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話別前的飯聚—前輩賢伉儷

一個快樂得難以形容的飯局,就係由第二碟餸後就一直唔記得影相;最後連合照都唔記得得影;但我們一起散步,談天、我陪他們等車,大家擁抱。

賢伉儷是由GE時代相識的前輩;太太說上次見我時,bb在我肚入面。先生一直有跟她提到跟我見面談什麼,說喜歡我爽朗聰明談笑風生(我不忘讚太太好大方);於是展開我們兩個女人對自己身邊人及婚姻的相似態度的深談;抱歉這刻先生變成陪坐。她今日超愛我送她的禮物。好愛我為她調的香味,那是尤加利加檸檬。上一次送他們的蠟燭,香味也喜歡;但孫女也好喜歡那味道,一直說不相信是蠟燭,所以爺爺送了給她。

記一下今晚豐富全海鮮宴;鹽焗蟹、清酒煮花甲、豉椒炒蟶子王、椒鹽賴尿蝦、粉絲蒜蓉大扇貝、椒絲腐乳通菜、招牌馬友砂鍋炒飯。

之後他們跟隨兒子孫兒們回去NY,約定保重,跨過萬里會再相見!謝謝前輩這位好好先生一直關顧小妹我,以前身在金融的日子,他都常給予鼓勵;這幾年還是每次茶聚大家都天南地北,談得高興,我每次都獲益良多。26年後重遇太太,也是性情中人,他們兩夫妻相處互相包容敬愛,也是我的榜樣。

世界也真實在細小——

因為賢伉儷要回NY,叮囑我一定要過去相聚盤桓,提到我也應該是有好些業務伙伴和好友會在美國才對;我說我業務有關的全都在西岸裡,不是Miami就是Orlando;NY 就只有兩位Aunties,確實有機會一遊也得要去探望探望;就提到上次auntie到港也百忙小聚了,順提到這位女強人 Auntie 的品牌;誰知前輩說:「真巧,我一位好友是她前合作伙伴(香港及大中華區)當年她來港也大家在一個非正式場合裡介紹過,匆匆見過一面。然後太太有位好友是她的私交好友…」啊!What a small world! 

但廣東名門竟然不造酸辣炒蜆,有丁點的失望。


發表留言

四川行:蠔鱻香的玩趣

主辦單位宴請慶功。

兩位外國來的氣球師工作完滿結束,心情大輕鬆。

七時,炎熱黃昏,成都的城區氣溫不見得有很大的降溫;從工作的地方華潤萬象城,步行到華潤24城海洋皇藝術匯,雖說都還是在華潤24城區中,但也需要十幾分鐘步行;不過,大家說說笑笑的,也不難過。

幾日在成都已發現,四川商戶似乎對三個字合成的用字特別情有獨鍾;淼、焱、鑫字更是屢見不鮮,今次這家餐廳也用鱻這個字。

這店如一些內地餐廳,不算得很有特色,但甫坐下,已見趣味。

先看看桌面小玩意!

wet tissue.jpg

一班不同國籍的工作伙伴,一看到桌上面這疑似避孕袋包裝的東西,已經鬧哄哄起來。

接下來,打開筷子套,除了短了點,不覺得異樣。另一個小包裝裡面竟然是這樣的兩管小竹枝——用來做筷子好像太短,用來當叉又好像太鈍了吧?大家又研究很久見都沒想出定案來,外國人索性把它收到口袋去當紀念品了。

chopsticks.jpg

後來,才知道,筷子腳的地方是一個管套,那兩小竹枝其實是套進去用的。哎也,整桌都是外地人,無一個知道這樣,統統都已把銀色筷子腳部份放了入嘴裡了。

接下來,才夠瞧!

