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韓楓遊:藝術區仁寺洞》提過:來過仁寺洞好多次,跟團來的有,跟大塊藍藍來細逛每一家商品展的有,用餐的有,買韓國著名伴手禮的有,甚至刻意找本地珠寶設計師作品的有;就是沒有好好坐下吃茶。
所以今次無論如何,都得拉兩個好友陪我找家甜品店吃個下午茶 (明明兩個小時前才喝過杯咖啡,不過女人幾時都能挪動一個人體二次元空間,那個叫甜品胃)。
仁寺洞南端入口通常都有幾檔小吃,小巷中都有餐廳,沿街兩旁,只要抬起頭都能見到咖啡店。噢!不得不提,在南口第一段街已見Starbucks(星巴克),有三層高,常滿座,本地年輕人很愛相約這個為集合點。
不過,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甜品,還要精致的;要知道,旅遊時間有限,女人腸肚空間更有限,要選精的。
已經接近北口了,好像還沒看到我期望的;終於,在不顯眼處,一張甜品照把我吸引過去,因為它上面的是我最愛的紅豆冰!
門口很小,角度也看不進裡面去。但外牆貼著一張海報,說明春夏可以在他們的小庭園裡吃茶;憑自助遊經驗,這種大多都是好地方。
果然——
這日雖沒開放露天庭園,但內裡,石礅的廂座,農間的古樸風,牆角隨意放著的民間小擺設、牆上隨意掛著些字畫;風情滿滿,思古柔情。
還恰遇兩位僧侶入座幽靜角落,這靜禪味更濃。
坐下良久都未及思想該點什麼,單是視覺感覺已經很滿足。來!好友催促了,相機先吃,都要先點菜!
我們點了最觸目的兩款——原來名點叫黃豆粉冰淇淋,紅豆只不過旁拌;烤年糕+藥果甜品拼盤;還點了韓式傳統茶道的柿茶。
紅豆是日本的品種,烹煮得很糯很棉。黃豆粉的確好香,紅豆給稍比下去,香草雪糕只不過伴襯;題名沒錯,黃豆粉絕對擔起主角份量。烤年糕是好玩的甜品,不算甜,是烤的脆,要逐少咬,是嚼感與灌茶時,茶的輕澀給撞上的一種回甘,一種禪的味道出來了;這品要慢嚐。像日本女人吃煎茶時配的羊羹嗎?有一點點那配搭作用,但兩者之間的比重份量,甜與澀與甘都有點點差異。藥果(韓語:약과),不看英文不懂,原來是用小麥粉拌以蜂蜜及純磨芝麻油蒸出壓花模。所謂藥,是古時養蜂製蜜為藥用,流傳時將之定名為藥果,就是指裡面所用的蜂蜜。藥果相當甜,所以,用作配一些較苦澀味重的如五味子茶、決明子茶、靈芝茶之類的都會較合適;當然配韓國自古以來最馳名於世的人蔘茶,更是一絕;蜜糖配人蔘的味道組合,現代人幾乎無人不曉了。
喝茶,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