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女星出閣裙掛款式比較

今日見這篇娛樂新聞,將最近三個女星出嫁裙掛做比較。

嘉欣BB裙掛

李蘊同 Angelababy  所選的都偏重傳統金繡,不能說這就是浮誇,但就嫌層次不夠好,更加欠缺創新。

嘉欣BB的勝於簡約之餘,更勝那細節的層次美;紅布條手摺花邊明面飾領邊、襟邊、以及裙上都增加出平剪裁的視覺立體,兩層袖款式本來就不利於曬幸褔的一大排金鈪;觀乎 Angelababy 也沒有犯上這毛病。

但論寬袖的寬度、金繡的圖案對比,嘉欣BB那件明顯關注到袖面上的位置,巧妙隔開面袖與內袖兩層。寬身上掛,就不該配下面太過累贅的百摺裙,利用那手摺花邊又巧妙地讓下裙視覺上有A傘的效果。

所以,嘉欣BB的裙掛可說是新一代設計手筆很成功例子;把輕巧、簡約、視覺立體剪裁技巧引入;妙在恰到好處,不失雅致;看上去就是青春創新的款式。三位新娘之中,鍾嘉欣應該是最為高頭大馬一位,這種改良款式比較合適;相反,將 身型嬌小的 Angelababy 所穿的裙掛,和嘉欣BB身上的交換,兩者效果就會大異其反。

大家可還有留意,鍾嘉欣也沒有選用現時最流行誇張的仿古新娘額飾或滿頭的珠飾,要表現清雅,整體焦點的落點次序;輕重向來都是很重要的一環。Angelababy 身高與新郎倌的差上大截,那珠冠和那百摺下裙擺,也確實為她搶回一點點視覺高度的。

品味——有沒有,用得好不好;不只單靠翻雜誌看潮流,也不能看一件,喜歡一件;然後統統都掛到身上的。這一身新娘出閣禮服,講求一身完整美、整個線條;還有配搭層次。

chi wedding dress

 


發表留言

東港城的春意綿綿牧羊花園

之前在【別緻話訪】– Debbie Leung 用藝術之心讓羊毛再生 為大家介紹過的一位香港設計師。

得知她跟東港城合作舉辦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羊毛作品展覽,名為「春意綿綿牧羊花園」

DSC_1307

在一個小型展覽層面上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一看的展覽,裡面會有羊毛入門的資訊,也可以給人親手觸摸不同加工程序後的羊毛質感。

DSC_1294

Debbie 也和其他設計師將羊毛不同組型的創意時裝設計展出。

可惜,正如所有企圖選用親民方式的藝術小展,都敗在場地管理手上!所有穿著好可愛色彩繽紛的羊毛作品的綿羊,額頭都大大張貼著紅色的告示:「請勿觸摸」。上文說可以讓參觀者親手觸摸感受不同的羊毛質地的透明膠盒,本來已備有幾個圓孔,讓人伸手進去摸上羊毛;可是,那裡四周也貼著「請勿觸摸」!

DSC_1296

DSC_1301

整個展覽,我和藍藍都非常滿意展區裡的設計、展品質素、展示資訊……就唯獨是,最不滿那些嚴重影響視覺景觀的「請勿觸摸」紅色告示。

10930121_1535837763368652_2952452481809459923_n

由 Debbie Leung 那裡借來啟幕禮的照片,模特兒把作品穿上,在台上展示。


發表留言

換季

每一年由夏轉秋、秋轉冬;最煩惱!

clothes no long fit

我夏天衣服多樣式、多類型;而且25度開始,我已經穿夏衣。

從前還有一陣子秋涼,上班服的套裝,輕便夏裝加一件薄外套或四季套裝衣料的,是最能表現我身型。

近年工作多了戶外,也轉了簡約的,那些行政服早不流行,也不適用。試過一次穿了套裝到旺角,跟好友吃晚飯,他笑謔:「妳跟樓下那些品牌化妝推銷員幾乎一樣。」因為這個區除卻這些世界級護膚化妝品牌專櫃裡的,也許只有銀行職員會穿套裝,但銀行職員都是上班才換上的,而且也少是黑套裝;我這身中環行政人員服,在旺角變得很老氣與過時。

