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高跟鞋

前幾年某天收到好友送我兩雙 GUCCI 高跟鞋;她知道我是這種高跟鞋女人。

這種高跟鞋最難穿,不是它設計不夠好;也不是太高我不懂穿,走路不好看。相反是跟太高,雖然設計也舒服的,但閒常日子不可能穿著它上巴士趕地鐵去。要穿就得配好衣裳,要搭配得恰恰好的裙子配飾,穿得這樣隆重的,一年沒幾次,有時場合對了,身份又不對;我不是名媛,有時在隆重場合,我卻忙著有崗位;這種時候,要穿得好也要穿得舒適更要穿雙好鞋子,否則不到四小時包保如受酷刑。公關的工作,只要在會場當過一兩次小職的俊男美女都會懂,一雙腿有多難受。

其中一雙,在兩三年後一個華麗晚宴中終於配到完美;那是個復古20年代主題晚會,大家都刻意盛裝;我那雙翠綠搭麻色的尖頭幼跟還要搭手繩結的,放著就是件古董。

然後一雙橙色大花花高跟鞋,本來是我較喜愛,誰知那個扣,每次都是很艱辛一頭汗的才能扣上,可是走不到幾步扣裡針就倒退出扣子,帶子就掉出。別以為名牌的就必定完美!

(我又想起另一位好友的世牌皮具,兩排螺絲帽刻著 logo,走過天橋,名噪過一時。然後一邊用,螺絲帽一邊鬆出,有試過噹一聲跌出打在鐵地板;還好恰巧是鐵地板,要不那袋上面就有個洞。送回去品牌店維修兩次,後來店裡教她袋個小螺絲批,久不久就給上緊。嘿!)

橙花高跟鞋給我收到鞋盒收藏到沙發下,於是又歷經數載。就是自己都記不起那個扣有問題;這次有機會穿,那扣走不到出門就丟出帶子;記起了!

終於(粵)的起心肝,帶著它去吃下午茶,隨即就直去找修鞋師傅給整治它。

這種鞋子不好找街頭巷尾老伯,怕他們未必有合用合色的配件;連鎖修鞋店好像會穩當些。結果這店師傅跟我說:「這個難度好高啊,還是這麼貴的鞋,整修費會好貴的;而且弄好,那帶幼,也不會耐穿的。

師傅,我這鞋子乾放著已經好些年啦,怎麼不耐穿都比我沒得穿來得好,是吧?!

然後,他搖搖頭;報了價:「$100,明日來取吧!」

13346409_10153756808116896_487480856142549925_n

太化算了,在我來說。不過,大塊也搖頭,鞋已經貴,放在到儲存倉倉租貴,打開那小皮帶換一兩個扣,一大場工夫可能只穿三兩次;$100算來當然不平。

我不管,好友送的好東西,不穿它三五七次,我不會甘心的!

女人的高跟鞋,是一樣男人永遠不能明白的東西!


發表留言

女星出閣裙掛款式比較

今日見這篇娛樂新聞,將最近三個女星出嫁裙掛做比較。

嘉欣BB裙掛

李蘊同 Angelababy  所選的都偏重傳統金繡,不能說這就是浮誇,但就嫌層次不夠好,更加欠缺創新。

嘉欣BB的勝於簡約之餘,更勝那細節的層次美;紅布條手摺花邊明面飾領邊、襟邊、以及裙上都增加出平剪裁的視覺立體,兩層袖款式本來就不利於曬幸褔的一大排金鈪;觀乎 Angelababy 也沒有犯上這毛病。

但論寬袖的寬度、金繡的圖案對比,嘉欣BB那件明顯關注到袖面上的位置,巧妙隔開面袖與內袖兩層。寬身上掛,就不該配下面太過累贅的百摺裙,利用那手摺花邊又巧妙地讓下裙視覺上有A傘的效果。

所以,嘉欣BB的裙掛可說是新一代設計手筆很成功例子;把輕巧、簡約、視覺立體剪裁技巧引入;妙在恰到好處,不失雅致;看上去就是青春創新的款式。三位新娘之中,鍾嘉欣應該是最為高頭大馬一位,這種改良款式比較合適;相反,將 身型嬌小的 Angelababy 所穿的裙掛,和嘉欣BB身上的交換,兩者效果就會大異其反。

大家可還有留意,鍾嘉欣也沒有選用現時最流行誇張的仿古新娘額飾或滿頭的珠飾,要表現清雅,整體焦點的落點次序;輕重向來都是很重要的一環。Angelababy 身高與新郎倌的差上大截,那珠冠和那百摺下裙擺,也確實為她搶回一點點視覺高度的。

品味——有沒有,用得好不好;不只單靠翻雜誌看潮流,也不能看一件,喜歡一件;然後統統都掛到身上的。這一身新娘出閣禮服,講求一身完整美、整個線條;還有配搭層次。

chi wedding dress

 


1 則迴響

英倫遊:撞衫

傳媒常以女星在公眾場合撞衫大造文章;連帶很多現代女生為一些場合刻意打扮就直覺自己霎時搖身變作女皇公主,於是,不必在宴會那種一個關起門很私人的空間中地方很在意踫上撞衫,就是在街上撞見有相同裝扮的,都顯出不悅。

我在雞尾酒會上,和一次公車上見過這樣場面;就不巧見上兩立時別開的臉,眼梢的不肖在空氣中飄著良久。也許是霎時間不懂如何自處吧,也許是我想多了吧。

這一次遇上,在英倫,列車上。

因為天氣比預想中冷,我帶著的厚衣不夠,臨急就在 ZARA 裡找。

先見到一列大批的羊皮積克,是淡粉紅色;好嬌嫩啊!但藍藍在旁立即大搖其頭:「不出三天就要髒啦。」她向來比媽媽理性。

後面掛著兩件黑色;若在香港,只剩兩件一般都不會有我的碼。然而,原來我的尺碼在英國只不過是適中,實在太好了;這一點為我對英倫地方有了莫大的加分!

