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業務夥伴推薦,說我得一定要來嚐嚐。
春滿園是老店,開業有廿年了,現在深圳有幾家分店。
第一次去,我還是有點戰戰競競,盡挑些最穩當的基本型點心。
既然沒有味精問題,再去時,已經可以隨同行朋友挑選。
點來粥品,我還是不太敢吃,但不得不推薦幾款不易做得好的:
叉燒酥、炸雲吞;就是連炸兩都水準之上。
酒樓環境管理得非常好,洗手間也潔淨,門前有海鮮池,但地面完全乾爽。
服務員有禮也關注細心的。
的確很值得推薦。
這夜約了兩位年輕的男性朋友在深圳萬象城裡晚飯見面,把他倆介紹認識。
這夜話題是慈善籌款活動的合作目的,但也因為兩位都算是我親厚小弟,菜由我來選,大家都遷就我。
這家館子未來過,但我偏愛地方特色菜。偏我味精敏感,兄弟力勸小心選擇,不要太過大意見圖好就選。於是先選蓮耦排骨湯,見還算用心的。再點我喜歡又合季節的板栗炒雞,炒荀尖,鐵板燒大鱔。其實後上一碟燒魚,大家忙著談都忘了拍照。
整體都不俗,值得推介。不過,我還是需要用冰凍的可口可樂來「送飯」,只是還算不嚴重的。
注:赣-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
贛雲軒:深圳萬象城五樓
很久沒到萬象城,最初開業,曾經一度成為我跟大塊喜愛的深圳假日勝地。
今日,繁華依舊,高檔消費無變,品牌仍然讓人眼花撩亂。
可是……
有點不對勁!
之前很清楚分辨出國內上攀的本地品牌、來自香港耳熟能詳的合法複製店;然後就是入口的離地泊來品!
先看看高級超市裡的小咖啡閣,半亭咖啡半亭香茶。明明咖啡吧檯都客滿,香茶正拍蠅;對不起,咖啡請坐那邊,沒位,請等!
剛才進入超市前不遠有家在門前很有法國甜品專店樣的cafe,蛋糕師背面架上還有一列幾瓶甜酒,像樣啊!入去一列蛋糕冷櫃也像樣啊!
竟然有栗子慕司杯,也有造檸檬泡芙;看來都主力些不輕易品。好!一位吧!
然後被帶到內堂;熱鑊炒得乒乒乓乓,不是Cafe 嗎?大蓬炒飯味道襲來。嘎!服務員,我來吃甜品的。(胃口被倒了一半!)
重新被安坐在靠入口處;好多了,起碼對著甜品櫃。胃口回升兩點。
可是甜品未上,旁邊食客一碟豉油熟油煎蛋飯真不得了;那蓬濃稠稠的豉油味道把我在想的咖啡香立即打散。想像一下,你眼前是美麗的法式糕點,但鼻端神經傳來的是豉油雞蛋!
點檸檬泡芙辟辟氣(味)氛!
我終於發現當 lemon tart or lemon puff 不夠檸檬酸,是那樣中袱!那邊 cream 像……咬著塑膠!
再好的玻璃碟都買不回失分!最後還要被我發現這竟然是 Simply Life 旗下!oh too much localization!
