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賞櫻。真皮造的櫻

近年去上不同的手藝班,成為我的新興趣。

雖然都環繞著我喜歡的類型手藝品,有時對於當中技巧或物料早有認識、甚至類似的也試做過;但是,跟不同的手作人交流、更新一下設計、學習下人家新發展出的小技巧……都是一個悠閒又豐盛的過程,溫故知新,就視為一個放輕鬆的節目。

只是,有時會遇上不怎麼樣的課程、導師;又或太過懶人包模式的課堂不能滿足我。所以不見得每次我都會推薦朋友去上課,更不見得每次的作品,都值得跟大家分享。

今次的課,是某一天電視剛打開,還沒有時間去調好台,赫然見到一位手作人分享「八重櫻」——

今年不能去日本賞櫻,心戚戚然。

向來就我為櫻狂,花癡如我,看見皮造的櫻花,心一動。

上網去搜尋那位導師和工作室;直接問可有上課時間。

整個下午,一邊遙控手上工作,一邊跟導師 Jade 學習;還一邊跟她細談大家的手作、生活、經驗。

Jade 說我造的作品很不錯,我卻覺得必須加以練習,反正心裡泛起新的決定——

一家人櫻花樹下晉餐

家裡飯廳的花擺設早看膩了,一直想更換;早前想過用保鮮花,但露天放著兩年,花色會褪;想過請藍藍跟我一起繪一幅母女花作,她卻推說我倆畫風迴異,不會是好作品。這,皮的永恆綻放,收藏容易;觸動了我心。

感謝 Jade 的無私分享,讓我清析了很多對皮造花塑型的處理。看了他們 JK Workshop 裡的陳列展品;繡球我愛、薰衣草可愛、玫瑰基調、紫羅蘭輕巧……甚至我平時不算很留上眼的水芋竟然都吸引著我。

有了這個八重櫻體驗,更想學習的更多。

花堪折時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我卻說:
櫻在季候造一枝,不待春後花過時。

JK Workshop

30531121_2004514039799843_4455620195519561728_n_meitu_1.jpg


發表留言

嗅出香還是嗅出臭

話說,前幾日,有位第一次到我家來朋友,甫入門(還沒看到我家裡掛著放著的一些乾花擺設)就說:「妳間屋好香啊。」

我向門側掛著的尤加利乾花環:「應該是我近日常在造這些乾花,所以家裡存著天然乾花的味道。」(近年我減少了在身上噴香水,所以肯定不是來自我身上。)

但由於我從前長年都使用香薰香水,我和家人早已習慣了我的衣服、身上都帶著一些淡淡香氣。雖然我自小有管「香水鼻」(即對氣味比較敏感,濃烈的味道反應會比其他人來得劇烈,不好嗅的味道有時甚至會令我鼻管發麻發痛,甚至作嘔或暈眩感)。平常自己身邊已適應的香味,可以令我情緒被騙著穩定。在自己家裡,我不需這樣騙自己嗅覺,常保持空氣通爽就是最好,而且贕特別喜歡屋被太陽曬過的乾爽味道。

可是,嗅覺是一樣很奇妙的培養。

試過一次去看房子,那是一個同區但比較密集但靠近鐵路站的屋苑,單位在高層。但一進屋,一股很久沒開窗戶的霉氣。這種氣息並不奇怪,本地家居房子十有八九如此。 一般都是家裡長年日出工作,窗戶關得緊緊,晚上回家可能太忙太累,冬夜冷夏日熱索性就開著冷空調;於是家裡就浸淫出揮之不去的霉濕氣味。

