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赤腳仁心計劃推廣—音樂人李威籲

支持「赤腳仁心」計劃,轉眼間已一年。

這—年中對外發佈的消息不多,但事實上一班籌委從來沒有把這計劃冷落過。

凡事開始時都比較吃力,如廣東話中說,車未駛入直路,兜的彎路小路自然多,花掉大量時間也自然難免;但只要保持前進,目標還是會越來越清析的。

四月,終於傳來選址——是韶關南雄市鄧坊鎮洋西村;而令人振奮的是,韶關地方政府對這個計劃非常支持,選這址是因為這村的村醫所實在破得太厲害,急需一個完整的替補;而我們開步所籌的款項亦比我們預想的來得好,讓我們能有足夠能力跨出這第一步——為這村新蓋一小幢小石房子的村醫診所。

雖說這第一所是新建,挑戰自然比為一所原有的進行優化來得大;五月展開工程,總算一切很順利,十月初已經報告內外興建完成;於是我們訂了十月十七日,一個五十人大軍會到這「赤腳仁心第一個衛生站」進行開幕啟用禮,讓它隨即投入當地醫療服務。

我們邀請得幾位演藝朋友;李威籲 Clement、張詩勇;和呂迪明,擔任這計劃的赤腳天使;隨團一起到這衛生站開幕禮。這不單止是靚人去遊遊訪訪就交差,三天兩夜裡,三位還有很多任務,他們會跟一班善長和隨團的醫生及醫護人員探訪南雄鎮的醫療院,進行交流;又會跟一班義工青年一同為衛生站外牆進行彩繪美化,還會在鎮廣場處為當地村民進行健康普查,青年義工還會設一個小型嘉年華會,攤位都以健康常識為主題,向村民推廣個人健康及醫護常識。

這程,也是我跟藍藍同場支持;把她交到美工小隊,跟隨此行的設計師 Ally ,負責在一個早上把設計好的牆繪放圖到那十幾米長的衛生站外牆;那大隊才可以一人一掃幫忙繪上色彩。她也找來唸美術的好夥伴,希望這兩個女生,讓 Ally 如虎添翼吧;因為這任務不輕易,農村戶外,我們都得抓緊日照時份!人手也有限,除分出小隊去準備開幕禮裝飾佈場、準備開幕禮的攤位設定,還有我帶的攝製小隊,在拍錄整個過程。

我這攝製小隊,其實相對整個大軍比例也不小了,但畢竟是一個公益服務實踐型,總不能帶上一大隊完整人馬和器材去到這麼偏遠地方拍高質片;但這是計劃的開步大事,也絕不能馬虎,難盡如盡美,只好在人力和資源精準考量與平衡為上。

平常,這些影片剪輯我都交我們影片製作專業團隊去辦,這陣子他們在北京忙著一個項目;時間來得匆忙,只好跟 Clement 合作;他拍,我來做後製。我自然在這方面不擅長,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初手的作品,就獻醜了。


發表留言

這天收獲

DSC_8545 - Copy

自從雅謍跟氣球創藝師和他的氣球團隊合作後,大大小小的氣球雕塑都成為我生活其中一部份。

不過,這個大鼻聖誕老人氣球擺設,倒是跟平常在我照片集中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這不是 Jeff Wong 老師的作品,手工粗糙了點,是吧?!但也非我製作的,這是週日在荃灣荃新天地二期中庭,為「赤腳仁心計劃」醫Kids童心看世界籌款活動中,所舉辦的一場「親子氣球教室」的現場家庭完成的作品。

雖然不完美,但我從旁,看著那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努力的成果,他們臉上的成功感,把完成的作品搖著,很多孩子好辛苦才能摟著幾乎比他們自己身高還大上一點點的製成品上台,快樂地合照,然後又捨不得放開一刻地,一直把快樂帶回家去。

我也感到很滿足快樂!

——因為這代表著我們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去推動的事情,並沒有白費,也不是傻勁。

希望2014年,我們製作更多氣球快樂時光,能感染更多人。


發表留言

澳門:氹氹轉遊氹仔

藍藍上次遊澳門,還是個小六生。

那次,有澳門同事照顧,大家都不放心我一個女人帶著個小孩隨處走;於是,在氹仔逗留的那三天,我只有臨走的早上,帶她去完成怨念中的豬扒包當早餐。

今次,我們從金沙城,步行經過新濠天地;受不了商場裡面濃得嗆我眼睛、鼻樑泛麻的香薰味道,放棄了水舞間,急腳跑了來;步向威尼斯人。

尤記得上一次帶著一整團從台灣來的同事們遊威尼斯人;另一位同事帶來兒子,跟藍藍兩個小孩,進不了賭場;於是我們在大運河購物商場中蹓躂。

今年,情況還是一樣,因為藍藍還沒長到廿一歲;整個酒店大堂正中都只讓成年人進去。結果,我們就在大運河商場裡留連,購物。

然後,迷路!

