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合五行五色之新春撈起

今年第一年,由我同妹妹負責初二娘家團拜的開年飯。

以往都是媽媽一手包辦,而且,大多數我們都選年初二,因為我們家女兒佔數相對多,年初一都是上門親家,即女兒夫家的團拜日,於是弟弟在港有時也改在初二。不過,更多時,我不在港;而且媽媽初一早上都忙拜寺上香、茹素。慢慢好像也習慣了我的娘家的團拜好像都順理成章的,定了在初二那天。

今年也是第一年,我們不許媽媽再辛苦地準備一盤一盤疊得矮牆也似的糕品。今年我來造,買一半造一半。備了八盤鹹甜各半的糕品,一半送夫家,一半自已娘家。

我一向不是很傳統巧婦,年初一忙一整天,要我秉夜或晨起為年初二準備,是有為難的。跟妹妹約定,她負責買些現成,我就來造一盤撈起,簡簡單單,寓意就好。

也真的沒料到自己忽然認真起來;這「寓意」一是不來,一來就得辦個好好看看;想起幾年前第一次改在我家裡團拜,我試造一次,好看是好看,但食材多選現成湊合,原來某些味道太濃重會互相影響了整體的混和。只好重新認真地溫習了些大馬星洲的朋友做過的撈起,再思考一下配入港人比較習慣的味道,還要考量意頭……

終於搞了老半天,選好食材的配搭;才發現準備功夫也不少。年卅我足足站在廚房老半天,才把所有食材切的切,醃的醃。

這個是我辛苦的成果,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成功;我會形容為;味道配搭恰宜,誰也不搶誰風頭;清新不俗氣,在過年的餐餐大魚大肉中正好一輪調劑——

曾經我有問過師傅,過年那些所謂實發(18)、一路發(168)、路路發(668)、生生意意(3322)…等數字是不是必須用在每一處?師傅有說,數字有數字易經,要講究就每個人所合用的幸運數皆有異,也會因時年之變化。所以一般日常使用,或涉及大家一起使用的東西,不必太過在意特定數字;不過約定俗成,大家幾百年文化慣性,在聽到那幾個數字都總有種俗成的心願,所以大家都自動自覺在那些發、實發、一路發的數字組合中得到祈願的力量。

之前那次,我總被卡在8樣10樣食材,就是覺得不夠;於是今次我放縱點,就像網上潮語說,我就颷了,我的選材。

先來個正中心的乾坤——去年前年都不是好時年,物極者反,正值牛年,牛拉犁就是要翻土,種新機。所以我覺得其他年的撈起正中有沒有設這個乾坤不要緊,今年卻非有不可。我隨大馬習慣放了大柑(大金)粗與幼、大與小的對比,我選了金粟。

環繞著乾坤的,我選了18項主菜,當然就是寓意實發——在選材時,除了想包攬世界代表的產物也必須留著香港特色的傳統味道,這種港特色味道不能跟盤菜中的撞上,也要有我父母家祖上的一點代表才行;再來篩選,也要加入我家、弟弟家、妹妹夫家的一些代表物(這真不容易,但總算給我找上);其實是不是很重要嘛,也非,只是既然要巧這種小心思,也就不能不花呀!

  1. 橄欖鹽香芋條(用了小豆島的橄欖鹽來酥烤芋頭條)【白】
  2. 西芹 (這是來自美國的,鮮切最嫩部份即可)【青】
  3. 青瓜 (鮮刨絲)【青】
  4. 甘荀 (鮮刨絲)【赤】
  5. 紅燈籠椒 (鮮切條)【赤】
  6. 黃燈籠椒(鮮切條)【黃】
  7. 青燈籠椒(鮮切條)【青】
  8. 德國酸椰菜(現成)【赤】
  9. 蓮耦(鮮切條,烚煮再用鴨醬輕炒)【白】
  10. 台灣黑背木耳 (烚煮再用芝麻、麻油輕炒)【黑】
  11. 金菇 (烚煮灑輕鹽)【白】
  12. 意大利莎樂美腸(現成)【赤】
  13. 加拿大煙三文魚(現成)【赤】
  14. 北海道蟹肉棒(現成)【赤】
  15. 香港仔魚頭片(拖水熟成切幼條)【白】
  16. 蝦膠角(拖水熟成切幼條)【白】
  17. 鰹魚芝士蛋捲(蛋漿加入鰹魚麵汁及Emmentaler芝士做成日式蛋捲)【黃】
  18. 日本紅心大根 (鮮切條)【白】