然後,奇怪的說話來自屋裡的兩個小孩,若七歲和五歲的男孩;他在我身邊轉了轉,走去跟他媽媽說:「她們好臭。」藍藍當年初中生姐姐,瞪他們眼睛。

走後悄聲跟我說他們這樣說話,好奇怪。好認真嗅嗅我的身、同行外婆身上,自己身:「為什麼說我們臭?」

這樣的情況在我青年時替救世軍青年中心當少年戶外活動大使時,也體驗過。當時在戶外大夥女生在對一堆野花草說:「這裡的花好香啊。」引來一班小男生也過去湊興,大家紛紛稱新鮮事,狂對著野花在嗅。其中一個一嗅就說:「哇!好臭呀。」大家都以為他是故意唱反搞鬼,於是起哄。作為他們的大姐姐領袖,要把他們擺平哄動。於是把唱反的男生拉近我,邊走邊跟他說話;當時我也認為他是故意惹人注目,所以說話也帶點訓話。但後來他將山上沿途聞到的氣味變化跟我分享著,我才發現他不是在故意唱反搞對抗,是他對氣味的形容詞和感受的表達,是跟其他一般理解並不一樣。而這些理解好大程度來自他家庭,他父母從來不會跟他去分辨/分享,從各種東西所發出的氣味,而分享感受、如何表達喜惡。而他父親幾乎對所有具氣味的東西只得兩個表達:「有陣除。」「臭嘅。」家裡也從來不會買花,媽媽也沒有帶他賞過花…

當自己帶孩子,我很著重要藍藍先聞一下,舔一下;嘗試用自己會的形容詞去解釋那是什麼味道。雖然藍藍患有鼻敏感症,自小嗅的不及舌頭的感覺強。雖未必能一嗅可分出白牡丹與藍苺混著,薑與甜橘裡面有一點點橙花…這種靈度,但也懂得形容香味:花香/果香/肉香…

嗅香,也是一種要從小教育的品味生活的家教;而且,也絕不是一台板腦,網上教材能賦予的!

被稱之為臭草的其實是只要在清水下就濯出獨有香味;最著名自然莫過於配綠豆可以煮出美味經典的臭草綠豆沙。


1 則迴響

饅頭樂 Bun Fun

年初,在 Facebook 的手作人討論區,督見 Maggie 王美姬的創作造型饅頭,很驚訝於她的創意;主動結交,可能她見我也是個熱愛手作的人,大家交了朋友,偶爾隔洋在線上聊。

後來她開始在台灣四處講學,我有意飛過去跟她學;我有個小想法,告訴她,她竟然很鼓勵我造。可是接下來,我一直被公事纏著,未能有期去台灣跟她上課。然後,她的書出版了,我連忙訂了回來,可是還是沒法找合適時間和信心去啟動。

終於訂好了三劍俠今年假期,我打算專程先過去台灣探訪Maggie,並跟她學習。過了未幾,她說,香港有甜品教室主動跟她合作,所以她大家別忙抓時間在台灣相聚,就在港上課。正好,我幫忙在港向好友們推薦。

結果,意料之外,除了可以跟閨蜜一起上課,竟然把一位沒相見超過十八年的舊同事也吸引來了。大家既一起上課又可以借故相會。

上了這麼一個非常高興的課,教學的第一個,實在有點追不上步伐,做出來的不太好;不過第二隻已經有了信心,大家的作品都相當不俗。可是上課的時間實在趕,帶著兩個小饅頭作品回家,實在捨不得吃。

maggie bun class.jpg

這天,抽出點時間,等不下去,買好材料,決定在家裡動手;考驗一下自己究竟有沒好好學習,有得著的。

14355650_10154015881536896_8861832381593247959_n.jpg

第一批,我並不滿意,統共只有那個紅蘿蔔勉強合格吧。

再造另一批,今次,先想想自己平常做手工藝最擅長的;好吧,這種似應對上了——

 

14317356_10154015960416896_7443493424067141086_n藍藍卻說,看是好看,吃起來要一瓣一瓣的,口感太薄不夠豐滿。

可是,好看啊!

下一輪,要開什麼顏色的玫瑰花好呢?