探望好友及她兩頭愛犬,她和的士司機都極力建議我試用文錦渡口岸過境回港。
這口岸,由高遠樓層上遙望過,但從來不知道讓港人通關使用。
的士在口岸外停下,立即有幾人衝上來跟的士司機問價;我只留意到一個女的要去東莞;遠程。從幾個搶的士的乘客看來,這裡沒幾輛出租車經過吧。
沿指示牌入去,只有一條往上電梯,但沒有標示;唯一的標示是指示過境學童的。事實上,在我前面的只有兩個穿校服的孩子和他們的同行家長,都是從香港過境回程的。
靠常識,往上電梯應該是往出境大堂吧。
出境大堂很冷清,佈置也比較像出境碼頭,而不太像其他繁忙的陸路交通總樞的口岸們。港人使用的「e道」是跟國內同胞使用的電子通道是同一列閘機,上面註明「港人使用4-10號閘」。
我在使用「e道」犯了個很不該犯的傻瓜錯誤,我把小行李放在身前,結果那閘機一直沒核對好。不過,若果這發生在羅湖或福田(這下班開始繁忙時間),我後面應該已經有人在破口大罵或指指點點。但這裡因為沒有人,於是兩位海關人員立即過來為我解圍。
清閒的關口對於受慣了羅湖和皇崗口岸那種人擠人的氣氛的來說,實在太可愛。
口岸因為沒打算為大量人流提供服務,閘機到乘接駁巴士處距離都很短,非常簡潔的流程。
電梯下來,就是選乘接駁口岸的巴士,選用的是大型旅遊巴士;前往沙田中心RMB30,上水廣場的RMB15;可使用八達通購票。
不過,這些旅巴可乘載客量有限;這時,隊不算長,但我也等了兩台巴士,平均5-8分鐘開出一台。
就像皇崗口岸過境相仿,到香港相連口岸時,人要連同行李下車,同行的嬰兒車也自然要手攜過境。進了香港口岸,巴士未必是剛才那台,於是乘客會出現焦急,內地同胞的打尖爭上車,自然是常例。
這時那巴士埋站,那巴士行李倉門一打開,一班手持大行李的已經衝著趨上前去放行李,這怪不得他們;在我看慣了國內同胞那種爭先趴頭的搶飯格,這十來個已算很禮讓。不過,他們另一壞習慣就是認為自己站在那行李倉,即車中前段,就等於已同時排了在這個隊位;行李一放轉身就逼上車去,也不管後面原先在排隊一個跟一個上車的人。於是,很自然地,他們把原先很整齊忍耐的隊打散;然後,我身邊無緣無故多了位「裝模作樣的師奶」在扮著排在我前頭。
我行前一步,她立即爭在我前面;這真惹我氣,一連幾次我瞪她,擺擺頭示意她好自動自覺排回去後面,她當我隱形。結果上車前一刻,我把小行李一檔,喝了她一下:「站回去後面!」
她還在裝冤枉,但我已見另一個男仕也正在氣她死命佔進來。
這程車前往上水廣場,車就停在上水廣場下的巴士總站外圍;車上面大多是急不及待要在上水搶購東西的人吧,車子只消在交通燈前停一停,我身邊一群女仕已經忙不迭在探頭張望,對著街上的藥房指著討論。
想起初年到深圳,羅湖商業城也曾有過這樣的畫面;不過那滿眼渴望買買買買的都是港人太太們。那年 1997。
之前在深圳工作,因為味精敏感問題;開設法國私房菜的房東太太,很熱情為我挑選在房子和工作地區裡,我可以安全用膳的餐廳。
購物公園 Coco Park 是向來我所熟悉的,而且,裡面舒適食肆也多;大多我都有吃過了。
但這家是川菜,平常一個人用膳都不會太敢來。
今日記起她說這家是很不錯,於是趁這是一個肚子正餓,還有兩位男仕同行,就決定親身體驗。
餐廳設計自然前耑美奐,只能因為我們的桌布破了洞,才被扣了點分數。
點的果然是我味精可接受程度,起碼,我今天不用多點罐可口可樂伴餐。
也許,我應該說,這是我有史以來在深圳吃的水煮魚,而沒感到味精的反應。
母親節,一進來,服務員給我送來一碗蛋茶;感覺大好,總比送我康乃馨更有點意思!