終於發現,由面向新濠天地的東翼大堂入口,直覺就在商場裡找西翼大堂的路牌。在商場裡兜來拐去,都不見任何指向西的指示牌;有的就只有北翼客房大樓,和南翼客房大樓。

好明顯,這是企圖讓大家迷失在這大運河購物中心裡,一直打困籠,只看著商店櫥窗,在迷迷糊糊中買個夠。藍藍對賭場把整個大堂的直路堵了,像她這種未足齡進不去賭場,就得走大運包著整幢酒店來走的,夠她氣的。

後來,與正在澳門金沙城裡當表演藝人的林家巧小聚,提到她樣子看來還像未足齡的少年,整天被查証件,也幾乎被拒經由賭場的直路,而要圍著整幢酒店走;都打趣說:「在澳門不夠廿一歲,很難受,因為走那些冤枉路,腿會斷。」

在大運河商場裡,轉了好多次圈的母女,終於都到達西翼大堂;聽說過手信官也街就在不遠;我們問準了方向,繼續前行。

「西翼大堂接駁巴士區,沿著右行,見天橋,走到天橋另一端就接上一段行人輸送道,再走過一小段路就到官也街。」

天已黑。前路沒路牌,路也有點靜。

見迎面有對母女,再問前路;那母親指示了,卻加上誇張的表情叮囑,路靜,要小心,警覺,加倍留神。

可是,這路已走大半,難道回頭?

輸送步帶過後,見小停車場,前面出現一雙情侶;於是我拉著藍藍趕貼這對情侶。

卻反被懷疑圖謀,情侶疑心幢幢的連連回頭打量,手裡拉緊她的手袋。

直至,聽到母女倆在笑說著閒事,前面那女的,才放下戒備。

面前一道長向下走的樓梯,樓梯盡頭正是官也街。這距離之近,也真是讓我竊喜竊喜。

官也街被稱作舊城區;可是眼前的官也街已跟當日我常來時的印象,變了很多。

順遊到銀河,這個以家庭實惠,綜合渡假式為標榜的;有很多地方還沒有開出來。 中央空間通道也還不是被賭場全封了嗎?

人又得在裡面轉來轉去;腿都快斷了!

不過,夜裡在那天橋上,左看新濠天地,右觀銀河;也實在是美不勝收的景致!

DSC_7656_s

 


發表留言

再聚3D畫大師齊興華

清晨起床正預備把一份重要的文件送到灣仔政府大樓,而上線找找中巴路線表;接到齊興華老師在面書上回應著我很早前的一些留言。

我就順道跟他談到我一個上次在廣州,跟他和他經理人溫亮亮提過的一個計劃的一些新進展;意想不到他回答,不如見個面聊聊,反正這天下午剛巧有空檔。

我今天說忙也不忙,說閒也不閒;不過稍調動一下,把動作調快一點,午後還是可以一聚。

只是前天晚上,才接到姚嘉兒的溫馨提示,我訂了她要演的舞台劇【愛喪事家庭】,一定要記著晚上去捧她場。

但這邊廂有朋自遠方來,也正是不亦樂乎。 隨口問齊老師喜不喜歡看舞台劇,可介意同行;也絕未料到,他回應有興趣。

轉頭才想到,不是每個劇場都設有字幕屏啦;而且只差那麼一點點,票也沒辦法多留一張。啊!對不起,我剛才竟然心底有種,這劇應該不賣全院滿的是吧。

這麼趕的行程,竟然還能跟女兒偷出了一個快閃早午餐,實在有點不可思議!替媽媽送手造的咕嚕肉專用的醬汁給表弟。順溜到灣仔,再溜到會展中的家居展 Home Expo。

因為下著大雨,令我動作沒能想像中的迅捷。 也幸好,這個家居展沒什麼瞄頭;終於又意料之外地,我還是比約好的時間早到了點點抵達。

這真是一個很意想不到的會談,喝杯咖啡,談談未來一些計劃。中間還陪兩位去遊遊名勝天際100,我可真的沒料到這兩位多次來港的遠客,竟然還沒有機會一訪這香港近年火熱名勝,而將這個時機留了給我,真是我榮幸!

