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大棠春節嘉年華

好友相邀午後去大棠,之前冰雪節相同場地;現改為春節嘉年華。

由於是重新開放的第二天,這兩天也主要給各個攤位在準備和整理;在避過了一個旅行團的人潮,我就好幸運地成為冰雕館的「貴賓」,與我好友兩人把臂尊訪了冰雕館!

太棒了!竟然誤打誤撞給我包場啊!這羊年打由春至就有運行嘍!

沿用冰雪節場地,更新內容為新春嘉年華。

沿用冰雪節場地,更新內容為新春嘉年華。

重新的冰雕展品,已經準備好!

重新的冰雕展品,已經準備好!

這是我見過室內冰雕展最「親民」的拍照場景;是真的冰雕啊!以往這些拍照位都只是放木板:或纖維雕啦!不過,得要集齊親人拍才好看!

這是我見過室內冰雕展最「親民」的拍照場景;是真的冰雕啊!以往這些拍照位都只是放木板:或纖維雕啦!不過,得要集齊親人拍才好看!

聽說這組設計上次給孩子瘋狂的攻陷;衛兵們損折慘重啊!

聽說這組設計上次給孩子瘋狂的攻陷;衛兵們損折慘重啊!

這個場景設計,真的不錯;可以坐上咖啡杯上!

這個場景設計,真的不錯;可以坐上咖啡杯上!

這個要坐車輪,斜道上有顛簸的;連大人也玩得很瘋。

這個要坐車輪,斜道上有顛簸的;連大人也玩得很瘋。

這批可愛小企鵝都是重新設計的!

這批可愛小企鵝都是重新設計的!

這邊冰雕景致設計和燈光都配得相當好。

這邊冰雕景致設計和燈光都配得相當好。

這個名為「人肉貼揮春」,魔術貼連身衣是任何尺碼的成年人合穿。看來在充氣墊上座跑憑空彈自己上高點,得要向六師弟速學輕功水上飄先得!

這個名為「人肉貼揮春」,魔術貼連身衣是任何尺碼的成年人合穿。看來在充氣墊上座跑憑空彈自己上高點,得要向六師弟速學輕功水上飄先得!

來到戶外,一個很大型的充氣歷奇組合;整座由八項組成,裡面有超過五項是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玩的啊!

來到戶外,一個很大型的充氣歷奇組合;整座由八項組成,裡面有超過五項是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玩的啊!

人肉打保齡;這是我最想把大塊塞入去,同藍藍合力碌,打個全中!

人肉打保齡;這是我最想把大塊塞入去,同藍藍合力碌,打個全中!

反斗車大人小孩都可以同場競技。

反斗車大人小孩都可以同場競技。

展會為一眾喜羊羊建了新居,整齊乾淨;看喜羊羊多享受!

展會為一眾喜羊羊建了新居,整齊乾淨;看喜羊羊多享受!

工作人員說這些小羊都是「本地」剛出世小孩羊;已經取命為「金沙」「雪沙」同「麥提沙」。

工作人員說這些小羊都是「本地」剛出世小孩羊;已經取命為「金沙」「雪沙」同「麥提沙」。

年宵新春——買年花、一家大小進行一下競技運動、親親喜羊羊一家、一起玩玩反斗車和那新春意頭好彩頭攤位遊戲,替小孩贏隻巨大毛公仔、在冰雕館裡拍拍照玩玩滑梯;再不吃吃喝喝,有幾十個年宵攤,很多不同的小吃…

這樣,一家大小來個新春郊遊,這是好地方啊!

票價:成人 $180/位,小童 $120/位。原來已經包括了以上(除出吃喝買的) 所有玩意;真的很不錯呢!

順道還可以看看大棠生態園,園外有幾個小賣檔,賣的有機花生、芽菜、炒栗子……推銷的工作人員大力推薦大瓦罅爐烤蕃薯,必定要一試!

順道還可以看看大棠生態園,園外有幾個小賣檔,賣的有機花生、芽菜、炒栗子……推銷的工作人員大力推薦大瓦罅爐烤蕃薯,必定要一試!

