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栗子蛋糕

家裡,就只有我跟媽媽最愛栗子蛋糕。

今日母親節,前幾天出遊旅行前,我同藍藍說起,很久沒有吃過栗子蛋糕,想吃。

結果她沒買到,只畫我一張「栗子蛋糕」母親節卡;也很歡喜。

她知道我醃尖挑惕,現在市場賣的很多蛋糕我都不太喜歡。

不過,難得早上跟媽媽喝茶時,問她要不要吃栗子蛋糕,她說好。

於是,弟弟弟婦陪我們走幾家餅店去找,沒看上的。幸好還有大塊先生為我們跑去另外遠一點的餅店,總算買了個不錯的,孝敬他丈母和老婆。

18423943_10154778919971896_2094871231224118485_n

我和媽媽對於栗子蛋糕,其實算係一種回憶的執著。

小時候,70年代初,住佐敦區,吳松街裡有家扒房西餐廳,設有出爐精美西餅;那裡面對著大玻璃門的有個玻璃圓柱,會旋轉的蛋糕冷櫃。在那年代,這種冷櫃是水果輕忌廉蛋糕和時節的栗子蛋糕專用的。

家裡對我兒時已經很挑的脾性而出的小故事流傳很久,媽媽很多次因為我挑惕而生氣,會動手打我,結果倔強的我,會整天鼓著腮拉著臉不睬不理人幾天。爺爺嫲嫲很縱我,爺爺不會開聲說疼,但可以買給我歡喜的都買,嫲嫲總順著我意願,我會說不要去那些有痰罐的、有掛雀籠的,大包的、沒有地氈的酒樓;爺爺嫲嫲就依我,只去最貴裝潢的。我要西餐的,爺爺就每次都問爸爸有沒有帶我去「鋸扒」。生日不肯吃奶油蛋糕,就每次經過西餐廳都問白色的是不是我要的忌廉蛋糕。

然後,我每次經過見到那個旋轉冷櫃裡有栗子蛋糕,就會問媽咪:「我們幾時買來吃?」從前買一個圓型整個大蛋糕,都一定要辦生日會那種很多人一起慶祝才可以有。我唸的幼稚園沒有辦生日會的,替小孩辦生日會那時還是一種奢華鋪張炫耀的。家裡,如果踫項爺爺嫲嫲回家來,媽咪還是會為我辦小小的,在家裡切個小蛋糕。可是,我生日在盛夏,當時鮮栗子蛋糕,是時令的,只出現在冬季,每次問媽媽,她都說:「到妳生日時買吧。」然後,我生日時根本就沒有栗子蛋糕。

24ft55p

圖片摘自蘋果日報舊文。 而圖中這款正正就是當時獨一的鮮栗子蛋糕的設計。

直至初出社會在國賓酒店工作,酒店咖啡店選用當時還只有兩家分店的東海堂,栗子撻是他們的著名作。

我幾乎每隔上一天,就會買一個當早餐吃,百吃不懨。

對栗子的愛,纏結著很多很多愛的回憶;下課,拖著媽媽手經過餅店,抬頭問媽媽幾時可以買一個回家?戀愛,男朋友替我小心剝去炒栗子的殼,不用我的指頭弄髒。婚後,老公都是每見到栗子什麼的,都給我買。冬季,媽媽一有空就給我造栗子炆雞、栗子糖水。旅遊,跟女兒在山間裡拾栗……

近年,日本將甘栗推為秋的代表食品,愛上栗的人多起來,各式栗為題的蛋糕五花八門;也許,原初的鮮栗子蛋糕相比起沒那麼動人口感不夠豐富多層次,可是,那是我童年中的一種期待,春到夏,夏到秋…它才出現,然後,我在等一個可以品嚐的理由。


