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也完了媽媽的夢

四月一日,是日本的開學日。

相信好多媽媽都會有種將一些不能完的夢,都寄托到子女身上。

藍藍小時候,我就對她說過:「媽媽小時候無法學鋼琴,但對鋼琴的敲鍵聲都特別鍾愛,希望我的女兒將來可以學好鋼琴,閒來就給媽媽來個音樂治療一下。」

結果藍藍很小時候一坐近鋼琴已經很「治療」,坐著一會,就能睡著;她長大了說那是因為鋼琴那木的味道太好嗅,嗅了再加上叮叮叮鋼琴聲就直想睡覺。

結果鋼琴是未學好,改去學畫;媽媽覺得這個不錯,小時候無法好好去學畫,只靠自己隨便天天隨意畫畫亂上色;然後大塊爸說,女兒的這天份是來自他的,他才是描畫高手。

然而今日,藍藍也算是完了媽媽另一個夢;在一所大片草地上長滿滿那粉粉浪漫色的櫻花學府裡,專心地去享受她的大學時光。

能夠在正式的大學府裡唸藝術,自然也都是她爸爸的夢。

祝我們的寶寶珠,學業進步,順利愉快!


發表留言

雞年吉祥物開出好果子

去年仁寺洞是嘆個下午茶

今次同藍藍去,當然第一時間衝去筆莊買丹青啦。

她總於買了她想要的黏土塑形的滑粉;我笑她,人家去韓國都巴不及去搶買塗面護膚品,她卻去買給塑土模型用的護膚粉。

IMG-20170130-WA0011.jpg

大塊先生總是忙著吃,沒耐性等我們在筆莊出來,自顧自在外邊每一檔都買來嚐;還拉我去看龍鬚糖。

我也本來認為香港沒有龍鬚糖嗎?在首爾見到也要吃吃,有沒這樣喜歡呀?但這個小店的店員實在好玩,他稱會說八種語言,問我們哪裡來,果然會說廣東話,不過其實只不過會說:「呢個好好食架,餡有花生啦,有芋頭,有朱古力…」後來跟我玩了會,也坦白,每種只會說那幾句;不過笑容可掬又會逗人玩笑,已經很夠。因為手要全程忙著那粘手的拉糖粉,他會請你在透明小抽屜自行找贖,有時間不妨也買來玩玩。

兩母女,餓,見有一家賣和式果子,栗子餡的,紅豆餡的;連忙就買;是有點失望,只能說造的不及日本的好。

仁寺洞.jpg

仁寺洞的飾物還是很吸引,新建兩幢樓裡都是當地小手藝師的展賣品。只是相對起前幾年,眼前的已經少了半寶石的貴氣,多了旅遊區的量產味兒。

一般手作已經不能引起我們興趣,不過總算終於給我們找上了一家——

三個人在店裡挑來挑去,好東西其實很多,只是我想要個小的,香港人嘛,家居哪能容許大東西?何況只不過冬天打打硬果殼兒。這家全手造木工開乾果殼器,好可愛。

今年雞年,只好選了隻頂著雞蛋的,應應節賀賀年。

nutcracker.jpg

 


發表留言

四川行:方所

別緻BEE的文章向來寫的長,文字多。

不過,在說這家本來就藏滿文字的地方,我的文字用不著。

這裡,在我短短留在成都一週間,來了三次;然後,我還是覺得不夠——

%e6%96%b9%e6%89%80

摘自維基資料:方所是總部位於中國的一家民營書店,分布於廣州市、成都市、重慶市、青島市。書店名「方所」,典出於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

這不止於一家書店,也有精選的時尚品牌衣飾、日本藝術家品、文具精品……等推薦商品。

方所2.jpg


成都遠洋太古里負一層。

全店面積4000多平米,布局和廣州一樣,以獨特的廊橋設計,於2015年1月29日始營業。


發表留言

四川行:花醉裡淘沙

工作中的午飯,主辦單位選了這家,吃的雖不能說是匆忙,但反正就本來無心要為餐廳作介紹。

食品質素相當不俗的,只是大家忙著,沒人細心品嚐,只想填飽肚子。

不過,這餐廳有一樣事情,卻好想記一下——

花醉.jpg

餐廳入口長廊,置的不是餐廳等候區,桌椅或食品介紹;而是,六張沙畫檯,每張沙畫檯分四格;可以同時供應廿多個孩子在那裡作沙畫的一個兒童遊樂區。

我最初也只以為是孩子玩樂桌那些,因為燈光,我也近距細看才知小孩們或跟家長親子在繪沙畫。

當我留意到是沙畫時,我也不自覺對地上瞄上瞄,看看是否滿地沙泥,始終這可是個餐廳入口處。可是,竟然沒有。

一家位處在高級大型購物商場裡的高級食肆設這麼個遊玩區,坦白說,我覺得此舉真的很具大膽的創意!是讚的!