近年氣溫越來越襖熱,遲遲沒有轉入西風,很讓人納悶。十一月多,才多了秋風,可是沒幾天,就很快就會進入聖誕節;經年市面受著那些推銷廣告影響,聖誕節好像非白色不行,非穿得臃腫像毛毛球就不行,氛圍嘛!可是,香港的冬天,沒幾天我真的覺得冷。

衣櫥換季,一大堆明知我大概也不會重穿的衣服,現在看來那些都很「中環儷人」的都過份端正嚴肅;可是啊!買回來時都是上好的品牌料子,怎麼一下子都丟了呢。尤其是現在很貴價錢都買不好衣料的,衣服鞋襪統統買時好,一洗水再掛上身,它已經變了型,又或泛起毛面毛球;手摸著那些好料子衣服,覺得丟太可惜。送人,人家沒用,送慈善見過好的衣服為了消毒轉賣或轉送,白白把好衣料的衣服糟蹋。

可是,家裡空間不多,衣服搬出來熨直掛著,一季過去,完全沒機會穿過一趟在身上。週而復始,衣服就只有換更當值,守在衣櫥一角。然後,另一個功能就是替我手臂爪練力——從儲存處搬出來,逐一掛好熨好疊好收納好。隨便數算一下,其實衣櫥中的衣服組搭,一季 5 x 30,每天一套,都穿不完;這不是項運動,是什麼?

justoverit.com.au


發表留言

追隨達成

近年受「雜貨少女」日系手作時尚影響,也愛上純棉布玩樂。

家裡書櫃早就收藏很多時裝設計及紙樣的書藉;少年時代上過的裁剪班,幼受庭訓的服裝製造知識和技術……等,都因為沒有一個連續長時間靜休期,沒機會啟動;於是它們於我只是知識,沒甚實踐。

就是當年有緣當了幾個月童裝設計師,出過幾套小男孩便服產品,也只懂畫和寫說明給裁床師傅;要親手做時裝,還堪算是只說不做。

近年由小童裙開始,但始終不是自己親自受惠,很快那推進力又停下來。好了,終於等到再不需要華衣美服上班了,可以回到純自然衣料,舒適為尚派;又在藍藍身上取得了些成功的鼓勵——她穿著由媽媽造的連身裙去作她的中樂晚會表演服;又穿著剛新造起的裙子去上班。

我開始有足夠信心去為自己造一些自己稱心稱身衣裳,尋找這種獨一無二的滿足感。

當然凡事要遁序漸進的,就由一些簡單剪裁開始實習。有一本書在08年時遊日買了後一直沒有認真地學習。

想起一套電影【Julie & Julia】中文戲名譯【美味關係】;片中,一位仰慕美食家 Julia (Meryl Streep 飾演) 的人生及她的美食食譜著作的女子 Julie (Amy Adams 飾演),在一個工作懨倦的當兒 (她白天是公務員,負責接社會上各界對政府事務的投訴),決定以偶像著作食譜名典中每一味美食作為自修課程;作為一項自我挑戰。在過程中遇上失敗重來,想中途放棄,挑選試練,跳頁回頭重試……甚至必須保持苛己嚴評的堅持。

正是裝備自己;可以是任何啟發、自發和任何時候。

movie 電影 美食 學習 人生

看來很無謂的個人小事情,但其實這些都是人生無休止的修習,所需的鍛煉。

坦白說,看這電影時,在家的沙發有幾個鏡我都悶得走神接近敲周公門去了;怎麼也想不到,在許多日子後,在生活無意間會想起這電影。

就像這天,我忽然又想起它;而且,也有意仿這個設定挑戰,來個不設限期的個人目標。

只是,這書作者並非我什麼偶像;我只喜歡這書編者和作者這手作書的編輯花過用心,且很週到。日本的手作工具書一般都具備這個簡單的基準,所以,很少會特別在書評中見有讀者讚道;不過熟用手作工具書的讀者就是愛日本工具書吧。我們祖國書商那種抄襲、亂編、亂套、有圖沒紙樣,紙樣不知出來啥樣的……哪可入流比較。

