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買回兒時的珍寶

彷彿很久沒有寫過文章了。又彷彿這一年沒什麼值得記;太不願意去寫不快樂的事;雖然我曾說過,文人多悲秋,越愁文思才越多。可是,這一年發生的不比尋常的愁——是種今生大抵都揮不走的愁珈牢鎖……

幾乎每一次跟朋友小聚,大家都會互相提醒彼此;要把生活裡小快樂放大;就是新一代愛說的「小確幸」意思吧。

看來別緻BEE向來一直嚷著的格言:「每天都要有別緻的小事情。」這個目標,還是有點奢侈了,離地了。

前一陣子,好友們在說起要每人推薦十本愛看的書。不小心,給我想起小時候最令我受惠終生的第一本圖畫詞典。

既然找到這本有 Paperback (再版),我就更大膽地,想起我小時候,第一本外文書,而這幾本(同系列)書給我的影響更不比上面辭典的少。

當中 《Cinderella 》更是第一本,爸給我買的外文故事書。

很深刻的是,那年是剛入讀小一;有天,媽要回銅鑼灣娘家那邊,我悶著,爸就帶我去大丸附近喝咖啡隨便走走。在大丸百貨的外語書店裡,架上就看到這本,我當時的樣子應該相當著迷。爸問了我兩次:「是很喜歡嗎?想要買嗎?」我點著頭,那書在當時我們家的生活來算,應該也不便宜的,而且爸媽好像還沒太多在書本以外給我買圖畫書的習慣。不過,買讀物,爸媽後來一直也很鼓勵,所以我才會收著很多各式各類的書本。

在爸買了這第一本後,我後來還是偷偷留著錢,一有機會去那裡,又買一本同系列的 puppet story book 布偶故事書回家。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text that says "Fairy"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text that says "lla arrived than the prince saw her ircase of the ballroom. He cauty and he hastened iced her, too, but they to dance was had no idea who the unknown lady might gether behind their fans. "Whata be, and th "And such beautiful even look said the other, "Nov of the evening""

就是這些華麗的、充滿手作的美感和細緻的;給我播下了愛收藏娃娃,愛華美瑰麗,藝術味濃厚,熱愛從各式手作品裡得到的感覺…的人生。

書本早已經在幾次大搬遷中沒了。現在有互聯網之便,我一直追朔,結果在Amazon給我找到賣家;我終於把其中一本接回來了!


發表留言

共浴一

對面那幢唐樓的頂層住有與我同校不同班的同學,是大家的媽媽先認識,而把我們這幾個小孩子連起來的。

這位黃太太是位胖胖的太太,小時候的記憶裡,差不多所有的媽媽都一定是胖的,不胖的媽媽會被認為是欠缺好條件的吧。

她女兒珍是跟我完全相反的女孩;由學習態度、成績、性格,甚至嗜好…各方面都不相近甚至逆向。

我是個被認定為學校的優材生,她卻是每年都試升,考取的位置都名列全級最末端起計最先。我是個愛靜態玩意的孩子,她卻蹦蹦跳跳,沒一刻靜下。我愛看書,她視書本為洪水猛獸。

可是我們卻遇上,成為一段日子裡天天見面的玩伴兒。是她帶我到天台去冒險,點火用鐵造的小玩意廚具燒飯,是她教我打麻將,是她燒了我的小兔燈籠時並哈哈大笑,也是只有她,會在跑上天台去的樓梯躲起來,把我嚇得小小心肝,在卜卜亂跳半響。

某程度裡看,她這樣的玩伴兒是相當危險的,只是踫巧在我這個乖巧得過份,欠缺冒險心乖乖女那裡,就竟擦出適量的、卻有互相制衡的火花。

如果單單只有我和珍,也許真的不能調和;但我們之間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比珍小一歲,她的妹妹。

與其說我和珍玩得投契,倒不如說跟她妹妹的吧。妹妹有著大半跟珍一樣的性格,但小半則甚女兒家,這小半就在長年被姐姐抑壓下,遇上這位性情相投的新姐姐,就大大解放出來。

學校裡跟珍絕少踫面,同學間也許難以想像,像我這樣條件好的學生,怎麼放學後竟會跟珍這樣的學生混在一起。

我們混得最樂,莫過於三個小女生在她家的大浴缸裡玩,差不多在整個暑假,我們天天都玩一趟,泡在水裡面直至手指皮層浮了起來。

在共浴中,珍其實也沒有閒下,她會儘想一些作弄我,和她妹妹的事情;只是浴缸盡大,塞下三個娃娃也無空剩下;於是很多時,也就只得無奈地將原先的鬼主意停了,又或執行到一半被逼著停止了。

Source: Thinkstock

這文原記於 mysinablog 別緻BEE | 13/12/05


1 則迴響

蛋杯

Egg_cup_ss

某日,在弟弟新居入伙小派對中,提到小時候家裡有一樣東西,在我們小時候帶來很多樂趣的。

那可不是什麼玩具,又或是什麼遊戲的物事。

卻是最最簡單的一對 egg cup,是不鏽鋼造的。 雖然只不過是這麼一個小杯,卻為我們早上去上學前,帶來很多樂趣。

研究沸水還是冷水下蛋、研究蛋在水裡煲多少分鐘……才能讓雞蛋剛好是一半熟——

在小鐵匙敲開雞蛋頂,小手指學習很小心翼翼撕開碎殼,輕輕用匙揭起最頂那片蛋白……

像揭獎一樣。

要是蛋黃糊糊的,會歡呼起來。

要是蛋黃都實心了,會扁扁嘴。

小匙舀下去,蛋黃汁給流了出來,像輸陣了;像比賽著最軟糊的蛋黃,給吃得最乾淨。

「媽,那兩個蛋杯去了哪?」

「哪裡記得。」

記得,當然記得。 那兩個杯子,怎麼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