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四川行:上不完的菜

這成都華潤萬象城的國際氣球表演賽第一批工作團隊,算我是最後一個報到。

感謝主辦單位,刻意等我到步人齊;就在商場裡挑了家名為「嫩綠茶 Green Tea」的餐廳裡,大夥認識認識,一起先來熱身。

因為有幾個不同國籍的在座,統籌人希望可以讓大家多嚐嚐不同口味;這家嫩綠茶打的是新派客家菜,但我看卻是 fusion,是大廚自己喜愛的菜式都企圖收集進菜單裡。

不過,也因為這樣,最適合工作伙伴們,像我們這種組合來享用;因為裡面各適其式,自能找到合心水的菜式。

十人的餐桌,餐廳經理給了點菜意見;結果——

整個晚餐,像有上不完的菜!

因為,經理認為正常一客不足以夠用,建議各個菜都來雙份;而我們都是「外地客」還沒有習慣成都的菜每盤的份量都比我們想像的大。

一盤接一盤的捧上來,每當大家說:「好飽唷!」待應又捧上新的兩盤……

這裡只不過是其中大家還很興之所致在盤子放下後,相機先吃;也逐盤查詢是什麼菜名,不過,後來大家已經飽得只用眼睛看,吃不下了;幸好,有當地工作人員,由他們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去再跟家人享用;要不然,這太浪費了。

這一頓洗塵,由於菜實在太多,在座的大家,竟然就由各種驚呼聲中快速熟絡起來;因為每一盤都得在大家手上傳來傳去,桌子上位置不夠,還要不斷把盤子轉位置,又怕哪位害羞還沒下著試著味……現在回想起也覺得好笑。統籌那位覺得怪不好意思,我卻倒覺得這樣真夠熱鬧。

green-tea-dinner

菜太多款式,順手拿過餐廳菜單,滿滿密密麻麻的列著菜式;服務員對我說,他們幾乎每月都有更新,所以那菜單也保持著換新的,意思是我拿了研究也是白拿,不及再來時發現新驚喜。

整體來說,菜式中上水平,不能說很大驚喜,但對於旅客,又或抓破頭都想不到有什麼想吃的;就索性閉著眼在菜單上亂摘吧!

mmexport1471530610940_副本.jpg

有種快樂叫,看著就高興!


1 則迴響

Mind Mapping in meeting

從前在金融集團,每次開會;我都會望著一整列噴色白玻璃牆在發呆 (當然發呆的時間一定很短,因為環境不容許我多於兩分鐘的發呆;不過發呆是天生能力,即使只得一分鐘,腦袋還是足夠立即飛往那跟會議毫無干係的宇宙去)。

為什麼是對著那十多米長用的一列玻璃牆發呆,而不是對著那代表著全港最貴地段的維多利亞海峽在發呆?

因為我對於這種可以用來當作寫字板的噴色玻璃總有著一份衝動!

一列很長的噴色玻璃牆,一席各有各說的會議,卻沒有人慣於拿起筆去寫;因為這是金融集團的最高決策處,除老闆外,沒幾人勇於站出來把自己想到的寫畫出來;大家都慣於備妥 powerpoint,用電腦來展示;站在那裡一般都已經身處高位,這場景中儼如講者,老闆及高層們是聽眾,其餘人等是旁聽,沒有人會交錯交換著漫無天際的想法;一般都只回應點頭,同意,或抄寫備注,與自己將要被牽涉的工作。

我在自己的辦公室也設了一面,引來過一些眼紅的同事在私語;認為我不用水松板、小型白板;偏要成本高的玻璃板。幸好上司對我工作創意和效率向有信任;不過這板設在我工作桌上方,還不算是我希望的開會模式的最佳道具。

在牆上安裝玻璃寫字板,一整面牆的;在我後來替合夥人設計的辦公室裡才落實出來,這面牆,成為我們飛快地討論、交換複雜繁瑣的想法、構思、將分派執行的工作,或意願……什麼也有;有時甚至是畫著圖案,鬼臉。

特點是,這種稱為 mind mapping 的是近代流行的一種會議模式;覺得神探伽利略很酷?

1381752216_64ef

我覺得還不夠!的確,會議中講者把一大堆想法列寫 / 或用任何圖案,連線去表達、去把構思 / 可用資源 / 線索連貫;這寫板就是一個讓自己 / 聽眾更容易理解,梳理出大量在腦海亂七八糟的想法整理好,免去大量兜圈、枉耗的無謂時間,令處事更見爽快直接。

我和合夥人都是快板子,想法天馬行空,他偏理財,我偏創意。於是玻璃牆上每每被我們兩手同步在畫,偶爾,另外幾位合夥人也插入會加線加問號,圈出要討論的……

這樣每每能將會議推進快速達三五倍。我把方法傳到我所有參與的慈善團體會議中,雖然還是很多人看來對這種走出去,執起筆,在板上表達想法的方式還不很習慣;畢竟這類寫字板都總是設在主持會議的主席背後,很少會像我們之前在一個四人會議室裡也設落地一面大玻璃,大家把會議桌也搬開,索性隨便坐著、站著;所有人都觸手可及玻璃牆。