 


成都華潤萬象城二樓 花醉


2 則迴響

四川行:讓夢飛翔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工作旅程——

在港好幾次都無法達成合作;工程的團隊好希望我親歷其境,讓我好好了解這樣大型的製作過程;方便我日後能更確實地向客戶呈展氣球大型製作工程的整個流程、相關的技術問題及後勤安排…等等。

來自日本的氣球師,早在去年於上海見過面;英國與美國的氣球師,也在網上成為朋友,只是無緣踫頭。今次好時機,大家都帶著期待,在成都遠來相會。

這個名為「國際氣球表演賽」設在成都城華區的萬象城mixC 裡;整個商城四處已佈滿氣球裝置藝術,主題是「讓夢飛翔」;正入門中庭懸掛了三對超大的天使翅膀,偉為其觀。現場地面上設了最佳拍攝點,為能讓孩子們/女友們,能像天使般展開美麗純潔的白翅膀,很多人都不惜蹲在地上,遷就角度;單是這種觀賞反應,已經就夠成為城中熱話。

mixc.jpg

內中庭的透明升空水泡,另一個內中庭的白氣球組成如雲一樣騰空,隨燈光影出不同的雲霧顏色——都像是如夢如幻的浪漫氣息縈繞著整個商城。

與其論氣球佈置的花巧、編織等技術;卻反不如回到純樸,牽引人們的夢想。

氣球在內地發展蓬勃,大多商城地處都不及香港那樣直接跟地鐵站相連,佔地比較大,在藝術品展示、空間填滿、招商吸睛的作用、牽引遊覽情緒……都比香港商場的需求來得更大;於是造就了更多氣球藝術的挑戰、讓更多夢想能夠飛翔。


發表留言

日本:93歲依然活躍藝能界的內海桂子

在友人家裡造飯,見到友人電視機裡一個老婆婆在接受訪問;訪問的主持人是我認得的黑柳彻子,我有拜讀她一系列的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窗邊的小豆豆〉。這系列書,我常有提議育有孩子的家長要看;裡面最好看的是黑柳媽媽的育兒想法,黑柳彻子是受惠人,但也因為當日種的因,日後的黑柳彻子完美表現出與別不同的氣質來。

2016-02-05 12.05.06.jpg

然後,我被標題吸引了;93歲的內海桂子與徒兒們接受訪問。我第一感覺裡猜想這些徒兒在接受訪問而把老師請出來;原來不是!

電視隨即在播內海桂子的最新演藝節目裡擔演的角色,及飾演她那角色裡的年輕版的女演員。

那麼,意思是說,她現年93歲,還仍然是位活躍的演員?!友人答:「是啊!她在日本映画大学裡當講師,滿門桃李。」

回家,試試翻查一下這位老人家的作品,能讀得的中文介紹不多;但單是她的個人wikipedia,已經夠教人佩服。她不單止是演員(藝人。女優)活躍於電影電視節目,還是相聲(漫才)家。

怪不得以這樣高齡還那樣得到行內後輩的尊崇與愛戴;從她的晚婚(在花甲之年下嫁比她小24歲的丈夫內海)、現時還是親自回覆刊載Twitter裡的短文及消息發佈,網上一些提到上她的課的學生也盛讚上她的課,常有很大得悟。網上更有文章提到當時內海桂子的晚婚婚訊,很是轟動,由於丈夫比她的長子還年輕,很受兒子的反對;可是,很快地她所居住的地區,鄰居都很接受這對新夫婦,認為他們生活很和諧。

在日本藝能界中跨越70年的演藝事業,當中生命出現多次大型健康波折,幾次大型手術,但仍然堅持演藝與教學;是真正的將一生都奉獻於舞台的女優。這日在電視裡見到現年已93歲的她,腰依然板直,反應靈敏,與徒弟們對答如流,時作補充;單是這樣的表現已經不易。

