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2 則迴響

四川行:讓夢飛翔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工作旅程——

在港好幾次都無法達成合作;工程的團隊好希望我親歷其境,讓我好好了解這樣大型的製作過程;方便我日後能更確實地向客戶呈展氣球大型製作工程的整個流程、相關的技術問題及後勤安排…等等。

來自日本的氣球師,早在去年於上海見過面;英國與美國的氣球師,也在網上成為朋友,只是無緣踫頭。今次好時機,大家都帶著期待,在成都遠來相會。

這個名為「國際氣球表演賽」設在成都城華區的萬象城mixC 裡;整個商城四處已佈滿氣球裝置藝術,主題是「讓夢飛翔」;正入門中庭懸掛了三對超大的天使翅膀,偉為其觀。現場地面上設了最佳拍攝點,為能讓孩子們/女友們,能像天使般展開美麗純潔的白翅膀,很多人都不惜蹲在地上,遷就角度;單是這種觀賞反應,已經就夠成為城中熱話。

mixc.jpg

內中庭的透明升空水泡,另一個內中庭的白氣球組成如雲一樣騰空,隨燈光影出不同的雲霧顏色——都像是如夢如幻的浪漫氣息縈繞著整個商城。

與其論氣球佈置的花巧、編織等技術;卻反不如回到純樸,牽引人們的夢想。

氣球在內地發展蓬勃,大多商城地處都不及香港那樣直接跟地鐵站相連,佔地比較大,在藝術品展示、空間填滿、招商吸睛的作用、牽引遊覽情緒……都比香港商場的需求來得更大;於是造就了更多氣球藝術的挑戰、讓更多夢想能夠飛翔。


發表留言

《我的月亮故事》快樂騎乘器

當我把氣球師 Jeff 介紹給 Harry 哥哥認識時,純因為 Jeff 有兩個兒子;有時他會跟我提到對兩個兒子的教育,該給他們怎麼樣的啟發;我有時也會跟他提到,我近年總是忍不住留意 Harry 哥哥與兒子的那種,像永遠發掘不完的親子互動學習樂趣,我是佩服得很,老是叫 Jeff 該多學習學習。

會面完結時,Harry 哥哥提到稍後可能他的作品能跟 Jeff 的作品合作合作;Jeff 那天就跟我說:「我當然好想啊,就不知有沒這個機緣。」

然後,六月底,Harry 的電話來了;他跟我們提到他的親子互動魔術舞台劇《我的月亮故事》。

那個下午,大家談得很高興,手舞足蹈的。

每一場次都是由現場觀眾隨意說一個願望;希望乘坐什麼上月球去!

然後三個人興奮地模擬現場的家長孩子的想法……

太空船?穿梭機?UFO?「都太正規的思維了,小孩子的想像無天際的。」Harry 說;看來我們遠都不夠懂孩子們的心事。

那吸塵機?浴缸?球鞋?雪櫃?

這讓我重想起藍藍小時候號召的博客合寫的接龍故事,裡面主角一直拖著個雪櫃去遊世界。【注:小冰環遊世界】

火車,像銀河鐵道的?呵哈,這可表露了我們年齡啦!

Thomas 火車?不,蜘蛛俠嗎? Ironman 鋼鐵人嗎?還是 《冰雪奇綠》的女皇 Elsa,近年可熱得不得了!

「都可以!」Harry 這樣說。離地的胡思亂想確是最有趣的,可是落地啦,如何生產?

我跟 Jeff 相對苦笑;這樣不靠譜的天馬行空隨想,該怎樣辦?不會是叫 Jeff 在即場扭一個吧?雖說 Jeff 已贏過世界賽快手獎 (注:是國際氣球大賽中的一項以12分鐘扭出複雜造型的小型氣球雕塑賽事);可是,現場製作一個兩米高的作品,再快也不可能請台下觀眾,眼瞪瞪的看著 Jeff 在扭氣球的,是吧?!

後來一切自然都解決了;進場看過這多元互動秀的觀眾都知道了這個小秘密。

只是,這氣球的騎乘器,在每一場次出場的,還是不同的。(小孩子暑假後回到學校,會問其他同學可有去看過這場秀嗎?會交換劇情後提到不同的騎乘嗎?我好想知道啊!會有孩子說:「我看的那是龍啊!」「不是雪糕筒嗎?」「才不!是 Baymax啦!」若然這樣的情景出現,就可真的高興了!)