不過,有時,我在 Home Office 開會,我的玻璃板不夠大;於是我將板改為紙平鋪在飯桌上。

2015-07-02 18.01.59

讓大家跟著同一思維方向前進之餘,也是一個快速交換想法,歸納總結,列寫重點;這種速度與參與感,令那些開會只會說了像沒說的人再也無法閃躲。(想起從前有家公司某科技經理的開會式,說話和報告都永遠帶著大家遊花園)

散會前,不能遺漏的事;人人善用手機為這個 mind map result 拍照。

當然,這種開會模式,首先要主席放低主席那高高在上的權威。不過,這種模式,也是能看每個員工的表現;從主動程度、從筆跡;從字/圖案看他/她的表達力、也能看真性情真性格。放下一點,得著多點;老闆們,這可是賺的!再說,這可比每人拿著台 ipad 來開會好太多了,對不?!


發表留言

Le Gouter IFC 茶聚

跟藍小姐茶聚,亦公亦私。

近年自己跟自己打工,莫過於最嘆是會議訂在下午茶時份,挑個好地方,一邊談一談喝茶。

至於商不商機,開始看化;人坐在辦公室,偌大會讓室裡開會也好,自己房間裡也好,統共也不見得每個會議都是有商機。打工時,會議開久了,上司還小題大造去總經理那裡要求我每次會客前都先跟他預報。幸好,董事會老闆出聲替我擋格,給予我特別批準,我會見什麼人都不必通傳。為什麼在這些小事上頭都搞得程序複雜無比,無非都為個辦公室政治罷了。而辦公室政治這回事,也跟要玩的對象是誰,他負責的是什麼,和他在為著省下哪些人的功夫 (正所謂不看憎面看佛面);而扣成起事的成功機率有多少。

無論如何,起事和被逼參與都耗心耗神,最划不來。

反正我本來性格就最討厭坐得直直的開會,別看我平常長年端正秀麗,我卻最喜歡懶洋洋;其實誰會不是?人總是惰性的嘛。

吃下午茶,最不想踏足IFC;今天適逢黃昏另要見客,被逼穿戴整齊,沒錯,端莊秀麗——去!

藍小姐這個老朋友甫見到我,就一連炮讚我這天好漂亮,她說:「都說妳真是生就一副中環國金相。」看這算是什麼的讚美?其實,我能聽懂,她意思是這兩年很多時見我都一身散漫便服,認真穿上品牌的套裝,我又回到那種看上一副高貴仕女標準模式。可是,有些漂亮偶而為之不錯,重回這種天天扎著、畢直的板著腰,四吋高跟鞋,扭呀扭呀在厚毛地毯上婀娜;其實等同慢性自殺。

要不是她得要在中央郵政局辦點事,我們彼此偷出這中段午茶時份聚一聚,我們都不想挑 IFC Mall。

IFC 有什麼不好?!大抵還是有些拜慕中環金融核心消費區的人還是會說。

貴呀!貴得不值啊!有人身行動自由空間如我倆,大可離開這核心區,中上環有的是寧靜的小Cafe呢!

Greyhound 桌子都排得背貼背,說些東家長西家短就給聽去了。  對面的 Open Kitchen 就更吵,看來在 IFC 上班的、內地來的遊客都統統在裡面落腳。 轉上去樓上的 PANINO GIUSTO 沒有茶點小蛋糕,而且大多都是長凳,沒靠背的女人茶聚,會吃力的嘛。

Agnes b 在裝修,說是2015春才重開。

看來只有 Le Gouter 可選擇;但這家嘛,商場走廊路邊,都總是坐滿滿是人;而且,我其實對這種座位有點抗拒。 恰巧,室內有一張二人桌,藍小姐說今日她一直走運,叫我沾她的好運氣。

結果,港裔的男生忙得不可開交,一臉沒精打采。一位南亞裔的高級侍應生,面口不善;我們這兩個在90年代香港黃金期裡職程成長出長的女仕,不敢抱怨今時今日服務態度,只慨嘆今日的香港服務業早不如舊,又或者說,亞洲城市都一統在服務態度上不斷下滑,早已慣性認為態度傲慢,但說話上有用禮語,有照時回應就已經是優良級別。

小小空間中,空調冷得人發抖;瘦小的藍小姐要了三杯熱水才能勉強支撐;這天要不是我帶著正規行政人員套裝外套,也都受不住了。還有,藍小姐請教了我,為什麼小小空間都打著那麼多的燈,黃而強的小射燈,近距離強打下來的光罩,就連帳單都看不清楚,這又為著什麼呢?

「不就是為令妳面前那件蛋糕閃閃發亮,展現咖啡杯晶瑩的白瓷和裡面一如明星蛋臉般的咖啡特寫嗎?」

「好吧!但我坐下來不久就開始眼痛了!」其實我也是。

蛋糕是優,咖啡是良;服務是一般,環境勉強,氣氛甚冷——就是評語。

2014-09-05 17.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