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薄荷牛柳粒配翠玉瓜沙律。香茅蝦

夏日炎炎,很自然就會想起在泰國渡假,吃些什麼?

今晚就做個泰式晚餐吧!

冬陰公,

薄荷牛柳粒配翠玉瓜沙律,

香茅蝦,

泰式雞肉炒河,

野苺奇異果乳酪冰,

與,咸檸七。

唔——泰惹味!

13680962_10153891255571896_7974868319389856482_n

午後只顧著跟朋友談天,遲了去市場,沒有好的新鮮大蝦;做冬陰公不好看。凍肉店慫恿我買他們凍肉庫裡收著的澳洲大蝦,說肉質很厚,爽口。驟看,蝦不連頭和尾都比一把廚用剪刀那般長,做冬陰公好像又誇張了點。不過,受不過他們一唱一和,買了四隻。

沒有小甜蔗,只好轉用香茅,以蝦滑,加入碎煙肉,意大利香草;味道也香。

薄荷牛柳粒配翠玉瓜沙律

材料:

  • 牛柳方粒約十粒
  • 翠玉瓜一隻小角切
  • 新鮮薄荷葉選大片四棵,約20-25片
  • 洋蔥半個幼切
  • 蒜子四顆切薄片
  • 紅椒兩隻切薄片

醬料:

  • 魚露 – 2湯匙
  • 椰棕糖 – 1湯匙
  • 鮮檸檬汁 – 2湯匙

造法:

  1. 將牛柳粒輕輕薄煎,放涼。
  2. 翠玉瓜用熱水烚熟,或烤一下,或在乾煎鍋上煎烤(我這次為方便,選用最後者)。
  3. 備沙律盤,先放入翠玉瓜,上鋪一半薄荷葉,再依次序放上牛柳粒,餘下另一半薄荷葉、洋蔥、辣椒。
  4. 吃前倒上醬汁。

 


1 則迴響

羅望子

主婦行街市之溫故知新篇

當日泰國老師教的,加上 Chatuchak 裡的醬料店,泰國華僑的姨姨教之謂「酸豆汁」——

原來正稱是 tamarind 羅望子,印尼文叫 Asam masak ,在港的印尼特色小什貨店又稱「酸子」或「小酸子」。

做泰菜時很多菜式都會用得到,但泰菜烹飪,很多已經做成一瓶瓶方便醬。

而印尼什貨店,則會搓成圖中磚狀;用的時候,以少開水調稀。

而地區的大型超市近年都已有新鮮羅望子果實賣,瓣開裡面,那看似龍眼肉的果肉,拆出來,搗爛,煮成汁亦可。

13233011_10153744252641896_1122907336677037326_n


發表留言

菠蘿炒飯

上次有依老師 (傻泰遊:學造泰菜的七道風味) 的食譜去造泰式菠蘿炒飯,味道是好,但家庭主婦不見得每次都要先備齊那麼多款的食材才動手。

就像這天,大塊買了兩個香水菠蘿,這兩父女都是菠蘿怪,當然打算切開就吃。誰知這菠蘿果如其名,只香有水但無甜味。

剩下一個小小的,如雞肋,食無味。棄可惜。

媽媽我就去翻冰箱,點兵:

2016-02-26 14.15.04

果然,主調的都有,雖然沒腰果,就用了些鹹餅乾敲碎頂替吧,反正只想要那重口感。

(2人份)

材料:

  • 香水菠蘿1隻,去皮,切丁
  • 冰雞肉3條,解凍,切丁
  • 冰蝦5隻,解凍,去腸,切丁
  • 什菇 8粒切粒
  • 青豆,半小碗
  • 指天椒半隻去銀切碎
  • 蒜頭,切碎粒2湯匙
  • 火蔥,切碎粒1湯匙
  • 雞蛋1隻,打勻
  • 冷飯2碗
  • 葡萄乾2湯匙
  • 魚露1湯匙
  • 鹽,適量
  • 白胡椒,適量

最後加上:

  • 以 Marks & Spencer 品牌的星型鹹餅乾代替腰果,敲碎,最後撈勻
  • 豬肉鬆,適量

2016-02-26 14.39.22

除出菠蘿、雞肉與蝦;就數這個葡萄乾、豬肉鬆,魚露與胡椒是最重點的!