而這每一場中的氣球騎乘,都帶來哄堂笑聲——嘿!竟然是氣球的啊!

這個暑假,來欣賞這舞台表演的小孩和家長,享受了一個歡樂的夢飛翔;而我們每一個參份一起製作這孩子夢的,都因為大家的笑聲,而也都讓我們的夢,得到飛翔。

如果,月亮代表著我們的夢想,其實我們都有共同的騎乘,那就是——

我們心底的快樂和童真!

我的月亮故事 11836758_898334243587340_1095882232690906015_n


發表留言

葵青區議會慶回歸之大戲棚活動

去年很榮幸有機會跟陳鴻進老師夫婦的鴻嘉寶劇團合作,在青衣的大戲棚協助一場嘉年華表演活動。

文章見:喜相逢的日子青衣大戲棚慶回歸嘉年華

今年陳老師夫婦再次相邀,自然更加高興再度攜手。

2014年4月27日 (日) 葵青區議會慶回歸嘉年華

而且,更大膽提議,請來琴軒少年弦樂團,和全力愛 Good Passion Love (GLP) 一同來參加表演。

在幕後,加插了為琴軒少年們安排參觀大戲棚後台。

同樣地,全戲棚全滿,旁邊所有通路都加設不少老友記街坊自行帶備的小摺凳。

也跟去年無異,大家都對佈場的氣球興奮得不得了,Balloon Factory 的幾位氣球師功不可歿!

IMG_2253

琴軒少年弦樂團親身體驗大戲棚的環境,都說以後更加要練好樂器,因為發覺他們平常的表演場地條件實在太優厚,他們更加要好好珍惜。圖中他們正在重看在大戲棚周圍環境拍下的體驗照片。

DSC_9457

全力愛 GLP 以中西樂配流行曲傳頌人間愛和信念

DSC_9415

超過2000位老友記看得興奮投入

IMG_9997

創藝工房的幾位氣球師,忙完佈場,就開始忙足一個下午在現場大派氣球;還有白雪公主四出派氣球蘋果,大人小孩都圍著她團團轉。

IMG_9974

琴軒的一班學生和家長,都聚精匯神參觀龍貫天老師上妝,覺得好新奇難忘。

IMG_0012

每年在青衣的大戲棚都會蓋括兩段誕期,而中間恰恰有一個週末。於是葵青區會就既善用這個時間,也善用這棚的場地,為坊眾帶來大戲棚另一種文化體驗。

2014-04-27

這天活動的精彩時光


發表留言

這天收獲

DSC_8545 - Copy

自從雅謍跟氣球創藝師和他的氣球團隊合作後,大大小小的氣球雕塑都成為我生活其中一部份。

不過,這個大鼻聖誕老人氣球擺設,倒是跟平常在我照片集中見到的很不一樣,因為這不是 Jeff Wong 老師的作品,手工粗糙了點,是吧?!但也非我製作的,這是週日在荃灣荃新天地二期中庭,為「赤腳仁心計劃」醫Kids童心看世界籌款活動中,所舉辦的一場「親子氣球教室」的現場家庭完成的作品。

雖然不完美,但我從旁,看著那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努力的成果,他們臉上的成功感,把完成的作品搖著,很多孩子好辛苦才能摟著幾乎比他們自己身高還大上一點點的製成品上台,快樂地合照,然後又捨不得放開一刻地,一直把快樂帶回家去。

我也感到很滿足快樂!

——因為這代表著我們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去推動的事情,並沒有白費,也不是傻勁。

希望2014年,我們製作更多氣球快樂時光,能感染更多人。


發表留言

中英劇團的《海倫.凱勒》

近這半年,我看了好多齣舞台劇。可是,事忙困身,好多時都趕著去,看完趕著走;頂多只能拍張「打卡」照。劇評或劇感,跟藍藍討論完,已經再沒時間好好坐下打稿。

今日看中英劇團「海倫.凱勒」,對劇的確有一定期望——對中英劇團的作品,還是存有一種特別的情意結;但近年因為當日認識的一班演員都各有發展,我工作時間的不穩定,有很多作品就是很想去看,有時也會因為撞期,或難以確定預期,只好放棄;又或許說,是只好隨緣。

這次當我見到中英劇團的《海倫.凱勒》宣傳海報一出,卻難掩期望;因為當中有好友演員鄭至芝參與,中英對這種劇的處理,也是我比較有信心的;兩者合成,我能不偏心嗎?!