只可惜雨勢大,外望濛濛一片;下望,大家期待的西九文化區,也比擬不出將來會是怎麼樣的發展;近期火熱新聞裡提到的吹氣展品都因天雨收起來了。 看著那一灘爛泥地,完全沒什麼看頭,都不好意思了!

跟齊老師去劇場,地鐵車途聊著聊著;看來我今天最大的功勞,是帶他走進香港地道的地方,見過最擠的下班時地鐵車廂情況,遊過彩虹這個的早期建成車站;那生硬地在站堂放著幾個雕塑,卻還是不及牆上一道彩虹顏色的站內柱身,更直接表達地道色彩。也要不是跟他介紹彩虹站的源由,也沒留意彩虹村樓群的外牆顏色,已全數褪掉;彩虹的七色沒了,是重修嗎?黑沉沉的水泥棟樓,表現著城市一種灰色的沉鬱。

在牛池灣文娛中心看有骨戲劇團作品「愛喪事家庭」,不單是對社會時弊的一種嘲弄怒斥,也表現出香港城市中的一些病態家庭現象;這些,來自北京的齊老師看得皺起眉頭。

「只能聽得懂一句台詞。」他笑。 那是劇中演女兒的,忽然爆出一句普通話:『我愛他』去向她父母渲洩主權。

「要是聽得懂他們的對白,我應該可以明白更多。」他說。看劇期間,他看的很用心,不停在黑暗中翻場刊找,想不通的,也悄聲的問我。

我卻在想,這刻齊老師未能意會的,不久的將來,自然能有所意會,因為那些社會問題根本就是社會的演進副產品,我相信既然上海已出現,北京的也自不遠矣。

回程車途,又跟齊老師談了很多港京政治的事情;他觸覺銳利,很多景物,他看了,一問,我只簡單解說,已經明白。

日後合作事情遠,相交感覺卻近;也誠然是件美事。

「總覺得認識一個城市,必須找上個會玩的當地朋友。」他倆說。

是的,讓我當這個城市的代表吧:「藝術家眼中看的,都不應該只滿足於旅遊區裡的景色,我藉貫就是香港,你找對人了!」

一日裡的安排;竟如此密集、中間變數大、卻又最後超額完成;也算是我一日裡的成就;阿Q的我,在回程中微笑著!

1003110_10151520368366896_1476360312_n


發表留言

【別緻話訪】對舞台藝術的熱情 – 鄭至芝

 

(後序)

近期跟 Gigi 的交往,變得很親厚;並不因為她成為了 Elton 劉浩翔的賢內助。

也不因為公司出任 iStage 劇團的市場推廣伙伴。

只因為跟她有原始的女人好談的無盡話題,我們性格很相近,都是爽一派;想到就說,說了就做,做好了打個哈哈,做不好,咕噥幾句,明日又去拼博。

欣賞她,是那份對世俗錢財的不屑,但嘴巴裡又卻不斷提醒自己每一步都是艱辛走來的步伐;正是嘴裡喊窮,腦裡只會想著如何讓自己沉浸在藝術中,多做一點,哪管那件事有沒收益。

我們說話,每隔幾句都會嘲自己笨。

我們愛藝術的,都笨,卻都可愛!

喜愛她這號女人,自然是偏心點。把她和正期待的 iStage 作品 「奪命追魂 CALL」 提前,插了隊。

無它,Gigi 和我的辦公室結合,能令我信心大增。  今次的影片拍得我比前好多了吧,我是在進步中吧,不過,也是有賴背後攝影團隊給我很多意見呢。

 

此文原先於http://www.berspective.com 揭載,但2015年1月1日起,由於 Berspective 改版,別緻話訪停載 ;原文重記於這裡作紀錄。

bgi interview 3 gigi

別緻話訪:對舞台藝術的熱情 – 鄭至芝

【別緻話訪】旅行繪本家—文少輝

發表留言

別緻話訪嘉賓 - Jackman

【別緻話訪】的第二集,讓人望穿秋水!

先是 Jackman 忙著新書,在台灣連串的發佈會宣傳等等。

之後到 Berspective 那邊出了點人手狀況,只好跳了一期。 朋友來問:「妳不是只打算單唱一曲,是吧!」笑謔我只此一集,那麼懶隋?!

