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1 則迴響

我的金玉滿堂—桂花薑汁黑糖年糕

我家由大約我還沒上中學的時代,媽媽就有位做年糕專家的堂大姐;起初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拜訪,請教。

這個「大姨媽」人很嬌小,但一談到造年糕,自信立即爆滿,雖有教媽媽怎麼造糕,但她還堅持要用古法,柴火大盆;而且總是強調在製作過程近十小時要看管爐火,跟隨傳統的規矩也不少;一不許屁孩在旁打擾,二不許任何人說話,以免影響糕路(何謂糕路下面解說);於是把媽媽嚇著,頭幾年都是千托萬請,預很早時間請姨媽把我們家那盤年糕預訂好。

為何搞得那麼緊張兮兮?我小時候有好幾年都搞不明白;事實上一到年關,我媽媽就會開始大緊張,但凡什麼過年準備;開水仙、選桃花、造油角、造糕品、寫揮春、封利是……統統都是:「小孩不要亂說話!」「不要多問!」「不許亂踫!」十萬個 no NO no NO……於是,整個家裡瀰漫著緊張。再多嘴,不慎說句什麼她聽來不吉利的,一巴掌不會少。

一切大概到我進入中學後,我爸寫揮春的習慣改到我手上後,情況比較好轉。又或,可能,我已經習慣了。弟妹有時也會像我小時候想問的,不過一般當然會悄悄跟我先說,我就替他過濾去。

說回去那年糕,就是媽媽每年最最最是看重的;回想原因,大抵就是因為大姨媽將年糕頂面那些因為爐火影響而形成的凹坑和凹洞,說成每盤米糕在開始進入爐火蒸煮過程中,會有所「稟神」;柴火會自動作出神的預告;那些稱為財氹、財路;簡單說就是預測這家人來年的財運如何。

姨媽這家算是中富之家,頗具權威,老公到幾個兒子都是經營蓋建大小漁船漁艇的業務。所以追隨者不少。我這樣說沒有對這位堂姨母有何不敬;我只是從來不相信那些年糕上的財運預測而已。看了十年我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看頭,也不覺得有多準。其實不止我不相信,就連我爸都有時輕輕帶笑說:「有哪次準過。」只是我爸向來很尊我媽,家裡都是媽媽說的是,爸爸只敢當說笑反過一句。我好像也試過(應該有)說哪有什麼憑証啊,當時就給我媽喝住了。

中國人的民間傳統實在太多,記一下就好,只是個祈願寄望;不用太認真。

後來這位大姨母老得走不動也坐不住十多小時監督各盤年糕錢路了,媽媽開始自己在家裡造;當然她還是相信的,只是我家不可能用柴火,所以,當時我就想說句:「媽,用氣爐的話,熱度平均,應該每盤糕都沒預測能力啦。」不過最後忍住了。那些年,我已是外嫁女;回家幫忙煎糕饗客就好。

媽媽這時已經開始學做其他糕;由蘿蔔糕開始,得到大獲好評之後,也加做紅豆糕、芋頭糕、馬蹄糕、馬豆糕……基本上每樣也好吃,只是很怕過年就是天天都糕糕糕糕。

媽媽開始擁有大量支持者,每年開始接單,不是賺錢(她造糕用料不計成本的,家裡造,單是心血都不夠虧)的,但她家族大弟妹多,鄰居捧場客更不少;有時在過年前很早就給我辦公室送一些來,我同事們老闆們吃過覺得好吃;於是我又會加單,讓她替我多造來送同事。

吃了媽媽親手造的糕品,都快卅年;今年,不許她操勞。我動手。前兩年已經開始成功地做蘿蔔糕,今年蘿蔔糕、由我來掌廚的,就第一次試造低糖桂花薑汁黑糖年糕;完成了,非常成功。

這個特別為媽媽造的。接下來,希望也成功完成人生第一次試造的栗子紅豆米糕。

先把這個【低糖桂花薑汁黑糖年糕】食譜記下:

  • 糯米粉 500g
  • 粘米粉 100g
  • 澄麵粉  30g
  • 椰漿   300g
  • 台灣黑金剛薑母茶糖塊 160g (約4-5塊)
  • 桂花 隨量
  • 水 150ml
  • 油 30g
  • 將薑母糖塊用水及椰漿煮開,慢火,黑糖溶化混合成黑糖薑汁,關火待冷。
  • 用高身盤子,加入糯米粉、粘米粉拌勻,將黑糖薑汁倒入,用打蛋器低速攪拌,直至粉沒有粉粒
  • 再加桂花及油,用打蛋器低速攪拌再拌勻
  • 糕盤抹上一層油,將糊倒入
  • 蒸鍋的水煮沸,放入糕進行蒸,蒸大約90-120分鐘,用竹籤刺進年糕中心檢查是否全熟
  • 完成,裝飾,可再用桂花鋪面、中心放紅棗是傳統美,輕輕噴上食用金粉是西式蛋糕造法,這中西合壁還加有小珍珠,就是我設計的金玉滿堂
  • 放涼後再冷藏