995467_10152321484506896_2852390472754821708_n

DIY 爽爽小上衣

DIY 爽爽小上衣

 

 

 


發表留言

紅白藍熱

小時候,住和上學都環繞著上海街,每次走過那幾家帆布廠,都總對那超大綑的帆布看了再看。

我只知市面上有一種大袋子是用這些帆布來生產,那麼大的一綑綑帆布究竟要做出多少帆布袋,我一直奇怪!

當年見到的只單一款,我覺得那麼悶蛋的設計,大概只有家裡搬家時才會用上吧;因為每次見到這種大袋子都是在人家搬家時,啊呀,還有……電視新聞報導中那些人潮回鄉趕過年時,大包大包的,都會用。

中間有些年,我們都嫌它;我的少年十五廿時。

直至某天,我跟它在意大利威尼斯小船上重遇。

它跟在一個意大利人身邊,比我們常見的小巧了,好可愛;那紅白藍竟然令我連想的不再是香港本地的低俗市井平宜貨,而是充滿法國風情的一個可愛品。

果然,物離鄉貴。

早幾星期,逛花墟,見到「紅白藍330」¹ 店堂前放著的大熊,三個店員在商議為大熊加上聖誕裝飾。 原來這是今季的主角,它有個名字叫「熊白藍」。

2013-11-08 17.10.16

三位店員鼓勵我跟大熊拍照,還問我要不要跟它合照,由他們代我抓相機。 自從手機即拍流行起來後,香港太多店都已經拒絕客人拍照,這風氣連帶很多其他國家都被感染,我不想在這裡討論誰始作俑者;但逛街的情緒早被打碎。這店的店員熱情,令我印象深刻。

winter_2013_look_22 celine

今日恰巧看了 CELINE 新一季冬裝設計的發佈,又想起了大熊,連忙為它和它的主人「紅白藍330」撰一文,既讚設計者的前瞻,也讚店員的熱心。

加油!香港的創意還是需要百花齊放的!


發表留言

白領與白袖

年少剛開始在中區工作,見所有男女,都身穿畢挺的黑西服、套裝上班,心裡羨慕得很。

家裡媽媽製造成衣,美衣華服常見,但那些花花碌碌的軟布料,怎麼看都不像中區人身上穿的直挺、硬朗、氣派……

後來一個前輩閒談,提到白領之所以叫白領,就是他們西服上領子那一片白領片–

當然大概只是前輩笑談趣語,也不盡不實,不過熨得挺身的裇衫所配的白領口、白袖片(雞英)卻讓我深深愛上。

試過日式時裝穿在我身,袖子總太短;我嫌不夠端麗,就請媽媽為我造兩雙外配加的小白袖片。後來,試過利用這些白袖片將普普通通一件式連身裙,一分鐘即變身高雅淑女服;既環保又簡單!

今日見 Valentino 的縷花白紗袖片,愛死了。

image


發表留言

在長沙灣的色彩

我開始享受在長沙灣、荔枝角工作,發現只要能在非繁忙時間裡出去隨意走走,不介意隨腳步四處散散步;附近原來有很多不錯的商店。

時尚的本地設計時裝,手袋花式也多,有些本地出口的皮鞋所選的真皮質素還真相當不錯。

當然,我並非能享用人家批發價錢,可是,像我最喜歡的那種「櫥窗溜」,看著看著那些潮流動向,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

長沙灣、荔枝角;向是香港成衣生產貿易的重鎮,街上常有踫上穿著具個人品味、不落俗又時尚前衛的各式商務人仕,人流也相當國際化;即是本地的,看上去的工作大抵也不離設計系;整個區有著一種色彩的競艷動力。

相比起我從前的十多年,處身在放眼都只賣國際超級品牌名店,店高但門清的中環區,那些往來永遠黑白灰畢挺端裝卻沉悶非常的套裝;現在所處的,實在多姿多彩太多了。

image

我喜歡多色彩的,像人生。也喜歡猜想那襲衣裳的身上頂著的腦袋,在想著什麼,怎麼樣的心情……

 