深圳。
暴雨天。
我因為要人在深圳,怕頭頂水滴都帶污,又怕街上人擠人;撐一把特別大的傘。
大十字馬路旁,靜候很長時間不轉色的交通燈。
身旁停了個內地男仕,沒什麼特別,是整齊一派的外省人吧。
兩肩盡濕。
「我替你把把傘一會吧,過馬路以後那邊進入商場,你會好過點。」我說,把傘挪一點蓋他。
他看了我一眼,說:「謝!」
綠燈,他卻箭一樣,奔了過馬路。
我一點愕,但管它呢;路人吧。
但正愕間,他又老遠跑回來,塞我一張名片;嘴裡還是:「謝謝!謝謝!」
過了一段時間,我從口袋中再翻出了名片;見上面有QQ號,於是撥過去禮貌交談一下。
卻交了個新朋友,他說:「妳中文底子那麼好,想不到香港人的中文這麼好……我自然看出來,我是辦報紙的呢。」
對方,讓我巧遇的一位朋友,原來正是在澳門辦的中國民聲報的其中一位辦報人。
相約見面詳談,他說:「當日見妳一眼,就知妳不是本地人;肯定不是,妳那麼大氣。」
大氣,這個詞是我在深圳最常聽到的一個形容詞,也卻是我最搞不懂其中真義的詞;內地同胞,什麼都用大氣:這花擺設好大氣、這雕塑很大氣、這女人舉止很大氣、這衣裝很大氣、這辦公室很大氣、這酒店的管理很大氣……
跟日本年輕女生見到什麼都大叫「卡哇伊」都無異!
「拿一把大傘的女生就好大氣?」我笑。
「也是,反正內地女生不會拿得動那麼大一把傘就是。」
那麼,應該還隱了個字;應該是說很大氣——力,是吧!
因為一個深圳項目,我需要在深圳駐守一段長時間。
深圳跟香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每天上下班,各需兩小時車程;除時間消耗外,精力更不是每日能穿著高跟鞋穿畢挺行政套裝的我所能抵耗的。
縱使捨不得甜蜜溫暖的家,但更為有機會在新環境下全力學習及適應;最後決定在深圳覓一個臨時但安全的小窩,方便我的思想及衣裝的安頓。
說要北上學習這大時代的祖國文化已有好幾年,只是一直無緣把時間及身段遷移;縱努力交國內新一代朋友,但一日不親自在彼市生活,一日難真正學會融合。友人得公公留下深圳小房子,開始跟新退休的丈夫過自由過境兩岸交替的生活,羨慕她轉入優哉悠哉的,也萌起我把在港的盲忙的生活開始調慢,為將來跟大塊退休後,找一個適合的、退而不休的定位處著想。
女兒長大了,下年就要完成中學課程,成年了,有她自己要走的人生路。 這個新轉變,事前沒有刻意去細致策劃,反而緣來了,反正也不壞,就讓自己嘗試看看。
在深圳找房子不容易,要靠近往來口岸及工作點,一般都是空間太大了,而且房租一點都不平宜。 那種方便各省同胞到深圳工作所租用的個人公寓,空間的狹小實在叫我受不了。 於是,我就被卡在這中間的水平中。 地方太舊太臭,不能住。 地區不安全不能住,地方太大,不想太大花費,更不想耗心神打理,也不想住。 地點太遠的,不想浪費時間,太寂寞也不想住……找了個多月,都不想作出決定。
在工作點的大廈群相隔一條馬路的住宅區,見地產貼出來的小單位合價,可是,經紀的約去如黃鶴;助手提議我上網自行找合租的、小公寓的或另找經紀行代理的。
原來,深圳不比香港,地產經紀行,就算同一商號,各分行分區互不會通消息,懶懶閒,有見張貼你就要主動問,就算你找上個比較醒目的對口經紀,他也只會把手頭上給你硬銷一遍,你別妄想他像香港的,會根據你的要求,替你翻遍各區,為你找可能合適的單位。而且,那些港人熟悉的地產經紀行,不見得在深圳有像在港般的班霸地位;大家都直接在網上貼招租,租客自行逐一洽談,檢定網上照片真確度,自行議價,逐一約見看房,逐一單位比較……總之,租客如我諸多挑惕的,未見其利先見其累垮。