 


發表留言

冬陰公湯 Tom Yam Kong

吃辣的確要經過長期訓練,這種練習並不是單求一次過辣到噴火燒胃;而是日常飲食中逐少逐少的去增加,去習慣,去感受那種由辣帶來的興奮感的層次在遞升。

在家裡當少女,家裡從來不吃辣,過年吃媽媽造蘿蔔糕加一點點辣椒醬已經是極限。婚後跟大塊四處去遊玩,他喜歡辣時的爆汗感,幾個大男人坐街邊吃炒蜆炒螺,頭頂至胸前汗如雨下,他們卻大叫過癮。

後來我愛上吃泰菜,苦於難約飯腳,這個鍛辣期拖得好長。加上藍藍還小,帶小孩不應吃辣;吃些少辣這回事,成為刻意相約好友的特備節目。這些好友嘛,都是些「拼死為朋友」心態。

好友的前度喜歡吃辣,有段時間誓將一碗好端端雲吞麵將辣椒油染紅;我看著就心驚。當時家裡就為這位幾乎每週末都來孵麻將檯的仁兄備買辣油。可是,幾年後,他胃出事了,不能再吃辣。所以啊!這還是不能太用力,過了頭,對自己無好處。

不過,華南地濕,稍慢練習偶然為之,則心脾都有好處。我自小濕熱胃寒;受了好多年長時期打噎之苦。最後都是開始吃辣給根治了。可是,我則還是停留在輕度辣,少辣恰宜,剛好在冒汗、能回味,身會滾盪反應;就夠!而且,我還是愛嚐不同的辣源或拼合後所帶來感覺變化的那個階段。

之前與兩好友去泰國玩了幾天,專程上了一節泰菜課。《傻泰遊:學造泰菜的七道風味》回家興致勃勃,幾個女人又試著造。我可能因為有大塊這個大肚皮支援,算是練習過幾次。只是藍藍每次都怨說太辣,腸胃受不了 (她還在初練吃辣中,程度只比日式甘味咖喱好一點點)。

這晚專程去準備了一席自家泰菜,冬陰公其實是超額成功,只是加上其餘三味都是辣;公主大人先是讚個湯很好,但已超過極限了,再來那些就辣得沒心情吃 (反正前兩天,才造過柚子沙律給娘家吃,這天是故意再造一次加了辣的給大塊先生品嚐)。

好吧好吧,下次只能逐餐單一辣項練習好了!

2015-09-29 12.13.55

Facebook 上好友見狀,紛紛來問我這麼多料的冬陰公食譜分享。我也就將泰菜老師教的列出來,加了我的備注;大家也來試試吧!

Tom Yam Kong 冬陰公 (4位用)

材料:

  • 大蝦數隻,或素食者用 / 加配: 鮮草菇 4隻 與滑豆腐一大磚
  • 香茅 2條 切厚段
  • 南薑 4厚片
  • 非洲檸檬葉 3片
  • 指天椒 2-4顆 (我通常調整為劏開洗走所有椒銀)
  • 雞肉 (素食或以什蔬代之) 3杯
  • 蕃茄 1個切片
  • 洋蔥 1個切片

調味:

  • 魚露 2湯匙
  • 豉油 2湯匙
  • 椰棕糖 1湯匙
  • Tamarind 酸豆汁 1湯匙
  • 檸檬 / 青檸汁 1湯匙
  • 辣椒油 1湯匙 (我通常調整為 2茶匙)

上菜前配飾 (打碎 / 搗爛):

  • 芫茜 適量
  • 青蔥 適量
  • 椰子奶漿

造法:

  1. 先將蝦剝好殼,但留尾,只去頭去腸。(不過我也有見餐廳連蝦頭一起放入煮,應該除食相更好看也會增加蝦的味道。)
  2. 將香茅、香料類材料放入鍋中,沸起,加入除出蝦以外的其他所有材料,煮沸 3-5分鐘。
  3. 加入蝦多煮 2分鐘。
  4. 分碗,加上菜前配飾。完成

?

