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Mini Garden Tea Gift Set

如果我說:「英式下午茶元祖級的亮點,其實不只在於茶點架上的甜品。」相信有好多人會不屑;尤其自從世界愛上精研甜品製作和設計。

但我是認真的討論,說的是這種下午茶的最重點處。

我們從英式下午茶的來源處重溫——

貴族仕女們的社交、穿衣的配搭、茶點的配組和設計、茶壺茶杯的品味、選茶的濃度、香氣、茗感……

慢著,好像真的有樣事物,必須存在又總沒被提及;有它才有以上各項。

背景和氣氛——

對了,大家應該意會到我想說的是花園。

這一夜,朋友千里迢迢拿著大堆重甸甸的攝影工具,秉夜偷時間入來大西北區域,給我送他伙伴親手造的蛋糕,請我試食;當然還有他的本人親手生產的冰滴咖啡;匆匆一聚,結果還不好彩,踫上公路有交通麻煩,幾乎就把他濟在公路,後面要趕辦的事情都給阻住……

而我卻,因為太晚,肚子沒空,沒機會品嚐;接著次日又在外忙了一整天;終於在夜闌未眠時,驟然想起,被我困在冰櫃裡的——

深夜,打開來;不特別餓,不過也還給精致的包裝和濃濃心意打動。

Silian.wong.bakery 的mini garden 小蛋糕
Africa Penguin 的冰滴咖啡

然後,有夠後悔的感覺上泛。

抱歉抱歉,沒能趕在它最優美狀態時品嚐!
感謝感謝,遠道而來的盛情!

這文當然是為推薦!

Basil Lime Cheesecake,送禮人叮囑要把小瓶在養著的 basil (小小一株九層塔,插回去那件可愛的小蛋糕上去引發味道。

用匙切下一口,味覺裡清清淡淡的,有回味的。感覺這款應該屬於初夏的小花園裡,靜靜的賞著花,花裡夾有香草味道那剎。

就讓怕熱的人來抓夏天尾巴(喂!都立冬啦!造夢真不會分時候)。


發表留言

麗思卡爾頓酒店102

明明白白這是人家酒店的官方中文名字,我唸來總是怪陌生的。

於是,我決定用來作文題——這102樓,其實就是位處現時全香港最高大廈 ICC 的102層。

今日是來跟一位1994年美資公司裡工作時相交的舊同事聚面,也是之後因為在 Facebook 重遇,另有其他故事把我們重拉近,進一步成為朋友。

相約嘆個高貴靚太們最愛的活動,Afternoon Tea!

相約嘆茶的這個地方,正式名字:The Lounge & Bar, The Ritz-Carlton.

今日幹麼一直在強調這酒店名字呢?

昨日 whatsapp 上朋友 P 很細心來訊提醒,「別忘了明日見面啊!」我還說:「當然,明日見!」卻沒有倒退到上一星期 P 說她訂了檯在哪的來訊重看細節。

今日出門,腦海出現的 afternoon tea lounge 影像 (後來才省起那是文華酒店 的咖啡室),Ritz-Carlton 這名字的連想記憶碎片,是1994年跟這班在美資公司裡一起工作的同事們一起午餐、開會…等片段。

人在和平紀念碑前,望著 Hong Kong Club Building;才猛然想起——天哪!Ritz-Carlton 在哪裡?已經在那 ICC 上面很久啦!

看!有時大腦分析是會因為記憶而混淆的。人越多記憶,明顯年份與分類會失效,也許應歸類記憶體老化或不足了。

連忙飛奔港鐵;終於大遲到,害 P 在等;連聲道歉。P 卻笑著跟我說了兩個類同的大烏龍——她也試過本想訂四季酒店的下午茶,卻原來訂座電話是撥了去 Ritz-Carlton。

難怪我們這些不顯老的媽媽,首要條件,都總是孩子眼裡一個傻媽。

當年,我和 P ,跟兩位總監級的女仕,輪流懷孕;亞太區總裁就一直笑我們這邊辦公室很旺生育,他說的沒人會覺得他話含嘲諷,因為他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其中三胞胎更加是他的寶貝。那年頭,美國機構都很鼓勵員工育兒,聚餐裡,無論職位高低,男或女,已婚或未婚;環繞著孩子們的話題總是不少,那七個小矮人的每人名字,也是一位美籍的五歲孩子父親教會我,他說:「自從我每晚要趕回去跟孩子說bedtime story 後,我就要把這七個人的名字牢牢記下了。」今日,我和 P 的孩子們都成年了;那年我們間的初生嬰兒熱,卻好像不久之前一樣。

