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麗思卡爾頓酒店102

明明白白這是人家酒店的官方中文名字,我唸來總是怪陌生的。

於是,我決定用來作文題——這102樓,其實就是位處現時全香港最高大廈 ICC 的102層。

今日是來跟一位1994年美資公司裡工作時相交的舊同事聚面,也是之後因為在 Facebook 重遇,另有其他故事把我們重拉近,進一步成為朋友。

相約嘆個高貴靚太們最愛的活動,Afternoon Tea!

相約嘆茶的這個地方,正式名字:The Lounge & Bar, The Ritz-Carlton.

今日幹麼一直在強調這酒店名字呢?

昨日 whatsapp 上朋友 P 很細心來訊提醒,「別忘了明日見面啊!」我還說:「當然,明日見!」卻沒有倒退到上一星期 P 說她訂了檯在哪的來訊重看細節。

今日出門,腦海出現的 afternoon tea lounge 影像 (後來才省起那是文華酒店 的咖啡室),Ritz-Carlton 這名字的連想記憶碎片,是1994年跟這班在美資公司裡一起工作的同事們一起午餐、開會…等片段。

人在和平紀念碑前,望著 Hong Kong Club Building;才猛然想起——天哪!Ritz-Carlton 在哪裡?已經在那 ICC 上面很久啦!

看!有時大腦分析是會因為記憶而混淆的。人越多記憶,明顯年份與分類會失效,也許應歸類記憶體老化或不足了。

連忙飛奔港鐵;終於大遲到,害 P 在等;連聲道歉。P 卻笑著跟我說了兩個類同的大烏龍——她也試過本想訂四季酒店的下午茶,卻原來訂座電話是撥了去 Ritz-Carlton。

難怪我們這些不顯老的媽媽,首要條件,都總是孩子眼裡一個傻媽。

當年,我和 P ,跟兩位總監級的女仕,輪流懷孕;亞太區總裁就一直笑我們這邊辦公室很旺生育,他說的沒人會覺得他話含嘲諷,因為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其中三胞胎更加是他的寶貝。那年頭,美國機構都很鼓勵員工育兒,聚餐裡,無論職位高低,男或女,已婚或未婚;環繞著孩子們的話題總是不少,那七個小矮人的每人名字,也是一位美籍的五歲孩子父親教會我,他說:「自從我每晚要趕回去跟孩子說bedtime story 後,我就要把這七個人的名字牢牢記下了。」今日,我和 P 的孩子們都成年了;那年我們間的初生嬰兒熱,卻好像不久之前一樣。

今日雲厚,102樓的窗一片白茫茫。可是,這家週末英式下午茶,一般要可週之前預訂;我試過兩次跟海外來的客人,見相會就設在附近,辜且試試看有沒可能取到位,結果都是門外排隊,即使等到的也不是最佳觀景位置;日雖仍保持兩時段的下午茶,但兩段時間都不滿;於是,雖窗外無景,卻方便我們很專注地談天說地,時跨兩節時段。

前生意夥伴 CK 曾經說:「見週末手邊閒著無事,辜且陪妳兩母女去吃個英式下午茶。」他見到那塔甜品就皺眉:「我還是喝杯雞尾酒算了,這些都是女人只愛的事情。」我打了個哈哈,這不是女人愛的事情,只是因為你沒興趣女人們坐下就沒完沒了的的那些話題吧。

不過,觀乎今日餐廳裡的,男性來嘆下午茶,絕不比女性少。看來,很多男性除了陪著女性來之餘,也開始喜歡三五個聚聚,嘆個茶,食件餅了。

2016-03-12 09.27.19

Afternoon Tea 小評:咖啡只屬普普通通,甜品裡並非因為我個人最愛栗子,但確實只有那栗子和紅苺的最精彩,小方杯的是盬漬野苺配慕思算是有本體三個層次,但味道跟旁邊的 Rasberry fruit tart 撞了。頂層的鹹點 pastries 只有捲狀的三文治比較具心思,但整體來說,就是沒哪個印象深刻。Macaroon 不是我所愛,但我覺得這個還算好,不太甜,軟靱度不錯。要數最差,就是結果給我咬了一口丟低的,那個在最底層,看上去像迷你杏仁圈的,一半是朱古力另一半是脆曲奇,可惜咬上去太厚又硬,感覺不好。

整體,配果茶、薄荷茶之類比配咖啡來得好。

 


1 則迴響

紅磡雞煲皇

去送別《那一位校役叔叔》,三劍俠順道一起去晚飯。

我記得之前弟妹有訂過一家吃雞煲的,這夜初涼,正好!