可是,偏心還偏心;對於一個用作推薦一位從來沒有入過劇場看舞台劇的作品,還有一直都是從中英劇團作品為主培育長大的藍藍,笑言是我把她寵壞了,任何舞台劇,都讓她將中英的作品當水平標準來比較;在這些要求下,我對於中英做品還是有著比其他劇團作品更嚴格的期望——

這劇不單止依舊沒有讓我失望,整體評語,我只覺得需要說兩個字:「很好!」

好在哪裡?

台 景——打從一開始的佈置,精巧的傢俱;重點,不浮誇卻恰到好處。 Captain Keller 家的觀念都被呈現出來;但我會說,這些對於一個看了中英劇團作品的觀眾,並不足以取得讚賞;要特別給「讚」的是那個打水的地方——當凱倫摸 到了拉水桿,真真實實的水從那台景喉頭中流瀉出來,凱倫接觸到水,而認知了水這個名詞;也認知了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名字——就是她發現了世界,發現了她能 透過觸感啟動她的學習,她與世界根本沒有隔閡。 水湧出來的一刻,很令人感動;拉出來的水,就像把觀眾的感情一下子也拉了出來,就是那刻,觀眾期待的結果就像那水,一如水銀瀉地。

海倫.凱勒1海倫.凱勒3

事實上這是一齣很精彩的舞台劇!

先 不要說由鍾景輝 (King SIr) 和古天農的作品當然有質素保証,選角的合適精準,上面提到的服飾佈景的精細巧究也 是難得。對於這種19世紀歐洲古裝,在香港舞台劇我所見過的服裝中,還是以中英作品下的最為精緻。今次我的眼睛總是停留在海倫媽媽身上,還有就是海倫身上的幾套孩子裙。

可是,要特別加讚的是演員和背後,一眾為凱倫.海勒這個,既盲且聾的角色做好,賦予的一份實在的感染力量,所付出的心力。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海倫跟現實中變了小魔王般的現代孩子並無異樣;原是溺愛而反變害了孩子的家長,非常老師卻遇四方阻力——形成三方的角力場面,這投射得準確有力。

誠意推薦給——有興趣探討野蠻孩子如何被產生,以及不想自己變成怪獸家長的各位!

繼續閱讀


發表留言

太陽花造型氣球

朋友 iStage 的成立人之一——鄭至芝 Gigi; 獲「2012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新秀戲劇獎。我有幸可以被邀到場分享她這個重要時刻。

聽過她丈夫 Elton 說過,她喜歡太陽花;於是也就請 Jeff 替我構思了束氣球花,送贈這位佳人。

這晚 Gigi 把頭髮梳到一旁,額前斜斜的長留海;高高的個子穿了短裙子和高跟鞋,顯得特別纖麗秀氣。

雖然她在台上答謝詞中,提到很多親人朋友眼中都認為「演戲的工作」是「做啲咁嘅工作」(注:廣東語中不屑,那麼看來不能賺錢的營生),舞台演藝的人都是很窮的;但是,她卻覺得很快樂很豐足,尤其是有幸有相同人生目標的丈夫 ——iStage 另一位成立人,導演劉浩翔 Elotn,並肩同行。

藝術人都要具備阿Q精神,都得要樂觀去令自己繼續向前。

我認識的 Gigi 很能具備太陽花的花語: 太陽花又名「死不了」,即是我們廣東人所說 「打不死」對所愛的都有決心、沉著氣的毅力,也代表著光明與熱烈;我相信這代表著 Gigi 對舞台藝術的一顆心。

我時時都說,「打不死」就是沒輸的條件。

祝願 Gigi 繼續用熱熾的心向著光明的演藝前途邁進!

2012藝術新秀戲劇獎鄭至芝

2012藝術新秀戲劇獎鄭至芝


發表留言

喜相逢的日子青衣大戲棚慶回歸嘉年華

在我個人 Facebook 中有一個名叫 「Happy Together」 的相簿,專門記錄我跟好友們的喜相逢。 當然不會每天踫上誰和誰都登一幅相在這裡,能夠在這相簿中出現的,都是非常難得的時光;有時也未必是超友好的知己,但必定是巧遇、幸遇、久別重逢,又或具備一見如故的,又或許有著超感動時刻的相聚。

我為朋友撰文,是我一直不排除的可能性,只不過一直未有好時機啟動或好大的動機。 於是能夠為某位,寫了再寫的,更是絕無僅有——即是幾乎等同在說,這個人必須在相交往的短年期中,能給我完全新鮮的感受,令我有衝動為他撰另一文題。