發表留言

導遊初一沒到手的紅包

由於大家沒想過我竟然還忽然會跟遊行團去首爾遊,都紛紛問我感受。

而也由於我是那種不聽話的團友,大塊暗底也總是安撫著我當一個乖乖別吵別撒野的低調團友;當然,我是個高貴優雅的女人,撒野這些動靜,只會向老公耍。導遊未到身份,我才不會亂來。

全程我連自己近年幾次到首爾自遊行的隻字不提,卻因為偶爾在車遊時途經最早年跟大塊先生膽粗粗在首爾自遊行到過的地方,而兩人悄悄話當年——

被編坐在整團人最前座,偏偏導遊先生時時自言自語沒有得到後座團友回應,於是對於我們一家三口的私對話特別注意。當然,他之所以沒有得到後座大部份團友的和應,也總有原因的…

例如他犯上最敏感最讓港人暗討厭的說話:「都不明你們香港人心態,為什麼一定要堅持說自己是香港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句話一出,他是入藉韓國多少年,廣東話說得有多靈光,也都暴露了自尋原藉。又例如當大家提到韓國美女全智賢究竟是不是全自然,這種笑話說來根本毫無傷害全美人之意,只是針對韓國人對於整容的普及程度,可是導遊立即擺出一副「不要侮辱我們的國際大影后」姿態,接下去說的就是「我們也不會說成龍什麼什麼,鼻大就是假的。」他也許沒搞明白,香港人的在這種評論談笑只一笑間,從來沒覺得很損那位巨星,又或許這麼說,香港人大概在見到成龍時也當面跟他說:「你鼻那麼大啊!」因為在港人眼中,就是老朋友一樣。再下去,另一段他自以為搞笑的也踩中了屎,當他問大家迷不迷韓劇,大家沒反應,有的就說不多看,回答明顯沒對上他預期,他尤自不甘,繼續以預設的演稿大說哪齣哪齣馳名中外是哪位韓星哪位韓星的作品,在過哪裡拍吸引很多人。

其實幾天下來早起晚睡,幾天假期,平常忙碌過活的港人都只希望在車好好偷睡,導遊先生棟篤笑上身,堅定認為自己的練習多時的話題一定「好殺得」(大受歡迎);大家沒好氣回應他,確實也不好運,團裡的太太們不是要帶孫就是工作女人,沒幾個追得上他提到的那些韓劇和韓星。我跟他打圓場說:「香港的棟篤笑表演家黃子華就說過:『韓劇總是有瘤(粵音與樓同)有車。』想不到我這句一出,引來後座大家大笑,原來大家對黃子華認識比韓星多。」這本來是打算助導遊打破悶局,誰知他卻答:「哎也,這個黃子華說好Out (過時),都好多年前的事,這個就不要說啦,妳就別老是說舊屎(粵諧音舊時同)啦。」

這一句一出,後面靜下來,變 dead air (死靜了),我自然拉下面調頭,我好心出手你不懂好歹,接不上,亂出答題,反諷我卻又不知自己錯在哪裡…我原以為背後一陣即時停止笑聲的靜止,只是我板了面冰罩了耳,卻原來——

團友也不滿他;由他的態度 (早上總是最遲到大堂集合),到他的說話方式,到他明顯擺出「順我者好,逆我者藐」,而最令大家反感是犯上「自己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卻嫌大家勞叨問題」——

黃昏很勉為其難在仁寺洞停一小時,時間一定不足購物,家庭遊未必喜歡太多購物,仁寺洞又以藝術味濃的飾品時尚品為主,未必合大眾胃口,行程趕,原也難怪;導遊叮囑接下面要趕看秀,沒晚餐時間了,這是自由餐,說仁寺洞很多小食大家就當晚餐吃好再去看秀。之後看罷秀,要是回酒店想吃宵夜,酒店樓下有炸雞店。於是大家就真的只吃小食,返回酒店夜深,大家都餓了。這時導遊發現:「啊!不巧呢,那炸雞店今天關店過年。」大家起鬨,怎麼辦,沒吃飽呢。

住的酒店是設在工廠區的一幢新改裝成住宅式酒店,樓下確是有家便利店,但酒店開業太新吧,便利店半開門裡面沒什麼貨品。正當大家追問附近有沒哪裡有吃的小店食肆;導遊顯得不耐煩,說就只有便利店。