老闆娘問:「辣不辣得?」少辣!

「麻不麻?」…… 我與 M 對麻辣有點保留,很容易惹腸胃敏感的肚瀉。

「我們湯底本身已有麻,如果只是想少麻,就不用加麻辣。」真週到。

2015-11-26 19.57.10

雞煲皇.jpg

吃雞煲不能無酒,拿酒來!

廣島蠔,芋片、瓜片、魚皮……統統都不錯,鮮!

少辣的雞煲夠香夠味。

小館子,人數、空間、檯的分佈,剛剛好,大家各有自己的談興,都能盡興,多好!

這一夜,雖送別故友;想起他在我們少年初識時的一些片段,想起他在 facebook 時常分享我們的佛語——

特別珍重眼前的友誼。


紅磡蕪湖街123號地下A舖   2773 0266


發表留言

香港博界首次大型聚會318

九年前的318,一班當時還不知博/ 部落格 / blog 可以有什麼發展、什麼定義;甚至連正式的中文稱號都沒有標準化下來的時候,柴嘩嘩的相約見面——那時,只不過當為一個網友聚會——一班只不過平時在網上淺交談天的,素未謀面的人,相約一處見面。

互聯網生活來到現在這刻,可能還有很多保守的人,認為跟網上的交往就最好不要顯示大多真心真背景真事情,線上無真心。當年大家才接觸互聯網幾年,自然對於網友這詞有高度的戒心甚至懷疑。

那麼,這個聚會的喚召,可想而知有多難得而成。

首先要說,當時,香港最熱門的博客平台寥寥無幾,而當中社交最為熱烈的就是香港新浪網 mysinablog。由於它的管理團隊的熱誠投入,不斷為博客互引推薦;加上很多博客都樂於真誠交談交往,當中不少文筆水平非常高,又或生活經驗非常豐富,又或對生活抱有高度熱誠,又或樂於助人樂於關懷……如是者,形成出一個很奇特的狀況。

這處地方變成一個虛擬的大眾所夢想的桃花源

每日無論多忙,都不忘來一下;寫文記事寫日誌分享的固然重要,遊訪其他博客新載文章,再看下面大家相熟的名字的留言對話——成為一日之間重要樂事。

不過,相約見面;我相信當時大家還是抱有好大程度猶疑;最低限度,我也有過這麼的糾結。

結果,也因為有這麼過一次,這班博客很多位成為我人生十年(可能更長) 中最重要朋友;有博客重寫對這日的感覺,說這改寫了人生,其實也不為過譽的。

要感受這一日,這一次聚,究竟怎麼發生的一回事,要由不同的博客記文中才能感受那份情景和大家當時的感覺;這集體回憶,就由 這天打手facebook 上一段開始:

318 9 years

這裡集齊當日為參加過這歷史時刻的博客們的記文:


發表留言

朗豪酒店裡的好地方 Alibi

工作上認識的新朋友邀請我相伴參加一個試酒晚會,先給我看了一段餐廳的推廣片子——

被吸引了!

Langham Place 的 Alibi

試他們新派創意美食為次,跟這位很特別的朋友談天多了解為實;對於位處全九龍最人流旺的熱點朗豪坊,確實有過一刻猶豫……年關近,那邊人潮可不是玩的。

但這個場地就是較早一年比較常到的一處喝酒談天的地方,變得如何了?倒是很想去看個究竟!

這晚意外地,見到很多外藉人仕;而且所遇的幾乎佔半都……竟會說流利粵語;真不得了!看來遠離中環地區後,我倒見識了很多駐港外國人的真實生活語言能力。

這是晚餐時份,午飯是偷了空跟女兒早吃了;於是,一杯香檳灌下,氣泡更是胃裡翻騰;顧不得身旁朋友,溜了開去,專注地吃喝起來;形象嘛,沒所謂了呀,這可是旺角嘛,又不是中環;就自我安慰中;反正我見現場大家都吃得很起勁!

