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流浮山小白屋 x 氣球達人

已經介紹過好多次流浮山小白屋,每次去到,老闆娘總是多聲感謝我替他們「造勢」——因為當日我的介紹,大家都認識了小白屋,很多人去到還跟他們說是看了我那幾篇文章。

當然這是一份大家共同分享的欣賞,有時候,有些朋友會給我傳個訊問:「是不是押妳名字去訂座會打折的?」當然大家都是隨便說笑,問的是這是否我有投資的。開玩笑吧!好的東西給大家介紹介紹,傳開去,就以為我有份投資,那麼,我應該堪可富甲一區了吧。有時還想回句笑:「大家別衝著去,我還不想要吃時先一個月前訂檯啊!」

好朋友兼工作夥伴——有香港氣球達人、氣球界有氣球建築師之稱的 Jeff 老師,就時時在提到美食就抱怨:「妳說了這家久了,卻還沒帶我去吃過一次。」

噢!這氣球老師還有個稱號「氣球界大胃王」,沒吃飽沒靈感,沒吃好做不了。

這夜,好趁他在台灣完成了比賽,當是慶慶功。與他伉儷相約去小白屋。當然,那裡還有一直好希望跟他見個面的老闆娘與 Chef翰。

DSC_3040

如果說氣球同造菜都有共通點,那一定是工藝的執著。Chef 翰與 Jeff 兩夫婦都相見歡。

這晚密雲,沒有期待中的晚霞景,但大家就更專心在欣賞面前的美食。

小白屋

法國生蠔、大蝦什果沙律、鮮磨菇湯、羊扒、龍蝦、牛扒與豬手;已經夠我們大滿足。但——

當鄰桌一家三口所點的斧頭扒送上時,頓時全層兩檯客人都有哇哇聲此起彼落;是人家慶生,我們也在旁加入打氣。這就是私房菜的一項特色,只要你樂意、友善;一個晚上,不止於你在享受同檯談話,還是可以認識鄰桌新朋友。

12049379_531565710358135_4807230055078703777_n

那時已經飽得八八九九。不過,甜品還是要有的!

DSC_3059

老闆娘說,這盛夏,給我們預備了消暑的。不過,三位中還是要加入一個朱古力慕絲,因為是自家造,我得要替他們寫個評。(我說,我都快可以將小白屋的菜寫專集啦!)

好,評就評,一個字——好!


發表留言

日本:神戶鄧家莊 (舊文重貼)

這文本貼在別緻BEE | 19/04/08, 18:09 PM | 四方遊趣

【2015年7月7日 ,前序】若不是神戶朋友那邊有事,我上網找鄧家莊,想撥個電話過去問問。也不發現我原文被內地一個名為「熱點網」http://www.o-sky.com 盜取,還竟然在我的照片上加上他們的商標。

原貼於香港新浪網,這位址快將結束服務;我也好順便將這些文章重新整理,搬回這博歸納。


「帶了湯包過來,一心煲個靚湯給大家享用。」這是我送智子的禮:「再做個茄汁蝦碌,是地地道道香港菜式。」因為合用材料在日本平民居中不易找齊;試想想,就連李派林也找不到一滴。

「我正要跟妳說,我們這裡開了家中國館子,好吃得不得了,妳一定得去試試。 就在箕谷過去不遠,我們家都時時去,有時我有客人,我也把他們帶到那裡呢。」

箕谷過去不遠……我想起來時在那裡好像見到有個牌子「鄧家莊」。

「噢!妳已經見到?真利害!」
當然,這個名字自然在云云招牌中最吸引我注意吧。

智子正說得手舞足蹈,指著丈夫:「那女大將跟他很稔熟,最玩得。」

「她很多話的,妳去了跟她拼一拼誰說得最快最多。」這個「姐夫」又趁機來捉弄我。

「你知嗎,因為這是香港人特有腦細胞,思考快、說話快。」我還招。

說好了,一定要去一趟。

鄧家莊1

這館子裝修得很有家的味道,完全走私房菜格局。 大廚正是鄧先生,女大將掌樓面正是鄧太太。 夫婦倆在日本定居已十多年,一對孩子都在日本土生土長。 鄧先生初年是在日本某大酒店中菜廳掌廚,後來自立門戶,在這裡開店都近有六年時光。

鄧家莊2
鄧太太知我是香港來,先怪尷尬地說:「香港人最嘴尖,我們的菜沒什麼特色,真不好意思呢。」真會打開氣氛,以退為進。

我素知智子在港時,擔演著公司內部駐港公關,加加我在身邊陪同,吃喝玩樂都學得一身不錯的評審技術;她能說這館子是她在日本吃過的中菜館中最好的,我一定置信不疑。

不過,基於這個介紹,我自然也會苛嚴一點了。 首要,自然不能有「和味」,即是不能已被日本改良或同化的味道;我相信任何一位華人去過日本吃中華料理就會明我所指。 次要,既然打正招牌「香港廣東料理 飲茶。漢方スープ」自然要認真地試試。