上層加上印尼小魚花生;食時再淋上鮮打(以下材料拌成的)調味醬——

  • 魚露
  • 桔子汁
  • 李派林
  • 柚子蜜
  • 神戶麻醬
  • 麻油

花了大心思,集齊五行五色(青。赤。黃。白。黑);只為想祈求在撈起,風山水起之餘;還想寓意我們一家人牛年金玉滿堂、開心健康;世界回歸正常往來,大家都可以遨遊萬里、環遊世界,隨心所欲,東成西就。


1 則迴響

蘿蔔糕

這麼些年來,大家都對蘿蔔糕各有各叫法——

我指的是英文名稱。

最早見到人用,可能係 Radish Cake;大概是80年代中後期,香港人流行起不再在家裡蒸糕,而改在一些糕品店預訂一年的過年糕品。

沒幾,各大連鎖酒家的盛世,就展開每年糕品業務收益爭奪戰,最激烈時代應該是九十年代中時候所正式起動;那些每天都上酒樓喝茶的闊太、退休長糧人仕、每早都在酒樓忙著跟股市寶對吃點心的投機者、以及商業區每日帶同公司上下去午飯的大孖沙或公司高層……到時到候就成為酒樓各員工賣糕券的目標對象。

看多了那些糕券上旁邊小注的英文,誰也沒多大注意用的英語對不對位。

再來到在家研究烹飪成為時尚的一零年代接上二零年代,在網上平台,大家都對糕品之中似乎是最花心思和最多變化的蘿蔔糕有偏愛,而且都將自家製的相片及製法公開,也更愛將其換上更親切的假名,如「Robert Go」、「Robert Ko」「羅拔高」……各出奇謀,將蘿蔔糕喚成愛人一樣。

來到近年,似乎出現了一個正名——Turnip Cake

看有這篇,覺得這說法不錯;也開始見很多包裝及報導都開始轉用這個名字。

身邊好多朋友都已經不能滿足於外面所造的蘿蔔糕,而改為無論怎麼忙都嘗試造自己心儀的一盤蘿蔔糕,同家人分享最合口味的。

今年我也造了三盆蘿蔔糕、一盤薑汁黑糖年糕,與一盤栗子紅豆糕。

有關我造的蘿蔔糕食譜,可參考早兩年文章《鼎盛蘿蔔糕》造法
在前一篇《我的金玉滿堂—桂花薑汁黑糖年糕》已經記錄過這糕的製法

吃吃了幾十年媽媽自家造的各式賀年糕品,今年媽媽不再適宜造糕,做女兒的就只好承襲了,雖然造的跟媽媽的不能相比,自已家裡人吃,就別有一種情味吧。


1 則迴響

我的金玉滿堂—桂花薑汁黑糖年糕

我家由大約我還沒上中學的時代,媽媽就有位做年糕專家的堂大姐;起初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拜訪,請教。

這個「大姨媽」人很嬌小,但一談到造年糕,自信立即爆滿,雖有教媽媽怎麼造糕,但她還堅持要用古法,柴火大盆;而且總是強調在製作過程近十小時要看管爐火,跟隨傳統的規矩也不少;一不許屁孩在旁打擾,二不許任何人說話,以免影響糕路(何謂糕路下面解說);於是把媽媽嚇著,頭幾年都是千托萬請,預很早時間請姨媽把我們家那盤年糕預訂好。