兩天下來,我索性不能心多,鎖定一個地區;原定如果是分租的,就找一間主臥房連浴,最好有個小陽台。如果是小公寓的,就靠近有朋友往的小區好了。
當中一位房東本身,正出租一個單位裡的三個房間,目標只租白領斯文不吸煙的女性。見到我超合乎她所求,卻聽得我說到需要有煮食設備,因為我有味精敏感;這也是我唯一最擔心自己在深圳生活不周的事情;房東主動說:「那妳不要租妳原先看上的那個房間啦,就租我家樓下的吧。你先上來我家裡坐坐吧!」聽得我一頭霧水。
原來,房東父親早年看上這小區,一口氣在這屋苑樓上連樓下兩層買了這兩單位,打算子女在深圳生活時使用。弟出國還沒回國,這位大姐早年也遠赴巴黎唸的時裝設計,畢業後下嫁了法國籍丈夫一直相夫教子,近年丈夫為服務的品牌到中國發展而回國;兩個女兒長得聰穎可愛,房東每日為兩女兒安排膳食及午休,同學家長們見狀,就請她順便安排;於是她順勢將樓下的單位改裝而成一個兒童休息間及興趣教學室。 一位遠房阿姨也有個同齡女兒,也想留居深圳讓女兒得較優越的國際教學,房東就讓阿姨為這教育中心當總管。而裡面有個房間,本來是後備遠方朋友來訪用,這時提議讓我租下來,就方便她樓上樓下好照應我。
她十多年來在法國生活,學得一手烹調好手藝,正打算在深圳找個好地方試辦法國私房菜。想我多在菜式設計、品牌推廣……等等多跟她交流給她意見。 她先生另有品牌設計的業務,在這方面跟我也好投契;彼此可以交流的話題更多。
決定租那房間,不因為它設備或空間,它其實只恰夠用,設備也不算得很完善;不過,房東和總管阿姨人都熱情熱心真誠。
尤其是房東,比我小足足小一個生肖年,但卻把我當成她姐妹,每隔天就來個電話問我有沒吃飯,又或如沒午膳約,倒不如回去跟她一起吃。她喜歡造菜,喜歡有人懂得欣賞,陪她一起吃。
這友緣難得,決定先跟這家人交友;不過,讓我尤其有所期望的,倒是那三個小女孩。
問房東:「我房間那幾面牆;如果我在上面繪牆畫,妳介意嗎?」
「歡迎之至!」
「那,如果我邀請三位小女孩跟我一起畫呢?」
「呵!求之不得啊!」她連忙拿出小女兒的畫讓我看:「小女兒最愛亂畫一通。」
其實爸爸是設計師,媽媽也唸時裝設計,我深信她的兩個女兒也自有遺傳。況且,我也亂畫就是。
「妳會考慮把妳的DIY手藝在我們教室設班嗎?」她反倒問我。
「稍後時間安排到,倒可以考慮的。」我沒教手工藝好多年了:「但或許我們一班氣球師會有興趣辦班授課。」
「哇,那實在太好的啊!」
好好好!什麼都好,得先讓我好好安頓吧!
我對人比較慢熱。還有,我此來,目標本來是緩一下我的工作量,多休息,多養生,多交友的啊!
讓緣隨我,也讓我隨緣就好。
藍藍上次遊澳門,還是個小六生。
那次,有澳門同事照顧,大家都不放心我一個女人帶著個小孩隨處走;於是,在氹仔逗留的那三天,我只有臨走的早上,帶她去完成怨念中的豬扒包當早餐。
今次,我們從金沙城,步行經過新濠天地;受不了商場裡面濃得嗆我眼睛、鼻樑泛麻的香薰味道,放棄了水舞間,急腳跑了來;步向威尼斯人。
尤記得上一次帶著一整團從台灣來的同事們遊威尼斯人;另一位同事帶來兒子,跟藍藍兩個小孩,進不了賭場;於是我們在大運河購物商場中蹓躂。
今年,情況還是一樣,因為藍藍還沒長到廿一歲;整個酒店大堂正中都只讓成年人進去。結果,我們就在大運河商場裡留連,購物。
然後,迷路!