注:圖中這次,我更加入金菇 (跟所有材料入鍋)、青口 (跟蝦入鍋),並將其中半個蕃茄角切,青檸角切放入湯裡煮。


發表留言

金象餐廳

隨住地舖舖租直線上颷,屯門碼頭區美樂輕鐵站前一列地舖成為小餐館聚集的新焦點。

泰國菜新駐場,令區內頓時牽起人潮。

其實屯門區有不少泰菜館,也幾乎家家都常客滿,但碼頭區因領展(前名領匯)對蝴蝶村商場作大改建計劃起始,挑選的食肆都不再是應市場所需,這區內食客市場都是早年已安居樂業的優閒中年以上家庭,直接說就是全都已成年的家庭,對吃有一定要求,不追時摩卻選精巧實惠。領展的發展在表面上是惠及大眾,改善商場樓面,裝潢華麗,卻換了一堆新派國內推崇的連鎖所謂特色菜,全都似是而非,做的食品根本就是一堆快餐,卻又不及大家樂來得街坊實惠,對於一班土長的中晚年食客,都不是慣味。

金象餐廳都是走小社區味道,價錢還實惠的,選擇以一家小店來說已相當不俗,當然不能過份苛嚴,但整體平均分很高了。
20150924_200119_副本


發表留言

泰式大蝦柚子沙律

記今日所造為 6-8人份量

材料:

  • 柚子一個
  • 已剝殼冰鮮大蝦一包 (之前在一田買過盒泰國急凍熟帶頭白對蝦 $98,500g,相當不錯。) (今日所用的是佳寶賣的中國金航急凍去殼大蝦,$58,454g,也不錯的。)
  • 蜜糖烤花生 隨意

調味:

  • 乾蔥 (現買的瓶裝) 4湯匙
  • 乾辣椒碎 (隨喜好)
  • 蔥頭(切細粒)2粒
  • 蒜頭 (切薄片) 兩瓣
  • 罐裝椰漿 4湯匙
  • 青檸 (搾汁) 2個
  • 魚露 5-6茶匙
  • 香茅粉 3茶匙
  • 椰糖 2湯匙

巧剝柚子皮,可參考:

造法:

  • 將用橄欖油熱鍋放入大蝦,少許鹽,少許水,把蝦煮至紅身白肉透明,熄火去水攤涼。
  • 將柚子肉拆好,放入大沙律盤中,最好用泰式木盤,或堅固沙律盤。
  • 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用木杵,把調味料盅壓出汁液混和好。(這個步驟是做任何泰式沙律最重要一步,要造原味泰沙律,這個不可偷懶跳過。!)
  • 加入大蝦和花生拌好,即成。

12063568_10153253227481896_3417492083572454172_n


1 則迴響

珠海:長隆馬戲酒店,吃什麼?

長隆2

一列向著樂園幾家酒店相連的人造運河前,有德國啤酒餐廳、澳洲里斯本菜、泰國菜、印度菜……雖然每家都小小的,但看來好多選擇啊!

大塊旅遊,住可以隨便,玩可以隨意;就是吃的時間不能跳過。

我在入住後還沒機會撲倒床上來個小午覺,就被他拉了出去:「吃呀!」

要看看酒店的自助午餐嗎?「不!明早不是都得去那裡吃嗎?現在幹麼又去?!」

問服務員,他們說穿過馬戲訂座櫃檯後面的通道,那裡有幾家餐廳。一聽到有幾家,有點興奮了!

的確是一列好幾家,有德國啤酒餐廳、澳洲里斯本菜、泰國菜、印度菜……雖然每家都小小的,但看來好多選擇啊!

不過全部未開門營業;都答:「今日會開業。」

快下午三時了,那意思是晚餐吧?!

泰國餐館的最熱情,請我們先坐下,給我水,他們去找大廚看看會不會立即開廚。大塊說:「怎麼等?搞得來都天黑啦!」

長隆3

拉著我走;結果只得一家小咖啡室,和一家港式茶餐廳。咖啡室的佈置好漂亮,可是統共幾個盤子,每個盤子上得寥寥幾個冷冰冰的麪包,杯子蛋糕的樣子也一點不吸引,賣的價錢也不算平。所以,門庭羅雀也是正常賽果。

長隆4

茶餐廳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不是我選擇,港人出遊去港式茶餐廳更加是我認為大忌;不過,今次不得不說;幸好大塊堅持他肚子餓,一定要吃點飽肚的,我們今次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選了最好的選擇!

坦白說,服務是很糟糕的,整班服務員還在「訓練中」,落單系統混亂,帶位也亂七八糟,在門外聽到一個客人問服務員:「有沒有七個位?」服務員說:「抱歉!沒有啊!」「把檯湊到一起不行嗎?」「抱歉,不行啊。」但其實一看店堂裡,就見到大家自行在補替服務生自助服務中了。

但也因為服務訓練中,服務員的態度還是熱情的。而最暗叫好彩的是,我們點的兩個餐點——海南雞飯、咖喱牛肉飯;都有令人意外的水準。

午飯後,我們很悠閒地在樂園裡閒盪一次,記認好位置,反正酒店就圍著樂園,樂園出口步行到酒店才只不過5-10分鐘腳程,酒店住客都無限次出入樂園,我倆又沒有樂園機動狂熱症;這樣懶洋洋的方式最好。

我們選的是黃昏馬戲場次,想著看完就好好出來吃一頓;馬戲的確好看,單是來為著看它的表演也自值得!

