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腰盤痛自療法

我的腰盤痛,歷史先是22歲那年小意外弄斷了左邊一條肋骨,因為堅持自己年青好勇,休了三週,爆開的骨長回來連接好,不劇痛,就當自己已休養完成。

結果在往下幾年,在長途巴士微側身挨著男友睡,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可叫我半身麻痺難受。

還不知不對,再過了幾年,裁縫師傅發現我左右肩不對稱了。好了,那時平常沒痛,就當無事人一樣生活,右肩比左肩斜,有什麼關係!

到懷著藍藍,她長得身長腿長的巨嬰,自己腰腹空間不夠,結果壓歪了尾龍骨一小截軟骨,生產後,有些天上班曲了身,板不直過來;這時才開始驚恐了。

找推拿師、理療師、物理治療師;結果每星期六早上都得在治療室裡被拉筋、矯正脊椎,推拿肌肉,那時盤腔左右穴位,輕輕按壓已經淚流滿面,痛得幾乎要咬毛巾竭痛。這樣的治療大半年後,再沒有身曲直時痛楚。於是回到自由日常柔身拉筋運動。

可是腰同盤骨的痛,總是醃醃悶悶的久不久就出現擾我;雖則不算影響步行同生活,但好多時睡醒起來、在辦公時坐得久了卻坐不好姿勢、月事前後,痛就來擾。有時候,外遊坐飛機巴士太長時間,我又會週身「籮籮攣」如坐針氈。

近兩年要是一連幾日走動過勞,盤骨就更加冤痛到讓我無法安,結果起身動又不是,坐著也不是;就是要我不斷扭動盤骨,直到好像有骨盤有點鬆不再硬幫幫那樣,可是隔一陣子又重複著,好不煩人。那些坊間甚至醫生醫師所教的:浸熱水浴、敷藥貼、塗什麼止痛靈,全部都治標不治本,好幾天又重頭來過。

早前同日本一位朋友提起,她說有個物理治療醫師教她一個小方法,她著我也試試。

用一個像孩子常用大小的圓抱枕,內裡填塞料卻不能太軟,必須有點實在與能有承托力,就在每晚睡覺前,全身平躺床上,將小枕置在盤骨與腰彎中間處,然後將整個人放鬆,由得身體的重力全卸在那個抱枕上,重點調好呼吸。

若放對位置,就能感到血液泵流到頭兩三隻腳趾去。最初開始,盡量延長到10-15分鐘,直到覺得上背有點不舒服,才拿走小枕。每晚要恆持做著,然後可將時間慢慢減少,到後來,每晚數分鐘就夠。

而好明顯,效果見的快;早上盤骨再不痛,於是我每晚都像上癮了,要先做好這個才入睡。

於是,我索性做了這個給自己!

12376187_10153458304111896_5497668457917643614_n

是用兩個不織布鞋袋重疊,把油柑葉塞得好滿好滿。再給它套個枕套。

AEON living store 有$12 的吹氣小枕,也可以用,但當然常用是不行的,我用來帶出埠時用。

我由2015年10中開始試這方法,11月初出遊時沒帶那吹氣的,在旅程中有兩天購物購得瘋,回到酒店房,一直讓盤骨在搖,浸了熱水澡稍好一點,但次日又隱隱痛的無心戀行。

但回家持續每晚也做這個動作,由一月開始已經再沒有出現腰盤痛的情況了。

希望這分享給更多婦女,讓大家受惠。


後注:

12月,日本朋友正式向我介紹一款他在日本跟物理治療師學用的名為「腰盤枕」的,配一套簡單動作,可以很有效治療。見是同樣道理,我也買了個試用。

然後發現淘寶有很多,反正估計分別只在於裡面填塞物料的承托力,我也訂了來比較。在淘寶強推配合所教的簡單運動可達通便減肥作用。

2016-03-05-18-31-57_%e5%89%af%e6%9c%ac

果然不出所料,正版跟翻版只在於裡面的填塞物料。但這個初期不會扣成影響,即是說只會影響老化快慢(即翻版很快會越來越扁,不過這是圓柱,只消每晚將扁了的轉過來用,保持著圓柱狀來用就好。)

經過9個多月的使用,每晚會自動自覺在睡前使用,因為若不使用,次日早上就會總覺關節有點怪怪不舒服;幾天不使用,像手肘膊位會有點格格在響;而用了就沒這些問題,所以變成一種自我督促習慣。

而最大受惠是,纏繞我好幾年反來覆去重發的腳跟的根膜炎問題,(只是同樣將枕壓在盤骨下) 是在很慢很慢的進程下,消失了。

已經多於三個月在踏著任何高跟、平底的鞋上,都不再會再因踏中那個易發炎的位置引致刺痛。

另外,媽媽試將枕壓在背中位置,發現背痛可減少之後,我也順將這腰盤枕往上移動,在背中(即兩臂圈翅骨中央位,這個上身豐滿女仕就會時時覺得肌肉硬同痛楚)當放鬆平躺上去,脊骨(我們常稱大陣)那平常說要找好的推拿師泰式按摩最常做的一招「㕷」/順骨,竟然會自動因自己體重要做到,而且是柔的,不像泰式你還要怕技師給你拗斷骨的擔心。

當枕再上推到膊時,如果像我常使用電腦,手肘處有時會懷疑自己可能是風濕的關節酸痛;這時會有感到血衝到膊與肘;我體驗的是,平常我壓著膊睡到起床時膊會格格作響。在做了這個時,膊轉頭不再有聲響,關節是鬆的,手肘也再沒那種痛。

重點:壓躺在枕上的每處,要放鬆平躺,調勻呼吸,全放鬆,靜待不少於2分鐘;才將枕上下轉到另一處去。(治療師說,因為不同的痛症狀況,在進行這個運動時可能會因為受痛,大家自然去縮、避;這樣就很難達到效果,所以呼吸是協助大家安穩情緒去感受那些來自身體痛的感覺,也要這樣才能感受到身體上痛的變化,那些是警號,也是進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