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長洲的志記士多究竟常忘記什麼?

匍匐長洲的導賞員點點,帶我們到北社;就在北帝廟側。

閘門關著,門外看來是家小士多。點點指著抬頭看的招牌說:「很多人都看錯這招牌叫忘記,但其實是志記。這裡有個小笑話,很多朋友來過幫襯都代店主婆婆宣傳雞蛋仔,可是很多人來到找不到,有兩個原因,一個因為閘門時時關著。另一個原因是人們把志記看錯忘記。」點點伸手去把士多閘門拉開,這舉動令大家有點錯愕——

「婆婆可不是忘記開門啊,是因為她個子太小,年紀大,閘拉不開,開店只能打開一小條隙。所以啊,知道這小長洲秘密的朋友都會傳話開去,說來替忘記士多開閘呀。」點點一邊用力拉閘一邊笑著解釋:「婆婆,開了閘啦,妳開工未?」

忘記士多,就是忘記開店?!是開不了閘的店。

婆婆仍然在堅持舊式雞蛋仔,厚稠的蛋漿,小心翼翼地把每個雞蛋仔模都填得滿滿蛋漿,搖蛋模的手勢……只為做出一底一底完美的、飽滿厚實的雞蛋仔。

「厚實?」當我在旁解說時,有年輕人問。

我們年少時,七十年代吧,一底雞蛋仔是一個人吃不完的,原因是一底上每一顆雞蛋仔都是一個小蛋糕。外殼是香脆,但內裡是熱熱的軟蛋糕。有沒吃過法國人午茶最喜歡造的貝殼型小蛋糕?其實從前的雞蛋仔同這款小蛋糕很相似的。

「但我們現在常吃的,就算是號稱最盛名的那幾檔;都是一顆顆蛋殼啊。我們還一直以為這種脆卜卜的雞蛋仔才最好呢!」

不能說現在的好,從前的不好;又或從前的就最好;只是,從前的雞蛋仔味道,並不是現今的那種。

是一項時代洪流中丟失了原初味道罷了!

3098

婆婆手上把扇,不是用來為自己搧涼,卻是為每一底新鮮出爐的雞蛋仔搧一搧,搧出香脆。

DSC_1965

每一顆都飽滿完美,是婆婆對自己的要求。

後小注:婆婆為求堅持每日調好的蛋漿保持最好、最鮮、最穩定的份量狀態,每日只會調好約十底的雞蛋仔蛋漿;沽清第一輪要看時間而決定是否加漿。所以,如果要慕名而試婆婆的古法雞蛋仔,到長洲時,別忘記去替婆婆拉閘,打個招呼,而最重要,別太晚!

請同時觀看另外兩篇文章:


1 則迴響

點點長洲之匍匐長洲集2

過往不是每一次來長洲都會往上爬,所以,真正享受長洲那條被列入世界十大最好走的散步道的機會,算來不夠五次。

不過,今次因為有「匍匐長洲」的發起人——點點的故事分享,變成最難忘的一次。

看著這閘門設計,令人想起香港殖民時代。

看著這閘門設計,令人想起香港殖民時代。

往長洲方便醫院的小徑這春變身花見小路。

往長洲方便醫院的小徑這春變身花見小路。

眼前夕陽輕斜,輕靠情人呢噥。

眼前夕陽輕斜,輕靠情人呢噥。

誰會想到設予公眾使用,最前夕陽的觀景台,就在市政街市頂樓。欲觀壯麗落霞,先別對魚腥怕。

誰會想到設予公眾使用,最前夕陽的觀景台,就在市政街市頂樓。欲觀壯麗落霞,先別對魚腥怕。

能讓人氣為之奪的夕陽美不勝收,彩霞瑰麗如畫。

能讓人氣為之奪的夕陽美不勝收,彩霞瑰麗如畫。


1 則迴響

點點長洲之匍匐長洲隨拍集1

在長洲好友的推介,我覺得這樣一個導賞團看來挺特別的。

雖然負責這個計劃的是個女生,說因為這個計劃是一班友好一起想出來,他們原先是以長洲美景相片分享而設立群組,名為「點點長洲」,久而久之,大家索性忘記她本名,把她喚作點點。其實,點點這個名字不錯呀,小不點,頑皮的,平凡中總見到那一點,不平凡;倒是很有意思呢。