這已經是叫小號的,我稱之為一船海鮮;絕不誇張,幾乎一艘小艇那樣的大小,要由兩三服務員,另加兩個協助,才能抬上桌面。

seasfood boat

除圖片中看到的海鮮,其實下面墊著的都非常豐盛;在鮑魚下面其實是多寶魚,左下角已有一小截粟米漸露頭角,其實下面還收著很多,還有一些耐烹的南瓜、芋塊、粉絲……等。

我們還是點了其他菜,不過,都被忘記了;當日眼前,及過後記憶,只夠剛好存著這盛船海鮮罷了。


蚝鱻香海鲜音乐主题餐厅  成都市成华区双成二路15号附183号 (电话:+86 288 666 9690)

 


1 則迴響

廣州南沙十九涌

聖誕大航假期辦的兩天台山遊,當導遊在起步後不久提到回程會帶團友去十九涌;即時已經引起車內一陣哄動。

我出遊國內廣東省比較愚笨,一直問:「什麼地方值得如此大的反應?」聽導遊跟團友阿姨們的往來對話,這裡是個鮮市場,賣的蓮耦、蕃薯特別好……

我不禁芫薾——帶一條蓮耦回家吃足一週嗎?還是扛一箱蕃薯嗎?由這裡買這些回去,玩笑吧!我找不出興奮的沸點。

然後在星泉溫泉酒店每客人在溫泉享用過後,送上一碗蕃薯糖水;遇上同團另一對夫婦,那位太太又一次很雀躍地跟我們介紹在十九涌那裡賣的蕃薯才夠好,這面前的嘛,粗吃吧!

好!我好奇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能令一眾太太心動如斯。

先由名字上去估量,涌是指江河入海口的河汊;聽導遊說這區是由數字一直數下去,十九就正正是中間數。那我猜——這就正是因珠三角河汊所形成肥沃土壤,兼納鹹淡水的豐富水產的一個大型市墟。

車停在一個沿岸處,沿路步入,地區已發展成一個漁市場模樣 (事實上近年已口傳改稱為十九涌漁人碼頭)。

19涌2

導遊早一再叮囑大家先別忙看仔細,直入到晚餐點的餐廳,才解散自由活動;可是,一見眼前狀,大夥已經忍不住,隊尾消失個無形無蹤;害得導遊在市集前大揮隊旗良久才集回全隊。

DSC_3785

冰冰導遊發現團友只顧著購物而跟不上隊,重又走出大路上揮著旗熾。

事實上也難怪大家,單是沿途走來,賣的水果全都碩大壯實,香氣撲鼻;就連兩最入旁的水產店,和前頭沿岸填地攤小漁船直鋪地面兜售的鮮鹹海產所散的腥氣都能蓋過。

店裡有賣上述的,還有很多乾果、生猛貴價海鮮、入口與本地生產種植的,紛陳面前;販家叫賣,還有這裡除海鮮外,統統都設試食。蕃薯、蓮耦、芒果、木瓜、香蕉……統統都可以。試問,人步進,哪可以不管向前行呢?!

19涌1

跟團,加上黃昏到步,晚餐在即;我和大塊逐家攤檔看是可能,但逐一細問研究產物就是絕不可能。

單是蕃薯,一個檔口都讓你試吃四五款,每款兩全手指大小的;這樣走來吃來,怎不興奮?!當中有款稱之「一點紅」的蕃薯,是黃種蕃薯,內心由頭到尾有一線紫薯芯貫穿,相信是將兩品種混在一起,口味也帶有兩品種的特徵,兩味集成,自然是味覺層次豐富了;不過檔主稱這款還是最宜隔水蒸;而這類蕃薯都是沙地所種,肉質較挺,隔水加了水份,吃來不黏不乾,恰到好處。

這裡由於位處是廣州;廣東人營商向來以處事摩登,講衛生,磊落大方見稱;就連大塊都嘆說:「他們都把日本販賣秘技都學來了。」走埋去,非常熱情談天,不單教你如何吃、如何保養水果,如何是包裝得好帶回港;你問種植的法兒,他們天文地理農耕都跟你笑談;好吧,我們倆怕攜,最後只幫襯了一隻芒果、一梳火龍蕉;店主夫婦一樣笑容滿面。團友一家上下買的多,那邊店主知是旅遊團,索性送他一隻木瓜跟團友分享。這樣做生意,能有漏網魚嗎?