造型饅頭女王 王美姬老師
主廚 at Qo’eat蔻食 手創立體造型饅頭
三立新聞台《文創Life》節目專訪
著作: 《卡哇伊立體造型饅頭:零模具、無添加、不塌陷,創意饅頭全攻略》
p0337107000015-item-9668xf3x0175x0250-m

 

 

 


發表留言

向日葵

從前我並不太愛向日葵,總覺得這種花在花田一枝枝長得高高,頭一樣把花面兒極力伸到盡力迎著太陽光,很奇怪的生命。

還有,曾有老師說:「去醫院探病時要買向日葵,不要買玫瑰…」

於日,我覺得這種花是該在病院裡出現的。

年紀不同,心態不一樣——

小區新的鮮市場開了幾個花檔;我逐一幫襯,卻發現這些小攤檔不幸都只因商場規劃及店租而出現,店裡沒有出現真真實實的懂養花擅園藝之才。鮮切花都給凍壞了,卻賣得不平宜的價錢。

本來不打算再買,這兩日忙埋頭為香港一位出色的氣球創意人 Jeff 老師出書而趕排版設計;悶熱的天氣令我心情有點燥結。在市場巧見一束離遠看已經獨立一熾,與別不同的;是一束向日葵。

這花店已經是相對另外兩家對花的護養,或說來貨的貨質比較好一點,但也貴一點點。店員主動向我招徠,店長連忙出來另給我一個較好價錢;因為她看準了我會整束要下。

13346811_10153758991461896_7136932345443029862_n

回家,這束花不好造型,無論妳怎麼會花藝,都看來難以將一束的向日葵整理得很整齊造型。

它的葉很醜,花型也相對其他優雅型的花朵來得奇特;可是,卻獨有一種味道,是那種讓人看著就高漲的動力的一種情緒。


向日葵 花語

向日葵的花語有很多種

  1. 生日花:向日葵(Sunflower)花語:太陽(The Sun)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們稱它為「太陽花」,隨太陽迴繞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國,它是太陽神的象徵。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太陽。受到這種花祝福而 誕生的人,具有一顆如太陽般明朗、快樂的心。他是許多人傾慕、仰賴的對象,也因此他始終無法安定下來,並認真的接受一份感情,具有晚婚的傾向。
  2. 生日花:野生向日葵(Perennial Sunflower)花語:投緣(Affinity)野生向日葵的用途很廣:種子可以做成點心、還可以提煉食用油、葉片是家畜喜愛的飼料、花可以做成染料 等。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可是息息相關的,是一種和人類相當投緣的植物。因此,它的花語是-投緣。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是理想的情人,更是最佳的終生伴 侶。
  3. 光輝、高傲、忠誠、愛慕
  4. 向日葵的花語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5. 向日葵花語:愛慕、光輝、忠誠
  6. 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向日葵又叫望日蓮一個很美的名字當文森特把自己身體的那一小小部分送給他所愛是人時那不只是沉默的愛

(資料來自:台灣花網)


發表留言

春園花花環

早前一篇《尤加利葉乾花環》後,我不單把完成品掛了在家門上,還把它掛到我博,這個小窩入門頂框了。

好友們都讚好,說要來我小工作室學學。這要學不難,但準備卻要費些功夫。

上週末見反正要替媽媽買備拜山用鮮花,也順道去花墟買些尤加利葉;把閨蜜約在家裡作這個習作。乾花一時間沒花藝室所存放的種類繁多;我早一星期已嘗試在家裡趕製乾花,但因為新手,有些花枝太幼花蕾太小,乾了後太過容易散開。可是大頭的鮮花,如玫瑰;放花環又似乎不夠小花可愛趣致。