不是的,排程上已經滿了,陸續有來。

今次跟大家介紹一位繪本家朋友 Jack Man ,自從他的畫作真跡在我辦公室中展出,大家都常聽到我提起他的名字和故事。不過,進一步去分享他人生上的變化,可能就是這次——由他親自說說。

我們最後選擇了文字稿進行這次訪問。

見過他現時存放在我辦公室的真跡插畫的好友,都會越行越近他的畫,那些細膩多變的筆觸,要近距離去細味去反思他那奇幻世界中的構思。

不過,現在,可能是越行越近他和 Erica 的廚房,因為從他繪本都傳來陣陣烤箱中美食的香氣啊!

別緻話訪2Jackmanhttp://www.berspective.com/category/latest/column/b-gi

【原文】

由第一次畫展,認識 Jackman 至今,已好幾年。年初有機會提議他將一些來自插畫書 《Stars in the sky》 插圖搬上燈箱,引入辦公室的室內設計中,所以更多機會了解他。

OLYMPUS DIGITAL CAMERA

Jackman 文少輝創作生涯始於2005年的人生低潮,於是執起畫筆寄情創作,這一畫竟畫上癮,兩年後畫出了第一本繪 本《Stars in the sky》。同年還畫出了一個火車設計比賽的冠軍,以繪本角色創作的童話列車在香港跑了整個夏天。翌年夏天與創作soul-mate兼夥伴共偕連理。

創作風格在幾年間一再轉變:抽象、奇幻、繽紛、細膩、寫實、簡約、童趣……與太太Erica合著作品:《西班牙繪旅行》(快將出版)、《漫畫廚房》(快將版)、《畫家帶路, JR Pass 遊日本》、《畫家帶路,丹麥尋寶記》。

問:你的近年製作很多旅遊繪本,由丹麥到日本、再到西班牙,感覺好像跟著你和太太 Erica 一起去旅行一樣。可是,你的畫觸好像跟原初 《Stars in the sky》 的那種絢爛璀燦的,一改變為輕鬆,童趣的,裡面除出一份由你兩個藝術人眼中的所看到一個地方的藝術生活。慢慢進而更加轉為寫實又玩味的寫意人生,這當中的變化,是怎樣而來的呢?

:《Stars in the sky》那時有點沉重 ,現實中亦的確有不如意,而投射到作品中。但人生不斷轉變,結婚後,跟太太研究合作方向,太太提出描繪旅行所見所聞,而台灣當時正興起旅遊繪本,我覺得有些很不錯,於是就落實描繪這類作品。

問:你和太太現在都任職視藝科老師,在融合教育下,有安排的一些輕度智障學童上課。在教學上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地方?那些學童跟其他學童在相處、在學習進程、或是在藝術啟思上會不會有所不同?

答:我本身有進行特殊教育的經驗,面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要有較多耐性,因為每個學生本身可能會有多一些限制,我們要多點考慮他們需要而因才思教,令他們有更多體驗,而引導出他們思想、感受和學習興趣。畫得好不好反而不重要,最重要是令他們可以透過創作表現自己感受。

問:你又如何看香港的繪本出版氣氛?

答:繪本在香港市場越來越豐富,作家輩出,越來越流行。當讀者越來越多,讀者有感受而進行另一些創作,可能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作者。

問:看過你另一篇報導,你都說:「太太是我的幸福力量!」你覺得兩夫婦相處最重要是什麼?

答:太太為我提供了很多靈感,由我執行,大家一起討論旅行安排,互相交流。兩人相處中當然會有意見相左,雙方投入對方感受,互相遷就。

Jackman 的太太 Erica 最近在準備有關煮食的新書,期待看到他們新嘗試。

OLYMPUS DIGITAL CAMERA

Facebook:J 屋企工作室

網站:www.jackman-illustration.com


發表留言

Decoupage 碟古巴特

在Facebook社群,認識了一班同樣愛手作的新朋友。

我們都總愛綜稱這些閒時DIY各式各類手藝小作品的為手作人;我也早已經不能脫掉這名稱,我的生活也早已經跟手作不能分離了。

見一班手作人需要找場地教學分享,我也沒學過他們稱之為碟古巴特的玻璃移印手作;於是我把辦公室裡的展廊範圍,在上週六借出讓學習班在這裡分享上課。

辦公室那個展著畫作的 Gallery 本來就已經預先設計備好了可變身的元素;所以要將空間裡的原傢俱移開,換上長學習檯,並不難事。

來當大家導師的兩位,為大家訂材料,領著大家試學著,也很耐心的示範給大家這種使用餐巾而把上面那薄薄的一層連顏料轉移成玻璃蝶上的圖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我的第一件拙作

 

 

 

 

 

 

 

Image

兩個小時過去,在大家互相幫助把作品用吹風機吹乾透後,大家的作品都完成了;很高興呢!


