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My Kobe 我心目中的神戶

讓我以一個神戶在住的手作老師身份,去介紹一下這家手藝品店,一幅珍藏品——

首先說說這店——AVRIL;如果手藝朋友們有去過三宮的大丸;可有留意到B2層有家手藝品店(主要是布、縫紉、剌繡、編織)?

收銀處也同時是試身室和服務檯,剪布、查詢、檢查、收銀…店員一腳踢;不過今天老闆也在場;因為我向店員問我選的布料,要製作一件大約長60cm的小上衣,寬身小翼袖,該買120cm還是150cm的布;店員不肯定只好請出老闆。(其實我有拉尺的話我自己量就好)(從前買回港一定買夠200cm以防萬一,但現在是在住,省得一円就一円)。

我給眼前一幅拼布畫吸引過去;就問:「這圖是神戶啊。」店員很高興我眼利,解釋道:「小姐妳手上挑的一份印花布的設計師親手造的。」——作品的作者是高原ゆかり小姐(這正打算付帳的一幅印花布可能是全場以單幅同碼的計,最貴一片布),可是就是好品嘛。

老闆給我指拼布畫上一個男人像:「這是我。」
原來創作者跟老闆是老朋友,專誠給老闆這店親手造這一幅拼布畫;成為鎮店之寶。

問得了老闆同意,拍個全照,公諸各路手藝人同賞。

文先在Facebook的神戶寶莉士多中揭,與《Bgi hydrangea》IG頁內;並收錄在這網誌中。

這取題就是要表現「神戶港的國際文化匯合特色」;拼貼、刺繡都好精巧,繁複卻也清析,層次井然。作者高原ゆかり小姐為其取名《My Kobe》。

注:作品不具備中文譯名,我心目中的神戶,是筆者擅自作主張譯了解說。


發表留言

我與郵便先生的交情

初到貴境,時常要去郵便局;正值日本右

邊對海外郵包的新規定,我可能成為這家小區郵便局第一位現場學習使用iPad網上系統,輸入資料既海外郵包的外國人。

我高速鍵入多份郵件,以及亂七八糟的英日語,引來了郵便局長的親自接待;加上我沒帶老花眼鏡,就面前那小張聲明書上小字,為免錯答是與否,我就即場朗讀(給自己聽)然後填答。站在我面前櫃檯裡的郵便局長笑問:「妳從香港來的?」「我就聽得出妳英語發音,香港人的英語程度都好高!」我訕訕地笑哪裡哪裡。

自此,這年輕的郵便分局局長跟我成為了朋友,我們交換名片;每次去他盡可能都走前來櫃檯親自替我打點大小郵包。聖誕前一次忍不住問我:「都是聖誕禮物?」我答:「是啊!都是給好友們的孩子聖誕禮物。」「都是不同國家啊!」「是啊!(不好說現下香港人都被分手到世界各地居住了)。」相比區內的另一個區總局,這位分局郵便局長年輕好學醒目人品也好。

不過,我還是在那區郵總局交上另一位郵便先生為朋友。這位叔叔總是不巧被派成給我家送郵包的專員。也不幸的是我人未到,好多件30kg的大包裹是我每月定期給寄來建立這新家,新工作室;以及給女兒的補給品。於是郵便先生每次都替我們把這重甸甸的大包裹抬上門前的石級。

終於去年我到步了,親手簽收自己寄出的大包裹(因為疫情,一次過累積三大件一起運到的盛況);這郵便先生微言太重了他不年青啊(但他不讓我幫忙)。我知道他不是向我抱怨,我大膽假設他是想向我打開話題。正直炎夏,我請他等一等,在冰箱取來一瓶冰的飲料,真心歉意說辛苦了他。順口解釋我這移居過來,很多東西跟著我很多年,不能重新置,只好都小心包好逐些寄過來;沒想到為難了他。他盡量用他懂的英語跟我對話,大家明白了;小栗這時也過來表示感謝,向郵便先生一直擺尾。

原來這位郵便先生也是一位愛小寵之人,問小栗是否歸國子女(這聽來很好笑,這歸國子女是指本身具有日本人國籍或血裔的在外國長居,再回流回國。用在我身上已經有點像說笑,還用在小狗身上,這郵便先生就是在搞笑咧)?他給小栗摸頭頭,在階前逗著小栗。

自此之後,這位郵便先生會切來到,小栗都超興奮衝出門外跟他玩一會。今日我在網上購物是很重的件沒想到還是用他們送遞服務。我跟他解釋那些東西內容何以是那重量;也順手抓一件小蠟燭作品送他作手信。他很高興;臨走還依依不捨隔著門前欄桿跟小栗吻了。天哪!別這樣癡纏啊!小栗,你要說:「我是淑女,唔好吻我。」要矜持啊!(笑)我還要不要像日本人那樣,跟摸過我家小狗的說句:「謝謝!」的啊?!