2016-03-19 21.59.56_副本.jpg

這些黃梅天,平常三四天可以乾透的小花,竟然一星期都還是沒完全乾得透。於是,我跟閨蜜說;這天可能乾花不夠,只好在我工作室存著的一些手造絲花裝飾吧。

2016-03-22 17.26.47_副本.jpg

結果,意料之外,我們一天裡造了——

2016-03-26 23.01.58_副本.jpg

藍藍說:「來個奧運花環吧!」

其實製作這些花環,的確很個人化;就是材料也是那麼些的,各人拼配的、手法、喜歡的色配、排位、形狀也會有自己特色,這也是手藝最好玩的事。

mimi wreath.jpg

閨蜜好滿意地捧著兩個作品回家,自己掛一個,送一個給她妹妹。

餘下一枝插在花瓶,渡了兩天假期回來,忍不下手,把它也造一個,不過,今次不能作圓的。

DSC_3974_副本.jpg

不過,誰說花環必須是正圓的?扁扁的,像眼睛,一樣可愛。

花環,用的是鮮製乾的天然花朵,天然的形狀,就是可愛。

媽媽問:「造那麼多個花環用來做什麼?」送人呀,我從來不送貴重禮物,都送我親手造的作品。她也挑了個回家去。

 


發表留言

花樹與咖啡睹物思人

image

一客咖啡,一個檸檬鬆餅。
一束鈴蘭…

一田田的迷你櫻花樹。很多年前曾經在朋友娘家的玄關處見過,很驚奇問:「真的會開花嗎?」「樹苗,遲下會種入前園的花圃裡,希望它長大,每年開花等妳來。」

睹物思人,也是這種。

這年後沒有再跟這日本朋友連絡了,她結婚了,所有時間奉獻給家庭與孩子;最後一次通信,她寫了很多個抱歉,說再沒用英語,開始看不太懂了,要花很多時間去看一封信,所以實在抽不出餘暇回信給我,繼續聯絡,也生活中著實沒什麼好寫。

人生,也許總遇上些太容易放棄友情的朋友。只希望人生越往後走,越少這樣的丟失友情。

2016-02-24 16.52.37

@旺角花墟道62號地下花粉熱鮮花附設的小咖啡座

放鬆,香港人!


1 則迴響

尤加利葉乾花環

JCCAC 的定期藝術活動推廣中,這個抓準了我眼睛。

20151125_174731_p7vsqput2t_p_600_300

是用尤加利葉造的花環。

我的大門上,由過農曆年後,需要一個新的掛飾;就它吧!

JCCAC 的地點對於我來說並不算得很方便,但不要緊,為它專程去一趟吧。

這夜,大雨,傘子在地鐵出口時弄斷了一骨。正好,希望就去 JCCAC 裡一些店子買新一把具設計玩味的更好。

誰知,沒有工作室有向雨傘方面的發展。

這家叫 Goodmonday 是以乾花設計製作各類花藝飾品。

goodmonday

花藝的工作室永遠充滿著一份浪漫的香氣。

2016-02-19 19.12.35_副本.jpg

花藝都是我其中一樣由中學時代已經鍾愛的興趣;這夜跟工作室的導師分享很多年以前我用石灰粉來製作乾花,沒有一個花的工作間,搞得家裡很灰濛濛,很難清潔,後來心也淡去了。

這夜,製作乾花的心又回來,認真地重新學習;感謝導師替我拍了張很專注工作的照。我喜歡這樣的照片,每次在「製作中」我總是在忙著上課,或獨自在忙著,這樣的照片有人替我拍的好,其實很難得。

2016-02-19 19.51.30_副本

2016-02-19 13.54.35_副本.jpg

我總是個不大聽話的學生,覺得導師給我的黃色、橙色乾花不好配,一直賴著不動,導師很好,給我換了麥穗,我又懶去慢慢配襯,把穗隨意地連葉扎在最下底。大家笑,這個倒隨意得很特別。

做這個尤加利花環,手裡滿滿是那香氣,很能攝靜心靈;過程除能有視覺上的治療,實質上那香氣也令人非常放鬆。

這是很愉快的晚上,另外兩位同學也談得起勁,我忍不住給她們看了我平常的作品。上這類手藝課最終目的,在我,是多交一些同樣愛製作手藝品的新朋友。

完成,雖然導師已經額外給我加了配飾,但我還是不夠滿意。

回家,又去翻了點東西加上去。

2016-02-20 10.56.07.jpg

加了幼藤織花,又把日本新交朋友真理子送我的小布鳥放了上去。

花環豐富了,色彩多了,感覺更像別緻家裡的所屬。掛了一個晚上,今早花環上還餘有淡淡香氣。這種半鮮花環利用天然風乾,等待定慢慢轉換顏色,也是一種生活慰寥。


發表留言

讓生命盛如花

有說:「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可是,現在的花都能在世界各地克服天氣土壤環境;然後,香港可以隨意由世界各地花場輸入任何花種——所以,我們已經再沒有什麼花屬於什麼季節之說;就如時果,時花這種詞,好像成為上一世紀的用詞。

