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韓遊:南怡的秋色

選 韓楓遊:Hotel Boutique 9 這家酒店,主要因為這次旅程的遊點全部集中在漢江北。

去南怡島是其中一個重視的遊點,為了這個地方,我也花過點功夫去翻資料;但可能寫這遊點的大多是年輕博客,很多都著重一次過并遊其他幾個附近的點;這曾經讓我有點疑惑——這是在說南怡島這地方沒什麼賣點嗎?

於是同行好友A就提議,不如參加本地一天遊,看見香港幾家旅行社都有代訂京畿一天遊。集中過資料,一般都會在一天內必到以下三個遊點:

  • 南怡島 Naminara Republic
  • 晨靜樹木園
  • 小法國村 Petite France
  • 江村鐵道自行車

一般費用大概在二人同行,每位港幣700-900之間;我相信分別在於包的一兩餐膳食。好了,三個女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 早上7時集合?不是吧!(沒有包晚餐的那個本地遊) 午後四時多就回程?那麼少時間?好趕啊!
  • 那單軌車遊,是每二人同踏動那車,那剩下一個落單,豈不好慘?加入團友啊,可是我們不想啊!
  • 另外小法國村應該是拍照的吧,車只能山崗下,步行上去遊一圈拍沒幾張照,就得跟隊離開。那我們去幹麼?

好吧,終歸出了結論,三個女人要悠悠然遊南怡島;不管它好不好。我們是賞景、賞楓、賞友情!

要知道,一起去旅行,爭論過程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大家是否有同一個結論,而又心甘的服從決定。然後,我們就這樣有了一個可能是這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共同美好回憶。

這個回憶裡;充滿著楓的紅,銀杏的黃,海的藍,繪本的童話色——

南怡島1

南怡島四季之色,都美讓人感動;一遊未能看盡四季美?不要緊,看他們紀念品店賣的四季景色做設計的傘子吧!我很少對紀念品說讚,但這個,我們三個女人磨蹭了一些時間,是要決定買多少把。

我會說,這些傘夠美嗎?不!單就現場賞楓,傘上的顏色遜太多了!但景色帶不走,帶上把傘刻上記憶。

DSC_3641

不行!一篇文章根本說不完南怡島上的美!

只好下文續說!


發表留言

再遇美中鴨子

上一次的 《美中.鴨子》令我感覺良好;這日台北來的好友,打算在海港城逛逛,購物後就跟我晚飯;於是我也就想起這裡。

再來吧!

5ZQG5VqJuEyZHxKvpHXGbDDZ18HhV7ZnAZB95_yiFMo

兩位女友來訊說走得累了,就早一點晚飯好了。

沒想到她們剛巧在六時前到達,又達半數人齊就可以即迎進內,還被安排了戶外小陽台處。

陽台應該是設作吸煙區,加上只寥寥幾席;這週初才正大霧迷漓 (看看《霧都香港的日子》就清楚),猜都是人棄我取才踫上好機會吧;這天應該都沒什麼好景啦。

誰知,這日剛巧有風,把霧霾吹散;維港景雖不算清朗,卻也不失魅力。

天氣也暖和,於是黃昏直達夜幕,美食陪著我們嘆賞夕陽淡下,華燈初上。

combo 美中鴨子-blog

可能是大家也累的關係,幾位女仕只點了幾味精點,味道是不錯,但我們只少了那分狂熱期待的衝動。還好藍藍能吃,我們則看著她吃,看著景色,其實也自已足。

點這烤鴨是必定之選,可是今次這鴨子也真夠姍姍來遲。點菜時,侍應總會溫馨提醒一下,烤鴨需等30分鐘。可是,今日來得比30分鐘還遲;我們都飽了。

看著烤鴨,無奈之情,是會令整個晚餐的前半得分倒扣的。

所以,我會提議侍應在人客點菜時,說明,烤鴨最後上菜,要等待,所以前面點的先不要吃太飽,或先點冷盤,逐一點,逐碟上。

我們這次就錯在,在烤鴨來之前,四人分享了兩客擔擔麪嘍。

女仕點餐,總會是中途在吃,忽然有意想添菜;就直忘記原來還有菜未上,肚腹空間有限,那個所謂甜品胃,也不能改功能頂上啦!

 


發表留言

香港的特色究竟是什麼?

最近為一項活動,要開手作資料搜集;當中涉及香港特色。

自己平常自命最地道香港人;但當面對這個問題,仍然呆了半響——是蛋撻嗎?避風塘炒蟹嗎?

不要都往吃裡想好吧!哪——是太平山嗎?還是中銀大廈?國金?

什麼也好,就是請別再說金紫荊廣場。

上維基找了好幾篇,都很片面的東西。

原來,我這個上推十代都原居這小漁港,祖父母輩到父母輩,也是港島與九龍半島的自由戀愛蒂配下的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到頭來,都還很疑惑。

整理一下,香港還是有很多特色的食、住、行、地標、文化的。 只是,近廿年,舊的建築物不斷地被遷拆,食店不斷被地價上升的舖租逼得再不能維持下去,而把傳統的食品都被慢慢地消失於城市。 住的,城市人要求居住質素,舊的居所模式被替代,原也難怪。交通,可能總算是變化最少,起碼外形還在,傳統留不住也是難怪,難道我們還要招手叫輛人力車吧。

可是,地標建築物,就不能好好留下嗎?好了,自從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事件,大家都意識到舊建築物再讓地產不斷的收購改建,我們的香港下代,怕且只有文物博物館裡,才能看回自己的城市演變和追朔?

中環的人力車?喔!自從天星碼頭遷了,皇后碼頭沒了,我都再想不到它們在哪裡出現?

海港的「幻彩詠香江」嗎?上次看那浮在海港的黃色橡皮鴨時,正巧是這雷射燈亂掃的表演時段;結果,灰灰的夜空斷斷續續地見到幾道毫無節奏的綠燈線、白燈線,在那夜空現一現,掃兩掃,停三幾分鐘……看得人好納悶,完全感覺不到它易如何開始,什麼時候演示完畢。身旁幾個內地遊客失望的問:「嗄!就是這樣了呀?」

海港的中式帆船?活動的佈景板!換了彩衣的天星小輪嗎?我倒還是愛綠色白色的那幾艘。

建築大廈群嗎?還不是灰灰沉沉的水泥堆。沒有藍天,沒有星夜,它們都不顯得漂亮。

還有什麼呢?怕要數到長洲太平清醮了、大澳船屋?

已經好多次,外地來的好友們,來了兩次後,都說:「香港除了在商場裡走,坐下來吃吃休休,真的沒什麼看頭。」

抱歉,我又要說;新界西岸,青馬大橋的落日,真的美;也因為那裡的天、山、海、路和樓,還是各自有展示嬌姿的空間。 夏末秋初,颱風前夕,雲霞變幻;冬盡風高,落日極美。

可是,香港的特色;就是,香港人都忙得累死,天天趕在商業區裡、地底裡鑽;回到狹小家居裡倒頭就睡;家的空間隨著地價,越來越小,在家生活的閒情,又隨著社會經濟緊縮,又越來越少。

回頭,香港的傳統特色文化,越離我們越遠。

想起上環大笪地;夜了消譴,買點地道什麼……現在誰還會夜了找三五知己在路邊摺檯摺凳,冰凍啤酒,兩碟滷水小菜嗎?

圖片來源:網上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