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擲鈔票的人

為求要親身歷練社會上形形式式的人各式觀感、生活態度、處事行為……等作更深人性探討;我家小姐堅決要暫時撇下學業,初闖江湖。

與所有年青人一樣,先從零售業處起步。當個有日資背景的連鎖店售貨員,要參與入職訓練,輾轉在不同的分店裡跟各樣脾性的店長和資歷較深的同事們學習。

好友們都關愛有加,頻說何必在外受氣,在長輩公司找份優差就好。我和大塊對這沒持太多意見,藍藍自小有她自己主見,不是爸媽說兩句就會依話而行;她有決定會知會我倆,到願意分享時一般是已經有所體驗,分析過思考過。

她在外邊見識不同的人,也是我們希望的事。這短暫的停學,我們仨商議過了,決定了,就全力支持。

這天,她跟我提起一種人的表現,很是奇怪,她想不通——

就是到店來消費的活像個大爺,大刺刺地從荷包中抽鈔票,一疊的擲在收銀面前,像剎那他就要表現出他就是全城頂尖富豪一樣。更有趣的是,在找零錢時,這種客人在收銀面前會攤大著手,而眼睛卻望別處,手當然也沒攤得絕對平坦夠寬,於是零錢硬幣就從手指隙裡掉出來,然後他還要給你白眼:「你是怎麼做事的?錢都不放好,害我掉錢!你還不快去給我拾回來嗎!」

「怪不得日本人統統都愛在收銀櫃上置個小零錢盤,為什麼香港收銀檯卻覺得那小盤礙事多餘?」藍藍問。

「如果是我,沒辦法改變店裡習慣和規定的話,我會把錢重放入他手時,用另一手拉著他指頭接好;很溫柔笑道:『麻煩先生抓好硬幣了。』」藍藍笑我這種造法很不合時宜,要是先生投訴店員故意輕薄,怎麼辦?!

事而世易,也不能說她這擔心是空想。

「但妳不覺得人們總是愛裝帥,把鈔票擲在檯是很侮辱人的鄙行嗎?」原來藍藍的問題在這裡。

的確,我也遇好多這種人,以前職場上,好些大老闆都有這種奇怪的習慣;或許,我們那個年代司空見慣,覺得大男人都有這副架勢,我們這些小女人,自古以來就比較委屈,這種小事也沒覺得什麼。今日回想,嗯,的確,這種表現是有一定的悔辱成份。

「可是啊!」我跟藍藍說:「這是那個手擲鈔票的人在人格/處世態度上表現,有問題也是他個人問題啊。被擲的應該不會是被兜頭擲在臉吧,那麼是擲在檯頭罷了,這只能說那人的行為很有輕侮那事。收受的人又不是在收私款,何來被辱呢?把心境微調就能看開的,那有什麼大不了。要是說看不過眼這種人行為嘛,那很簡單,雙倍有禮地,依足服務業收銀禮儀,雙手把錢捧著,拉開嘴巴笑:『先生,請拿回你的錢。』要是能令他意會自己那之前動作是輕侮就好,要是不能也沒什麼,他還是他,他只代表他自己,架也是他自己丟的。而妳卻不同,妳的回應代表著妳自己、妳家教,還有妳工作的店子。」

「我發現惡客與好客的出現,是有週期;一般在這樣的惡客出現後,只要很有禮地回應他這種無禮。後面就會出現一個好客,好言安慰我:『那個人也真是,哪可以這樣的。』」

經驗中,我遇過的,那種習慣性把鈔票,狠狠地擲在檯面、櫃檯的大男人;其實都只是錯覺自己這動作很帥,而從來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你這是很侮辱人的,而且樣子看起來就跟那些電影中飾演惡霸流氓一樣無異,看了就讓人噁心。」

我相信要是有人這樣對他說過,超半的從此就再不敢裝這所謂的帥了。信乎?!


發表留言

交帶

「交帶」這個詞,有付託的含意。

今日看來好像變得是一種老套用詞,看來說這話的人大概都已經四、五十歲的——上了一輩的!

有交帶;在粵語中是指人做事很有條理、有責任心、很有統籌力;蓋括點說就是做事讓人很放心,尤其是合作的人都會覺得事情在這個人手上必無「失拖」不脫軌、都靠譜、可信賴的。

那現代人,比較潮語式,或轉為流行什麼說法呢?