今日雲厚,102樓的窗一片白茫茫。可是,這家週末英式下午茶,一般要可週之前預訂;我試過兩次跟海外來的客人,見相會就設在附近,辜且試試看有沒可能取到位,結果都是門外排隊,即使等到的也不是最佳觀景位置;日雖仍保持兩時段的下午茶,但兩段時間都不滿;於是,雖窗外無景,卻方便我們很專注地談天說地,時跨兩節時段。

前生意夥伴 CK 曾經說:「見週末手邊閒著無事,辜且陪妳兩母女去吃個英式下午茶。」他見到那塔甜品就皺眉:「我還是喝杯雞尾酒算了,這些都是女人只愛的事情。」我打了個哈哈,這不是女人愛的事情,只是因為你沒興趣女人們坐下就沒完沒了的的那些話題吧。

不過,觀乎今日餐廳裡的,男性來嘆下午茶,絕不比女性少。看來,很多男性除了陪著女性來之餘,也開始喜歡三五個聚聚,嘆個茶,食件餅了。

2016-03-12 09.27.19

Afternoon Tea 小評:咖啡只屬普普通通,甜品裡並非因為我個人最愛栗子,但確實只有那栗子和紅苺的最精彩,小方杯的是盬漬野苺配慕思算是有本體三個層次,但味道跟旁邊的 Rasberry fruit tart 撞了。頂層的鹹點 pastries 只有捲狀的三文治比較具心思,但整體來說,就是沒哪個印象深刻。Macaroon 不是我所愛,但我覺得這個還算好,不太甜,軟靱度不錯。要數最差,就是結果給我咬了一口丟低的,那個在最底層,看上去像迷你杏仁圈的,一半是朱古力另一半是脆曲奇,可惜咬上去太厚又硬,感覺不好。

整體,配果茶、薄荷茶之類比配咖啡來得好。

 


發表留言

英倫遊:穿越三代的琉璃餐具

想到明日要告別倫敦,睜開眼睛看著小窗外整亮夜未曾片刻停過的大雨,心裡想著的幾件事——

  • Rains cats and dogs…今早還能再見廠長嗎?(注:廠長是鄰家小貓,每日過來跟我們打招呼的。)
  • 這樣的雨,我們還能順利和好心情去遊 Portobello Market 嗎?
  • 雨下得這樣大,看來藍藍還是不可能在海德公園 Hyde Park 裡完成一次寫生吧!
  • 要把女兒叫醒嗎?還是就讓她好好的眠?她是那樣睡得好愜的,這小樓閣好像根本就是我們的家,只不過只住上這麼幾個晚上,我們卻好像住在這裡很久了。

旅程上看躺在身邊熟睡的女兒正好夢,看了幾回床前小窗,雨豆大在斜窗上滾下;情感很糾結。

終於藍藍醒了,我問她:「今日這樣雨勢,還要去古董市場嗎?」「去!」「那我們悠悠閒閒的造早餐,就看天會不會收起一點雨勢,讓我們去一趟吧。」

其實在倫敦的這些天,母女倆有哪一天不是悠悠閒的呢?倫敦總是隨時會下點雨,反正每個早上都密雲。我們總是先後下床,我洗漱過就下樓去做早餐,她去洗澡,然後早餐過後,她收拾洗盤子,我開始化妝更衣。天天如是,就比平常在家裡的早晨生活還要協調,自助互補。

2014-05-31 08.40.50

 

去 Portobello Market 之前是有談過想為家裡置一套銀茶壺,小號的就好,用來裝飾用。看上好的可能買幾隻手繪花陶瓷茶杯吧。會不會給我們踫上 Wedgwood 的古派玫瑰花繪骨瓷呢?

