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介紹過好多次流浮山小白屋,每次去到,老闆娘總是多聲感謝我替他們「造勢」——因為當日我的介紹,大家都認識了小白屋,很多人去到還跟他們說是看了我那幾篇文章。
當然這是一份大家共同分享的欣賞,有時候,有些朋友會給我傳個訊問:「是不是押妳名字去訂座會打折的?」當然大家都是隨便說笑,問的是這是否我有投資的。開玩笑吧!好的東西給大家介紹介紹,傳開去,就以為我有份投資,那麼,我應該堪可富甲一區了吧。有時還想回句笑:「大家別衝著去,我還不想要吃時先一個月前訂檯啊!」
好朋友兼工作夥伴——有香港氣球達人、氣球界有氣球建築師之稱的 Jeff 老師,就時時在提到美食就抱怨:「妳說了這家久了,卻還沒帶我去吃過一次。」
噢!這氣球老師還有個稱號「氣球界大胃王」,沒吃飽沒靈感,沒吃好做不了。
這夜,好趁他在台灣完成了比賽,當是慶慶功。與他伉儷相約去小白屋。當然,那裡還有一直好希望跟他見個面的老闆娘與 Chef翰。
如果說氣球同造菜都有共通點,那一定是工藝的執著。Chef 翰與 Jeff 兩夫婦都相見歡。
這晚密雲,沒有期待中的晚霞景,但大家就更專心在欣賞面前的美食。
法國生蠔、大蝦什果沙律、鮮磨菇湯、羊扒、龍蝦、牛扒與豬手;已經夠我們大滿足。但——
當鄰桌一家三口所點的斧頭扒送上時,頓時全層兩檯客人都有哇哇聲此起彼落;是人家慶生,我們也在旁加入打氣。這就是私房菜的一項特色,只要你樂意、友善;一個晚上,不止於你在享受同檯談話,還是可以認識鄰桌新朋友。
那時已經飽得八八九九。不過,甜品還是要有的!
老闆娘說,這盛夏,給我們預備了消暑的。不過,三位中還是要加入一個朱古力慕絲,因為是自家造,我得要替他們寫個評。(我說,我都快可以將小白屋的菜寫專集啦!)
好,評就評,一個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