發表留言

喜相逢的日子青衣大戲棚慶回歸嘉年華

在我個人 Facebook 中有一個名叫 「Happy Together」 的相簿,專門記錄我跟好友們的喜相逢。 當然不會每天踫上誰和誰都登一幅相在這裡,能夠在這相簿中出現的,都是非常難得的時光;有時也未必是超友好的知己,但必定是巧遇、幸遇、久別重逢,又或具備一見如故的,又或許有著超感動時刻的相聚。

我為朋友撰文,是我一直不排除的可能性,只不過一直未有好時機啟動或好大的動機。 於是能夠為某位,寫了再寫的,更是絕無僅有——即是幾乎等同在說,這個人必須在相交往的短年期中,能給我完全新鮮的感受,令我有衝動為他撰另一文題。

須知道,年少中學交下的知己一直這樣形容我,甚至是跟他太太介紹我時也說:「別看別緻這個人總很多話,但她從來不重複同一話題。」這話沒褒或貶,說的事實不過。

早幾星期為大家介紹一位新交的台灣朋友;因工作,最近跟她接觸多了。 但我們兩方每天在不同城市裡都忙於自己排得密不透氣的工作行程,中間大概都只是交往過幾句快訊,交待一下工作安排的進度;但有時候,交朋友就是看處事看大家務實做事的態度,生活小節等。

交這個朋友,我會說:「好慶幸,好安定的一夥心;有責任心,做事實際,有交帶,有熱誠,人有禮,不拘小節。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說的正是熊熊姐姐林家巧

2013年5月5日,是早前前輩好友把另一位在粵劇表演的製作公司好友介紹給我;請我和創藝工房 Jeff 老師一起幫忙,為這個青衣鄉事會所舉辦的「青衣大戲棚慶回歸16週年藝墟同樂日」中,台上粵曲表演外,另加一些新的藝術創意;前輩好友推薦粵劇陳鴻進老師伉儷,在我辦公室開幕見過 Jeff  老師創藝,覺得這個組合值得推動。

事情來到我手上,Jeff 老師是佈場專家,但表演則是另一範疇的專業;一時間大家不敢貿然答允。

事有湊巧,遇上巧巧!

經台灣一位氣球創藝師陳奕偉老師提醒,熊熊姐姐林家巧,正恰巧適時其會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中表演,這天剛好休場;陳老師就拙合了我們。

大戲棚不比威尼斯人酒店,露天有蓋處,木台板,古色古香的傳統地方特色,粵劇自然是廣東粵人的本地文化;我也怕巧巧適應不來。

在表演安排及討論上,一再提醒她要有心理準備。 但巧巧沒有嫌棄,一直很謙厚亦很熱忱;對能親身踏上這種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台板,體驗初探這種藝術背後的配套及表演;感到非常好奇與期望。 為了更好的準備,她在週六晚澳門的表演完畢,立時趕過來香港報到,在 Jeff 老師的宿舍裡,連夜趕剪輯好次日表演的音樂和練習。

不過,我的工作眼中,這些都是表演人必須備有的基準;要是連這些都做不好,也不好稱為表演人了吧。

對巧巧的欣賞不止於此,而是她對不斷創新表演的組成元素,一份探索、討論的創作精神;還有,她會主動跟表達她一些想法,跟談論表演及推廣合作的可能性。 其實這份熱情,不限於巧巧,我覺得任何人都應該要保持有這顆心,這團火;適用於任何發展上。

當別緻遇上林家巧

當別緻遇上林家巧

青衣大戲棚這日的工作團隊
青衣大戲棚這日的工作團隊

這一天,在青衣大戲棚上,少不了創藝工房 Jeff 老師的粵劇旦生的造型氣球,與台前一列玫瑰花圃。

當新派的氣球創意,與傳統戲棚,加上粵劇、氣功雜耍、變臉表演匯合;在活動最後名伶大合唱中,場裡氣氛高漲,公公婆婆都被氣球玫瑰牽引出上台的衝動,還拖著孫子孫女,跟粵劇名伶同台合唱,場面之轟動、熱鬧、親厚;讓我們這一眾平常都不多接觸傳統戲曲的年輕人感動。