向來多事的我忍不住私下提大家,車剛才駛進這個彎之前,正經過一列霓虹燈的地方;依我記憶導遊提到的地鐵站就在那邊方向,又依多年自由行旅遊智慧,地鐵站附近必有食肆。事實上,大塊怎麼可能不吃飽去睡。

大家決定走十來分鐘的「探險」,而不再理睬導遊。

最後,奇景就在酒店向霓虹燈方向直行5分鐘的街角,一家阿珠媽牛肋骨湯店裡——

八成團友都聚在裡面,比幾天以來任何時間更顯得親切友好;大談對導遊的不滿。

這一團,由年廿八出發,正中那天就是大年初一;按道理,家庭遊大家都備了利是,導遊接團時的陌生感已過,年初一後又有幾天共處,那利是紅包是必然給的;可是這團的團友男仕們,都圍起討論沒幾個給導遊開心利是;依我看,這團的男仕都是好爸爸,很客氣,大都彬彬有禮,早上見面互有說早;身邊太太們都很和靄健談。帶這樣的團而不獲好感,這位先生的確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

大家私論,這位導遊太年輕,太自我,太不懂香港人的心理及傷處;一而用內地旅遊團的手法待之(安排你去買你就該好好的買,我介紹你的手信就好快快給我訂幾盒,我說笑話你要聽要笑要好反應…)對不起,香港人有香港人的一套文化,尤其這種家庭遊,消費的都是當年英式教育下,經歷半生,多多少少早外跑過萬里的老途手。

年輕人,你實在太年輕。

說穿了,這大年初一的紅包哪裡難賺;目標該是各位男仕的太座和孩子嘛!團中只兩個孩子,討好人物當然就是各位太太。年初一逗得眾女仕們歡心,男仕的利是還會小嗎?

 

 

 

 


發表留言

雞年吉祥物開出好果子

去年仁寺洞是嘆個下午茶

今次同藍藍去,當然第一時間衝去筆莊買丹青啦。

她總於買了她想要的黏土塑形的滑粉;我笑她,人家去韓國都巴不及去搶買塗面護膚品,她卻去買給塑土模型用的護膚粉。

IMG-20170130-WA0011.jpg

大塊先生總是忙著吃,沒耐性等我們在筆莊出來,自顧自在外邊每一檔都買來嚐;還拉我去看龍鬚糖。

我也本來認為香港沒有龍鬚糖嗎?在首爾見到也要吃吃,有沒這樣喜歡呀?但這個小店的店員實在好玩,他稱會說八種語言,問我們哪裡來,果然會說廣東話,不過其實只不過會說:「呢個好好食架,餡有花生啦,有芋頭,有朱古力…」後來跟我玩了會,也坦白,每種只會說那幾句;不過笑容可掬又會逗人玩笑,已經很夠。因為手要全程忙著那粘手的拉糖粉,他會請你在透明小抽屜自行找贖,有時間不妨也買來玩玩。

兩母女,餓,見有一家賣和式果子,栗子餡的,紅豆餡的;連忙就買;是有點失望,只能說造的不及日本的好。

仁寺洞.jpg

仁寺洞的飾物還是很吸引,新建兩幢樓裡都是當地小手藝師的展賣品。只是相對起前幾年,眼前的已經少了半寶石的貴氣,多了旅遊區的量產味兒。

一般手作已經不能引起我們興趣,不過總算終於給我們找上了一家——

三個人在店裡挑來挑去,好東西其實很多,只是我想要個小的,香港人嘛,家居哪能容許大東西?何況只不過冬天打打硬果殼兒。這家全手造木工開乾果殼器,好可愛。

今年雞年,只好選了隻頂著雞蛋的,應應節賀賀年。

nutcracker.jpg

 


1 則迴響

煎年糕

有年輕的朋友在看了我面書的年糕相片,傳訊來問如何可以把年糕包蛋煎得那樣漂亮,為什麼她每次造出來都是糕是糕,蛋是蛋。她把我的相片給她媽媽看,她媽媽著她來請教我。

請教這字,把我嚇一跳;不敢!

%e5%b9%b4%e7%b3%95

才驚覺原來我自小在煎糕上練出來的技巧可不是白費的 (故事在上一篇《「鼎」盛蘿蔔糕》裡提過)。大概年糕這回事是每年過年才做一下的,近一代人過年都不再仔細和重視,上門拜年,親友共聚,把家裡珍品一一呈出侍客這些禮素可能早已被遺忘;引用我家老爸當年嘲我出嫁什麼都不會的一句笑話:「現在上門探親,去雪櫃拎罐汽水開包薯片就是。」現在這可已經不是笑話。

朋友解釋她問題大概就是因為從雪櫃裡拿出來的年糕都硬硬的,圖快速,以為像蘿蔔糕直接放鍋裡,然後每一片都黏搭到一起難解難分,醮上蛋漿,蛋熟太快,蛋成蛋片,年糕焦掉,這樣子吧!

