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大航假期辦的兩天台山遊 ,當導遊在起步後不久提到回程會帶團友去十九涌;即時已經引起車內一陣哄動。
我出遊國內廣東省比較愚笨,一直問:「什麼地方值得如此大的反應?」聽導遊跟團友阿姨們的往來對話,這裡是個鮮市場,賣的蓮耦、蕃薯特別好……
我不禁芫薾——帶一條蓮耦回家吃足一週嗎?還是扛一箱蕃薯嗎?由這裡買這些回去,玩笑吧!我找不出興奮的沸點。
然後在星泉溫泉酒店每客人在溫泉享用過後,送上一碗蕃薯糖水;遇上同團另一對夫婦,那位太太又一次很雀躍地跟我們介紹在十九涌那裡賣的蕃薯才夠好,這面前的嘛,粗吃吧!
好!我好奇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能令一眾太太心動如斯。
先由名字上去估量,涌是指江河入海口的河汊;聽導遊說這區是由數字一直數下去,十九就正正是中間數。那我猜——這就正是因珠三角河汊所形成肥沃土壤,兼納鹹淡水的豐富水產的一個大型市墟。
車停在一個沿岸處,沿路步入,地區已發展成一個漁市場模樣 (事實上近年已口傳改稱為十九涌漁人碼頭)。
導遊早一再叮囑大家先別忙看仔細,直入到晚餐點的餐廳,才解散自由活動;可是,一見眼前狀,大夥已經忍不住,隊尾消失個無形無蹤;害得導遊在市集前大揮隊旗良久才集回全隊。
冰冰導遊發現團友只顧著購物而跟不上隊,重又走出大路上揮著旗熾。
事實上也難怪大家,單是沿途走來,賣的水果全都碩大壯實,香氣撲鼻;就連兩最入旁的水產店,和前頭沿岸填地攤小漁船直鋪地面兜售的鮮鹹海產所散的腥氣都能蓋過。
店裡有賣上述的,還有很多乾果、生猛貴價海鮮、入口與本地生產種植的,紛陳面前;販家叫賣,還有這裡除海鮮外,統統都設試食。蕃薯、蓮耦、芒果、木瓜、香蕉……統統都可以。試問,人步進,哪可以不管向前行呢?!
跟團,加上黃昏到步,晚餐在即;我和大塊逐家攤檔看是可能,但逐一細問研究產物就是絕不可能。
單是蕃薯,一個檔口都讓你試吃四五款,每款兩全手指大小的;這樣走來吃來,怎不興奮?!當中有款稱之「一點紅」的蕃薯,是黃種蕃薯,內心由頭到尾有一線紫薯芯貫穿,相信是將兩品種混在一起,口味也帶有兩品種的特徵,兩味集成,自然是味覺層次豐富了;不過檔主稱這款還是最宜隔水蒸;而這類蕃薯都是沙地所種,肉質較挺,隔水加了水份,吃來不黏不乾,恰到好處。
這裡由於位處是廣州;廣東人營商向來以處事摩登,講衛生,磊落大方見稱;就連大塊都嘆說:「他們都把日本販賣秘技都學來了。」走埋去,非常熱情談天,不單教你如何吃、如何保養水果,如何是包裝得好帶回港;你問種植的法兒,他們天文地理農耕都跟你笑談;好吧,我們倆怕攜,最後只幫襯了一隻芒果、一梳火龍蕉;店主夫婦一樣笑容滿面。團友一家上下買的多,那邊店主知是旅遊團,索性送他一隻木瓜跟團友分享。這樣做生意,能有漏網魚嗎?
說回去那火龍蕉,我雖住新界幾十年,附近地區都識有原住民家園前長年種有本地大蕉,我也愛吃各式香蕉,但在港就從來沒見識過這樣一幾梳密疊式,還每隻都肥壯到這個樣子的,而且是紅色的。原來這種稱之火龍蕉是廣州果農培植,超過五年樹才能種得出這樣的果,啡色是未熟透時(竟然!)而熟透之時皮橘紅色鮮艷;裡面果肉比世界馳名世紀的地捫 (Del Monte) 香蕉還要壯實肉感。店主說這紅艷時摘下細梳,回家包保五日不變黑;哇!這說我好懷疑!要知道在香港,香蕉由青買回家去放至轉黑,都過不了五日啦。
為求証,我故意放在家餐桌水果盤上監察,三天過去,除色澤暗了點,的確沒有發黑的跡象,而果肉也沒有壞軟下來;不得不讚啊!
蓮耦怕吃不完整條,沒買。但見團友都買一條,檔主把果連泥入在長的藍膠套中,套好,頭尾用繩綁好,讓客人揹在背上,一如劍客游走市場煞是趣怪。
看來這漁人碼頭很快會繼續擴充範圍,入口處已有號稱港式海鮮扒房餐廳,看來也相當不錯,價錢也只是香港花園餐廳左右。而碼頭檔口,岸邊也有家依日式佈置的三文魚刺身店。也見有其他出入口經貿的特色食品,廣州老文化的涼果更加五花八門。
按導遊說,近年港人自駕遊都總會在回程時停這裡,買個夠上車,直畢回家,滿載而歸;也確實是個好景點!
長居深圳和廣州的好友都說:「賣的看來貴了啦。」這個沒辦法!我們可是鴨仔團,只道買的開心,價錢還是比香港買得的平宜了,就是好東西啦!有時候,出遊只圖高興,比本地人出高一點價,何妨呢!
於是,導遊冰冰小姐就相當滿意,說帶我們這團超好;買的爽手,談的高興,相處客氣,氣氛愉快,老老嫩嫩都有說有笑。
旅遊嘛!難道就是要鬧出;掌擱導遊,團友大打出手,拳來腳往,送院救治,企硬索償,逐項計算,精算回報嗎?
Categories: 豐盛味蕾 、四方遊趣 | Tags: 特產 , 珠三角 , 短程遊 , 美食 , 食品 , 農產 , travel , 市集 , 廣州 , 廣東 , 手信 , 水產 , 海鮮 , 中國、台灣 , 伴手禮 | Perma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