須知道,年少中學交下的知己一直這樣形容我,甚至是跟他太太介紹我時也說:「別看別緻這個人總很多話,但她從來不重複同一話題。」這話沒褒或貶,說的事實不過。

早幾星期為大家介紹一位新交的台灣朋友;因工作,最近跟她接觸多了。 但我們兩方每天在不同城市裡都忙於自己排得密不透氣的工作行程,中間大概都只是交往過幾句快訊,交待一下工作安排的進度;但有時候,交朋友就是看處事看大家務實做事的態度,生活小節等。

交這個朋友,我會說:「好慶幸,好安定的一夥心;有責任心,做事實際,有交帶,有熱誠,人有禮,不拘小節。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說的正是熊熊姐姐林家巧

2013年5月5日,是早前前輩好友把另一位在粵劇表演的製作公司好友介紹給我;請我和創藝工房 Jeff 老師一起幫忙,為這個青衣鄉事會所舉辦的「青衣大戲棚慶回歸16週年藝墟同樂日」中,台上粵曲表演外,另加一些新的藝術創意;前輩好友推薦粵劇陳鴻進老師伉儷,在我辦公室開幕見過 Jeff  老師創藝,覺得這個組合值得推動。

事情來到我手上,Jeff 老師是佈場專家,但表演則是另一範疇的專業;一時間大家不敢貿然答允。

事有湊巧,遇上巧巧!

經台灣一位氣球創藝師陳奕偉老師提醒,熊熊姐姐林家巧,正恰巧適時其會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中表演,這天剛好休場;陳老師就拙合了我們。

大戲棚不比威尼斯人酒店,露天有蓋處,木台板,古色古香的傳統地方特色,粵劇自然是廣東粵人的本地文化;我也怕巧巧適應不來。

在表演安排及討論上,一再提醒她要有心理準備。 但巧巧沒有嫌棄,一直很謙厚亦很熱忱;對能親身踏上這種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台板,體驗初探這種藝術背後的配套及表演;感到非常好奇與期望。 為了更好的準備,她在週六晚澳門的表演完畢,立時趕過來香港報到,在 Jeff 老師的宿舍裡,連夜趕剪輯好次日表演的音樂和練習。

不過,我的工作眼中,這些都是表演人必須備有的基準;要是連這些都做不好,也不好稱為表演人了吧。

對巧巧的欣賞不止於此,而是她對不斷創新表演的組成元素,一份探索、討論的創作精神;還有,她會主動跟表達她一些想法,跟談論表演及推廣合作的可能性。 其實這份熱情,不限於巧巧,我覺得任何人都應該要保持有這顆心,這團火;適用於任何發展上。

當別緻遇上林家巧

當別緻遇上林家巧

青衣大戲棚這日的工作團隊
青衣大戲棚這日的工作團隊

這一天,在青衣大戲棚上,少不了創藝工房 Jeff 老師的粵劇旦生的造型氣球,與台前一列玫瑰花圃。

當新派的氣球創意,與傳統戲棚,加上粵劇、氣功雜耍、變臉表演匯合;在活動最後名伶大合唱中,場裡氣氛高漲,公公婆婆都被氣球玫瑰牽引出上台的衝動,還拖著孫子孫女,跟粵劇名伶同台合唱,場面之轟動、熱鬧、親厚;讓我們這一眾平常都不多接觸傳統戲曲的年輕人感動。

這一刻,活動完滿結束;我跟 Jeff 交換了眼神,能夠達成這氣氛,一切的辛勞汗水都值得了。

台下觀眾上台跟名伶們大合唱

台下觀眾上台跟名伶們大合唱

5be7006dgw1e4ecfxhtqyj20i80pc7cv

門前一對旦生來迎客,是創藝工房的作品

門前一對旦生來迎客,是創藝工房的作品

巧巧與粵劇名伶相遇

巧巧與粵劇名伶相遇

無論是巧巧,還是別緻,或是 Jeff ,這日與在《活捉張三郎》飾張三郎的陳鴻進老師,和在《打金枝》中飾駙馬爺的龍貫天老師喜相逢,也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快樂合作體驗。 特別要鳴謝 鴻嘉寶製作公司。