煎年糕的確比煎蘿蔔糕難上一點點的,不過,那只不過是程序上仔細一點點吧。

  1. 平底鍋,油用掃鍋均勻,但凡中式糕點,用油不能太薄。
  2. 切年糕,最佳厚度約2-2.5cm,太厚太漿口也易飽漲,太薄易焦,吃時沒有軟軟靱牙的感覺。
  3. 鍋熱要轉中火,年糕片入鍋,每一片要相隔空位,不能太貼近。軟身即夾出醮蛋漿,放入鍋輕煎一面,立即原筷反過去另一面輕煎蛋漿。這時只會見蛋漿很薄一層。(筷子功不夠好,就改用烤肉用的矽膠夾就零失敗,也不怕年糕掉入鍋失手濺沸油了。)
  4. 逐片夾出再醮一次蛋漿放入,轉慢火,煎兩面。這時每件已順利醮上兩層蛋網,不怕互相黏搭。想層次再漂亮的,不就是一層一層重複醮蛋漿嘛。

這樣,煎出來的年糕,片片黃金滿糕,片片都漂亮了。


2 則迴響

「鼎」盛蘿蔔糕

一直以來,媽媽愛心牌蘿蔔糕是整個家族的頭號恩物;而因此,在媽媽大家族每年來同這位大家姐團拜時,她大女兒我,待字閨中就一定是排名第一的鎮廚煎糕手,密不停手為正搶攻四方城的各位長輩奉上各式鹹甜糕點;所以,我煎糕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訓練。

嫁後當然就享少奶奶不幹,非也,是在媽媽每年都碎碎唸下依然不理,與大塊出外渡歲去。但媽媽的愛心糕就一盤盤由年底,她練手時開始,先首批受惠。

去年,很孝義地說要跟媽媽造蘿蔔糕,看著辦,結果也沒親自動手造一盤。今年幸得鼎爺的烹飪節目《阿爺廚房》,我和大塊成了他粉絲。然後,看他造的蘿蔔糕,竟然跟媽媽造的方法大異,造起來很簡便,於是膽粗粗的立即動手試——

第一盤,就已經相當成功,始料未及。當然原先沒太大信心,不敢放入太多材料,大塊不滿,要求再認真做一盤。

修正後,已經可以同步一日處理好幾底質素穩定的蘿蔔糕出品了。

面書上,朋友們看了直嚷要食譜,我只好整理好,分享出來,順便記到這裡,方便日後重溫。

在這之前,當然最好先收看一下《阿爺廚房》中主廚鼎爺的功夫,有了這個印象再來看食譜,就更容易明白。

材料:

  • 做一個 ⊕20cm糕盤大小的,需要蘿蔔約一個半, (一般白玉肥仔蘿蔔,即目測約 ⊕10cmx長20cm)
  • 粘米粉 200g
  • 澄麵粉 70g (鼎爺用80g,我嫌太杰煮糊攪動吃力,我改到70g)
  • 水300ml (用回煮蘿蔔的水,蘿蔔香特別濃郁)
  • 鹽 2-3茶匙
  • 糖 1茶匙
  • 胡椒粉 適量 (我用原粒即磨,喜胡椒味重,約3-4茶匙)
  • 喜歡味濃可加入雞粉一茶匙
  • 配料: 冬菇、元貝、臘肉、臘腸、蝦米;我喜歡加入銀魚乾。


造法:

  1. 蘿蔔切幼條(我是先刨薄片再刀切幼條)蘿蔔用切不磨蓉,就不會出太多水,蒸好後,口感較好,切工越幼,密度就越好,米糊黏狀就能較均勻。 (如果蘿蔔切得太粗條,蘿蔔條同條之間會隔空令粉漿難把糕黏結完整,於是切出來會散開。)
  2. 把配料中冬菇、元貝、臘腸臘肉先切小粒,用溫水浸軟,捏乾水份,與其他臘肉臘腸材料一同在鍋中炒,加入糖,炒至粒粒晶瑩有油光;如像我用小魚乾則可在這時加入鍋中炒。
  3. 把蘿蔔肉放沸水鍋中煮軟熟。水留起備用。蘿蔔肉則撈起晾水。
  4. 粘米粉、澄麵粉加入煮過蘿蔔水 (攤涼比較好,太熱糊變杰太快),開成糊漿。如蘿蔔水涼透也可以開好糊在鍋中兜勻蘿蔔肉和配料,才開中火攪勻。
  5. 蘿蔔肉入鍋,放入鹽和雞粉、胡椒,再倒入配料,拌勻,在鍋中略壓平,將糊漿平均地倒入,繼續兜拌。見糊漿開始杰,入盤。
  6. 入盤壓好型狀,將盤蹬壓出內存空氣。放沸水鍋中火隔蒸1小時到1小時20分鐘。*鼎爺教蒸時注意鍋裡水夠不夠,要保持添夠水,但不要掀起鍋蓋加水,要在鑊蓋邊讓水滑入,以保味道不流失。這個方法在使用胡椒很重要。
  7. 完成拿出攤涼,放雪櫃。