發表留言

Lolita 源由與潮流

同學們都取笑藍藍最愛穿 Lolita 服,將消息謠傳開去,把她形容成一個「那種會穿得很誇張超短的蓬蓬裙,把兩片像衛生巾鑲蕾絲綁上頭」的現時流行日本籮莉風。

那種被日本AV濫用了並高度傳染世界的時尚,讓人一想到這種 Lolita 衣著,就等同那些 AV 女郎低品味的暴露意淫一路。

其實,這種中古歐洲世紀貴族的淑女衣著風,早已流行,只是不同年代中所滲入的佔比不同,摘取的元素會有不同罷了。

看見女兒有時為免被不懂其中的學問的人誤會,變為被取笑題目;藍藍對這個服裝式系來自愛時裝史,愛華麗設計的媽媽和契媽;而且,我認為大家不妨先來了解清楚這個課題的真正意義吧。

首先,先要解釋為什麼近代都慣以 Loli、Lolita 或籮莉塔來統稱這類仿中古貴族風衣著。 Loli 在日文解作可愛的小女生,一般是形容在學的天真瀾漫的小女孩。可是後來很多漫畫,將所有女生都注入這個元素讓女主角變得更可愛撩人,後來加上AV中氾濫,Loli 才慢慢地變了質。

這類中古貴族風,一向趨於用剪裁層次多、蕾絲多、疊摺多;布料用量配件就自然多,為的是表現當時民生的奢華和消費力,換言之,貴族才能支付因為布料量和工序繁複而帶來那麼高成本,是「曬碼頭」之時裝表現。可是,正是這樣,這種瑰麗的設計就成為一種世界和平,生活璀燦奢華的代表,也就是這樣一直影響著百年後世的華麗晚裝的主流。

被日本人訂定為小女孩的可愛模式樣版設計,並不是日本人專利;早在我們小時候那年代,甚至我媽媽小時候,只要是世界大戰前生於富庶家庭的孩子,又或七十年代世界經濟起飛時代的,裙子上都不免在依循著這種設計模式。

所以,現在新一代整天強調的籮莉塔款式,其實早在我們小時候,已經被認定為重要場合的正式服指標;只是從前多以 Sweet Lolita 或 Country Lolita 類為主,當然,那時我們根本沒有 Lolita 這個名詞的。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現在對籮莉塔款式的分類:

Gothic Lolita (哥德式蘿莉)
這種以黑白為主色,有時配以紅色作強烈對比色,增加一種神秘和詭異效果。 其實沿自中古世紀的教會服,一般會較少花邊,改以用大量黑緞帶,黑色不同布質光暗度來特顯,配件配花則常以十字架,玫瑰薔薇花為主。剪裁一般很簡單及保守,近乎修道意念。

Punk Lolita (街頭流氓式蘿莉)
這明顯是潮流文化產物,主以英國西太后 Vivienne Westwood,將街頭文化元素跟 Gothic Lolita 這兩種原先風馬牛不相及的混和,而變出新一路。黑紅為主色,也有配白色,線條誇張,也會用上大量色撞間條,以強化街頭風。

Guro Lolita (血腥蘿莉) 
這種相信由 Gothic 近年時尚為更加重生死詭異氣息,會加入骷髏頭,強調如血紅色等元素。這等設計慨念來自日本漫畫中,對那些面如天使的可愛少女卻如人偶般無思想易於掌控,對之施於強暴,或在黑暗中帶來血腥的情節畫面;也就是最常讓人連帶令時裝的原系出現強大誤解。 撇除其起因,將鮮紅和黑色而對撞出的對比視覺顏色,其實也是時裝中一項主流。