鄧家莊3

(由左至右上至下)

擂沙湯圓,豉汁蒸鮮魷,蝦多士
牛肉腸粉,小籠包,合桃雞丁
五香紅米牛肉,海鮮粉絲,五目合炒麵

還有沒有上鏡的酸薑皮蛋。

除小籠包外,每一項也只不過一般地道港式家庭菜,但每項都具其特色。 我還道皮蛋在日本也許不易有上佳貨色,卻也出人意表的好。

在上海吃過世界馳名的小籠包,相形之下,這家略見遜色;不過也比香港很多館子好了。
emotion 合桃雞丁選料白果、甘荀、嫩荀、青椒、鮮菇、洋蔥等;火喉十足,用料都鮮嫩香濃。

要一提五目合炒麵,雖未致於兩面皇香脆,但也相當不錯,一改以往日本經營的中華料理的一灘茨汁像漿湖鋪面,少油菜切得較大。

emotion 要讚五香紅米牛肉,肉在齒間留香,也相當嫩滑;能有這個水準,在港已為大師級了吧。

大大小小都吃了個 ma-n so’ku「滿足」!只消費了¥15,000

離去時,老闆娘一直說下次來日本記得再來。

哈,我忽然覺得有點回鄉的感覺。

關西,有那麼多的「人和地」總是教我時刻想念。


鄧家莊香港廣東料理 Tou Ka So
神戶北區桂木2丁目2番5
(078)586-5116


發表留言

燒.房.焗 OWL 新館

owl combo好像從來都沒有替好友Bowie 在我的部落格中做推廣,是私心?

不是的,只是每次玩完後,大家歡樂聚的照片已經在Facebook 瘋傳回味,然後,大家忙著約下一局。

Bowie 的「燒。房。焗」原設在灣仔機利臣街,又曾經被 TVB 電視節目的【街坊廚神】及 【GOODSHOW食訊遊蹤之燒房焗 找上做訪問。

通常我們都把這裡當成私房菜;有時節日,Bowie 會辦一些大食事,但我們一班好朋友則多選擇自組小派對,由 Bowie 來決定菜式。

有很多朋友見到我們在 Facbeook 裡的美食照,大家玩得瘋的照片;就來問詢。我有時也會因為跟一些業務上的朋友晚飯,找不到好地方,就會想到他的。

要揭載他為我們造的美食照,才發覺那相簿中數量,已經多得不易挑選。

最近,灣仔店租加價幅度太高,他決定棄場保帥;新落點在新蒲崗老廠廈。

OWL station

連著一個大露台,每次都勾起我們一眾好友當日認識他,在他家裡的露台吃吃笑笑,吵昏天!畢竟那是住宅區,樓上的住客都受不了我們的嘈音。

現在如何吵也不用怕了!

而且,Bowie 把燒烤爐加大,又加了有小廚房,來這裡吃飯;有靚湯、有烤肉、烤海鮮;現在還可以中西烹調選擇了!

台灣宜蘭:錢塘江餐飲工藝會館

發表留言

台北的好友為我準備了一席菜。

前往的車途上,試圖相告我們比原訂的人數少了,尤其是同行男仕只剩下一位,怕訂的菜過量,吃不完就浪廢;誰知,菜館那邊回覆:「改預定人數要在48小時前辦,否則不能改。」

什麼菜館?好囂張的規定啊!

「他們只訂剛好合用的精選食材,所以不能改動;說是減不得,增也不能。」負責打過去的朋友說道。

嘩,這口氣更大。好!我忽然好想去會它一會!

地方剛好就在當年我和藍藍老遠跑來手作了一天鄉土玩具和捏土的一家叫客人城的附近;朋友車子停了在一列大招牌前泊車空地——錢塘江餐飲工藝會館——這名字令我好奇,餐飲、工藝、會館;好像三個從來不連在一起的,各有個別功能的環境名詞,忽然連在一起,說怪不怪,但說容易理解也不易。

途經餐廳裡每檯的桌面都超大,單是這點,香港就一定做不到。

原來桌面這麼大,為的就是每道菜都非常大;盤子固然大,裡面奉上的食物也會用非比尋常大的裝飾盛配著。

不過,相信也因為這樣,廚師在盤子上的擺設和配搭的藝術空間也就更大。

食物超過八成都具有非常高水準,但不能蓋括到哪一種菜式、哪一種造法;引用香港常稱之「私房菜」一類去,當然我們得了解,怕且香港是沒有一家私房菜,能提供這樣大的排場了。

這一頓,大家都飽得不能動,無論平時是否都熱衷於網上發佈生活的,都禁不住拿出相機,一於先來個「美女廚房式的嘆喟聲」,接著手機相機先嚐,再下去才是祭我們的五臟廟。

DSC_6082DSC_6110  DSC_6088 DSC_6092 DSC_6093 DSC_6094 DSC_6098 DSC_6099 DSC_6085  DSC_6102

DSC_6084

This gallery contains 13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