radishcake.jpg

經過一輪不停練習,進化成為我這款大受大塊及好友歡迎的鼎盛蘿蔔糕。

喜歡這食譜更尤甚於媽媽常用的鷹粟粉所造的是因為糕身較挺,啖啖蘿蔔,口感很強烈,但切片甚至切成方塊都不會散開,煎時注意用油及保持反各面煎香,就可以保持很完整的的上碟;幾乎沒需要太多煎糕技術都能煎出完美的樣子。

然而,我們吃我媽媽手造的「愛心蘿蔔糕」,當然依然是最好味,那味道連著親情,是無法代替的!那我現時只有大塊先生是必然的頭號粉絲;藍藍向來不賣帳賣相她是婆婆孻心肝,所以依然是婆婆造的最合心。

秉夜又造蘿蔔糕,今次要鋪滿金堆玉砌的,自家的,過年要「華麗盛況」!

15895050_10154377000141896_8787299849534087102_n


1 則迴響

家傳的全盒

過農曆年,又是我把媽媽傳給我的一個粉紅老古董玻璃全盒,和一套萬壽無疆的茶具拿出來展覽的日子。

Picture

一年比一年更愛這件古董,一年比一年更會欣賞它,珍惜它——

可能也因為我已經一年比一年老吧。

 

這文原記於:別緻BEE | 19/02/07, 02:18 AM


 

[7]

是個傳家寶呢~以後再傳給藍藍。

[引用] | 作者 tracy | 22/01/10 15:01 PM
只得一粒女,將來我的什麼還都全是她嘛。
她都不知多懂寶,很小很小,去飲宴坐得發悶,就要媽媽手放在面前,讓她玩指環,每發現有一枚新顏色的寶石,就問:「媽咪,將來我大了,把這個給我。」懂價得要命!
[引用版主回覆] | 作者 別緻BEE | 24/01/10 22:00 PM
[6] Re: 可愛的全盒

Frostig : 好靚呀! 羨慕你呢!!! 😉

以前我唔知寶架,仲成日投訴個全盒好鬼重。全盒

[引用] | 作者 Bee | 08/03/07 16:48 PM
[5] 可愛的全盒

好靚呀!

羨慕你呢!!! 😉

[引用] | 作者 Frostig | 08/03/07 16:27 PM
[4]

嚟同妳拜年﹗

新春愉快﹗
新年進步﹗
身體健康﹗
萬事勝意﹗

[引用] | 作者 靚媽靚靚 | 19/02/07 03:07 AM
[3]

很精緻的全盒~

祝 Bee 新一年身心康泰,心想事成~

[引用] | 作者 miko | 19/02/07 02:43 AM
[2]

[引用] | 作者 Todd | 19/02/07 02:36 AM
[1]

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最緊要都係身體健康^^

我家中已經好耐無擺全盒lu~

[引用] | 作者 Hak | 19/02/07 02:30 AM


1 則迴響

全盒

中國人過年,有趣好玩的事情真的很多。

單單是一個全盒,就可以變化出無窮創意,內裡含意花款「多籮籮」,趣味盎然!

小孩年代,對全盒又愛又恨。

媽媽有一個粉紅色玻璃的全盒,是那種六十年代厚重玻璃製品;就是當年大排檔最著名的絲襪奶茶所用標準杯子的那種厚厚玻璃。

全盒大約有12吋直徑,上一個同料子的玻璃蓋子,合起來,淨重就有五、六磅。 當媽媽叫我拿全盒向長輩拜年,我就兩手震著地捧著那個全盒,迎著長輩走去,一雙手又騰不出來打蓋子打開,又怕一個不小心,就整個全盒打翻在地,這樣子,就乖乖不得了!新年流流打破全盒,不是叫作「打破傳統」,不讓媽打一頓好才怪。