發表留言

故友留給我的和服要動手改造了

故友Tomoko 結婚時的和服外罩衣(羽織)(因為是禮服式,其實簡單說,也是一件和服);用的是一幅很漂亮的絲料,而且是我們之間一個難明的默契顏色;所以當大家分享各自結婚照時,她就說:「我早就覺得妳也會好喜歡這件。」

然後在她走之前一直記掛,要夫君和媽媽緊記要把這件和服交我手,就說:「無論怎麼用也好,我就知道只有妳有能力好好的使用它。就留著,也是個紀念。」這樣的留言,無疑也是一份無言的重壓。

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穿著,袖子對我來說太短了。而且這顏色,我的適齡早就過了。要裁開,怎麼裁?造什麼的…實在無法可施。當日帶了回港,自然今日也帶了回來。跟林太討意見,說想過改動少許,整件當浴袍也好家常服也好,可行嗎?林太說這是絲,每次要手洗,這想法不好。

林太給我看她把一套改成兩件平常穿著,建議我也做類似的。說是看來不難明,但要動剪,我怕最後又心硬不了。

結果她先動剪解體,然後說眼不好了,難以整套完成(因為要保留和服本質,很多縫合必須手縫)。今日去聽她講學,討論改款細節、尺吋;我幫忙完成全拆件(將已變黃變舊的絲裡全拆)。

最後議決,我負責手縫上身部份的埋邊。她負責下身給我重新設計成半截裙。

好吧,big project, kick off!


發表留言

也完了媽媽的夢

四月一日,是日本的開學日。

相信好多媽媽都會有種將一些不能完的夢,都寄托到子女身上。

藍藍小時候,我就對她說過:「媽媽小時候無法學鋼琴,但對鋼琴的敲鍵聲都特別鍾愛,希望我的女兒將來可以學好鋼琴,閒來就給媽媽來個音樂治療一下。」

結果藍藍很小時候一坐近鋼琴已經很「治療」,坐著一會,就能睡著;她長大了說那是因為鋼琴那木的味道太好嗅,嗅了再加上叮叮叮鋼琴聲就直想睡覺。

結果鋼琴是未學好,改去學畫;媽媽覺得這個不錯,小時候無法好好去學畫,只靠自己隨便天天隨意畫畫亂上色;然後大塊爸說,女兒的這天份是來自他的,他才是描畫高手。

然而今日,藍藍也算是完了媽媽另一個夢;在一所大片草地上長滿滿那粉粉浪漫色的櫻花學府裡,專心地去享受她的大學時光。

能夠在正式的大學府裡唸藝術,自然也都是她爸爸的夢。

祝我們的寶寶珠,學業進步,順利愉快!


發表留言

北海道的蒟蒻皂

在2016年之前已經初遇這皂,在京都,但當時只當是手信;自己回家用了,覺得不錯,可是,不記得自己在哪裡買得回來。結果再遊京都錦市場時,仔細的聽完店員講解,試用各款不同美容材質的蒟蒻皂;才算是被深深吸引著。

每年去神戶,我都盡量抽個一天半天到京都走走,也總不忘在錦市場大買特買一番;於是順理成章,我就會買夠一這皂在理解上是純精油及金泊,我相信有加入純米化妝水之類,凝結很可能是寒天粉。我自己版整年夠用的量。也試過轉介好友後,自己存量不夠,就請去京都旅遊的朋友代購,但皂始終有點重量,有些朋友不太願負上這個責任,尤其是男仕啊,他們覺得專程為女性朋友走這一趟,身邊老婆怕要生氣了。(買給老婆不就是好嗎?哇,妳說啊,折兩百塊一片皂啊,最好還是別讓老婆見上,妳還說要我帶她去那裡!)表弟去關西遊,我支使他去代我帶回來,一口氣帶回來幾種不同香味,也給他媽媽買幾塊(看!還是小表弟聽話。)也試過不想麻煩人家,在台灣找到網上代購,可是最後還是要麻煩台灣的好友代付代寄。

究竟有多好,要這樣勞師動眾啊!

試用過眾多不同味道美容功能的材質中,金泊一款是最適合我皮膚用。我用這金泊皂已經有五年不間斷,每早用這皂在手心搓泡洗面,用手舀冷水,用毛巾印乾(緊記不要擦面不要用溫水,除非室內溫度都低過十度,我才會用微溫的水拍上面)。秋冬洗完會再拍上爽膚水(我最常用不外乎萄正宗/ 廣源良菜瓜水)(無錯,我花在面上的不是很高消費,實用就夠)。早上洗面很重要,但也不必繁複,做對的事用對的東西,一件就夠。這皂洗完不會覺表皮拉緊、乾燥或脫水起小粒狀(這些我從前捱了好多年,覺得好討厭,大家可能記得我是表皮好薄好易脫水而敏感紅的混合敏感皮膚)。