說回去那火龍蕉,我雖住新界幾十年,附近地區都識有原住民家園前長年種有本地大蕉,我也愛吃各式香蕉,但在港就從來沒見識過這樣一幾梳密疊式,還每隻都肥壯到這個樣子的,而且是紅色的。原來這種稱之火龍蕉是廣州果農培植,超過五年樹才能種得出這樣的果,啡色是未熟透時(竟然!)而熟透之時皮橘紅色鮮艷;裡面果肉比世界馳名世紀的地捫 (Del Monte) 香蕉還要壯實肉感。店主說這紅艷時摘下細梳,回家包保五日不變黑;哇!這說我好懷疑!要知道在香港,香蕉由青買回家去放至轉黑,都過不了五日啦。

為求証,我故意放在家餐桌水果盤上監察,三天過去,除色澤暗了點,的確沒有發黑的跡象,而果肉也沒有壞軟下來;不得不讚啊!

2015-12-29 15.16.42

蓮耦怕吃不完整條,沒買。但見團友都買一條,檔主把果連泥入在長的藍膠套中,套好,頭尾用繩綁好,讓客人揹在背上,一如劍客游走市場煞是趣怪。

 

 

看來這漁人碼頭很快會繼續擴充範圍,入口處已有號稱港式海鮮扒房餐廳,看來也相當不錯,價錢也只是香港花園餐廳左右。而碼頭檔口,岸邊也有家依日式佈置的三文魚刺身店。也見有其他出入口經貿的特色食品,廣州老文化的涼果更加五花八門。

按導遊說,近年港人自駕遊都總會在回程時停這裡,買個夠上車,直畢回家,滿載而歸;也確實是個好景點!

長居深圳和廣州的好友都說:「賣的看來貴了啦。」這個沒辦法!我們可是鴨仔團,只道買的開心,價錢還是比香港買得的平宜了,就是好東西啦!有時候,出遊只圖高興,比本地人出高一點價,何妨呢!

於是,導遊冰冰小姐就相當滿意,說帶我們這團超好;買的爽手,談的高興,相處客氣,氣氛愉快,老老嫩嫩都有說有笑。

旅遊嘛!難道就是要鬧出;掌擱導遊,團友大打出手,拳來腳往,送院救治,企硬索償,逐項計算,精算回報嗎?


發表留言

韓楓遊:咸草醬花螃蟹餐廳

之前經驗,這韓式醬蟹,有三不吃!

  1. 不是季節當造,不要吃!
  2. 不是人在韓國當地,由韓國大廚即製,不要吃!
  3. 腸胃稍不在狀態的,不要吃!

A 早嚷著好想吃醬蟹,我也在出發前,先去相熟藥房,配備好可能因為腸胃敏感而痛子肚的止痛藥,也配好了止肚瀉的藥。好不隆而重之,只因過往都不是有太好結果。

M索性不吃了,她說這醬蟹嚐過就好,無必要再犯險。

我只能說,醬蟹跟所有生吃食品,對於腸胃及飲食文化向跟它陌生的,必須小心而為。當地人長年訓練好腸胃,並不代表每個人都能駕駑的。

不過,正開始了蟹季;眼前又放上這麼一盤動人的醬蟹,確實難以抵抗誘惑!