媽總不明白我那不情不願,抖著兩隻小手亦步亦趨去跟長輩拜年,眼裡專注怕什麼絆了腳,手要定著不要一個不留神就把東西摔下來,還要腦袋瓜去想什麼吉利句子,長輩給我利是,也沒法伸手去接,這樣的情況,又怎會見到小蛋臉有笑容,當然好緊張地,硬繃繃地完成這個「壯舉」。 不過,奉上全盒後接過利是,始終是孩子最快樂的一刻。

去長輩家拜年,眼裡的全盒又是另一番光景。

最愛舅婆的五褔,是些油炸瓜物,不懂分什麼是什麼,就只知鹹鹹的、脆脆的,有五樣不同的混在一起。

還有最愛油角,要個子小小的,內餡卻要豐富的,圓漲漲地。

記得從前爸媽在新年前,一定在大廳裡地上鋪排好所有包油角的材料工具,本來應該是一家人親子遊戲,可是,媽媽那個時候並不懂將這個一年一度的家庭遊戲視為玩意,這是一個重大而神聖的任務,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爸爸用個玻璃瓶來壓粉,媽忙包餡料。 的確,媽媽的手藝很高,把每一隻油角的扭邊都做得整齊美麗,漲漲豐滿;我試過求媽讓我嘗試包,終於學不成扭花邊,卻淘氣要造小麻菇、小人、金字塔什麼的;媽還是在旁不停罵我不認真。 到廚房裡看下油鍋,是不許說話的;問過很多次為什麼,媽總是向我瞪眼禁話。

後來長大了,媽再不做油角時又問過,才知原來說是傳統:「開口說話,油角就開口啦,就不能完成」的意思。荒謬嗎?有時傳統傳了下來,就只剩下一笑。

總記得全盒裡一定有糖冬瓜、糖蓮子、糖蓮藕什麼的,那些總搞得其他包著美美糖果紙的都是一身甜黏黏的,讓我不能把糖紙偷偷收藏;所以小時候最怕它們,又不是好吃。不過,現在好多年的全盒都不見了它們蹤影,卻又來懷念。

那個年代,放全盒裡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花街巧克力」。呵呵,年輕一輩大抵都不曉得這盒花街巧克力可以有多大魅力,以最願意收到的禮物榜排列,就跟八十年代的金莎巧克力,都是永遠高崌榜首地位。其實花街巧克力最吸引人的不單是一盒有很多不同組合的口味,還最重要是那彩色銀錫紙包裝層外還有彩色透明玻璃紙,那些只有在中秋節時才會買來做花燈用。小小片的彩色錫紙和彩色透明玻璃紙,在當時孩子生活裡,都不是常見到得到的東西,這樣美美的紙張,就成為孩子珍貴的收藏。

媽媽那個粉紅玻璃的全盒,裡面放的花花碌碌彩色糖果;就像育嬰房外,正隔著玻璃窗內望,看那些紅著小粉臉在睡覺的小嬰一樣可愛;讓你看上一眼,就有把他們接過來放到臉龐來親一樣的感覺。 前些年,媽嫌它老古董,說丟了換一個新的,我捨不得,變成了我的珍藏。

現在,我每年承襲著這個傳統,把糖果放在裡面,讓每個新年,重溫著兒時的快樂時光。

 

原文記於:別緻BEE | 17/01/06


 

[27] Re: Re:

咩色瓜子咪又係有毒,唉!

葉一知 : 我也愛黑瓜子, 但今年說有毒, 怎辦!

[引用] | 作者 Bee | 20/01/06 13:36 PM

[26] 覆積木人

我也在煩,現在還有啥可以吃?!今年幫公司去優之良品揀全盒糖,見那些開心果已經改為不漂(即啡色),但睇落又好似怪怪地,要唔要在全盒開心果邊貼張「不經漂染」好D呢。

[引用] | 作者 Bee | 20/01/06 13:33 PM

[25] 覆喬思田

我真的有點笨手笨腳,想幫你將重覆的那個留言拿走,誰知擊得太快,連有用那個都刪了,對不起呢。
那你表哥現在還有沒有跟你爭吃啊

[引用] | 作者 Bee | 20/01/06 12:07 PM

[24]

不好意思,以為沒有貼上,重此新打了一次,原來新的留言放最先,嘻嘻!

[引用] | 作者 喬思田 | 20/01/06 08:13 AM

[23]

往年只有瓜子不能吃,後來又說開心果不能吃,現在糖也可能是廢物再造.還有甚麼可以放在可憐的全盒中呢...
大概只有吉和利是吧...