這地方打正旗號是以 urban bar & chic place;一改以往在酒店裡的 bar 風格,不止於一個很重點的、環繞狀的大吧檯;不限於新鮮生蠔……還竟然推出很多特式的雞尾酒小食。(印象中,那吧檯位置格局反而好像沒怎麼變了。) 最大賣點是座椅;不再統一,不再賣整齊設計風格,轉賣時尚多風格卻和諧,人窩入去舒適的,也多選擇,不喜歡窩沙發組太矮,可以坐單獨的、簡潔線條但寬寬的椅子,總之各適其式;反正誰要去酒吧還要坐得像在咖啡室中那樣?

不過,在這裡,一位今晚負責為我介紹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的女服務員;跟我閒談起,她其實原先是在這酒店裡當餐飲部接線生的。嗯,這麼個可人兒躲在機房中接電話太可惜;我即時想起從前在酒店裡工作時的兩位同樣整天躲在後勤辦公室裡接電話的女同事,除了那項甜美聲音是她們專業,真人也是相當漂亮可人。面前女郎正在介紹咖啡耶,女人人家幹麼在想遠時美女又看著眼前美女發著呆!忙攝回心神受教,這款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呷第一口竟然幾沒咖啡味的,來的是一口花的清香;面前女郎已經解說:「這款咖啡特別處,是沒以往一般的只求濃洌的固有咖啡香,咖啡的味道在後頭,先行的是一種花香氣,特別適合女仕。」好,讓我來寫寫味覺神經的反應:新熱杯淺聞,是一種茶花香,顏色也不濃,咖啡厚度亦絕非平常咖啡的厚身啡顏色,反而更像威士忌酒。呷第一口,最先味蕾只能感受春末混花香,有點草原氣息;接下在喉際才回有咖啡味道,由淡入常;再呷,溫度減了,咖啡的香味加上之前一呷餘香,才悠長回盪,輕輕柔柔;絕對是女仕那柔柔然、悠悠然的神韻。再聞豆香,竟然是帶有較濃的硬果實夾雜幾朵小野花的香氣;如果用來製成室內香薰,應也能成生活小趣。

因為說座椅,才把咖啡先說;其實它倒是整晚的句號,很完美!而且,為我整晚吃的喝的幾杯包住了餘韻,在下面兩小時,我一直有一種輕飄飄的微醉調調。

就說回頭,吃喝的各有特式,挑了幾款在酡意與交談之間還記得拍照的,其實有好些也值得再去發掘!一於約好兩位知己,過些天再去一趟,這趟是閨密的,應該別有饒意!

alibi 1

這夜選的兩款芝士都屬於我喜愛列,Gorgonzola 更是我熟悉的,而來自西班牙北部的Idiazabal 是新嚐,邊皮有點微脆,是一種煙燻的味道,很好,配手工啤酒Samuel Smith 的老麥啤酒 Oatmeal Stout 感覺果然有趣,不過對我來說,還是煙燻的火腿總是最吸引。

Puro 是Sparkling Rose,我們都統稱香檳,我個人覺得味道不算很突出,但它的顏色,那淡粉橙紅色的泡沫一定很叫女人迷惑;還有開它有特定的一個方式——是把瓶子倒轉,在水裡開的。要看,去開它一瓶,請吧員表演來看看嘛!

當然網上早有啦,也可以先來看看這個。有趣吧!

 


發表留言

博客友聚

不經不覺間,建立起自己的部落格,成為一個 Blogger 都已經快九年。一件事情幾乎不間斷地持續了九個年頭,有時連自己也幾乎不敢相信。

曾經每日對來瀏覽的讀者點擊很緊張,也算攀過新浪博客榜前位。近幾年隨著博客這回事不再是什麼潮流,加上自己的動力也再沒什麼剩下,這博客一項「工作」變得可有可無,對於一班支持的朋友,對我的關注其實沒有太大淡去,搬到 wordpress 後也新增了些個關注的新朋友,但那種關注已非因我文筆或感想,而只不過踫巧在搜尋器找上我一些紀錄的資料罷了。

繼續寫,可能只餘下兩個原因:

一是,我自己也把這個地方變成我私人資料庫。
二是,我在這九年間,結交了一班人生的朋友。

這晚,我們竟然還能以博客這個目的而聚面的一班,坐到一起吃晚飯。

這是個很高興的下午。

源由,只因為「黃傘運動」,一班早已經轉入 Facebook 聯絡的博友,大有感嘆近日城中的事情,令身邊很多朋友感情撕裂,生活氣氛極之不和諧;遂提起,不如大家借機聚聚,消解一下那負能量。

