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宋湯是我其中一樣最愛家常菜,由很小時候就愛;由中學時代,要外出午飯,可以選的,我幾乎都一定先選紅湯(坊間茶餐廳總愛叫羅宋湯為紅湯,是西餐常備基本湯。)作為一個不愛去茶餐廳的女生,我可以為一碗真的很行的紅湯而保持去那家餐廳。
當然,對羅宋湯還是很有一點要求——必須有肉、蕃茄味道要濃厚。
不是能稱為羅宋湯,這兩個都是最大基準麼?本來是,可惜,就是很多餐廳沒有做得到。
年少在閨中,就常磨著媽媽造這個羅宋湯,但媽媽總是做不好。首先,媽媽不做辣的,丁點辣椒、辣油絕不下。因為只會造中菜,對這西湯也沒掌握到要訣。
什麼是要訣?
看一下,我在近年多次研究修正後的作品,再說要訣。
湯料其實都跟大家在網上搜來的差不多,因為最初我也不過是從這些裡找資料開步走。不過,自從美國朋友提醒我記得要有一樣最最重要的食材,而我發現香港大多食譜中竟然沒有包括它時;我知道,這就是答案了!
開謎,是紅菜頭。
原來,香港大多人做羅宋湯都出現幾樣變調;我不敢說哪好哪就不好。只是對於我家口味來說,這個譜就是現時最完美的組合。
【材料】6人份量
- 大牛肉茄 (大而結實的蕃茄) 2-3個 (大角切)
- 西芹 2條 (切稍為細小粒,因為我們會吃掉全部材料)
- 高麗菜 半個 (切粗條)
- 洋蔥 1個 (大角切)
- 馬鈴薯 2個 (大角切)
- 指天椒 1隻 (原隻不去籽)
- 甘荀 1隻
- 紅菜頭 半個 (切厚片)
- 蒜 5粒
- 墨西哥辣椒仔辣汁 幾滴 (隨口味適量)
- 月季香葉 2-3片
- 黑胡椒粉 (隨口味適量)
- 茄膏 (最小罐裝) 1罐 (不能用茄汁代替!)
- 牛腱肉 300-500g 冷藏都可以,只須在使用前室溫解好凍。
【造法】
- 先將牛腱肉拖水,切厚件。
-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煮,滾起轉慢火約一小時,關火待著兩小時或更長晚餐時。
- 晚餐前再重滾起,即可。
配家造粗麥麵包,厚厚一片芝士;竟擬若人間極品!
可列入記錄,因為藍藍讚曰:「好可惡,再這樣好吃,我以後還能在外頭吃羅宋湯的嗎?邪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