玩樂最新詳情及交通資訊可參考官方網站:http://www.uepl.com.hk/LunarNewYearFestival/


發表留言

住天台還是住露台

從澳門回航,後面的一對父子令我從半夢半醒的船晃中醒過來;無意細聽——

「爸,我好想住天台。」

「不行的。」

「我喜歡有天台,我要住天台。」

「天台不住人的。」

「為什麼?」聽聲音語氣,孩子大概六至八歲間。

「天台不是住人的。」

「有的啦,我有見過。」

「不行,天台不是住人的。」那父親還是這樣答著。

「……那好像是叫露台嗎?」孩子忽然說。

天台跟露台是兩碼子事情!我反好想聽聽他爸怎答。

「露台也不住人。」

「為什麼?」

「露台不是住人的。」

「我好喜歡露台啊!可以望得好遠,我好喜歡的,爸,我要住露台,住露台,讓我住露台……露台啊…住露台,我要…」

無錯,裡面只夾雜著他爸的回應:「不行。」「露台不住人。」「不能住露台。」

這裡,我想討論的有幾點;

如果你是那孩子父母,你會如何回答?

如果那孩子一直糾纏,你會如何做?

我們會說:「看!這孩好瞎纏,所以他爸爸才沒理會他的力氣!」這樣嗎?

其實我女小時候也是個每事問,我也不見得每一次都極具耐性,不過;一,她不瞎纏,二,我們從不重複回應。

我們要求有質量的對話,對小小的她有這要求,對自己也同樣。

所謂質量的要求是;逐一解破孩子的好奇點。不要認為孩子問問題是胡來瞎扯;他們只是不懂問,但我們若不懂就問而答,或引領向前移到下深一層的話,那他們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瞎纏。所以,每個答案之後,通常我會加上一個小反問,讓孩子靜下來,思考!

如果我是那孩子的父母,我在第一個間題裡就答:「天台不是用來住人的,天台是用來作為一幢大廈的公共使用地方。」孩子自然會問:「什麼是公共使用。」於是我們就會接下去變成「公共使用」的延伸探討。要是孩子問題又回到住露台去,我也會反問:「你知道露台和天台有什麼的分別嗎?」引導孩子去思考他曾見過的環境,從腦海影象中做對比,例如:「露台在自己家裡連著的。」「天台有可能從家裡連著的嗎?」「露台有頂蓬的。」「那麼天台有頂蓬的嗎?」「如果連著家裡的露台,你可以讓樓上樓下其他鄰居來睡在那裡嗎?為什麼?」「如果那天台是公用的,又可以樓上樓下鄰居隨便上去天台睡的嗎?為什麼?」「孩子你見過的天台又是有些什麼?那些應該是單供應一個家庭的,還是全幢樓宇的每一戶家庭呢?」

看文字,可能懷疑這對初小的孩子很深奧嗎?並不!這是日積月累的討論和思維組織的逐點建設;正是萬丈高樓從地起,談到哪裡不明白,孩子自然會進入靜態思考,父母也可以稍透一口氣,又或試向孩子記憶影象旁敲一下。

孩子的理解力從來不能看小,這是我的真實經驗;不止用在我自己女兒身上,而是每個走來跟我說話的孩子們。所以,人家的父母,不要奇怪孩子都愛找別緻姨說話,因為我從來沒有當他們是「什麼都不懂的臭屁孩」。

別忘記!我們當初都希望下一代比我們看得多看得寬看得更遠更大!

別忘記!我們當初都希望下一代比我們看得多看得寬看得更遠更大!

 

 

 

 


發表留言

爸爸眼裡有魚魚

侄女紀紀繼續著用一種食物去形容著每一個家庭成員。

「大姑丈是魚。」因為姑丈時常去釣魚。

「那爺爺呢?」

「爺爺也是魚。」

「我知道妳爸爸也是魚。」她偏過頭思考,好明顯給我難倒了。 (跟孩子對話,不能總是他們說,大人聽;要訓練孩子思維快捷,大人必須跟他們鬥天馬行空,讓孩子思考,然後在那些思考中探索出趣味。)