你真的很幸福呢,全盒中有那麼多選擇~

[引用] | 作者 積木人 | 19/01/06 21:26 PM

[22] Re:

bj : 傳統之所以變成傳統, 有時真係解釋不到。細個會將啲靚糖的糖紙收入書內夾平, 唔知有冇人咁樣。糖外, 最喜歡吃的是笑口枣, 及一種手指模樣(不知名子), 最愛瓜子。

我也愛黑瓜子, 但今年說有毒, 怎辦!

[引用] | 作者 葉一知 | 19/01/06 18:55 PM

[21] Re: 覆笨爸

竹筒型好特別喎,從未見過呢。

[引用] | 作者 Bee | 19/01/06 14:32 PM

[20]

我婆婆家裡的全盒是竹紋圓筒型三層高的, 二十多年來都是用這個, 第一層是糖冬瓜之類的傳統甜點, 第二層是小孩子或大孩子如我喜歡吃的糖果, 第三層才是瓜子. 我婆婆也愛吃甜的, 哈哈!

 

[引用] | 作者 笨爸 | 19/01/06 13:57 PM

[19] Re:

噢,對啊!漏了好重要的金幣。還有小時候必有的金鷹朱古力啊。

靚女Aunt : 小時候, 我家放的全盒是發達糖、糖冬瓜、糖蓮子、糖蓮藕及金幣朱古力!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23:41 PM

[18]

小時候, 我家放的全盒是發達糖、糖冬瓜、糖蓮子、糖蓮藕及金幣朱古力!

[引用] | 作者 靚女Aunt | 18/01/06 23:24 PM

[17] Re:

我媽媽家那邊才是大集會,我這邊沒人來,個全盒只供大塊專用,哈。所以冰藍就免役啦;而且一個年初一,大塊就替全盒減磅一半。

桔子 : 我很喜愛油角啊!^v^  ) 你會叫冰藍捧著全盒給長輩們嗎?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13:54 PM

[16]

我很喜愛油角啊!^v^  )
你會叫冰藍捧著全盒給長輩們嗎?

[引用] | 作者 桔子 | 18/01/06 12:58 PM

[15] Re:

我們的童年都為那些一張張彩紙瘋狂。記得有表兄弟為那張紫色的玻璃紙動粗呀。哈哈。

agnes : 「花街朱古力」!我的童年回憶忽湧上來了!^^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12:26 PM

[14] Re:

嗯,真的,一定有利是糖。

EE : 全盒怎少得了"利是糖". 又應節, 又好味.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12:23 PM

[13] Re:

哇,一吃吃幾粒鐘,我會成條利都生哂飛滋爛哂都似。

葉一知 : 我很愛吃黑瓜子, 試過坐在電視機前看爛劇重播, 一吃吃了幾粒鐘, 真係口到爛! 但, 今年還吃不吃好? 有沒有毒呢?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12:23 PM

[12] Re:

贊同!

紫水晶 : 每到新年,坐在全合旁邊看TV…就會越食越多….越食越……..但又忍不住WOR~~

[引用] | 作者 Bee | 18/01/06 12:21 PM

[11]

全盒怎少得了"利是糖". 又應節, 又好味.

[引用] | 作者 EE | 18/01/06 10:15 AM

[10]

「花街朱古力」!我的童年回憶忽湧上來了!^^

[引用] | 作者 agnes | 18/01/06 09:21 AM

[9]

我很愛吃黑瓜子, 試過坐在電視機前看爛劇重播, 一吃吃了幾粒鐘, 真係口到爛!

但, 今年還吃不吃好? 有沒有毒呢?

[引用] | 作者 葉一知 | 18/01/06 03:18 AM

[8]

每到新年,坐在全合旁邊看TV…就會越食越多….越食越……..

但又忍不住WOR~~

[引用] | 作者 紫水晶 | 18/01/06 00:34 AM

[7] Re: Re: 覆bj

有點印象,圓圓的一片是白的,有兩個螺旋圈圈就是顏色的,有時橙色,有時紅粉色黃色,是不是這種?

bj : 不是, 比手指細、短, 有時是有顏色的, 上面有糖。

[引用] | 作者 Bee | 17/01/06 23:37 PM

[6] Re: 覆bj

Bee : 手指模樣的,是不是貓耳朵?真的,怎去把農曆年吃的都盡錄呢,太多了吧。

不是, 比手指細、短, 有時是有顏色的, 上面有糖。

[引用] | 作者 bj | 17/01/06 23:28 PM

[5] 覆bj

手指模樣的,是不是貓耳朵?
真的,怎去把農曆年吃的都盡錄呢,太多了吧。

[引用] | 作者 Bee | 17/01/06 21:52 PM

[4] Re:

冰藍 : 我包湯圓時也喜歡,做古靈精怪。認真時,婆婆對我「讚不停口」

你婆婆對你一定好過對你媽咪, 哈哈。

[引用] | 作者 bj | 17/01/06 21:48 PM

[3]

對不起, 借個地方離一離題

現貼上 deposit slip

 

 

[引用] | 作者 liuliu | 17/01/06 21:13 PM

[2]

我包湯圓時也喜歡,做古靈精怪。

認真時,婆婆對我「讚不停口」

[引用] | 作者 冰藍 | 17/01/06 21:10 PM

[1]

傳統之所以變成傳統, 有時真係解釋不到。
細個會將啲靚糖的糖紙收入書內夾平, 唔知有冇人咁樣。
糖外, 最喜歡吃的是笑口枣, 及一種手指模樣(不知名子), 最愛瓜子。

[引用] | 作者 bj | 17/01/06 19:28 PM


發表留言

星洲遊:V Hotel Lavender

一家三口,只不過出遊避年為目的;住的酒店,首選交通最便捷的。

今次大塊出馬去預訂機票行程,他向來只有一個選擇條件;酒店附近吃的要夠方便,次選位處沿地鐵站。

於是旅行社給他提議這家,說很多港人都喜歡住這裡。它正正就位處 Lavender MRT Station 上蓋,一個站就能到 Bugis 站和Clarke Quay 去。

坦白說,這酒店並不算得上家很高質素的酒店;只是過年高峰時候,能夠提供三人房間的酒店少之又少;以交通便利,酒店旁邊有24卜時便利店、食肆和各品牌快餐店;鄰近公屋舊式小社區;實惠價錢,倒還算是可取的。

房間比較小,住客以中國內地的、日本的、香港年輕一族的為主;也有少量歐洲遊客;大堂服務員的態度還算不錯。室內設計也很明顯是國內近年的商務酒店管理的格式、用料、陳設。反而是四部電梯服務卻是難明的狀況;總是叫人久等,即使住中段樓層的也往往要等兩至三班次的電梯,奇怪得很。

2015-02-18 16.32.172015-02-18 16.32.12

2015-02-20 07.56.34

倒是沒料到,第一個清晨,先是床屏的茶色鏡把陽光灑滿一房;然後喚醒我的是晨光!(我家小懶豬還在窩裡孵的時候)

DSC_1640

於是,大年初一的晨光,我自然更加不能錯過。

想起小學時校長每一年都會跟我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015-02-20 07.34.18

這房間頓時變得可愛多了!


發表留言

星洲遊:貴而不俗的新春佈場

工作關係,對於節日的佈置特別敏感。

近年香港的商場佈置,設計每況越下;不單平面設計走低能低級低技化,整體佈場更加只追求價廉者堆放法。

就看今年過年,真桃花幾近絕跡,更不要說像從前大家都為哪裡購置桃花皇而相約朋友前去催旺桃花之舉。

今年的商場通是塑膠桃花,加小燈;統統俗不可耐兼散發著一陣陣膠氣味,令人卻步遠離,失望得不得了!

在星加坡,先在 Vivo City 看到幾色絲花的牡丹組合,配簡單的新春圖案玻璃貼;這雖然是很舊款的設計,但簡約讓人舒服。

然後在 Marina Bay Sands 裡見的,令人眼前一亮!

combo sands ribbon ball 10984204_10152773387386896_2680643219298387350_o

才只不過是緞料做的繡球,用上最奪目的螢光粉紅,既傳統但又因為選色變得時尚。

在黑色石材的水池、吊在中庭高處玻璃圍欄處;都貫徹只單一球;簡潔,但效果非常突出。

喜慶、奪目、連貫、配色、意象…也齊。

整體能帶出預期效果,就是好的佈場設計;不必累贅,不必堆砌;清雅高貴。

Simple is beauty!

 


發表留言

旅途上的初一賀繪

image

在以往的工作需要,過年依紅色假期,一上班就忙為公司的啟市團拜打點這個,預備那個,忙過不亦樂乎。

轉到另一個世界,過年正是員工休養時;正好陪陪老公放個年假。

雖然還很不慣過年出埠人多價飈;但選台北這熟悉地,一切狀況比較預知如放鬆。 但出外前事忙,沒太多準備,初一子時,好友們紛紛來賀訊,whatsapp wechat facebook 響過沒停;不喜把人家送來的轉出去。

踫上由CX最後衝刺抓來的酒店套票,入住的是家新得連招牌還未掛的旅館,呵,兩間四人房間的空調都一直滴水;好 吧!今年好兆頭,水頭充足。 我待著技工在修,隨手畫畫,送贈各地好友。區區拙作,請別見笑。

祝大家蛇年好運,金銀財富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