看完,夜深,對於這一個晚餐好期待。

為報答今日下午熱情,我們又回到泰國菜「芭堤雅大象吧」去;卻發現原來那幾家看來是各具特色的主題餐廳都其實只是在裝潢上區分特色,用的餐牌都是一樣的,而且,你大可像在香港的大牌檔裡點菜,坐茶檔的檯,叫雲吞檔的麪,再去粥檔那邊叫碗綠豆粥那樣。你說他們這樣把主題餐廳的應有氛圍壓了檔嗎?他們卻覺得這樣夠玩格啊!哈哈,你奈何得了?!

由於所有食客根本沒搞明白幾個餐廳都用同一份菜單,然後服務生卻要因為客人提出的問題而跑來跑去問答案,而幾間餐廳所備的菜單又根本不足應付所有桌子…於是這夜找桌子自搬桌子的亂成一團、去鄰桌借用菜單的人來人往、單落得七零八落…兩桌外藉人仕操著不流暢的普通話在罵了——也實在難怪的,孩子們不能餓,看完馬戲就想吃,等啊等的,只見人動卻沒見菜來!
長隆5哈,我們還是是幸運的,因為泰菜這家的兩個服務生覺得下午虧待了我,對我們這桌算是上著心的。食物其實算不錯的,要不,我才沒興趣記下這篇。曼谷炭燒牛肉沙拉(¥48)、維塞烏炭燒胡椒肉(¥85)、、拉廊咖喱大蝦(¥80)、冰凍啤酒,只差那麼一丁點就是完美的一餐,因為他們沒有甜品!我們以為酒店裡設有的小便利店裡準有雪糕吧,對不起,沒有!

長隆6

於是,我連帶本來可以趕上去樂園裡看煙花的興致都沒了!

那個整晚在「晚餐還沒有句號」下在酒店房間中籮籮攣中入睡。

我會記著的,你們沒有給我這夜一客美滿甜品!怨念!(嘟著嘴巴…)


發表留言

傻泰遊:COOL HOUSE

COOL HOUSE 是一家餐館。

就在我們最餓,隨便找一家都能吃下一隻象的時候選中它。

不過,不因為我們太餓而覺得他們的菜好;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只打算一間吃完轉另一家再吃,反正我們都打算一直吃、吃、吃、吃;用短時間吃最多店。

所以,覺得這家店的菜好吃,只是一個偶然下的驚喜。

cool

以上四道菜加三瓶泰國象啤;加一及稅,一共盛惠 Baht 1600.72;折港幣$380。

服務好,水準高!


Cool House

Central Pattaya Rd, Nong Prue, Bang Lamung, Chon Buri


4 則迴響

傻泰遊:學造泰菜的七道風味

三位靚「師奶」都做了人家媳婦好多年,即使平常都是最標準的職業婦女,同樣將最博殺的時光,貢獻香港經濟黃金廿年中;所以向來都是「無飯主婦」一派。

不過,家總是一頭家,有下一代,再不常入廚,都少不免平常有幾道「散手」傍身。之不過,真正去拜師上課學煮幾味;還真是第一次!我們這號太太們,擔起半頭家,週一至五上班竭盡腦汁,週六日帶還未成長的孩子就體力勞動,頂多買幾本烹飪書學著造;上課學造精致菜式?別玩啦!

泰國,彼此都分別來過了,名勝也就已不在我們此行目的。

「大清早,芭堤雅沒人起床去玩,我們就去學泰菜吧!」她們都交托我:「曼谷有家明星泰菜學堂,妳們得選要很迆(Hea)地學,還是反正學,就要學一張証書回來?」通常這最後一句的想法都比較像我的要求。結果預期,兩票選迆,我票選無所謂。好!一於就迆著學!