「不是。爸爸不是魚。」

「真的,沒騙妳。」

她又好認真皺著眉在想。

「那麼,妳要不要知道為什麼妳爸爸也是魚?」

她點頭。

「妳叫爸爸笑,爸爸眼有兩條魚會游出來的。」

她去叫她爸爸笑;她爸爸已聽到我姑侄倆的對話,故意把眼尾的紋弄得更深;紀紀看到了,哈哈大笑起來。

「妳待會找爺爺,也把爺爺的兩條魚也叫出來啊。」她看來知道給我作弄了,還在嘻嘻笑。

「嫲嫲呢?」她開始煞有趣味去找這些「小魚」們。

她祖母也故意弄出眼後深深的魚紋給她看。

這時推著點心車的那個相熟阿姨經過,見到藍婆婆懷裡抱著的小男孫;就問候寒喧起來:「……這BB像誰呀?」

紀紀爭著說:「像我!」她這陣子最喜歡要人同意,她弟弟最像她。事實上,弟弟也真的長得跟姐姐嬰兒時一般無異。

「那麼,妳又像誰?」我又去考問她。

「我像爸爸。」

「妳爸爸像誰?」

她嘻嘻地笑:「爸爸像媽媽。」

大夥兒已經笑翻。


發表留言

「童」話帶來的家庭樂

侄女紀紀三歲,像她爸爸小時候一樣,遲遲不善言語;在我們家庭,女孩子們都能在兩歲不到能清楚表達句子,即使有時句子文法亂排,但總能以說話表達喜惡要求;所以當大家發現紀紀大概跟她爸爸小時候同樣,上學前還只是搖頭點頭來表達時,都受到全家人關注她的說話能力。

藍婆婆這個祖母一直很緊張,就怕弟妹倆在家裡帶孩子時間不多,不在意下就像很多年青家庭帶孩子,過於著重孩子三文兩語訓練,或過於縱容孩子用手指來表達要求及指揮大人去達成;而對母語表達欠缺鼓勵的訓練。

還好,細觀弟妹也沒有以上兩個問題;私下我也總勸解這個新祖母別太過份緊張;反正女兒像爸爸,看現在她爸爸不是時刻嘴裡不饒人嗎,不必事先擔心!

紀紀結果在上學前班之前已開始說話,也是一不說,一開始說就清楚利落。

看來孩子學話都主分兩類,一種像藍藍小時候,很早不停發音,經過我們不斷糾正,堅持她要說得整句清清楚楚才作準,軟性逼令她要組織語句;但她開始時一段時間會先說一堆BB話。所以我們家當時向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聽不懂妳的BB外星語,慢慢組織一下再說一次好嗎?」

另一種就像紀紀,無論大人如何以猜到她說話,鼓勵她自行說一趟;她就只點頭、搖頭,就是嘴巴不動。

不過,無論孩子表現出以上哪一種;重點都在於大人,必須有所堅持。堅持在孩子面前以孩子立場把整句話清析地說一遍,他跟著表達固然好,只點頭也好;這個堅持不能做一兩次見孩子不大反應就放棄,他指什麼給他滿足了就算。

現在的紀紀,上學了,話可多了;不單表達喜惡,還懂挑惕大人,抽大人後腳,會說笑 (知道說了什麼就逗得大人們哈哈笑)。

這天回祖母家中秋造節,姑媽姍姍來遲,祖母正跟她談論著,她對每個家庭成員以一種食物形容之;祖母是蘿蔔 (呵,小秘密遲下才教會她,她那頑皮姑姑可是叫她的祖母為砵仔糕呢),她祖母問:「那麼,我是什麼顏色的蘿蔔?」「紅的。」

「大姑媽呢?」她祖母指著我問。

「朱古力蛋糕。」

「為什麼我是朱古力蛋糕?鬆鬆的?肥肥的?」

「甜的。」呵,這還不甜到入心去。

家裡有孩童,童言樂無窮。

2014-09-08 02.21.28

紀紀說:「兔兔,你要返學啦!你唔可以係度『蛇』落去呀。」她說的「蛇」是粵語中滑梯上滑下去的「Sir」音,唸不好,變了蛇。我們聽見,嗤一聲笑了出來,「蛇」音也沒錯,要返學啦,不能「蛇」(蛇王,意解懶惰)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