小標誌。他同學們愛稱他貓仔,說是源自當年有迪士尼卡通富貴貓在上畫,而每次籃球賽有他在的話都隊勝,故稱他富貴貓。當年我一聽這典故就噗嗤一笑:「人家那富貴貓是說那女的,不是說那男的流浪貓呀。」我意思當然是說他跟那流浪貓相當類同,作為他女友,我當然才自喻為那隻嬌生慣養的高貴貓啦。

不過他這個畫標倒是出現在所有他當年的畫作裡。

買一套,只用一個好像很浪費。「妳那麼多貓奴朋友,總有喜歡妳轉送的。」藍藍說。好吧,先買一套再算。

回家來,大塊先就追問:「何時造曲奇?」當然他是緊張他的懶貓曲奇模。

2016-02-16 15.26.41_副本.jpg

好了,就造我喜歡吃的檸檬海鹽黑胡椒曲奇吧。

曲奇製法,請參看:超鬆化牛油曲奇DIY

只需將香精油換入適量黑胡椒、海鹽及濃縮檸檬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