DSC_3386_副本

一家以極品咸草醬蟹成名的店子,店裡會一直播放電視台替他們社長所製作的介紹短片,雖我不懂韓語,但看圖意解,這醬草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回家上網一看才知,原來她將這咸草引入傳統醬花蟹菜式中,這醬花蟹本來就已經是她店裡十年長勝霸的菜式,經過她這新烹調,這咸草醬花蟹味道得到大大的提昇,因而這店一舉成名,並成為韓國醬蟹的新一代的表表者。

除了對食物製作精益求益的追求,這位社長更一直熱心支持天津、越南與泰國的兒童公益事務;就更是難得。

不過,消費者的推介,最實惠當然要來看看食品真章!

我們這天一直在吃,肚本來就有點漲漲飽飽了。咸草醬蟹就必不能少,我們推門進來也都全為了它。另外就是點他們著名的是海鮮湯鍋。

咸草醬蟹

嗯,認真的,為他們的醬蟹而來,絕對沒有錯。但海鮮鍋嘛,韓式醬湯內這麼豐盛的海鮮配料也確實是特別的;只可惜,我是一個自小成長於很會做海鮮的家庭裡,這海鮮鍋給我的感覺,就如很多年前第一次吃 Plateau de Fruits de mer 一樣,當成嚐嚐當地文化無妨,但恕不能愛上!

咸草醬花蟹(定食)₩30,000,海鮮湯(中)₩60,000

店裡設一展覽及展賣一瓶瓶醃製的咸草醬,我們自然只懂看看不懂,也沒用。不過,這店有樣服務卻令我刮目;他們竟然不單可以把醬蟹外帶、還可辦產地直送服務。

12312192_10203951234976274_1953493072_n

小貼士:醬蟹與海鮮湯都味濃偏咸;配飯或飯卷來吃比較好。


咸草别名海篷子——更多有關這咸草的資料,可參看韓巢有關的專文

함초 간장게장

12319630_10203951235216280_1113249557_n

 

 

 


發表留言

冬陰公湯 Tom Yam Kong

吃辣的確要經過長期訓練,這種練習並不是單求一次過辣到噴火燒胃;而是日常飲食中逐少逐少的去增加,去習慣,去感受那種由辣帶來的興奮感的層次在遞升。

在家裡當少女,家裡從來不吃辣,過年吃媽媽造蘿蔔糕加一點點辣椒醬已經是極限。婚後跟大塊四處去遊玩,他喜歡辣時的爆汗感,幾個大男人坐街邊吃炒蜆炒螺,頭頂至胸前汗如雨下,他們卻大叫過癮。

後來我愛上吃泰菜,苦於難約飯腳,這個鍛辣期拖得好長。加上藍藍還小,帶小孩不應吃辣;吃些少辣這回事,成為刻意相約好友的特備節目。這些好友嘛,都是些「拼死為朋友」心態。

好友的前度喜歡吃辣,有段時間誓將一碗好端端雲吞麵將辣椒油染紅;我看著就心驚。當時家裡就為這位幾乎每週末都來孵麻將檯的仁兄備買辣油。可是,幾年後,他胃出事了,不能再吃辣。所以啊!這還是不能太用力,過了頭,對自己無好處。

不過,華南地濕,稍慢練習偶然為之,則心脾都有好處。我自小濕熱胃寒;受了好多年長時期打噎之苦。最後都是開始吃辣給根治了。可是,我則還是停留在輕度辣,少辣恰宜,剛好在冒汗、能回味,身會滾盪反應;就夠!而且,我還是愛嚐不同的辣源或拼合後所帶來感覺變化的那個階段。

之前與兩好友去泰國玩了幾天,專程上了一節泰菜課。《傻泰遊:學造泰菜的七道風味》回家興致勃勃,幾個女人又試著造。我可能因為有大塊這個大肚皮支援,算是練習過幾次。只是藍藍每次都怨說太辣,腸胃受不了 (她還在初練吃辣中,程度只比日式甘味咖喱好一點點)。

這晚專程去準備了一席自家泰菜,冬陰公其實是超額成功,只是加上其餘三味都是辣;公主大人先是讚個湯很好,但已超過極限了,再來那些就辣得沒心情吃 (反正前兩天,才造過柚子沙律給娘家吃,這天是故意再造一次加了辣的給大塊先生品嚐)。

好吧好吧,下次只能逐餐單一辣項練習好了!

