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那一年在漢城的情人節

現在是2017年的2月14日情人節,零晨。

正在回顧24年前在漢城的跨年自由行旅遊軼事——

自然想起那其中一天,正正也是情人節。

忘了那一天我們去過哪裡,只記得天氣太冷,冷得很難受;從南山塔下來,在明洞街上走不了多遠,就鑽入地下街 (實在冷得無法在地面上走動)。

而且,最令我無比訝然又害怕的是,眼看街上的男男女女,走著走著撲通就直摔下去,是腳下滑倒……因為漢城的街上地面全都是結了厚冰;我是幾夜裡看著入夜就開始下雨,早上陰天厚雲下會透一絲陽光,韓國人不會像日本人那樣,各自把門前雪都推到路旁,於是滿地雪融成冰。

每隔上無幾,就有人在眼前接連滑倒,最奇怪的是從來不見有路人會伸手幫忙摔倒的人爬起來,女的滑跌下去,也沒有男仕會伸出手拉一把;人們也好像見怪不怪,很自然地噗一聲重重的摔,呀呀幾聲,自行爬起拍拍身上衣服,又前行…

我有滑倒,於是大塊把我拉得緊緊的,我也走得非常非常小心,可能穿的是高跟鞋,滑的程度反而不及身邊的大塊,他直摔了好幾趟;於是他也緊張起來,怕的是他滑倒就連帶把我拉下去,讓我受傷。可是,這樣走特別累,我覺得我所有神經都繃得太緊,什麼興致都給打掉了。

聽說明洞夜裡最熱鬧,大塊說這日是情人節,我們在那裡吃晚飯走走夜市。但我已經累得頭痛,我說快快回酒店去,我想浸熱水浴;在回到酒店前,我已經在怨說這地方太冷好難受,我想早一點回家去;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遊期間,萌提前回港去。而且,也是第一次,在那個城市中旅遊期中說以後都不想再到那個城市去的話。

大塊把我安頓好在酒店,吩咐我慢慢浸浴暖好身,打電話去航空公司看是否可以改回程機票,他要出去再看看附近唱片店有沒要找的黑膠碟。

洗好浴在暖氣房間裡舒舒服服地看書,忽然有敲門聲,正奇怪,大塊不是明明有房匙的嗎?我在防盜眼看出去,奇怪!沒人?!

只好緊張兮兮地小心打開門看看,地上竟然放著一束小玫瑰……然後大塊由旁邊跳出來。我抱著小玫瑰,他把我抱起…

原來他剛才見到明洞有賣花的,他偷偷回去買。雖然當年韓國並不很流行送花,寒冷的國度,只賣小束小束的珍珠玫瑰,相信也是大塊送的情人花束中,最小型一束。

不過,這也是他最是主動花心思,給我策劃一次讓我完全意外的浪漫驚喜。

這天情人節,我終於把整個情節都再記起來了!!

也許,今後不該再投訴他從來不會浪漫!

就只不知這老夫何年何日會忽然也同樣省起,給他老妻策劃另一次讓她完全意外的浪漫驚喜罷了。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祝各老夫老妻都記起以往甜蜜時光,有情到老!

img0967_副本.jpg

 

 

 

 


3 則迴響

回想93年漢城自由跨年遊

1993年。

聽說韓國曾被日本統治,很多人都會說日本語。膽粗粗,決定跟大塊在冰天雪地的日子去漢城跨年自由行。當時,去韓國的族行團本來就不多,更不要說像這些年的廉價團、掃貨團。

對於漢城,資料只能來自英文旅遊書籍 Lonely Planet,當年只有大韓航空與國泰有航機飛漢城,大韓航空票價比國泰平宜一點點。知道他們已設地鐵,於是酒店就選住在交通要塞的 City Hall 附近,而棄當時很名燥國際的樂天酒店。

滿滿信心,自以為在日本和其他城市多次自由走動的經驗,韓國就應該不會多難。

卻原來,此想差矣,大大差矣!

一到步,貪靚,穿一身白毛線手織冷帽、冷上衣、冷長裙,小短靴;以少壯要靚可以不要命的習慣,一腳踏出機場已經冷得頭痛、牙關一直打顫 (當年還沒有普及羽絨)。從來沒想過一個地方的機場外就竟然冷得這樣子。當時只能乘機場巴士或計程車去市區,能想像,我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請的士司機看懂英文酒店名 (沒錯,我很大意,沒有把韓文地址和酒店名稱印出來,因為當時電腦要將英文視窗顯示及指示印機印韓文是相當複雜程序)。

酒店職員,既不像今日懂國語、不諳英語,原來在職那代人早已經不會日語 (當時去韓國自由行旅遊的日本人也少,而且當時日本人必定是跟旅行團,也必定入住國際五星級酒店)。好吧,手語加英語,勉勉強強搞懂了我的訂房,入住了,第一件事不是趕出去玩,是洗熱水澡換衣服。

幸好,酒店房和大多地下商店街都已設有暖氣,沒有大衣,也不致要穿從舅母借來的雪褸走上街。但寬大的毛衣裙下面穿著四五件保暖東西,把自己穿成一個球,卻是印象非常深刻。

當年行程沒怎麼記下,但鐘國站是僅幾個具中國字的車站其中一個,並有很多地攤,夜裡很多黑膠唱片擺賣,攤主們不懂外語,但會聽得懂 Lio Da Wa 是劉德華的韓語唱片,這也是其中大塊先生陪我勇闖漢城的原因之一。

梨泰院已經是當時最多外國遊客去買冒牌貨的地方,不過,當年幾乎清一色是LV包包,其次最多人買的是真絲領帶,一些印花真絲女裝外套。我跟大塊這種亞洲面孔的自由行,在當時來說非常罕見,穿著也不像其他香港人旅行團那樣長雪褸包得裹蒸糉那樣;會因為言語不通,被餐廳或小商店的韓國阿珠媽趕出店,也試過在地鐵向詢問處問路被其他路過阿珠媽一手推開。當然也少不了在地鐵裡看不懂韓字而迷路,在地鐵亂遊。

偶爾踫上來自香港的旅行團,也最好迴避一下,因為攤檔老闆見是旅行團立即叫價漲一倍。

%e6%bc%a2%e5%9f%8e1

可是,也因為我跟著學了說:「衿沙咪打。」而讓麵店阿珠媽特別為我們開爐造麵條,也能跟當地穿著傳統服過年的男女們談話拍照。

我們透過當年漢城女子大學辦的旅遊學生大使計劃,請來了位在大學裡唸英文的女學生,接我們去看了國寶級的韓國民族綜合歌舞表演、去了民俗文化村、賭場;然後租了車去最靠近漢城市中心的滑雪場——陽智山滑雪場。

這一篇重記,為兩個原因;近年遊首爾都成為港人熱點,上次攜兩兒時好友去時,好幾次因為所踏足的地方當年就已遊過,自然在話題上免不了比較,當年回港口述分享,但對於當時沒太多人注意這個城市,自然也就沒什麼感覺。近來整理舊照,決定把一些當時拍來,以今日早已難得一見的照片,跟大家分享,比較一下當年的民風。

二來,後來2014年與剛過了的2017年,也恰巧在首爾跨年;心裡不免作很多比較。

下一章,就是為著要將陽智山滑雪場來個24年的對比。

漢城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