聽得比較多,會說:「無甩漏」但一般只會說:「這個人呀,有交帶的,很少甩漏。」

可是,近年,在年輕人之間,上面整句都很少用;用上的,也是比較長輩或分派工作的位置時用上,但形容時這已經當是讚賞用。

「無交帶」是80s 90s 年代裡用得最常,最直接;在職場上出現最多。同事間會直接用這詞來表達對這位沒責任心事情沒做得好的同事的投訴。

包含的可以很廣:

  • 常遲到、常病假;於是很多工作濟留在自己手上,沒有人知進度,沒辦法接上。
  • 上班時不專心,工作總有失誤而不自知,最後都是被其他人發現。
  • 做事只有自己知道行進,不會報告情況、問題、困難…等,有時一直人和事都就那樣呆著,直到有人發現來催,上司來罵。
  • 說話沒首沒尾,沒人能明白。

……諸如此類,太多不能盡錄。

所以,如果得上司或高層對客戶說:「我們這同事很有交帶的。」這是很高的讚賞。相反,那就代表著:升職加薪嘛,別太奢想啦!

那這「交帶」一詞,應該很好用,那為什麼現在少了人在用?

我相信這和數碼時代溝通文化有一點關係。

太便利,失去了人同人真正溝通「交帶」,常自認為一個訊息,系統有表示對方收到了 / 接收了的標示,其實對方究竟有沒有真的知道了,也不管;覺得——我是通知了啦!

這些在項目管理中,尤為令人動氣,有很多時做事,尤其團隊,每個人各有崗位,在有效時間各自忙著,可是接匯點,即從前我們說的進度會議、報告;就是要大家各報進行情況,有什麼要轉其他接手,有什麼要總結,遇有什麼問題要其他加人幫忙……等等,等等。現在都靠電子訊息,電子系統;大家根本只管自己的事,根本沒交流,沒交手,沒交接點。

沒交帶的人,甚至會認為;你在訊息中提出的,我沒其他意見呀,所以我不覆。然而,誰知道你不回覆,又代表著什麼心思?然後工作到後頭,全都是直行線各行各素,各自生出大堆其他人都還不知道的問題;而時間都不再夠修正,於是就是項目的「甩甩漏漏」。大家都在用一句「缺乏溝通」向外解釋做得不夠好的原因,求勉強接受,甚至調用更多資源成本去填了這些甩漏不完美。

這種情況,我已經在想著很久,沒意思用文字記下,每每都只與同齡朋友唏噓。今日恰逢一例:

在趕緊的行程中,我有意抽動一個時段,為本來不順路,但很有意思的地方設一班教學。對方教室很有興致回覆:「太好了!」花了兩天做電子海報,也花了我時間校對了三兩次,招生去。我說這次時間趕逼,原不奢望能達成,所以招得多少生也無妨不設底限。但一點要明白,我得早在行程出發前確定要不要帶上有關的材料工具,那是原訂教學班的兩天前。

然後,中間我問過情況,對方只答:「可能時段不逢,暫時沒有人報名。」然後我再提醒一次請在我離港時確定我一下,我好收拾行裝。

結果呢,到達大家原定確定狀況的死線,都一直不回覆。我是猜到最後沒公眾報名的是吧,那不要緊,但回覆一句讓人安心,可以嗎?

這本小事,雖不爽,但不致很動氣;只恰巧順道借來作個實例。

沒交帶者,就是讓合作者再沒下次交手的信心。

縱使,好像沒什麼呀,又不會死人的;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從很多很多交往小節中建立出來的。回想現在,說誰也不會很相信誰,因為呀,壓根就不能很信任,不會交托。

習慣擔當一個有交帶的人,才能讓周邊的人安心;才能人旺、家旺、業旺、財旺;這幾句不是老生風水談;細心想想箇中道理!恁憑你如何開展,總會有緣帶來第一次合作的人和事,然後,總會因為你沒交帶再沒回頭;那恁憑你上世積下多少福,今生有多少貴人,貴人還不是因為你是個沒交帶的,失望離場,這不正是財神到門都掉頭走一說嗎?

無論何年齡都希望自己人緣旺,去到那裡都受歡迎受讚譽,正是人見人愛,車見車載。可是,人越成長,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扣上,必定會或多或少有著情感和錢財的關係;這兩者都是一種付出。對於沒交帶的人,付出者會不會長年纍月地不問付出,永恆為你填甩補漏,時間和心思都是一種個人資產,枉花多了在一個沒回報的人身上,除出阿媽,恐怕世間再沒幾人。

回到交帶,就是有付託的含意。沒有信任,頂多試一回,從此就斷掉這念。

所以,做個有交帶的人,就是成功之母。

相反,如果依然認為「甩甩漏漏」、「無來搭什」都沒什麼要緊的;那簡單的說,等於甘於自求失敗。

「算了吧!現在的年輕人現在就只懂膠帶,不會再懂什麼交帶啦。」朋友笑,笑中濃苦。

646x_1355133604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