1 則迴響

四川行:拿破崙再不失落了

如果沒有遇上,就沒有忐忑;沒有遺憾,就沒有想念——

因為那塊拿破崙與那把破壞力強的膠叉,我可能沒有那麼渴望著再吃一塊;成都,我希望我能在離去前給你多一次平反的機會。

這天,跟蒙蒙約在太古里;我人生至今還沒有長時間獃過在內地,卻能在內地認識幾個疼我的朋友,我應該很榮幸;愛屋及烏——是我認識的那幾位內地朋友也是很得人愛,所以愛她們的,一聽到有個大姐要幫忙,都來跟我親愛一番。蒙蒙就是我內地認識一個小妹的大學裡好同學,是成都人;聽說我要到成都來,立即先行在 wechat 裡替我速速補習補習。

她一直在當我線上即時旅遊指導,對我的行情很細心關注,每天也很體貼,給我來訊看我適不適應,吩咐我別要忙壞。

我提前在峨嵋趕回來也為著要跟她見面;可是,這天我沒有了網訊 (這在另一篇裡會說說我的窘況,港人的中港通竟然就會出現這樣!) 從峨嵋回到城市,完完全全沒有電訊的陌生地生活,心裡一直不安穩。也怕蒙蒙認我不到,相約時出錯…忽然像回到中學時第一次見筆友,那種不見不散的約…

不同的是,我們約在 GUCCI 店外,而我早到,就穿著一身破爛的走入這家名店裡逛;還好,沒受白眼之餘售貨員都很有耐心陪著我遊逛了一趟。這很可能我穿的實在太怪誕,他們一眼就知我並非本地人。約到這裡來,其實無非只為好讓蒙蒙容易找到我。

可能因為這些天都一直跟蒙蒙在網聊,甫見面她已經認出我;而我們反更像大學裡的同學沒見多年一樣,太多太多話要趕著聊。

只好趕快找家咖啡店。

「姐,星巴克嗎?」蒙蒙問,見我皺皺眉,她說:「那邊有家好像靜一點,容易讓我們談個天昏地暗。」然後,就在拐那角過去那家,她踫上真正的大學同學一家,蒙蒙回頭說:「姐,跟著妳也交運,給我撞上這老朋友,她大學後結婚都沒再跟大家連絡過啊!」

我覺得我才沒這個彩,不過,看她跟老朋友遇上很高興,我也在旁感覺高興。有些朋友,就是明明白白彼此都在同一個城市裡,十年廿年卅年不再踫上一面的還是比比皆是。我也有這麼些同學、曾經很多一起經歷的好朋友…也如是。

The Temple Cafe 是家意大利菜餐廳,餐膳那邊裝潢典雅得讓人有點氣為之一窒,旁邊只做早餐咖啡的輕食間也相當寧靜;服務生告訴我她們店裡有賣拿破崙餅,而且相當受好評的。

我這一天去到這裡,都太順利了,感恩!

的確,在這樣一個好地方;一杯紅茶,一件高水準的拿破崙餅,一個好聊的美人兒;這個午後,實在美好!

the-temple-cafe


The Temple Cafe,成都太古里

 


發表留言

雪糕皇后的霸氣 Ice Queen Ice Cream

在尖沙嘴重慶購物商場有一家名為 Ice Queen 的雪糕店。

DSC_2997_副本

有什麼鎮店好東西?

「一定要試我們的黑白皇家武士!」

一上來有兩把長劍交叉攔著啊!

DSC_3010_副本

這重點主題——兩顆像珍寶珠,也像金莎朱古力的,裡面竟然是雪米糍,外層包上脆皮朱古力漿,灑面的…啊呀!竟然是意想不到的脆口五穀。

於是,朱古力的脆有朱古力的脆,五穀的脆又自有五穀的脆;單就這顆「雪糕珍寶珠」就已經有幾重口感。

DSC_2998_副本

DSC_3000_副本

以往的雪糕新地,都只管把重頭戲放在雪糕上;其他碎配都是旁襯。這款的妙在先來破了你自以為的基本,卻又沒有本末倒置感。

下面的底層;反道來個香濃的朱古力與滑滑的牛奶雪糕黑白配,會令人想起那段經典的廣告歌:「如果太多牛奶味,朱古力味無掟企,等到朱古力味返番來,牛奶味又唔爭氣。」

這牛奶味卻非但沒有「唔爭氣」,還有後續的一陣悠悠香草味。

未拜見女皇,就先給這黑白武士鎮住了!