反觀我們的演藝文化,越趨「只單一年輕化樣貌」全線演員無論是演孤寡老太后,還是原著明明註寫老醜婦的角色;統統都要以不死青春駐顏術演之;飾演太后的女演員跟新選入宮的才人要鬥年輕鬥艷,終要將觀眾的關係連想邏輯打亂為旨。

看見也屆年長輩的黑柳彻子(現年82歲),與93歲的內海桂子訪談;我真心的覺得一個國家對年長的尊重,不應只著重於提供「老人優惠」的硬件發展上。

一個時時號稱自己是國際城市,對年長的敬重——就該有更深層次的樂納、鼓勵與支持。

回看我們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齡一直推高;可是我們的政府對老人敬意,又有多少?又有多深?我們對家中老者,莫說視之為寶,又其實有多少關注與自豪?

“It`s not how old you are, it`s how you are old.”
Jules Renard

 

 


1 則迴響

神戶探親記:国立神戸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

清晨,等不及見好友,著她去覆診前先車停酒店,把我接走。

見她,先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抱歉,臉上頸項都紅通通,是新在用的藥物帶來皮膚敏感,她很努力在讓它們褪掉紅腫,但實在還不宜上脂粉……

日本女人!

「我這是來看我好朋友康復情況,不是來選美的!妳化不化妝都是我認識的那位,有什麼關係嗎?醫生有嫌棄妳沒化妝去覆診嗎?」她笑:「但妳有化妝嘛。」

「我呀!前一夜就是沒化妝沒塗好臉上飛機,一心就是素臉好倒頭就睡,誰知機場在放暖氣,烘得我臉缺水,敏感紅點爆微絲血管都跑出來,我今天還不上點底妝把它蓋著,我怕下午整張臉都漲腫得像蘋果!」

「妳臉總是像蘋果」她捏我。

「正確來說,我臉像乾皮的紅茄。」

「所以我要把臉封在手術口罩下,妳知道,在日本不化妝跑出街是件超奇怪的事。」

我反她白眼,有多奇怪?日本女人就是這樣;不刮掉全身上下的汗毛叫奇怪,不化妝叫奇怪,戴著個口罩又叫奇怪,絲襪走了絲破了洞又叫奇怪…

女人,見面總是無法先從自己蛋臉上的事情豁出去!

她現時基本的每週覆診地方就是国立神戸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這院每日診症相當多,病院的停車場不夠用,於是停車場外一直停著車的長龍,然後,長龍到了外街,大家就知道不能再排下去,只能一直兜著圈等。就是一輛一輛排著入停車場的直路,也是一出才能一入;友人抱歉說:「我們可能得在這小路在車上等著大半小時的。」

小事呀,香港隨便哪裡一等都一兩小時吧!我告訴她最近紅起來的芝士撻,預約了還得去排隊而兩個多三個小時,為的只是一件甜品;妳這是為覆診呀!

「可是,每次見醫生,有可能中途加見另一位醫生,每個都得要等,有時一等就一個多小時啦。」「放心,香港的同樣,我們都慣了。城市人,見醫生是最奢侈的事。」

終於我們只不過花了大概20分鐘就泊好了車,去到醫院取掛號籌,先去驗血,只不過等了15分鐘。然後等見醫生,本來顯示屏裡,她的籌可以在半小時後見到醫生,我們就去了醫院所屬的咖啡室用餐。

這咖啡室除出用餐後要自行把餐具收拾外,設計完全是一家酒店裡的咖啡室無異,座位的舒適、佈置、藝術飾品的放置,客人們一身高雅,也完全是一派悠然自得,寧靜寫意。

友人想我留在咖啡室裡等她,誰知,她那邊輸候顯示屏提示;醫生在留院病人那邊出診有事延了,要再等。我過去陪了她一會,因為公司裡有點事要處理,我怕手機談話騷攝其他輪候病人,我退了去醫院的 WIFI 熱點處。

那是一個設在咖啡室後的自助休息間,長凳、自助飲料販賣機之外,沿兩牆都設有電源,可供人自行手機充電用。

hospital

其實這病院驟眼就跟香港的、甚至中山、廣州的大醫院的設備、分科、服務流程並無分別;可是,最大的分別應該就是病人的質素,引用素質這詞,是素養與品格質素——整個病院其實人不少,但都非常靜,非常守禮守規。沒有一個人把袋子礙在等候凳上,大家都盡量往中間位子上安坐地等,留下近路邊的空位,要用手機的都自動自覺去WiFi 間去;大家只留意著顯示屏上公佈。不見得病人都是老人家,也不見得老人家都不用手機,就是不會在等候椅裡大刺刺呀!

