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這樣一篇《茶餐廳與我》記載在 mysinablog 裡。(由於mysinablog 要關閉服務,我也好順把這原文記回在這文章最下面。)
雖說已經不再如從前怕入茶餐廳,但一間能教我一而再、再而三會主動走入去,或把朋友帶去吃的;絕對罕有。
要介紹的這家,並不是隱世般的奇味;某程度是地區之利,在它位處的地方附近沒什麼好選擇,而它又實在相當不俗。
廣州百回味——一家老派港式茶餐廳
我統共去過四、五次吧,每次感覺大好。第一次對他們的裝潢、潔淨還很猶疑,第二次已經明顯裝修過。第三次員工的友善給印象再添上好多分。我把台灣的朋友帶去嚐過他們的小瓦盅原盅燉湯,讓她們都意外驚喜。
這次,我把藍藍帶去;而且吃得比較挑。
原盅的燉湯是必然選擇,今次試他們店推選美食——牛雜!
藍藍第一嚐牛雜拼是廟街那家每天都店前擠得水洩不通,買一小盤都得要站在車多的小路上十多分鐘的【廟街牛雜】;只不過初試牛「腥」,因為是從爸爸買的那包挑兩件。見她不討厭,再後帶她去試吃灣仔的【十三座牛雜】,那是很多饞嘴的好友極力推薦 (注,這店現已關了)。這時,藍藍已經開始會分牛雜盤裡幾個重要部位,並對之感興趣;反正都是牛魔王一個。
但上面兩次,都沒有像今次吃的齊全。我們的要求也高了,並對這盤牛雜挑惕;湯底裡的蘿蔔不夠甜,牛雜的湯也入未夠深;不過,時節原因,也不能太過要求。整體都仍然教兩母女驚喜,就是了!
¥68一客牛雜拼盤
蟲草花燉肉湯、花旗蔘燉烏雞,都只各¥20

地址:廣州海珠區一德路萬菱廣場對面
別緻BEE | 20/07/08, 23:07 PM |
隨筆也別緻二(08-10) | (631 Reads)
要不是 Middle 的一篇《文華》,引起金婆婆的《文華女主角》,大抵我有可能出現「別緻BEE 這BLOG 中從來沒有提過茶餐廳」的紀錄。
這個下午,跟爸媽在深圳大漁享受日式鐵板餐,老公正吃得興奮時,我收到金婆婆電話:「喂!妳是那種不入茶餐廳的人嘛,對不對?!」
其實她那個不是一個問題,她早已知道答案,她只不過來跟我說 Middle 那篇章所寫的女主角。
我想——除了她,我可從來沒有親口承認過自己是個「不入茶餐廳」的人;的確很多老朋友都已經感覺到我是這樣子,而且,年青時,我也遇過好幾次被認為異類的時候。
嗯……那時,我應該還沒有能力剖析自己這個心態的原因;不過都這個年紀了嘛,難道我還要裝可愛嗎。 所以我現在會直言不諱:「對,我不會主動選擇就是了。」 不是絕對不入,只是要看跟誰去吃飯,又值不值得去這一趟;這說起來,的確有點像備有「誓要去,入刀山」的氣慨。
引我在《文華女主角》的留言:「我真的自小都不大去茶餐廳,就如思見所說,這不是因為貧富問題,只是對它的整體感覺;例如座位、餐具、氣氛、甚至他們那包羅萬有的餐牌和那非常自由彈性的組合,都會使我不知如何是好。」
學生時代,我寧願去粥麵館、西餐廳吃學生午餐、酒樓炒粉麵;也絕少到茶餐廳。 而且我也搞不清楚茶餐廳、快餐廳和冰室的分別;直至很久的後來,我才終於明白,吃我喜歡的紅豆刨冰,是要在冰室裡吃。 後來工作中要常接待外國客人,我才研究出「蛋撻」應該是哪一家做得好,又菠蘿油、絲襪奶茶的背後文化。
而令我有最多茶餐廳體驗的,可不是大塊老公;這個人真不可不提,他是由我網友變成我的網球教練,這小子每每堅持要我跟他去茶餐廳吃午飯,然後就好得意地取笑我:「姨姨,妳什麼都識,就是對這些『香港人飲食文化』完全盲點!哈哈哈哈……」看著我要花上十來分鐘都想不到吃什麼,把那個餐牌反來覆去,頭部轉動360,即場上演一段《麥兜叫魚蛋粉》;他就在旁一直笑得彎腰。
現在,偶爾也會入一下茶餐廳的,只不過一般不會是我選擇 (正如金婆婆說我被逼自願 );要是遇上朋友提出或推介有特別好吃的,我還是會去。 至於被發現我那「畀蟻咬」的樣子;沒辦法呀,老友,我在這科還是實習生嘛。
[2]
[
引用] | 作者 | 21/07/08 15:29 PM
[1]
[
引用] | 作者
| 21/07/08 14:5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