上氣球班去初中班促成

發表留言

上氣球班去初中班促成

好友 Jeff Wong 是創藝工房的氣球創藝師;早前為我新辦公室啟用,送來一座氣球龍的裝飾,令很多朋友都專程為一睹龍的風采,爭相跟它合照。

Jeff 卻整天催促我好快快去學學扭氣球,他覺得我在手工藝上的才華,理應可以多引在氣球的創作上;我對配色及一些藝術性上的觸角,應該也可以幫幫他啟發更多更好的設計。

而且近期因為一些客戶的活動,我們公關公司也開始跟創藝工房合作,那麼,我對氣球的認知也變得更大需要。

趁這日,Jeff 又開班授徒,我也帶上藍藍去當旁聽生。

上課前一些時間,Jeff 先考考我還是否記得很早很早年我自己為替藍藍生日會多添氣氛而動手做的小狗、小兔之類氣球。

多年前啊!現在面前長得比我還高的藍藍一動手都做到八瓣小花,只是小花的編整大小還不達標;而我卻來來去去只能做到達標的六瓣,看來女兒好可能比我學得快而進班耶。

上完課,趕過去匯合在等我們晚飯的大塊。 的士司機先生問:「在哪裡買這些氣球?貴不貴?」 我們說是上課學著做的。他又問:「上這個課貴不貴?」

「大概由$300-$500一課不等,視乎導師的。」 司機吐吐舌:「這些還是留給年輕人,我們手腳不靈光了。」

這刻,我在想,其實,在一些老人教學班,讓老人家學點最簡單的圈花、小狗,他們也夠高興呢;又何妨!


1 則迴響

林家巧的故事

感謝創藝工房的 Jeff Wong 讓我有幸跟巧巧見面。

因為答應了前輩好友在她常服務的義工團隊,在即將來臨的5月5日,在青衣大戲棚一個大型的嘉年華會中安排一個義務性質的現場氣球表演;我跟 Jeff 商議。 Jeff 本身主要是結構裝置類的創藝氣球佈場師;我們原想以他在世界賽中贏出的「快手獎」——以12分鐘完成一個小造型氣球,經過其他輔助而變成一個完整的表演項目。

他卻提議:「有個朋友正在澳門威尼斯酒店表演中,我試試問問他可會有興趣來港當一次義工;他是台灣氣球表演人。」

求之不得!不過,這可是義工服務,要求人家放下已排得密密的演期中的休息時間,而老遠跑來香港演一場,給街坊們看,不是太委屈了他嗎?

我聽 Jeff 說:「試試看。」 我不想讓 Jeff 有壓力,想就隨緣吧。

兩日後的早晨,我打給 Jeff 談一下表演安排;他說:「巧巧正巧在身邊,她今天剛巧過來一下,妳直接跟她說詳情好了。」把電話交了過去。

「巧巧,您好!我是別緻。」我也不打客氣寒喧。

誰知她停了兩秒——那個停頓,頓時讓我懷疑正在趕車中我話不清楚,又或許我的普通話唸差了。

聽到她旁邊的 Jeff 答上:「是啊!這是她名字,她真的叫別緻。」原來她以為我們在鬧笑:「我們會見面嗎?」她也直接地問。

「是!就今天晚上吧,我趕過來跟妳見面,談談表演的細節。」打鐵要趁熱。

見面,很中性打扮的巧巧,跟想像中的爽快無異,很謙虛的年輕人。

她跟我解釋了為什麼我沒能在網上找上很多她的表演作品,現時在網上流傳的都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原因除了現在表演期編得密麻麻,無時間更新外;也怕了網上隨意抄襲的文化。

「我的表演有個宗旨,希望用我的故事,來鼓勵更多人去面對難關,勇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後,她跟我說她的故事——一個落難公主的故事。

教人感動的是,眼前的是一個從背負沉重的家庭擔子的年青人,用她的堅強鬥志、她的創意與孜孜不倦的努力、加上她的創意,她對世界的熱誠;拼出了新的一條路途。

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她堅定地要讓父母都重新堅強起來,重新挺起腰,不再為曾盛極一時的航運事業倒下而鬱鬱憂結,而是能以她——林家巧,為榮。

來!認識一下這位充滿著強盛鬥志的台灣年輕人——氣球姐姐林家巧。

想一睹巧巧的現場表演,請於5月5日來到青衣大戲棚,參加由青衣鄉事委員會舉辦的

《青衣區慶回歸十六週年藝墟同樂日》 

活動當日將有 Jeff Wong 連同創藝工房一班氣球創藝師,陪同林家巧小姐一起為現場觀眾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