香港。五月中後旬。

朱頂蘭、小牡丹、鬱金香……依然燦爛。

DSC_2555_副本


發表留言

唔值咁貴

網上文章源自: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5/03/05/101044

not worth

我不打算討論筆者對那些時裝衣飾品牌的價值是否物有所值,或物對所值。

事實上,近這十年,自從很多似是而非的歐洲名字品牌不知何時又不知源自何處的,忽然在海港城裡冒出來;所賣的款式用料根本就有違歐洲貨品的剪裁和用料習慣;我已經開始對哪些品牌應該立在哪個消費價層次中,放棄留意和品評。

然後看著連那一些向往世界頂級品牌,為求滿足一眾中國新堀起的豪奢土著,而源源不絕把老古董設計改改用料,再度推陳出新;這舉本來也算潮流輪流轉的定律,可惜舊設計不是修正或改善用料,而竟然是改用更平更劣質,甚至索性都改成塑膠;這種擺明車馬以最短製作時間推出大量垃圾貨的舉動,果然是這世紀中震驚全球。

全球產品低劣化,目標是鬥快強搶新土豪的錢灘;出現頂尖世界品牌醜相盡現。然後,很多本來只能算是普通貨式的,也為求搶灘,把價錢一直吊高;價值成為完全脫離常規比例。

隨便亂檢都可以記得好些歸納在這種「唔值咁貴」系列產品:

未命名_meitu_0

不過;還不及這件貨品!

2014-11-11 17.21.10

在深圳萬象城裡的高級超市 Ole;非情人節甚至不是任何節日期。只不過是一個一般貨式的禮盒,一朵被剪得剩下個頭的玫瑰,四顆塑膠心型珠;售價RMB298。

若然我的男人買我這個,我肯定立即火焰雄起千丈,罵他個狗血淋頭。

好悲慘的一朵玫瑰,每次想起國內人喜歡這樣把玫瑰花枝在花頭下面統統剪得短過5cm,我就覺得她們都死得太慘!


發表留言

外嫁柄

小時候,常聽到舅婆笑媽媽,回娘家就忙著在娘家抓一把扛回家,那管是一塊年糕,一塊布料:「正一外嫁柄,什麼都柄回夫家去。」

當然舅婆那是打趣話,她是很慈詳的長者,把夫家姐姐幾個自小喪失雙親的孩子當成親生,自己家裡一幫孩子,也幫忙著帶其中兩個。這個笑絕對是母親對自己女兒說的親厚話。

她每次說這話,那笑臉那和氣,當時小小的我仍印象好深;我媽沒緣記得她媽真貌,我自然從來沒見過外祖母,對於我,她就只有是墳上那瓷照上的一張臉。

舅婆直等於我外祖母。小時候媽媽偶爾把我留在她那裡;小時候只管玩玩還好,開始長大,會想家,留不住;終於一晚扎醒,想媽,哭得呼天搶地;害爸爸深夜老遠打的去把我接回去。

長大後好少聽到有人說起這詞–外嫁柄。

我猜,古時外嫁女兒每回娘家都挑兩擔,做一些吃的、備些應用品之類扛回娘家去。那柄就是擔挑那桿,意思是回程時也把娘家送贈夫家的東西挑回家去。

今日在外開會,天雨,途經舊辦公室,稍息。

探望舊同事之餘也探望一下當日我留下一堆小植物,見它們得到照顧,也新增了同伴;忍不住拿把剪刀,每款長得壯實的植物剪了小枝,小心收在膠盒帶回家去繁殖。

我竟然大有–好一個外嫁柄的感覺。

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