終於發現,由面向新濠天地的東翼大堂入口,直覺就在商場裡找西翼大堂的路牌。在商場裡兜來拐去,都不見任何指向西的指示牌;有的就只有北翼客房大樓,和南翼客房大樓。
好明顯,這是企圖讓大家迷失在這大運河購物中心裡,一直打困籠,只看著商店櫥窗,在迷迷糊糊中買個夠。藍藍對賭場把整個大堂的直路堵了,像她這種未足齡進不去賭場,就得走大運包著整幢酒店來走的,夠她氣的。
後來,與正在澳門金沙城裡當表演藝人的林家巧小聚,提到她樣子看來還像未足齡的少年,整天被查証件,也幾乎被拒經由賭場的直路,而要圍著整幢酒店走;都打趣說:「在澳門不夠廿一歲,很難受,因為走那些冤枉路,腿會斷。」
在大運河商場裡,轉了好多次圈的母女,終於都到達西翼大堂;聽說過手信官也街就在不遠;我們問準了方向,繼續前行。
「西翼大堂接駁巴士區,沿著右行,見天橋,走到天橋另一端就接上一段行人輸送道,再走過一小段路就到官也街。」
天已黑。前路沒路牌,路也有點靜。
見迎面有對母女,再問前路;那母親指示了,卻加上誇張的表情叮囑,路靜,要小心,警覺,加倍留神。
可是,這路已走大半,難道回頭?
輸送步帶過後,見小停車場,前面出現一雙情侶;於是我拉著藍藍趕貼這對情侶。
卻反被懷疑圖謀,情侶疑心幢幢的連連回頭打量,手裡拉緊她的手袋。
直至,聽到母女倆在笑說著閒事,前面那女的,才放下戒備。
面前一道長向下走的樓梯,樓梯盡頭正是官也街。這距離之近,也真是讓我竊喜竊喜。
官也街被稱作舊城區;可是眼前的官也街已跟當日我常來時的印象,變了很多。
順遊到銀河,這個以家庭實惠,綜合渡假式為標榜的;有很多地方還沒有開出來。 中央空間通道也還不是被賭場全封了嗎?
人又得在裡面轉來轉去;腿都快斷了!
不過,夜裡在那天橋上,左看新濠天地,右觀銀河;也實在是美不勝收的景致!
近年深圳這地方,隨著物價飈升,對我家的慳家格格來說,吸引力幾近減至無。這天要不有人家造拿手咖喱,加很久沒見過的小狗來吸引她,她也不會願意跟我去深圳盪半天。
唯一還是能令藍藍的慳家格格本色稍為放開的,就是試食各處特色菜。
這夜四月中了,又還斷斷續續的季候風吹到,冷,衣服穿不夠;只好在好友家附近找家具特色的飽飽口福算了。
兩個人在內地試食,總是吃不完;還好近年內地已開始推行把吃餘打包回家,於是深圳好些像樣的食肆都寧願將食物盒子成本轉駕而用些較好質素的膠食物盒,我看見鄰座那食物盒才放膽點菜。
打明旗號雲南菜,氣鍋雞做不好怕該要關店;這裡做的不過不失了。小刀鴨很不錯,乾與香。那些玉荷花炒韮菜,原來是真真確確的一朵朵花入鍋作菜,特色是夠特色,可是原來極難消化,幾朵花下胃,胃已響警號,連忙停手作罷。看來今日再深入了解多了文學中古人角色,像香香公主那樣天天吃各式花朵的,胃怕要天生異稟吧。
唯一最不滿就是經理層刻意推薦的「甜品」甜南瓜。
甜品連同幾盆主菜上桌也先不說,反正這是國內的侍餐「特色」;那根本就是將一個南爪橫半,蒸熟,切片淋上糖漿就是所謂精心推介甜品;這個作品把前面一切積分打碎。冷得快的片裝南瓜毫無賣相也不好吃,糖水跟南瓜各管各,溫吞粘舌;就連向來對南瓜有熱愛的藍藍都叫:「帶回家再想辦法好了。」
經理可能見我跟女兒很認真的邊吃邊討論,專程過來請我寫評;服務上算為挽回一點評分盡過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