想著今年春暖花開,但一直忙著,沒辦法跟藍藍如願出走拍拍花照。想星期日跑一下長洲,就當成一個專程節目,順道探訪一下朋友,也是美好的。

雖然點點總說,她不想太過一套固有的導賞計劃那樣「匍匐長洲」去令大家太執著在長洲歷史上,她只想大大家輕輕鬆鬆隨意遊遊,聽她分享作為一個自小在長洲長大的90後女生,看著長洲的轉變,由她說身邊小故事。

她所介紹的,其實大多我已經知道;想當日90年代初,熱戀的新婚日子,無論兩小口還是跟大班好友一起,都常有選址長洲渡週末。只不過,我還是很讚她為這計劃所付出的時間、心思;還有她對保育文化的一份熱情。

這的確是一個很值得參加的 長洲遊賞團。最低限度,我的下一代,藍藍小姐即使來過好幾次長洲,但要親身聽得到在這裡成長的,才比她大幾歲的姐姐,所說的坊鄰情,也不是她這個在新界西新發展城市中成長的孩子可以了解。

我攝影技術一般,但要在長洲拍出一份獨特情懷,一點也不難。

黃昏中的小學課室外一片靜謐。

黃昏中的小學課室外一片靜謐。

DSC_2032_mono DSC_1979_mono

70年代開始,髮型屋愛改稱為電髮店,這算是高一等的技術領先者傲稱。

70年代開始,髮型屋愛改稱為電髮店,這算是高一等的技術領先者傲稱。

在中藥店門外,竟然放著一包包的藥等早上來看症的病人自來領藥;長洲的街坊情確實很獨特。

在中藥店門外,竟然放著一包包的藥等早上來看症的病人自來領藥;長洲的街坊情確實很獨特。

在香港已經難得一見的有人居船上的漁船。這艘算很小號的了,相信這家漁民都不會真的以船當為唯一居室了。

在香港已經難得一見的有人居船上的漁船。這艘算很小號的了,相信這家漁民都不會真的以船當為唯一居室了。


發表留言

溫柔的結緣色

自從轉了新的環境工作,新的工作模式,我幾乎沒有一刻能靜下來。

好友來電,聽到我聲音沙啞;擔心我是累壞了。

體能上,體溫上,可能我還沒適應好;畢竟從前多留守辦公室,全空調舒適環境下打打字,看看文件。

可是這個多星期,我總是東跑西跑;可是心境上郤快活得很。

所遇到的人和助力都是我意外的。

就像前天,只不過是個多小時的相會,高人前輩不單止對我充滿信心,立時答應夥拍合作,把近半年他的業務轉營 變化,創意思維及試驗作品都無私地向我展示,而且還鼓勵我的構思,提醒了我在一些重點上的注意與策略;我們從那麼些快速交流中,充塞著我對他那種熱熾挑戰 自己、堅持信念的敬慕。

別說那是未來業務發展合作者,就是單單聽君一席話,都能抵上萬金。

今日,被拍檔拉了去拜會離島一位由祖輩就交往的友兄。說是為其小會所進行重裝設計,方便他在社區中聯誼之用。

這位友兄伉儷好客熱情,倒出冰好了的白葡萄酒,讓我們在這初夏已高溫的黃昏盪著杯子,分享著他的人生感受。

談得興致,才道賢友兄竟然是跟妹夫一家是老朋友;雖說這世界往往太細小,但這一重關係,令我們再熱情親厚一重。

面對著眼前的夕陽,往常我自不然只泛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然,今日,我卻反而泛起一份感恩,幾天下來,諸事暢順,人緣紛至,助緣自動靠連。
我知道,我這個業務的本意和理念,就是上天的指引,令我每見的人都為我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