就是電子付帳,也不見得每個人都一走近那台機就懂用,但大家就是保持那樣靜靜的,找幫忙也是靜靜的,那裡就有工作人員,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題,未輪到的,不會吵著,也不會搶先。

2016-02-12 06.35.17

醫院的分科路上,就這樣設著三月女兒節的全座擺設。好友說看這套也應算是有相當年份的收藏品。可是人家就這樣放置著,沒有圍欄也沒有高台。

自律——整個醫院好像只那麼十來人存在的聲量,珍藏的東西放著展覽,大家就只會安靜地觀賞,不會企圖去摘下來看,更不會去踫它弄它的。

對於我們這些中國人、香港人;這可是個不可思議嗎?!就是人家的國民意識,所以我們都做不來的嗎?


1 則迴響

韓楓遊:仁寺洞別有洞天的幽靜地仁寺洞傳統茶店

上回《韓楓遊:藝術區仁寺洞》提過:來過仁寺洞好多次,跟團來的有,跟大塊藍藍來細逛每一家商品展的有,用餐的有,買韓國著名伴手禮的有,甚至刻意找本地珠寶設計師作品的有;就是沒有好好坐下吃茶。

所以今次無論如何,都得拉兩個好友陪我找家甜品店吃個下午茶 (明明兩個小時前才喝過杯咖啡,不過女人幾時都能挪動一個人體二次元空間,那個叫甜品胃)。

仁寺洞南端入口通常都有幾檔小吃,小巷中都有餐廳,沿街兩旁,只要抬起頭都能見到咖啡店。噢!不得不提,在南口第一段街已見Starbucks(星巴克),有三層高,常滿座,本地年輕人很愛相約這個為集合點。

不過,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甜品,還要精致的;要知道,旅遊時間有限,女人腸肚空間更有限,要選精的。

已經接近北口了,好像還沒看到我期望的;終於,在不顯眼處,一張甜品照把我吸引過去,因為它上面的是我最愛的紅豆冰

Insadong cafe 1

門口很小,角度也看不進裡面去。但外牆貼著一張海報,說明春夏可以在他們的小庭園裡吃茶;憑自助遊經驗,這種大多都是好地方。

果然——

這日雖沒開放露天庭園,但內裡,石礅的廂座,農間的古樸風,牆角隨意放著的民間小擺設、牆上隨意掛著些字畫;風情滿滿,思古柔情。

還恰遇兩位僧侶入座幽靜角落,這靜禪味更濃。

坐下良久都未及思想該點什麼,單是視覺感覺已經很滿足。來!好友催促了,相機先吃,都要先點菜!

insadong cafe1

我們點了最觸目的兩款——原來名點叫黃豆粉冰淇淋,紅豆只不過旁拌;烤年糕+藥果甜品拼盤;還點了韓式傳統茶道的柿茶。

紅豆是日本的品種,烹煮得很糯很棉。黃豆粉的確好香,紅豆給稍比下去,香草雪糕只不過伴襯;題名沒錯,黃豆粉絕對擔起主角份量。烤年糕是好玩的甜品,不算甜,是烤的脆,要逐少咬,是嚼感與灌茶時,茶的輕澀給撞上的一種回甘,一種禪的味道出來了;這品要慢嚐。像日本女人吃煎茶時配的羊羹嗎?有一點點那配搭作用,但兩者之間的比重份量,甜與澀與甘都有點點差異。藥果(韓語:약과),不看英文不懂,原來是用小麥粉拌以蜂蜜及純磨芝麻油蒸出壓花模。所謂藥,是古時養蜂製蜜為藥用,流傳時將之定名為藥果,就是指裡面所用的蜂蜜。藥果相當甜,所以,用作配一些較苦澀味重的如五味子茶、決明子茶、靈芝茶之類的都會較合適;當然配韓國自古以來最馳名於世的人蔘茶,更是一絕;蜜糖配人蔘的味道組合,現代人幾乎無人不曉了。

喝茶,喝茶!

insadong cafe2

Insadong cafe

 