這一刻,活動完滿結束;我跟 Jeff 交換了眼神,能夠達成這氣氛,一切的辛勞汗水都值得了。

台下觀眾上台跟名伶們大合唱

台下觀眾上台跟名伶們大合唱

5be7006dgw1e4ecfxhtqyj20i80pc7cv

門前一對旦生來迎客,是創藝工房的作品

門前一對旦生來迎客,是創藝工房的作品

巧巧與粵劇名伶相遇

巧巧與粵劇名伶相遇

無論是巧巧,還是別緻,或是 Jeff ,這日與在《活捉張三郎》飾張三郎的陳鴻進老師,和在《打金枝》中飾駙馬爺的龍貫天老師喜相逢,也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快樂合作體驗。 特別要鳴謝 鴻嘉寶製作公司。


發表留言

【別緻話訪】 跨媒體創作人—伍諾韻

期待已久的專訪第一輯面世了!

在這裡要感謝這件事的源起: Berspective 一班媒體夥伴,大膽起用我這個無背景、無資歷的主持人;亦接納了我和背後的製作團隊意見,由文稿推進至更大也更困難的層面,拍攝這一輯。

也感謝諾韻對我的信賴和鼓舞,二話不說就答應為我出任頭炮受訪嘉賓。 我在主持人的位置上還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她也為我補了過去。

感謝製作團隊,他們為我拍了個好作品,鏡頭下那種悠閒輕談氣氛就出來了。感激他們對我的支持,包容我的不足,鼓勵我開場VO重錄了幾十個NG,為的就是要那聲音中讓人立時有那種淡定親和的力量。

特別鳴謝 Bondi Cafe, Kenneth 與他的團隊,當日為我們臨場突然忙個不亦樂乎。鏡頭下的 Cafe 相當閒暇舒適,實際上食物和咖啡也相當高水準,我是算個常客。

也謝謝小柴,那日趕過來為我打氣。

要進步的很多,我會繼續努力,希望大家陪著我,見証我在【別緻話訪】中的成長;在沒有任何商業壓力下,我會為大家介紹更多嘉賓暢談更多平常好友間的心底的話,分享他們努力地在人生裡所發展出的精彩。

這是半月訪,下一期,我將會以另一個模式去同大家介紹另一位朋友,他的藝術分享!

別緻話訪1花絮

 

 

此文原先於http://www.berspective.com 揭載,但2015年1月1日起,由於 Berspective 改版,別緻話訪停載 ;原文重記於這裡作紀錄。

別緻話訪1


發表留言

預告【別緻話訪】

最初網絡媒體平台「格berspective」邀請我寫一個專欄,談談人生、藝術、管理等生活話題。

我結果回覆:「如果由我寫,總是不夠深入。倒不如由我找來一些好友,在他們各個專業或背景中牽引出他們人生裡的藝術關係吧。」

的確,我人生最大一個藝術成就是:很多朋友打由新認識我,就覺得彼此間有種相知多年的奇妙感覺;可以坦誠、可以交心。

相交的朋友都別獨特式,又或許我們都在說:「每個人背後都總有動人的故事」,而且每個人的人生都存在著不同的藝術。而我這個主持人,就是負責把那些既動人又能表達受訪的嘉賓對藝術牽引出來、又或藝術於他生命中的獨特價值表露出來。

邀請幾位在藝術工作中的炙手或表表者好友出手相助,得到正在網上電台的人氣主播又是誇媒體的創作人伍諾韻,為我打響頭炮,還有幾位也是舞台藝術、美學等好友支持。

於是,平常跟我一起工作的攝影團隊就提出;既然是網上平台,何不拍片,錄影的真情對話遠比文字吸引!

這說,若然我還年青貌美是真不錯的提議,可是我遠離鏡頭焦點多年,當一個主持已有點手足無措,還要面對鏡頭,這壓力關口不好衝破;我花了些藉口去把這個提議推掉,換來大家都勸:「妳什麼也不必想,我們想看的作品,就是平日最真的妳!」

這句話,就成了這輯 【別緻話訪】 我的最大信心憑藉!

第一輯【別緻話訪–伍諾韻】將於下週在www.berspective.com 推出,敬請留意與支持!

先為大家送上攝隊的為我辛勞的成品snapshot, 諾韻也說拍得好美,微電影的氣氛相當濃;當然嚕,攝隊正是香港微電影協會成員 Pose21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