原來尖沙嘴店面小,暫不設雪糕蛋糕的供應;傳說中的國王、皇后、皇子公主一家大小見不上,只好擇日再度拜會他們北角店。

雪糕不宜一次吃太多,但就適宜隨時經過來吃一杯;不!要一大杯。

DSC_2988_副本

快去他們的網址,下載價惠券使用。(有效期至 2015年8月15日)


Ice Queen Ice Cream

北角新都城百貨地下6-430號(近美食廊出口)
尖沙咀彌敦道44號重慶站購物商場2樓 399-400號舖(莎莎樓上,大家樂側)

http://www.facebook.com/Iqichk


發表留言

Banoffee @the Green Door

好友 Louisa Lee 某日在 Facebook 推介,在修習咖啡師証書時的同學,開了間小店;引起了她和一班朋友的一陣白日夢,我也在其中。

於是,總記著有機會得要去過訪一下。

踫巧今日相約一老朋友偷個午後小聚,我把在這附近有辦公室的一個新交朋友一同叫來;把不同人際網域的朋友交錯介紹相識,是我其中一項專業。

不過,今日重點是來試咖啡!

green_door_1

我對非洲咖啡一向口感一般,但反正晚上的中餐飯聚應該油膩,所以,以果香為引的非洲咖啡,又恰恰迎上好時機。

試了Kenya AA Muranga Kahindu,和 Yirgaheffe。

Kenya 帶酸,但這裡的比我之前常在金鐘那家所喝到的 Kenya Coffee 清新,也較薄,易入喉。

Yirgaheffe (耶加雪夫) 跟我之前在Aliba 試食會中的推廣裡所試的同樣,充滿花香,有一點像離遠嗅上半鮮不老的柑橘皮的香氣 (很會勾起少年時媽媽在露台裡曬果皮時的氣息) 。喝下去還算滑,但花香不再,舌頭回味時能感到輕輕一點 bitter chocolate thin 的味道。

不過,今日讓我最驚喜的是它——

banoffee

按平常習慣,我會敗於 Lemon Tart 上,但今日赫然見到很罕見的 Banoffee;細問店員這確實是 Banoffee,立即把 Lemon Tart 的念頭丟掉。

不止於特別在少見,更是未曾見過有這麼厚的一層 Banana 果底,好好味!就為它,我必定會再去!


The Green Door – Green Door Coffee, Granville Cirt 3, Tsim Sha Tsui, Hong Kong


發表留言

Maxim’s Honey Bee 特色蛋糕

大塊先生很少參與家裡的英式茶會,他總是會嫌我們杯杯碟碟一大堆,他嘛,要飽肚,要抵食夾大件,不要囉囉唆唆的一堆英式餐具——我想很多 Family Big Man 也許都這樣子。

今日,卻很罕有地,他去美心餅店買了這樣一個特式蛋糕回來;然後問:「是不是來個週

日 English Tea 呀?」

11257774_10152997465266896_6665513095125734422_n

這蛋糕算是美心近年佳作,我們放棄了美心西餅的蛋糕好幾年了;覺得他們的蛋糕都只管賣卡通角色、沒內涵;要不就是太多慕絲、太多忌廉;都是空有外表的,哄小孩子的,或販量用的。