由 Ladbroke Grove tube station 出來,進入 Portobello Market 範圍不久,我們已經快速鑽入一家古董什貨店裡,全都是幾及高至天花的木櫃子列排滿整個店子,家居品、曾經時尚的各式名貴平宜都有的飾物、碗碗碟碟……隨便的,有個空位可以擱著就那樣的擱在那裡。

我們是幾乎同一時間看到它——粉紅色琉璃餐具。看到它,很明顯是因為先入為主,因為那顏色似曾相識,不!根本就很像我媽媽送我她的一隻由少女時代所買,一直珍藏到送我的「嫁妝」的那個糖果盤。

「不!太大了,而且來到英國當然是找骨瓷啊!」我們當時異口同聲:「才剛到,當然先走走看看,好東西總是在後頭的。」

好吧!當我們終於買到了想要的銀茶具後;在 Alice’s (專賣糖果風的可愛茶具,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裡的茶壺茶杯風一樣的) 店裡見到在賣的都是產自中國的杯子後,我們站在街角討論:「買那種印度的花式套具?」「我不贊成。」「沒看上哪套 Wedgwood 的。」「是啊!失望呢!」

DSC_0228

 

四眼對望!還是那個它吧!「好!」

毅然立心,就是在進入市場第一眼看上的那套琉璃的吧,走了那麼多家,越看就越覺得那套才是真命品。我們再也等不及,要以最快步速,穿過開始綿密的細雨,沿路快步回去,母女心一致,要快過去,要是這麼巧就讓人買了,那就是這旅途的遺憾了。

可沒想過,那東西可能已經擱在那櫃裡超過十年以上,可也沒遇上它的新主人吧。

兩人反向穿過重重人潮,重認回那店。不是誇張的,兩人停在那櫃子前時,確實有點微喘;也可能是太興奮了;指著它,說:「We want to have this set, please.」

2014-05-31 12.04.18

這套東西以件頭計算,可能是這店中數一數二的一套,店務員連忙把亂七八糟的收銀櫃檯收拾出空位來;與其說收拾,倒不如說他是粗粗魯魯地把把一堆東西撥到盡可能的盡頭,勉強騰到可放這套餐具的最大一隻盤子,然後逐一把其他件疊上去,讓我們檢查。

世間有句老話,叫:「瘦田沒人耕,開耕有人爭。」也許大家去過古董店偶爾都會遇上這情景。

就在我們把第一件捧在手裡細細檢查時,旁邊有人伸手摸檯上另外的杯子,說:「Oh this is good stuff!」是一位華人樣子的太太,她問我:「會說普通話的嗎?」

我們就這樣開始交談,她人優雅,談吐得體;是真心為我們找到這套好東西而高興。她是第三代由北京移民來到英國的,已婚根居了英國,這日跟兒子來想找點小東西。

這時,店員在乒乒乓乓的,企圖把大疊的琉璃餐具放入一個大膠袋中。我連忙向他要求要包裝,需要盒子。但他竟答:「我們沒有包裝的材料,你要自己辦。」「那也得替我找個盒子吧!」

「他們不提供盒子或包裝的。」那女仕也說。

我一再堅持,指著其他還沒有拆開放入櫃子的餐具盒子,要求把那些挪出來,把盒子先讓給我。那店員沒我辦法,只好照做,但堅持沒有可以包裝玻璃的合適物料如氣泡膜之類。

「給我一些報紙吧!」他只拿了三兩張。「宣傳紙呀,什麼紙也行!」他又去翻翻找找,還是找不夠。好吧!勉強他,也只是得到他一臉無奈。我決定自行解決了。

「看妳也挺會處事,難得英語跟普通話也說得這樣好。我見過很多香港人說的普通話我都聽不懂,他們都索性跟我說英語了。」「香港已經回歸中國十多年了,現在很多人也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Really?」「就是!妳看我本來是土生土長的香港女生,現在也算說的不錯。」「那我得找個機會去香港看看啊。」「是,妳必須來香港一趙。」

我把一疊餐具逐一按大小套著放好在盒子裡,店連繩子也沒能供應。那女仕問:「妳們沒車?怎麼帶走這麼大一個箱子?」然後,看來有點神奇的,我竟然從手袋中拿出一個厚帆布旅行袋,把整個60 x 40 x 25 厘米箱子放進袋裡,看似輕輕鬆鬆的攜著去乘 tube。

藍藍問:「媽,怎麼今日忽然會帶上袋神?我也不知道妳有帶著呢!」「可能是今早感應到袋神召喚啊!」哈哈哈哈!

