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個工作在深圳,我當了一陣子每天中港兩跑的跨境「學童」。
短短幾個月裡,見識了很多;當中好壞差半。
有些事的確讓我大開眼界、有些巧遇的人緣叫我驚喜……卻有更多讓我好好反思港深兩地的文化差異。
某日,相約了當地新交朋友在她家附近的購物商場中午飯短聚;她忽爾有事,請我先行用膳,她會趕過來。
她平常很能吃,總會挑正式餐廳,配飯、配肉的。我卻恰恰相反,午飯長年慣了在中環儷人的三文治輕食訓練,午餐裡吃飯,就整個下午打呵欠;見她不會坐下同桌午飯,我就挑家新派意式輕食館。
這店主賣水果茶。就我所見,這類水果茶風,由台灣吹至,年青一族都受在戶外庭園,捧一大杯,冰冰的、甜甜的,三五成群談個暢快。

一客午餐加幾塊錢就換這樣一大杯這樣冰茶,比加錢要一杯咖啡還化算;況且我試過好多次,深圳大多的咖啡都靠不攏的。
只是,這杯東西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像雜七亂八的配搭;看到裡面的水果吧!其實果肉都沒味道了。那杯水調的果汁都打了糖,完全不是自然品。只是冰冰的,還不算難喝。
這麼一大杯先來,我呷著呷著;餐——等了又等。
最後,那主菜意粉自然是上菜了;只是時間不經不覺在電子閱讀間流逝。
要等的人反正還沒來,下面沒有急著要辦的事;於是也沒有追究誤了的時間。
這時,經理過來遞上一張像新印制的、粗糙的小印票:「抱歉!今日廚裡出了點狀況,送餐都延誤了,讓客人等久了,對不起!送上這贈飲券,希望妳包容,下次再光臨!」
一看贈飲的自然就是店裡這特別推介的果茶,贈飲期限也只不過是一週間。結果我收了的贈飲券自然沒有機會用上;但感覺還是算不錯的,最低限度把略扣的分數大大加回來。
這小事一樁;卻因為幾星期後從星加坡回港省親的朋友,提到香港某食肆中一件叫人氣憤的事,重勾起這小事相題一比;香港給比了下去——哎也,這氣是另一層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