2 則迴響

韓楓遊:藝術區仁寺洞

來過仁寺洞好多次,跟團來的有,跟大塊藍藍來細逛每一家商品展的有,用餐的有,買韓國著名伴手禮的有,甚至刻意找本地珠寶設計師作品的有;就是沒有好好坐下吃茶。

上一次,過年時份,天氣太暗、太冷了,韓國人過年也是家聚大過天;所以所逛的不多。但隱約可見有一大型建築物將要落成。這次來訪,街尾的那幢大型商場已經落成,叫 Ssamziegil Market;而原先在地面架出的攤位檔集中營已經人去樓空,我再找不到那天給我遇上的雕玉件胸針的設計師,唯是點可惜。

仁寺洞之被稱為遊韓不可不到的藝術區。一般速遊旅行團,也有可能因為停留時間不夠而只快速掠過,印象淡淡。但對於,可謂愛欣賞工藝及藝術品者,不可不到,而且百看不懨。

自慢遊仁寺洞 (Insa-dong),我選擇清早在鍾路5街站出廣藏市場,趁早上人不多,逛逛本地色彩的老市場。然後沿鍾路的大路向鍾路3街方向,塔谷公園 (Tapgol Park) 的方向直行,沿途有很多珠寶批發的商戶及商店,相對起香港的珠寶店來說,款式雖然比較老派,但也不乏一些精品。

我今次就找到這個——韓國小姐的鑽石后冠!

2015-11-06 12.09.01_副本

今次我們在散步路上漫步,除了可以欣賞到塔谷公園外的銀杏樹景,也因為相約了韓國的朋友相會,我們走進了仁寺洞主街外的小社區,也經過了一些仁寺洞區的小旅館,在他們的拉額廣告中,發現大多都是走小型、年輕、精品的酒店設計。戀人們喜歡特色小旅館的不妨在這區裡找找落點。另外,也找上一些比較冷門的藝術展館,例如漢方展覽館。這次同行朋友不愛蒲展館,只好預留下次機會再去細探。

DSC_3688

要認路順利直達仁寺洞,就必須先認住這幢被喻為南韓五大特色現代建築物——Jongno Tower。這是鍾路的最高地標,從下面一個仁寺洞手繪地圖中,都能見到這大廈的對面正是仁寺洞中的藝術區大道南入口;這裡也是從烒大多旅遊車停靠,並叫旅行團集合的地方。這南口的旅客咨詢站,對面有便利店,旁就是一面由小瓷磚拼砌出的大牆畫。這小廣場每日都有很多場傳統藝術表演,很多時更會與觀眾大玩互動,我們這日就見一位金髮美女被帶入一場將軍殺敵的舞場中被逗得咭咭大笑。

進入仁寺洞藝術區,以中間大路為主;聽同行友人說她以往跟團來只得停一個小時,什麼都看不清。事實上,我來過三次但都依然覺得看未夠,每次都有新探索。

像我愛文房四寶的,這裡絕對是寶藏地;裡面有多家全手造書紙,聽見都教人興奮吧。還有掛得滿店的各式手造毛筆,連小墨硯都有作成指頭大小的動物模樣 (明新堂筆房),還有丹青用的顏料啊!

DSC_3691

韓國民族手藝品少不了,布料的、寶石的、陶藝的……統統都有。

單是沿大街直走街尾,就怕已經大半天。藝術眼飽了,枯腸空了,就抬頭看看大街店的樓上,很多咖啡室和現代畫廊,很多是兩者合成的好歇息處。

歇一下,再前行,就到近北口的新發展區:

insadong north

左上:幾進式 Art Gallery。 右上:Ssamziegil Market。 左下:夾道兩旁滿種銀杏。 右下:平日也都相當熱鬧的仁寺洞

Ssamziegil Market 是個中空廣場的多層工藝品商店集中商場,很多本地新發展的藝術家作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人走進去可以迷失在各式創意小品中。要找別出心裁的小禮品,獨具心思的伴手禮,這裡必須費點時間心思在裡面慢慢享受購物樂。

往這個首爾市鐘路區仁寺洞,除像我以上的方式,也可以直接使用地鐵站的利便,參考以下:

  1. 從首爾地鐵1號線鐘閣站3號出口出來步行3分鐘。
  2. 從首爾地鐵3號線安國站6號出口出來,步行1分鐘。

建議同讀另一位 Blogger (English) 的遊文:

Insa-dong (인사동) – A Cultural District That Could Be Enjoyed in Better Weather @ Seoul [Korea] by Entree Kibbles

在韓國觀光資訊得到這張地圖,相當仔細,繪工也可愛派,跟大家分享:

22 map Insa-dong (인사동) - A Cultural District That Could Be Enjoyed in Better Weather @ Seoul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