2014-05-31 16.26.25

袋神——這個在我人生第一個旅程 1989年,在日本與好友,花了折港幣三百多買的,一人買一個;車工堅挺厚實的 Snoopy 品牌設計的一個大旅行袋,其容量之巨大,大於一個中型行李箱塞得滿滿的衣服;這幾十年中,幾乎是追隨我走遍每一處地方;平常我很少帶它去購物,因為它總是在最後回程時大顯身手,把所有污衣吞了,讓我把整個行李箱騰出所有空間。

藍藍稱它袋神,它今次更神奇地,為我們把整箱琉璃餐具帶上。

而這套琉璃餐具,跟媽媽送我的過年全盒糖果盤,就像失散多年的親俚一樣——

家傳的全盒

有關這個琉璃全盒的故事,記在《全盒》與《家傳的全盒》中。

回家來,急不及待打開讓媽媽看;媽媽說:「將來藍藍要出閣,就連同我的全盒和這套茶具傳給她吧!」


發表留言

早。茶

這是一個忙碌的一天,我只能在早上開會前偷出30分鐘吃早餐,但眼及只見一間中式點心專門店「名點心」。

雖然猶疑過「嘆點心」這回事都不能趕著的。

等了18分鐘,侍應在我那熱鍋上螞蟻的模樣下捧上;怪不得她,熱騰騰的即叫即蒸點心,漲卜卜的;在現今社會中算精品。

花餘下12分鐘把它幹掉,唯嘆句餃子皮太粘太厚,掉餡後,外皮粘著蒸籠不放,我也懶得跟它糾纏,由它去了。

吃得太快,沒細嚐,用之充饑,也可惜了它們。

image

直忙到午後,跳過午餐。

見老麥、波仔、subway三文治都不想駐足;爭鮮只餘冷淡模樣的飯團,嗯…No.

這個油塘地鐵站外就只餘euro go go;雖非我所好;但辜且試一趟。

這次不必等久,5分鐘(當然嘍,微波爐翻熱3分鐘就夠)侍應捧來也是熱騰騰,可是嘛……

看圖找答案吧!

上圖:Euro gogo 茶餐 $34
下圖:名點心的點心拼盤 $39
你是我,再選,會選哪個?


發表留言

Maxim’s Honey Bee 特色蛋糕

大塊先生很少參與家裡的英式茶會,他總是會嫌我們杯杯碟碟一大堆,他嘛,要飽肚,要抵食夾大件,不要囉囉唆唆的一堆英式餐具——我想很多 Family Big Man 也許都這樣子。

今日,卻很罕有地,他去美心餅店買了這樣一個特式蛋糕回來;然後問:「是不是來個週

日 English Tea 呀?」

11257774_10152997465266896_6665513095125734422_n

這蛋糕算是美心近年佳作,我們放棄了美心西餅的蛋糕好幾年了;覺得他們的蛋糕都只管賣卡通角色、沒內涵;要不就是太多慕絲、太多忌廉;都是空有外表的,哄小孩子的,或販量用的。

大塊買這個純為因價錢合理 (對於貴價手造蛋糕,他不懂;為免被家裡兩個挑惕的女人責備,會索性沒指引就不買),而最重要是,上面有蜜蜂;用來討家裡的小蜜蜂老婆高興。

這次算是相當驚喜的;慕絲的量變成薄層,於是不太膩口,蛋糕層比例恰當,啤梨粒也清爽怡人。

我今日配的是紅莓果茶,夏日,感覺愜意爽朗;這個,值得推薦。


1 則迴響

Afternoon Tea 與 High Tea

afternoon tea今日有篇這樣的討論 (擊圖連入網上原文)——

香港近年很多女生很喜歡高調分享他們的 High Tea 文化;甚至很多社交會以 High Tea 定名;說實在,真的有點文化羞家。

某天,藍藍幾個好友來我家裡茶聚,平素在同學間有女神之稱的說:「好開心來享用B姨姨的 high tea。」藍藍立時糾正,展開她對英式下午茶的解說。 女神同學頻頻哦…哦…之聲,原來是這樣。友儕間對於藍藍對應用名詞,傳統文化上的執著也早已見怪不怪。我沒有插嘴,作為一位已經成人的女兒媽媽,經年投放在女兒身上的教晦,是時候由她經過消化再加自己見解的演說;我樂於學習當旁聽。

認識藍藍的朋友,都會發現她對傳統英式下午茶的熱愛,是一種不尋常的沉迷;對其擺設的考究,地方文化背景、糕點鹹甜、味覺刺激、冷熱編排、食品大小的鋪排……都會跟我討論。她的繪畫也會受著這些茶具、甜品的形態、構圖、配色等影響著。