九時上課,八時起床去吃早餐等司機來接;坦白的,我們也有過一分鐘:「可以不去學嗎?」的迷糊。而且,我前一晚在外邊回到酒店後一直發燒;身邊只有必理痛,全靠不斷喝大量的水,起床時燒還沒全退,但人還算精神。就打算觀察一下,午時燒還不退就得找醫生。

我是從網上找到這家泰菜教室的。DSC_1047

教室設在民居,雖然看地圖是距離市場不遠;不過小路進入一堆民住小屋不好找,所以雖然明知芭堤雅能有多大,我們都選用請Sheri 老師叫車來接我們去。

Sheri老師問我們之前有沒有學過泰菜,吩咐我們在牆上的相集裡選要學哪些款式;每位學員可以學四款菜式。我們就隨手點了四款,誰知 Sheri 老師起勁的告訴我們不是一起學四款,是每位學員學四款。哇!一算,我們要在四小時學十二款嗎?!M連忙耍手:「才不要啊!我們造十二道菜出來,我們怎麼吃得了!而且手忙腳亂又不會好吃到哪裡,怕一整天都搞不好,累個死。」跟Sheri 老師說我們只要三個人一起學四款就夠,老師很尷尬,一直解釋我們付的學費每人Baht 1250 是學四款菜的……結果大家費了一陣子唇舌,才搞清楚彼此意願。最後我們決定了六款。

DSC_1035

老師先給我們一份英文的食譜,叫我們先休息一下,她這就去市場買菜。三個卻一起嚷著:「要買的東西那麼多,我們也去幫忙啊。」她說不用了,拿的不會多。我們還是堅持,要跟著去市場見識見識嘛。這時才見到 Sheri 綻出比較放鬆的笑容,大抵這時才覺得這三個學生倒不是那麼麻煩的吧。(究竟是港人都讓人存著「麻煩」印象?) Sheri 說她去香港,看過維港煙花匯演,漂亮極了;正在計劃二月再訪香港,要多看一次。她這樣說,卻給我們建了個芭堤雅這晚夜裡的煙花節,看來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2014-11-28 09.21.43

芭堤雅中心鮮市場

芭堤雅中心鮮市場

三個學員跟著老師出門,一直在竊竊討論著:「她兩手空空就出去?怎麼拿得了!」我們倒比她緊張得多。原來,她帶我們去市場側一家小型酒店外停著的一個車檔。

DSC_1041

別看這小檔攤小小,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與其說它像我們的那種村口小雜貨店,它更像一個迷你超市。瓜菜超過50款、新鮮香料都廿多三十款、有鮮肉、蛋…甚至海味、醬料,種類齊全而且樣式不少。

打開這個流動凍肉櫃,裡面應有盡有。

打開這個流動凍肉櫃,裡面應有盡有。

令三位靚太刮目瞠舌的不止是其食材包攬之廣,更者,是可以買的份量!圖中靠右方凍櫃邊的箕和那束菜蔬就是我們幾道菜的食材3/4齊備了。直至我們回到教室,我們都一臉驚愣不能置信!要知道,平常我們只不過在家裡造個晚餐,食材都可能兩大袋——

沿途,我們原先還以為要靠停其他店;老師一手抽著輕鬆得很,我們幾次說幫忙都被拒絕;事實上,也太輕鬆了吧!慢著,那四互條豆角、三條芥蘭,可以用在哪裡?然後,我們一直私語:「夠妳吃還是我吃?這也好,別塞滿了午飯沒得去餐館吃好的。這樣給我們亂學浪費掉的都不會多……」

在芒果攤前,我被留住腳步;芒果香味澎湃,老師提議我們也學做芒果糯米飯。

太好哇!於是,我們得挑戰一個早上完成七道泰風味!

2014-11-28 09.42.41

老師教芒果要挑深色,微帶一些淡淡黑點,才是香熟。造糯米飯不夠香熟的不好吃,皮反正是去掉,肉厚實,皮不好看不打緊。

到了教室,幾個人還是拿著那兩條豆角一直笑一直笑。都說在香港向菜販要買三條豆角會招致怎麼的謾罵呢?

到了教室,幾個人還是拿著那兩條豆角一直笑一直笑。都說在香港向菜販要買三條豆角會招致怎麼的謾罵呢?

謎底揭開,看一份泰式炒河粉,芥蘭的份量就真的這麼的一條啊!這麼少的食材,真的可以煮出什麼好東西嗎?

