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可能成為了 craft KOL;沒聽過這名字嗎?大抵由那些 Food/Beauty/ Travel….KOL上延伸理解呀,就是.不斷參加不同的藝作課程,然後做推廣介紹,這可以嗎?
當然,這只是說說笑。參加藝作班,是自己掏腰包,而且都是個人興趣,怎能說成商業活動呢。況且有些學習班招生不易,授課的手藝老師很多也不是長期正職生產(設班授徒),有時候推介容易,推廣很難。
不過,值得有點驕傲的說;活了半生,現在有時間有資源,手指還靈活;挑些很有興趣的學習,學得興起接下去研究,學得一般的就當自己給自己多添件小玩意就是。
我是有點手藝的小天份,就是。
如何能知?正當大家都還在挑銀花材挑個沒停,我已經比拼好;目標明確,不能貪多(這從我的課上學生處學來),考題清析(該要做到什麼就選恰好能達題的),美感與創作要平衡。
今天是第一次去大館的上課,是 Touch Ceramics 與 Gold Steed Atelier 合作的純銀風信子。胸針金工工作坊;來授課的是 Chris Ka Leung Li。

自稱金工學問零蛋的新進(興趣)學生,在上課後,突然覺得自己過謙了。不是嗎,其實焊接我早在整作時尚飾品時就常用到。當然相對起授課老師帶來的輕量版焊接工具、超聲波洗機……等等,我的只是偶爾需要用上的小事兒。我倒想說說,學習時先抱謙厚虛心是應該的,也許這些都是現在年青一族沒有從家教裡學得的。
我這位金工零蛋生,在這體驗班裡,表現應該尚算令人滿意的,這個人,最低限度是我自己、我身邊一些珠寶首飾上有造次的朋友們審評。
這個工作坊在這場地,能以HK$1080上3小時的課,雖然在裡面其實未能學到什麼金工技術,手觸及的只不過是組合、拋光等非常皮毛的知識;但在於自己為自己創作一件可戴飾品來說,這價錢也就非常值得。

Chris 老師的作品;使用很多橄欖葉和枝,加上蠟梅而成的花冠。
課上十一個學生,是我近年所參加的工作坊上最大規模的;也是可能因為這樣多學生同場才能讓課上成本分擔。不過十一個學生對老師來說這負擔非比容易,Chris 全程忙過非常,每個學生車輪轉的在等他進行焊接、再焊接……他幾乎沒有太多注意力和時間在每個別學生的作品上點評和給意見。這也是我唯一對這工作坊有點不太滿意的地方。
場地是有替學生拍了照也有替學生拍成品照,可是,看來那只是他們官方紀錄,卻沒打算給學生回送一些紀念時刻。雖說沒明文規定場地需要這樣做,可是具有接續的互動才能抓得住這些學生的情意結啊。我當然希望有收到場地在我上課期專心一意在打造我作品時的當場照留個念啦。(我可不是來忙自拍的學生咧!)(在這方面,我真心要讚一下我自己,每次課堂,我都既要照顧學生進度,也有逐一替學生拍照片,還會在過程中提示學生微調作品…等。我可是一腳踢,是全面的。雖然也不見得每樣事都做得完美,但每一項也不能少掉啊。)
同學們都好專心聽課 在老師預先準備好的鑄銀花材中選好自己想要組合的;通常這部份已經扣成學員最花時的難關 我選好了。不能把剛才一開始時場地人員提示「不要貪多」以及老師所提到目標是「可配戴用的銀飾品」丟掉。 花材的重量平衡在配戴之飾品上,其實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為時間關係,學員逐一將自己組配好的,交托老師代為焊接。 是我的作品,好緊張啊! 是對面同學的作品。她抓著全場唯一一朵小菊,大家都看著好羨慕,花的層次很好呢。不過重量有點過重,試改為吊鐆看會不會好一點? 我的出來了。接下來進行拋光的程序。
在課程完成前,趕忙也去欣賞一下其他同學的作品——

啞銀和亮銀的表現恰到好處呢 這天然彎彎的葉子也是我原先好想選用的 這班裡頭唯一一位男同學的作品,是個可變化多端的設計呢 可能是班裡最大膽的用色設計 是我的那件作品 拋好光,亮銀的,看來比較高雅
世事不會無緣無故的,我之突然對金工產生興趣,自然是已有一些新點子想法。希望這之後,我能一步步接近我這點子,並履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