要了解英國傳統下午茶,當然不能只靠字面上的 High 就當理解為 High Class 高檔。 簡單地說,這 High 是High Chair 的 High,英國人生活中有兩處地方會有這樣的 High Chair,一是到今日大家還會一想到酒吧就連想到的吧檯前的高腳凳,但由於亞洲人的煮食文化,以及家居空間文化,跟歐美大異,即使學歐美人使用大型舒適軟墊的床、寬大放鬆的皮沙發坐椅;也絕少會選用在廚房設長工作台為,自然也不會像他們在台邊設高凳的習慣。

所以,正如文中所說,此 High 是在廚房裡,非正式的家常食事;於是,What is High Tea?就是孩子或家裡成年人去工作勞動後,午後放工放學回家直嚷肚子餓,一屁股坐到高凳,媽媽造杯熱可可,在麵包籃裡檢兩塊麵包重新烤熱;大家隨意就在那裡吃起來。

所以,正確兩地互引,景象應該是我們小時候放學回家,丟下書包,媽媽就在你打開功課出來寫之前,給你丟個砵仔糕、三文治;又或沖一杯好立克;還要配上嘮叨著你好快快換下校服,快快開始做家課;要不家裡大人們回家晚飯要用餐檯,你又做不完功課……那種絮絮不休的叮囑。

所以啊,女生們,別再在街上高聲張揚地,要去哪家高級酒店吃個 High Tea。 也不要再讓相機吃那些高級餐廳總廚精心設計的下午茶時配注說:「今日我們吃好高級的 High Tea!」 其實,這是對下午茶,及它背後一份細致的生活藝術一種侮辱,明白嗎?

又或者,是時候改一改說 High Tea 的時候;不妨當您在辦公室做得肚子餓,問旁邊同事要不要一起去茶水間休息一會,又或要不要叫個下午茶外賣;這時就說:「係時候 High Tea 一下啦!」

要享用下午茶那份高貴感,就要學會好好欣賞。

淑女,不只是會穿裙子和穿高跟鞋,那麼表面和簡單。吃下午茶的淑女,要講究的是一種對生活藝術的閒適與細味。

延伸閱讀: History of Afternoon Tea


發表留言

Orange Passion @Cova

image

 

 

今日相約朋友相聚,原意想跟她一起去中環 Landmark 的另一家近年Pattiserie 名店,但朋友說怕金鐘影響的塞車,於是改為銅鑼灣她辦公室樓下 Cova 見面。

每次去 Cova 我都想念他們的 無花果切餅,但今天他們的侍應卻跟我說從來不在店裡提供,只在餅店裡出售;我有一刻以為自己記錯我之前是在尖沙嘴店裡吃,但之後又想起,不是喲,明明有次左利園這家吃的,而且也是跟這位朋友啦。不過,這只是小事一樁。

侍應提議今日有新推出的 Orange Passion 橘子味的配香草與巧克力兩層慕司;我問明了是帶鮮果酸甜才點了。這是今日餅車上這款的最後一件,看來是店熱推。

1926092_10152547605451896_261130008361915065_o

效果相當不錯,不過餅底則完封不動;因為太硬,同上面的兩層輕輕的慕司有點格格不入。

但整體上也相當不錯!


發表留言

Le Gouter IFC 茶聚

跟藍小姐茶聚,亦公亦私。

近年自己跟自己打工,莫過於最嘆是會議訂在下午茶時份,挑個好地方,一邊談一談喝茶。

至於商不商機,開始看化;人坐在辦公室,偌大會讓室裡開會也好,自己房間裡也好,統共也不見得每個會議都是有商機。打工時,會議開久了,上司還小題大造去總經理那裡要求我每次會客前都先跟他預報。幸好,董事會老闆出聲替我擋格,給予我特別批準,我會見什麼人都不必通傳。為什麼在這些小事上頭都搞得程序複雜無比,無非都為個辦公室政治罷了。而辦公室政治這回事,也跟要玩的對象是誰,他負責的是什麼,和他在為著省下哪些人的功夫 (正所謂不看憎面看佛面);而扣成起事的成功機率有多少。

無論如何,起事和被逼參與都耗心耗神,最划不來。

反正我本來性格就最討厭坐得直直的開會,別看我平常長年端正秀麗,我卻最喜歡懶洋洋;其實誰會不是?人總是惰性的嘛。

吃下午茶,最不想踏足IFC;今天適逢黃昏另要見客,被逼穿戴整齊,沒錯,端莊秀麗——去!