大塊買這個純為因價錢合理 (對於貴價手造蛋糕,他不懂;為免被家裡兩個挑惕的女人責備,會索性沒指引就不買),而最重要是,上面有蜜蜂;用來討家裡的小蜜蜂老婆高興。

這次算是相當驚喜的;慕絲的量變成薄層,於是不太膩口,蛋糕層比例恰當,啤梨粒也清爽怡人。

我今日配的是紅莓果茶,夏日,感覺愜意爽朗;這個,值得推薦。


發表留言

Orange Passion @Cova

image

 

 

今日相約朋友相聚,原意想跟她一起去中環 Landmark 的另一家近年Pattiserie 名店,但朋友說怕金鐘影響的塞車,於是改為銅鑼灣她辦公室樓下 Cova 見面。

每次去 Cova 我都想念他們的 無花果切餅,但今天他們的侍應卻跟我說從來不在店裡提供,只在餅店裡出售;我有一刻以為自己記錯我之前是在尖沙嘴店裡吃,但之後又想起,不是喲,明明有次左利園這家吃的,而且也是跟這位朋友啦。不過,這只是小事一樁。

侍應提議今日有新推出的 Orange Passion 橘子味的配香草與巧克力兩層慕司;我問明了是帶鮮果酸甜才點了。這是今日餅車上這款的最後一件,看來是店熱推。

1926092_10152547605451896_261130008361915065_o

效果相當不錯,不過餅底則完封不動;因為太硬,同上面的兩層輕輕的慕司有點格格不入。

但整體上也相當不錯!


發表留言

仿形無神的極致

很久沒到萬象城,最初開業,曾經一度成為我跟大塊喜愛的深圳假日勝地。

今日,繁華依舊,高檔消費無變,品牌仍然讓人眼花撩亂。

可是……

有點不對勁!

之前很清楚分辨出國內上攀的本地品牌、來自香港耳熟能詳的合法複製店;然後就是入口的離地泊來品!

先看看高級超市裡的小咖啡閣,半亭咖啡半亭香茶。明明咖啡吧檯都客滿,香茶正拍蠅;對不起,咖啡請坐那邊,沒位,請等!

剛才進入超市前不遠有家在門前很有法國甜品專店樣的cafe,蛋糕師背面架上還有一列幾瓶甜酒,像樣啊!入去一列蛋糕冷櫃也像樣啊!

竟然有栗子慕司杯,也有造檸檬泡芙;看來都主力些不輕易品。好!一位吧!

然後被帶到內堂;熱鑊炒得乒乒乓乓,不是Cafe 嗎?大蓬炒飯味道襲來。嘎!服務員,我來吃甜品的。(胃口被倒了一半!)

image

重新被安坐在靠入口處;好多了,起碼對著甜品櫃。胃口回升兩點。

可是甜品未上,旁邊食客一碟豉油熟油煎蛋飯真不得了;那蓬濃稠稠的豉油味道把我在想的咖啡香立即打散。想像一下,你眼前是美麗的法式糕點,但鼻端神經傳來的是豉油雞蛋!

點檸檬泡芙辟辟氣(味)氛!

我終於發現當 lemon tart or lemon puff 不夠檸檬酸,是那樣中袱!那邊 cream 像……咬著塑膠!

image

再好的玻璃碟都買不回失分!最後還要被我發現這竟然是 Simply Life 旗下!oh too much localization!

image


發表留言

Le Gouter IFC 茶聚

跟藍小姐茶聚,亦公亦私。

近年自己跟自己打工,莫過於最嘆是會議訂在下午茶時份,挑個好地方,一邊談一談喝茶。

至於商不商機,開始看化;人坐在辦公室,偌大會讓室裡開會也好,自己房間裡也好,統共也不見得每個會議都是有商機。打工時,會議開久了,上司還小題大造去總經理那裡要求我每次會客前都先跟他預報。幸好,董事會老闆出聲替我擋格,給予我特別批準,我會見什麼人都不必通傳。為什麼在這些小事上頭都搞得程序複雜無比,無非都為個辦公室政治罷了。而辦公室政治這回事,也跟要玩的對象是誰,他負責的是什麼,和他在為著省下哪些人的功夫 (正所謂不看憎面看佛面);而扣成起事的成功機率有多少。

無論如何,起事和被逼參與都耗心耗神,最划不來。

反正我本來性格就最討厭坐得直直的開會,別看我平常長年端正秀麗,我卻最喜歡懶洋洋;其實誰會不是?人總是惰性的嘛。

吃下午茶,最不想踏足IFC;今天適逢黃昏另要見客,被逼穿戴整齊,沒錯,端莊秀麗——去!