2015-09-29 12.13.55

Facebook 上好友見狀,紛紛來問我這麼多料的冬陰公食譜分享。我也就將泰菜老師教的列出來,加了我的備注;大家也來試試吧!

Tom Yam Kong 冬陰公 (4位用)

材料:

  • 大蝦數隻,或素食者用 / 加配: 鮮草菇 4隻 與滑豆腐一大磚
  • 香茅 2條 切厚段
  • 南薑 4厚片
  • 非洲檸檬葉 3片
  • 指天椒 2-4顆 (我通常調整為劏開洗走所有椒銀)
  • 雞肉 (素食或以什蔬代之) 3杯
  • 蕃茄 1個切片
  • 洋蔥 1個切片

調味:

  • 魚露 2湯匙
  • 豉油 2湯匙
  • 椰棕糖 1湯匙
  • Tamarind 酸豆汁 1湯匙
  • 檸檬 / 青檸汁 1湯匙
  • 辣椒油 1湯匙 (我通常調整為 2茶匙)

上菜前配飾 (打碎 / 搗爛):

  • 芫茜 適量
  • 青蔥 適量
  • 椰子奶漿

造法:

  1. 先將蝦剝好殼,但留尾,只去頭去腸。(不過我也有見餐廳連蝦頭一起放入煮,應該除食相更好看也會增加蝦的味道。)
  2. 將香茅、香料類材料放入鍋中,沸起,加入除出蝦以外的其他所有材料,煮沸 3-5分鐘。
  3. 加入蝦多煮 2分鐘。
  4. 分碗,加上菜前配飾。完成

?

注:圖中這次,我更加入金菇 (跟所有材料入鍋)、青口 (跟蝦入鍋),並將其中半個蕃茄角切,青檸角切放入湯裡煮。


發表留言

大富人家

今晚在這家酒家晚飯,是媽媽生日,因為是閒日,妹妹日間緊急召集,兩姐妹先跟媽媽正日慶祝。

原定是同區另一家,可能是例休吧,店沒開門;大雨,趕忙挑一家;這家上次已吃過一趟,覺得不錯,再來一次。

老闆娘由迎客、吩咐安排安置雨傘,到點菜提議,主動過來替我們拍家庭合照;用女大將的氣度形容之,絕不為過,熱情好客,大體控場,八面玲瓏。

侍應生今夜也特別熱情週到,敬業樂業,客吃得開心,工作也自開心;服務行業的滿足感本來就是來自互動,也是鏡子效應的直接相對論。不過近年的市面,能一遇這種上下一心都對客人細致用心的,還是覺得太值得一讚,多作鼓勵!

在 Openrice 也讚一下女大將的氣度與侍應生的摯誠服務去。

大富人家

順時針:三重富貴、壽包、特惠$29豉椒炒蜆、蘿蔔炒蟹。


大富人家  2457 3939


發表留言

屯門三姐松記糖水

當這家位於廣東名門背後的糖水店開張,我想叫聲好!

