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某天收到好友送我兩雙 GUCCI 高跟鞋;她知道我是這種高跟鞋女人。
這種高跟鞋最難穿,不是它設計不夠好;也不是太高我不懂穿,走路不好看。相反是跟太高,雖然設計也舒服的,但閒常日子不可能穿著它上巴士趕地鐵去。要穿就得配好衣裳,要搭配得恰恰好的裙子配飾,穿得這樣隆重的,一年沒幾次,有時場合對了,身份又不對;我不是名媛,有時在隆重場合,我卻忙著有崗位;這種時候,要穿得好也要穿得舒適更要穿雙好鞋子,否則不到四小時包保如受酷刑。公關的工作,只要在會場當過一兩次小職的俊男美女都會懂,一雙腿有多難受。
其中一雙,在兩三年後一個華麗晚宴中終於配到完美;那是個復古20年代主題晚會,大家都刻意盛裝;我那雙翠綠搭麻色的尖頭幼跟還要搭手繩結的,放著就是件古董。
然後一雙橙色大花花高跟鞋,本來是我較喜愛,誰知那個扣,每次都是很艱辛一頭汗的才能扣上,可是走不到幾步扣裡針就倒退出扣子,帶子就掉出。別以為名牌的就必定完美!
(我又想起另一位好友的世牌皮具,兩排螺絲帽刻著 logo,走過天橋,名噪過一時。然後一邊用,螺絲帽一邊鬆出,有試過噹一聲跌出打在鐵地板;還好恰巧是鐵地板,要不那袋上面就有個洞。送回去品牌店維修兩次,後來店裡教她袋個小螺絲批,久不久就給上緊。嘿!)
橙花高跟鞋給我收到鞋盒收藏到沙發下,於是又歷經數載。就是自己都記不起那個扣有問題;這次有機會穿,那扣走不到出門就丟出帶子;記起了!
終於(粵)的起心肝,帶著它去吃下午茶,隨即就直去找修鞋師傅給整治它。
這種鞋子不好找街頭巷尾老伯,怕他們未必有合用合色的配件;連鎖修鞋店好像會穩當些。結果這店師傅跟我說:「這個難度好高啊,還是這麼貴的鞋,整修費會好貴的;而且弄好,那帶幼,也不會耐穿的。」
師傅,我這鞋子乾放著已經好些年啦,怎麼不耐穿都比我沒得穿來得好,是吧?!
然後,他搖搖頭;報了價:「$100,明日來取吧!」
太化算了,在我來說。不過,大塊也搖頭,鞋已經貴,放在到儲存倉倉租貴,打開那小皮帶換一兩個扣,一大場工夫可能只穿三兩次;$100算來當然不平。
我不管,好友送的好東西,不穿它三五七次,我不會甘心的!
女人的高跟鞋,是一樣男人永遠不能明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