不過到今日,香港看來只有一家專賣入口各地肥皂的專門店有售,賣價是原日圓價的接近一倍。而且很多時也沒有金泊那款。

最後,科技的方便,讓我看到淘寶上竟然有賣。鑑於對淘寶上的假貨充斥,實在不敢妄然去訂,畢竟訂貨、溝通到運送所花的心力金錢不少。結果找到這家,堅稱是日本原店授權。但基於淘寶對海外賣家的限制,只能賣給中國境內買家(香港是境外在這不想再深討了)。所以在購買時,就必須經由國內的親朋友幫忙了。

https://baixuebenpu.world.tmall.com/p/rd837382.htm

皂碟內,舊有的是原裝在日本京都店買得。新的一皂是在淘寶賣家處運到。經由我以多年經驗認證,是百分百的真貨。因為所有包裝真實無誤,皂碟內一件快用完的名為京都金箔,新的是神戶北野金箔;視覺質感上也完全一樣。

好幾年前,我已經在企圖解構這皂的成份。不過試驗出來的不是太硬那質感不及他們造的好,就是過快融掉。所以,我依然向他們訂購,依然在用他們產品。

#來自日本的手工潔面皂
#蒟蒻皂


發表留言

神戶的洋菓子源來

時時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這麼些年來,總是在說神戶有很高水平的西式蛋糕西餅甜品,是我所見日本各處地區中(普遍會說除東京外)最高平均水準的地方;但反而很少像一般香港人瘋狂在談論大阪吃蛋糕。

我在兵庫県洋菓子協会営業者会員創業年表裡面找到日本協會所列的創業歷史,以及就兵庫県(早年以神戶市為主要洋風文化地為主)的洋風流入時代的記錄——

「1867年(慶応3年)神戸港開港、明治元年(1868年)居留地ができる。(8,000坪);明治32年に居留地が返還された(31年間)洋風文化の流入…」

每年我都好喜歡看神戶這個洋菓子協會的比賽作品,然後在神戶各大百貨店甜品部,各糕餅店櫥窗去追尋他們所設計的蛋糕的變化。

智子很多年裡,都會給我寄她家裡所訂的聖誕蛋糕的相片;每一年為家人選個別緻的 クリスマスケーキ 洋菓子聖誕蛋糕,是很多神戶家庭的「傳統」。然後,我希望我可以將她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神戶大多數的洋菓子(包括烘焙包點、甜品)都是這會的會員。關西地區甜品師的技能考核,由昭和34年 (1959) 就已經在這裡開始。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後注:已經很久忘記了自己曾經都是個很活躍的 blogger,算不算得上是 influencer,有時啦,有些文章的爆炸力不弱,有些文章也流傳著近十年還是每月有雙位瀏覽增長;只是我一向不打算認真經營;我意思是喜歡經營文筆,但不經營文站。
今天是我由2005年博客的紀念日,1111就我而言是網絡文耕的光棍節,

來時光棍,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十幾年後依然光棍,沒成就,沒伙伴,一個人瞎記,一個人瞎遊,只經營一個人的紀錄冊。


發表留言

只看價錢牌

神戶還沒有到賞櫻的日子(有是有的開始有結好苞,有些也在努力開放了;但不多。加上前天才又下了雪,剛開了些的花苞應該又給冰壞了);現在時刻,是正梅花盛放。

這個週末,藍藍跟同學們買些吃的,就去嘗嘗蓆地賞花的活動。

因為早前,大塊爸一直有暗下幽幽的說女兒報回來的家書(當然是電子啦)太少,我叫他要關心就自己去跟女兒問呀;我沒有太掛念,因為藍藍總是沒隔上天都會跟媽媽私下聊。

但是,單隻手掌打不響;只好用上媽媽叮嚀,專程去唸藍藍;妳爸念記,妳都知道妳爸是傲嬌啦,妳不主動說,他怎麼好一天到晚去問妳話呢?可是啊,女兒寶貝,說到底,誰個父母不惦孩子的?妳就是吃了件什麼蛋糕,買了件什麼新衣,吃個五百円的好便宜的壽司丼也好,吃個三千円晚飯也好,就是有天妳能宴請三千友好也好;當父母都依然想知道想分享得到。簡單俗氣的說,女兒就是放了個臭屁,父母還是想知道是消化不良吃多了,還是吃錯了什麼鬧肚子啦。妳不寫不說,我們天天在念,卻無從更新著去關心的。

在我催促,加上每當父女在開始網談時故意保持諴默不答腔,成為近來我的習慣。讓他倆在討論,讓女兒給爸預想將來他在地住的時候可能遇上的不習慣,先就做點預告。

這天,傳來照片,也很罕有的,這「家書」貼在媽媽娘家眾人分享的群組裡面。然後,阿姨跟大塊爸,幾乎是下一秒立即就瞟上那地鋪墊上面食物堆裡的壽司包上的價錢牌!

「好平宜的啊!才498円哪!」大塊直叫。

先生,那只是代表你老婆之前在那邊有拍照給你看的,你都無理會啦;上次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囯那邊現場竟然比神戶買的,同樣的壽司便當,質量更鮮,價錢還平宜近15%啦!

當然這498円的,也是很好的價錢。在當地生活,只要不是只為方便,懂找上當地生活區的家居供應店的,生活消費還算很踏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