這地區的海鮮開得成行成市,在旅遊冊子都被上名了,海外的朋友都懂問我家住的地方是不是跟三聖靠近,這裡海鮮是不是很著名。

於是,在公在私,招呼海外到訪好友,都索性把他們帶到這裡來。海鮮難免辣炒、重味、多醬油…過後,沒有甜品,承美中不足。

這晚,中學同學好幾年沒聚頭,來這裡,晚飯後到新建的海濱長廊散散步,甜品胃作動,耳猶未盡,大家找甜品。

很自然大家向這家招牌燈亮處走來,同行好友住的那區也有家松記,先推薦說:「這家好哇!在我區很出名的,有我喜歡吃的!」然後店裡一直熱烈推介平常她喜歡吃的同名甜品。

我和另一位老同學只能感覺熱!不是同學的熱烈,是店裡的熱!空調完全不行!未點菜先大扣分。

服務員小女生雖俏美可人,但單漏了,一連催過兩次,還是要主管過來再確認一次;一行人都快吃完了,同學那碗才到。

最糟糕的是,那位盛力推薦的同學吃了一半率先放棄,抱歉說:「原來是跟我說的那家不一樣的。」

還好是不一樣,要不,我連那家都得要列黑名單;先不說那被推薦的甜品「幻彩明珠」,一連點了幾碗,大家都不好意思中途棄掉;但裡面的明珠不熟透,也都黏到一起。

我點的是芒果丸子,丸子有七成都是未熟透心的。

還有,只坐那麼一會兒,我跟旁邊的同學都被翳出一額汗和頭暈暈。

這不是第一次來了,但每況逾下,同區街坊都無力支持。

Black Listed!

2015-08-08 22.36.43


發表留言

新鮮帶子

image

原先弟妹們回來,只打算弄個輕鬆西式晚餐,白汁蟶子意粉,蘋果薯仔沙律;誰知我口腦不協調症發作,嘴巴裡嚷要帶子,於是大塊買了兩份總共八隻同大的新鮮海帶子回來! 藍婆婆跟大塊在廚房中跟牠們較量了一小時多! 住在屯門,有什麼最大好處?這就是其一!


發表留言

屯門:廣東名門

要不是黃金海岸的私人碼頭不供外人使用,我們大抵還沒有發現這海鮮酒家。

 

這是跟喜喜中國廚房同一集團經營的酒家,位 於三聖村海鮮市場。 謝謝那位經理告訴我,三聖的碼頭在沒有漁船交收海鮮時,是可以讓我們的遊船泊岸;不過,選址這裡,還因我為他一句說話:「這邊位於海鮮市場,就專為客人造 海鮮,不敢說總廚在小菜廚藝冠其他,但造海鮮一定是必勝。」

地方不及喜喜的瑰麗,倒是很欣賞廣東名門,他們替我們安排的菜式,被大家譽為「超標」——放心,不是什麼含量超標,是水準遠超他們期望的標準。

來,讓大家參考一下:

陳皮蒸大連鮑魚、椒鹽瀨尿蝦

牛油芝士焗龍蝦
那 個芝士醬汁一流,是我吃這類菜餚以來,最不膩的一個芝士汁;我不及大塊酷愛這個菜,我一般只會選上湯,因為怕芝士把龍蝦的鮮味統統蓋過,心裡早就把芝士焗 龍蝦的芝士定了位。但這次不單沒有這個情況,芝士的淡奶酪香輕軟得像奶露,龍蝦肉的鮮甜還很立體;中式菜中出現西式菜那種每細口品嚐的珍貴,所以雖說龍蝦 比較我們平常中菜造的為細,但卻保留到應有的態度。由身旁那向來愛芝士的同事極力說要打包碟上的汁,可見一斑。

屯門廣東名門

屯門廣東名門2

香蔥斑頭腩,這個我不大會吃,但同席的朋友都叫好!

鹽焗奄仔蟹——哇!這個美味一絕!全場歡呼!

其實,還有個檉子皇,每條檉子肉都長約七至八吋,台灣的朋友都說在台灣從來未曾見過這樣巨大的,但經理卻說這還不是最大,季節時可以長得更大更長; 菜膽上湯雞也很香滑,就是干燒伊麵和糯米飯,台灣的朋友還是捧著肚子之餘,把它們連同一大包鮮辣椒打包回酒店去;更為了能夠「宵夜」,寧願步行廿分鐘路程 回酒店呢。

我決定要同家人再去一趟享用!


新界屯門三聖村三聖市場一號地下  2955-131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