藍小姐這個老朋友甫見到我,就一連炮讚我這天好漂亮,她說:「都說妳真是生就一副中環國金相。」看這算是什麼的讚美?其實,我能聽懂,她意思是這兩年很多時見我都一身散漫便服,認真穿上品牌的套裝,我又回到那種看上一副高貴仕女標準模式。可是,有些漂亮偶而為之不錯,重回這種天天扎著、畢直的板著腰,四吋高跟鞋,扭呀扭呀在厚毛地毯上婀娜;其實等同慢性自殺。

要不是她得要在中央郵政局辦點事,我們彼此偷出這中段午茶時份聚一聚,我們都不想挑 IFC Mall。

IFC 有什麼不好?!大抵還是有些拜慕中環金融核心消費區的人還是會說。

貴呀!貴得不值啊!有人身行動自由空間如我倆,大可離開這核心區,中上環有的是寧靜的小Cafe呢!

Greyhound 桌子都排得背貼背,說些東家長西家短就給聽去了。  對面的 Open Kitchen 就更吵,看來在 IFC 上班的、內地來的遊客都統統在裡面落腳。 轉上去樓上的 PANINO GIUSTO 沒有茶點小蛋糕,而且大多都是長凳,沒靠背的女人茶聚,會吃力的嘛。

Agnes b 在裝修,說是2015春才重開。

看來只有 Le Gouter 可選擇;但這家嘛,商場走廊路邊,都總是坐滿滿是人;而且,我其實對這種座位有點抗拒。 恰巧,室內有一張二人桌,藍小姐說今日她一直走運,叫我沾她的好運氣。

結果,港裔的男生忙得不可開交,一臉沒精打采。一位南亞裔的高級侍應生,面口不善;我們這兩個在90年代香港黃金期裡職程成長出長的女仕,不敢抱怨今時今日服務態度,只慨嘆今日的香港服務業早不如舊,又或者說,亞洲城市都一統在服務態度上不斷下滑,早已慣性認為態度傲慢,但說話上有用禮語,有照時回應就已經是優良級別。

小小空間中,空調冷得人發抖;瘦小的藍小姐要了三杯熱水才能勉強支撐;這天要不是我帶著正規行政人員套裝外套,也都受不住了。還有,藍小姐請教了我,為什麼小小空間都打著那麼多的燈,黃而強的小射燈,近距離強打下來的光罩,就連帳單都看不清楚,這又為著什麼呢?

「不就是為令妳面前那件蛋糕閃閃發亮,展現咖啡杯晶瑩的白瓷和裡面一如明星蛋臉般的咖啡特寫嗎?」

「好吧!但我坐下來不久就開始眼痛了!」其實我也是。

蛋糕是優,咖啡是良;服務是一般,環境勉強,氣氛甚冷——就是評語。

2014-09-05 17.12.37

Chocolate Mud Cake

發表留言

Chocolate Mud Cake

我之前情人節那日,在一田超市買了這盒名為Chocolate mud cake的蛋糕粉,但盒邊貼著張小說明貼紙,卻稱這是流心巧克力蛋糕。

裡面有包「button chocolate」,結果我怕太濃厚巧克力而沒放進去,只自行搗碎了杏仁,加上幾滴杏仁食用香精。

然後,烤好後;伴以 Dreyer’s pistachio 開心果雪糕,太好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