2014-11-28 10.04.36

三個開始時雞手鴨腳的,自是難免,但很快也能追上老師步伐啦。只是教室沒空調,雖然窗戶全開這季節也偶送微風,但我們都大汗淋漓。尤其是我,不過,這辛勞很值得,挑戰還沒完,我的發燒早全退了。我忙得興奮,也不再覺得自己抱恙中。

thai happy home cooking

10418950_10152571991686896_7322871359476290558_n

這裡的每一道菜只是一人煮出來自己的份量。
每造好一道,坐下來抹汗、休息、嚐自己造的味道;這個自作自受倒是相當不錯的!

然後再不敢看輕今早老師手上的食材,我們吃到後來,芒果糯米飯要打包回酒店吃。這七道菜已夠我們吃撐了!反思一下,我們平時究竟有沒好好尊重食材,而且,我們是否都買太多,剩餘太多?

一個早上,煮煮、吃吃;整個教室內外,就只聽到我們嘻嘻哈哈的笑聲。

流著汗,三個很青春、很認真的好學生!

A說:「是時候去喝罐冰冰的啤酒啊!」

DSC_1028


Happy Home Thai Cooking
211/13 Moo 9, Pattaya Klang (Central Pattaya), Soi 12 (Soi AR) | Nongplue, Banglamung, Chonburi, Pattaya20260, Thailand
電話:+66 84 417 5258
Facebook:HappyHomeThaiCookingSchool


發表留言

太可惜的完美遊船下午茶

香港人對「遊船河」並不陌生,尤其是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因為曾幾何時,這個玩意非常盛行。 無論是公司老闆,還是打工仔,都覺得出海去吹吹海風直是人生樂事。

回想,這可能只因為當年空調未夠普及,海風的確是爽。

 

而且,遊艇這玩意,還堪算是個高消費,也老外鍾情的玩意,一般就只有銀行大班,洋行經理等這樣的級數才會玩得起。於是打工仔都愛在這種玩意上頭抓準時機,對上司們、貴賓們、嬌客們大擦鞋,投其所好;情況一如今日「陪老細打高爾夫」情景相若吧。

週五、週末的中環皇后碼頭,例必站有一大堆準備登船的人兒,海面上又是大堆大堆的白色西式、桃木色中式的遊艇在徘徘徊徊,每當船把人客都接齊要正式開動時,都能聽到船上的人在歡呼的聲音……這些景象彷彿才只不過是在九七後,逐漸消失吧。

說到船上玩樂,最講究的是就是吃和喝。 卡拉OK要到九十年代初才盛行到一般租用遊艇上去,在這之前,除卻夏日出海到達目的地,縱身跳入綠波中暢泳外,沿途似乎就只有談談情、打打麻將吧。

於是,吃什麼,配點什麼雞尾酒……是準備遊船派對的最重要主題。 若然在船上連吃這一科也欠奉,空空盪盪看一望無際的大海,會是很Dry的吧。

也許我是給這種慨念早根生在腦裡吧;當我跟台灣那邊同事在安排整團人到船上行程時,似乎忘了大家的肚子盛載量有限,加上慣性感覺大家在玩得費力後,定必飢腸轆轆。記得從前舅舅一開動遊艇出海,我們都總是吃過嘴巴沒停啦。

對!從前嘛,那時整班都是十來歲大孩子,就像金魚,永不會叫飽就是了;吃過了,吐有吐了出來,花有花掉在精力裡;只要是還清醒,嘴巴儘可以繼續把東西塞進去。

一心為團選最好的,於是挑了芭蕉葉的泰式小吃;只為求酸辣醒胃。 芭蕉葉老闆娘既是老同學,又一心想提供最得體的陳設,打過好幾次電話來,說無論如何不能一盤混著不同味道,每一盤都得要放得滿滿地才登樣。

雖然后海灣一帶的海浪已算很平靜,(要不怎麼可能見得到海豚!)可是,明顯地大家都是都市人,還是不太慣在船上長時間顛簸著;當中怕暈的,吃了兩顆暈船藥的,眼皮就太重,一直沉沉地迷糊地靠著睡,只作個後備的吃一顆的確沒那麼睏,可是胃裡翻滾也不太好受。

於是茶點幾乎原封不動;最捧場的就是船家郭氏夫婦。

郭太太悄聲問:「這是哪家的美食,可是我在船上獃這麼些年客人備的美食中,最好的一頓呢!」

食物再好,卻錯了時候,終還是得個枉費。

登岸時送了一大盤給郭太享用,她笑說要拿回去跟孩子們共享。

眼睛裡也飽了——一頓完美的下午茶。

太可惜的完美遊船下午茶 太可惜的完美遊船下午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