這說,在普通日子,最為簡單不過;只是,在這種風雨飄搖天,選址在運動「場地」以外聚會,只怕還是免不掉談政論事,要是什麼意見不稍一觸礁,那是衝著來破臉了。

能消負能量,大概不是久別聚面,而是 Oku 的初生寶貝– Kooku (一班 blogger 老友甚至替這個寶寶安了這乳名)。這小寶寶滿月了,這位從前在博客眼中的沒腳的小鳥,不止召集了一群博友親去觀禮,見証他的第一個人生不可能(結婚)成為事實;這次還召喚大家去見他的人生另外兩個不可能(置業+生兒)成為事實。

於是,我們當中幾位還在堅持著寫博文的,都因為這事,而令靜止下來的部落格再新添了另一重意義。

看著當日寫博而認識的「blogger」結婚的一對 Masaya Jacky 與 Hymn,和他們的愛情結晶兩位小千金,Ronald 的布林一家三口;還有原先是小孩blogger,現在已長大成人的藍藍和靚女Aunt的孩子皇;跟九年前幾乎找不出改變的不吐不快慢熱人杜麗

這晚被笑要升格為金太婆的金婆婆 (她02年後再沒有寫長文博,但沒有丟低過她的「社區中心」角色,仍然是博友們的核心)。

這群人的聚會,大抵已經相熟到不好意思再用「博友」「博聚」來命名;卻因為還有一位特別嘉賓——Sam,當年大家熱於 mysinablog 時,他還只是中學生,現在的博士生「隨意爽齋」的Sam,現在已經轉為「翔太的喫茶館」——一個日本文化分享的網站。他的出席,令大家重提了這過去九年的友誼源由。

正是引証「十年人事幾翻新」——十年博事幾代傳。

再一次感恩,人生竟然因為在網上分享文字和生活感受,而相交的朋友;在大是大非上,大家竟然想法和諧相融,都成為家庭朋友,分享著家庭瑣事、工作、笑話……

我當日自稱 BEE (B姨姨),是媽媽博一系;只希望,香港安好,我們能堅持十年八年,在看著博友兒孫們的分享;我會很高興升格為 B婆婆。

祈安!

img1413103264655

 

 

 


發表留言

萬聖節少女們的晚餐聚

今年的萬聖節是週四,氣氛大減。

藍藍這個最愛節日,通常在前一個月已經在計劃如何借題玩玩。

可是一想到次日要上學,好幾次都哀怨中結束期待。今年進入DSE,她的學業時間與壓力重得她幾乎無心作樂。

這天踫巧開會完畢,把一些瑣事調動一下,趕了去新開的一田超市,打算為她辦個小驚喜。

誰知幾乎同時,她來訊:「同學、甲和同學乙來了家,我們玩一下。」別看女兒快成年,她對這家裡的一些約定規則,迄今一點沒變;先前我還會過面的朋友上家裡坐,要預先問批。已經會過面的,要到家裡來,也會先知會。與其說這是規約,倒不如說,是一種對家長對自己家的一份尊重。

「那就請她們都撥個電話問請她們的家長,讓她倆今晚在我們家吃萬聖節晚餐好了。」就知道三個女生會歡呼,哈。

糟糕的是,一田超市連一小件扛著萬聖節特色裝飾的甜品都沒有;我選錯落點。只好求教「歌谷神」google 搜尋網快速搜圖參考;極速設計我們的晚餐。

雖然時間有限,實在辦不到一個很完整的;但也想不到,全體一致讚賞,我的寶貝還讚:「比前年妳刻意地安排的,效果還要好。」「是因為有點經驗吧,但我並不太滿意,下次再多預點時間預備會更完美。」「我覺得已經很好,是好吃的啦。」

看她們快樂滿足,三個小時裡忙到腰酸背痛也值得。

餐單設計:
血漿斷指 – 烤德國香草肉腸、茄醬、杏仁片
泥沼蝙蝠洞 -薯蓉、蝙蝠意粉、烤鮮菇、白汁醬、少量日式咖哩拌
燒焦死人頭 – 澳洲和牛漢堡
爆血肋骨 – 香草烤豬肋骨
生吃小嬰 – 烤日本溫室BB蕃薯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