Classical Lolita (典雅式蘿莉)
一般以中古皇室貴族公主服或社交服為仿摹,用的布料會較重及華麗,如絲絨,也會用其他貴價衣料如絲緞柔紗之類,帶金絲繡的蕾絲花邊也會大量地用上,珠繡也廣泛用上配邊或襟前;由於布料及配飾會令剪裁變得累贅,一般會將領口調低,腰部用束繩緊縮,來突顯身裁的線條。也因用料厚重,一般只作曳地長度;亦因此成為後世的瑰麗婚紗及隆重晚裝的設計標準。 參考的表表者,自然就是經歷兩個世紀多仍然是潮流姣姣者的 Queen Marie Antoinette

Sweet Lolita (甜蜜少女型蘿莉)
這種最常出現於中古淑女式的設計,多會選揀粉色系列棉布,方便上面印上可愛的圖案,因為圖案都多以木馬、貴婦狗、棒棒糖、蛋糕小布丁之類為主,也稱作 Candy Girl。 多層次摺邊、多絲帶、多蕾絲等等。選色多以白和淺粉紅為主,亦少不了大量使用白雪紡紗令短裙漲漲的蓬起。 我小時候迷戀的日本卡通小甜甜,成長時就是田園風的裙子,到成長後唸書時,穿的就是 Sweet Lolita。


Country Lolita (田園風蘿莉)
跟Sweet Lolita很相近的,應該是這款田園風蘿莉,款式剪裁也相近,只是選色會比較樸實,米麥色系、淡綠色色系,花花圖案;都為突出田園鄉土的感覺。用的蕾絲較少,相反會比較多以原布作摺邊。

Wa Lolita  (大和風蘿莉)
很明顯,這是近代因為日本將之變化及加入日本自己的文化元素而成的。一般都以和服料子,及和服設計的疊襟特色,混入中古風的設計,進化而成。亦最常出現於日本漫畫家筆下的角色。 當中也延續出 Hime / Oji Lolita (公主 / 皇子蘿莉) 即日本公主(日文漢字中『姬』)王子;以及 Guro (即日文中武士) 的款式。

Qi Lolita (大清蘿莉)
有大和式,就有日本人很迷的清朝旗袍,也是取旗袍的重點——領子,加入蓬蓬下擺的紗網裙子,進化而成。


Sailor Lolita (水手服蘿莉)
隨著 Wa Lolita 的流行,日本人對水手服的熱愛進而將這種服裝特色融入,而變化出來。當然也因為日本大多的學校校服也喜歡選用這種水手服元素而成,現所當然地,在這種服裝潮流中引入水手服,就很容易讓人連想起在學的少女的可愛態。 正如水手服的基本顏色元素,這類設計風,一般都具有水手領,選用白和藍色、或黑與白對比色;只是為求增加可愛感,一般將水手藍改選粉藍色罷了。

其實除出晚裝喜歡大量使用這種中古風籮莉風,其實,一些英國和法國設計師也從來或不敢忘中古始之俑者將繁華展現,而為後世所帶來的潮流開宗立派;每當社會安定,百業興旺,這個潮流又會暗暗地捲土重來;然後各仕女身上就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無論是那個公主蓬蓬袖、高束腰、層層花邊裙擺、鑲蕾絲、荷葉領、徽章飾、金繡織邊……還不都是「蘿莉風」嗎? 近代西太后所引在她設計中的不就是表表者嗎?

要穿得像個小淑女,並不是就等於追仿裝個籮莉。要穿得真正籮莉,也不是隨便找家易裝服 (Costume) 店照著漫畫書中的角色造一套誇誇張張的就是。喜歡穿這風這格調,也不見得就是低俗,因為低俗不來自這種風格,只不過來自被變了質的錯誤印象;低俗也只因為對它的源由不求甚解而已。

個人感覺,若說我穿得很蘿莉,某程度我覺得這是在說我企圖穿得華麗卻落了低俗,可是又不能說「這身很中古」因為中古這兩字近代被日文漢語化,成為能再用的好東西、有點古董稱的。 當然現代潮流得兼顧生活的可行性,真正像中古時代所使用的衣料,看誰還能在街上走得動!

網上維基對這種由日本人進化的時尚,有更詳盡的詮譯。

var linkwithin_site_id = 81773;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