就是它吧!whatsapp 大塊,他在工作中忙著也立即回覆:「好看,買吧!」

這件符合自助遊格言,在購買遊程中急穿的外衣,合身合理合時,就是好物。

何況,得到鼓勵,立即付款穿在身,繼續血拼。

黃昏,正巧下班時分踏上列車;倫敦的列車不比香港的兩樣,擠得遞高手後就放不下來。我和藍藍都站在面都幾乎要貼上車門的位置,然後,再上多一個跟我差不多身型但線條比我好,比我年輕的本地女子;我一抬眼,大家照面——

她笑了,她是朝我穿的皮積克抿一抿嘴,友善的微笑,還單一單眼睛;意思是指:「看!我們撞衫了,嘿,都是有眼光的呢!」

我慣於香港那些不爽的、動不動玄黑著的臉;這一下,我停了一秒才懂回應,給她回個「這是肯定」的一笑。

只那麼一面間,明知面前的是個外來短留的外客,一個表情;就是讓人舒服。

以後遇上撞衫,就知道該如何是個大方。

這衣正熱,往後幾天,街上不乏相遇撞衫;大家對望都牽一牽嘴,嘴角都是彎彎向上的。

IMG_0791


發表留言

換季

每一年由夏轉秋、秋轉冬;最煩惱!

clothes no long fit

我夏天衣服多樣式、多類型;而且25度開始,我已經穿夏衣。

從前還有一陣子秋涼,上班服的套裝,輕便夏裝加一件薄外套或四季套裝衣料的,是最能表現我身型。

近年工作多了戶外,也轉了簡約的,那些行政服早不流行,也不適用。試過一次穿了套裝到旺角,跟好友吃晚飯,他笑謔:「妳跟樓下那些品牌化妝推銷員幾乎一樣。」因為這個區除卻這些世界級護膚化妝品牌專櫃裡的,也許只有銀行職員會穿套裝,但銀行職員都是上班才換上的,而且也少是黑套裝;我這身中環行政人員服,在旺角變得很老氣與過時。

近年氣溫越來越襖熱,遲遲沒有轉入西風,很讓人納悶。十一月多,才多了秋風,可是沒幾天,就很快就會進入聖誕節;經年市面受著那些推銷廣告影響,聖誕節好像非白色不行,非穿得臃腫像毛毛球就不行,氛圍嘛!可是,香港的冬天,沒幾天我真的覺得冷。

衣櫥換季,一大堆明知我大概也不會重穿的衣服,現在看來那些都很「中環儷人」的都過份端正嚴肅;可是啊!買回來時都是上好的品牌料子,怎麼一下子都丟了呢。尤其是現在很貴價錢都買不好衣料的,衣服鞋襪統統買時好,一洗水再掛上身,它已經變了型,又或泛起毛面毛球;手摸著那些好料子衣服,覺得丟太可惜。送人,人家沒用,送慈善見過好的衣服為了消毒轉賣或轉送,白白把好衣料的衣服糟蹋。

可是,家裡空間不多,衣服搬出來熨直掛著,一季過去,完全沒機會穿過一趟在身上。週而復始,衣服就只有換更當值,守在衣櫥一角。然後,另一個功能就是替我手臂爪練力——從儲存處搬出來,逐一掛好熨好疊好收納好。隨便數算一下,其實衣櫥中的衣服組搭,一季 5 x 30,每天一套,都穿不完;這不是項運動,是什麼?

justoverit.com.au


發表留言

抹胸

我寫的「抹胸」是衣飾名詞,不是動詞。

抹胸,是通指那些具彈性的布料,平鋪或摺搭的、拉緊的,圍裹著胸部,當成緊身上衣那種。

設計總是在對比的協調上,顏色上對比用的最多;也是年輕人最愛,也是最初先學習使用。其後是長短。接下去就是緊與鬆;如上緊下鬆,上鬆下緊的設計。再進階的就會是衣料的對比;畢挺的搭上軟絲之類。

抹胸在這種衣服視覺美學中,也可佔下兩方元素,顏色對比和寬緊對比,也因為衣料的限制,它必須具備最大的彈性及柔度。

也就是說,它緊貼在女人胸前偉大的兩團脂肪時,要有足夠的弧度拉扯,它才能緊緊的包裹好。布料拉扯度不夠,它是會像Tee一樣寬寬的掛下來。肉不夠,不是不好穿,但要做足防備,以防它在人肉走動時自動滑下;除非確保胸前那兩片肉在走動時能獨立存在,不受任何人體肌肉牽帶吧。

近年,發明出各色可愛,像小Tee吊帶而一點不像胸圍吊帶的設計是女人的寶物,可是還是有很多女仕覺得那吊帶礙眼,不夠瀟灑。

的確,抹胸款式本來就是那樣讓香肩坦盪盪的。所以–也就請別在平角抹胸的衣服穿高三角的胸圍吧。

那兩個平地拔起的山尖,尖頂兩個石屎矮樓模樣的胸圍帶鬆緊扣……並不會為女仕帶來,如風景般美景,尤其別再把這些東西引用顏色對比上;淺米色的絲光棉抹胸,溫柔得讓人暇想,卻完全被兩個黑色胸圍拔出的山尖嚴重翻倒(胃口)。

要不,不穿!那胸圍在這事情上,完全無必要。
要不,不穿!吃不起抹胸的性感,也同樣是無必要,自暴其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