藍小姐這個老朋友甫見到我,就一連炮讚我這天好漂亮,她說:「都說妳真是生就一副中環國金相。」看這算是什麼的讚美?其實,我能聽懂,她意思是這兩年很多時見我都一身散漫便服,認真穿上品牌的套裝,我又回到那種看上一副高貴仕女標準模式。可是,有些漂亮偶而為之不錯,重回這種天天扎著、畢直的板著腰,四吋高跟鞋,扭呀扭呀在厚毛地毯上婀娜;其實等同慢性自殺。

要不是她得要在中央郵政局辦點事,我們彼此偷出這中段午茶時份聚一聚,我們都不想挑 IFC Mall。

IFC 有什麼不好?!大抵還是有些拜慕中環金融核心消費區的人還是會說。

貴呀!貴得不值啊!有人身行動自由空間如我倆,大可離開這核心區,中上環有的是寧靜的小Cafe呢!

Greyhound 桌子都排得背貼背,說些東家長西家短就給聽去了。  對面的 Open Kitchen 就更吵,看來在 IFC 上班的、內地來的遊客都統統在裡面落腳。 轉上去樓上的 PANINO GIUSTO 沒有茶點小蛋糕,而且大多都是長凳,沒靠背的女人茶聚,會吃力的嘛。

Agnes b 在裝修,說是2015春才重開。

看來只有 Le Gouter 可選擇;但這家嘛,商場走廊路邊,都總是坐滿滿是人;而且,我其實對這種座位有點抗拒。 恰巧,室內有一張二人桌,藍小姐說今日她一直走運,叫我沾她的好運氣。

結果,港裔的男生忙得不可開交,一臉沒精打采。一位南亞裔的高級侍應生,面口不善;我們這兩個在90年代香港黃金期裡職程成長出長的女仕,不敢抱怨今時今日服務態度,只慨嘆今日的香港服務業早不如舊,又或者說,亞洲城市都一統在服務態度上不斷下滑,早已慣性認為態度傲慢,但說話上有用禮語,有照時回應就已經是優良級別。

小小空間中,空調冷得人發抖;瘦小的藍小姐要了三杯熱水才能勉強支撐;這天要不是我帶著正規行政人員套裝外套,也都受不住了。還有,藍小姐請教了我,為什麼小小空間都打著那麼多的燈,黃而強的小射燈,近距離強打下來的光罩,就連帳單都看不清楚,這又為著什麼呢?

「不就是為令妳面前那件蛋糕閃閃發亮,展現咖啡杯晶瑩的白瓷和裡面一如明星蛋臉般的咖啡特寫嗎?」

「好吧!但我坐下來不久就開始眼痛了!」其實我也是。

蛋糕是優,咖啡是良;服務是一般,環境勉強,氣氛甚冷——就是評語。

2014-09-05 17.12.37

ZCB 零碳天地與 Kelly & Moss, the green cafe

發表留言

ZCB 零碳天地與 Kelly & Moss, the green cafe

前一天,跟一個社會服務團體 【GLP全力愛】的創辦人林太開會,她提起有處地方在九龍灣,把一份剪報遞給我看,問我在這裡辦活動的意見。

我印象中是曾經路經這個位於MEGA BOX前的大片空地;但有家社企餐廳嗎?疑惑著。

正巧,次日就因為公事,停在企業廣場的玻璃幕場前,看去前方——咦!那不就是林太說的公園和餐廳嗎?

在趕赴中環的會議前,先擠出一丁點時間去八卦一下這個遙看相當吸引的地方。

由公園看似正門處,拾級,穿過一處有蓋迴廊;原來兩旁設有幾個多用途會堂、展覽廳;見有一個會堂正坐滿人,看來是個講座正進行中。這地方叫「ZCB 零碳天地」。

穿過迴廊,陽光正茂;是個戶外小廣場。有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相。

廣場側,有一列白蓬,是個小茶座——Kelly & Moss;設約30座位,環境清幽舒適;門外一個牌在表明他們這 Green Cafe 綠色茶座的宗旨和意義。

20140306_165311

可惜今日只我獨行,時間趕逼,看來今次光臨的時間不對,要找個週日請藍藍陪我再來一趟。

跟茶座中的店員攀談,查詢他租用,這男生很熱誠,連忙拿出 iPad 把早前一些特別租用的活動照片展示我看;他們跟ZCB是伴夥合作,在ZCB辦活動一般都將宴食安排交給他們辦。他們為酒會裡設計很多都相當精美巧手心思之作。

有興趣的去他們的 facebook 頁參考詳情: https://www.facebook.com/CICZ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