為何搞得那麼緊張兮兮?我小時候有好幾年都搞不明白;事實上一到年關,我媽媽就會開始大緊張,但凡什麼過年準備;開水仙、選桃花、造油角、造糕品、寫揮春、封利是……統統都是:「小孩不要亂說話!」「不要多問!」「不許亂踫!」十萬個 no NO no NO……於是,整個家裡瀰漫著緊張。再多嘴,不慎說句什麼她聽來不吉利的,一巴掌不會少。

一切大概到我進入中學後,我爸寫揮春的習慣改到我手上後,情況比較好轉。又或,可能,我已經習慣了。弟妹有時也會像我小時候想問的,不過一般當然會悄悄跟我先說,我就替他過濾去。

說回去那年糕,就是媽媽每年最最最是看重的;回想原因,大抵就是因為大姨媽將年糕頂面那些因為爐火影響而形成的凹坑和凹洞,說成每盤米糕在開始進入爐火蒸煮過程中,會有所「稟神」;柴火會自動作出神的預告;那些稱為財氹、財路;簡單說就是預測這家人來年的財運如何。

姨媽這家算是中富之家,頗具權威,老公到幾個兒子都是經營蓋建大小漁船漁艇的業務。所以追隨者不少。我這樣說沒有對這位堂姨母有何不敬;我只是從來不相信那些年糕上的財運預測而已。看了十年我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看頭,也不覺得有多準。其實不止我不相信,就連我爸都有時輕輕帶笑說:「有哪次準過。」只是我爸向來很尊我媽,家裡都是媽媽說的是,爸爸只敢當說笑反過一句。我好像也試過(應該有)說哪有什麼憑証啊,當時就給我媽喝住了。

中國人的民間傳統實在太多,記一下就好,只是個祈願寄望;不用太認真。

後來這位大姨母老得走不動也坐不住十多小時監督各盤年糕錢路了,媽媽開始自己在家裡造;當然她還是相信的,只是我家不可能用柴火,所以,當時我就想說句:「媽,用氣爐的話,熱度平均,應該每盤糕都沒預測能力啦。」不過最後忍住了。那些年,我已是外嫁女;回家幫忙煎糕饗客就好。

媽媽這時已經開始學做其他糕;由蘿蔔糕開始,得到大獲好評之後,也加做紅豆糕、芋頭糕、馬蹄糕、馬豆糕……基本上每樣也好吃,只是很怕過年就是天天都糕糕糕糕。

媽媽開始擁有大量支持者,每年開始接單,不是賺錢(她造糕用料不計成本的,家裡造,單是心血都不夠虧)的,但她家族大弟妹多,鄰居捧場客更不少;有時在過年前很早就給我辦公室送一些來,我同事們老闆們吃過覺得好吃;於是我又會加單,讓她替我多造來送同事。

吃了媽媽親手造的糕品,都快卅年;今年,不許她操勞。我動手。前兩年已經開始成功地做蘿蔔糕,今年蘿蔔糕、由我來掌廚的,就第一次試造低糖桂花薑汁黑糖年糕;完成了,非常成功。

這個特別為媽媽造的。接下來,希望也成功完成人生第一次試造的栗子紅豆米糕。

先把這個【低糖桂花薑汁黑糖年糕】食譜記下:

  • 糯米粉 500g
  • 粘米粉 100g
  • 澄麵粉  30g
  • 椰漿   300g
  • 台灣黑金剛薑母茶糖塊 160g (約4-5塊)
  • 桂花 隨量
  • 水 150ml
  • 油 30g
  • 將薑母糖塊用水及椰漿煮開,慢火,黑糖溶化混合成黑糖薑汁,關火待冷。
  • 用高身盤子,加入糯米粉、粘米粉拌勻,將黑糖薑汁倒入,用打蛋器低速攪拌,直至粉沒有粉粒
  • 再加桂花及油,用打蛋器低速攪拌再拌勻
  • 糕盤抹上一層油,將糊倒入
  • 蒸鍋的水煮沸,放入糕進行蒸,蒸大約90-120分鐘,用竹籤刺進年糕中心檢查是否全熟
  • 完成,裝飾,可再用桂花鋪面、中心放紅棗是傳統美,輕輕噴上食用金粉是西式蛋糕造法,這中西合壁還加有小珍珠,就是我設計的金玉滿堂
  • 放涼後再冷藏


1 則迴響

煎年糕

有年輕的朋友在看了我面書的年糕相片,傳訊來問如何可以把年糕包蛋煎得那樣漂亮,為什麼她每次造出來都是糕是糕,蛋是蛋。她把我的相片給她媽媽看,她媽媽著她來請教我。

請教這字,把我嚇一跳;不敢!

%e5%b9%b4%e7%b3%95

才驚覺原來我自小在煎糕上練出來的技巧可不是白費的 (故事在上一篇《「鼎」盛蘿蔔糕》裡提過)。大概年糕這回事是每年過年才做一下的,近一代人過年都不再仔細和重視,上門拜年,親友共聚,把家裡珍品一一呈出侍客這些禮素可能早已被遺忘;引用我家老爸當年嘲我出嫁什麼都不會的一句笑話:「現在上門探親,去雪櫃拎罐汽水開包薯片就是。」現在這可已經不是笑話。

朋友解釋她問題大概就是因為從雪櫃裡拿出來的年糕都硬硬的,圖快速,以為像蘿蔔糕直接放鍋裡,然後每一片都黏搭到一起難解難分,醮上蛋漿,蛋熟太快,蛋成蛋片,年糕焦掉,這樣子吧!

煎年糕的確比煎蘿蔔糕難上一點點的,不過,那只不過是程序上仔細一點點吧。

  1. 平底鍋,油用掃鍋均勻,但凡中式糕點,用油不能太薄。
  2. 切年糕,最佳厚度約2-2.5cm,太厚太漿口也易飽漲,太薄易焦,吃時沒有軟軟靱牙的感覺。
  3. 鍋熱要轉中火,年糕片入鍋,每一片要相隔空位,不能太貼近。軟身即夾出醮蛋漿,放入鍋輕煎一面,立即原筷反過去另一面輕煎蛋漿。這時只會見蛋漿很薄一層。(筷子功不夠好,就改用烤肉用的矽膠夾就零失敗,也不怕年糕掉入鍋失手濺沸油了。)
  4. 逐片夾出再醮一次蛋漿放入,轉慢火,煎兩面。這時每件已順利醮上兩層蛋網,不怕互相黏搭。想層次再漂亮的,不就是一層一層重複醮蛋漿嘛。

這樣,煎出來的年糕,片片黃金滿糕,片片都漂亮了。


發表留言

星洲遊:V Hotel Lavender

一家三口,只不過出遊避年為目的;住的酒店,首選交通最便捷的。

今次大塊出馬去預訂機票行程,他向來只有一個選擇條件;酒店附近吃的要夠方便,次選位處沿地鐵站。

於是旅行社給他提議這家,說很多港人都喜歡住這裡。它正正就位處 Lavender MRT Station 上蓋,一個站就能到 Bugis 站和Clarke Quay 去。

坦白說,這酒店並不算得上家很高質素的酒店;只是過年高峰時候,能夠提供三人房間的酒店少之又少;以交通便利,酒店旁邊有24卜時便利店、食肆和各品牌快餐店;鄰近公屋舊式小社區;實惠價錢,倒還算是可取的。

房間比較小,住客以中國內地的、日本的、香港年輕一族的為主;也有少量歐洲遊客;大堂服務員的態度還算不錯。室內設計也很明顯是國內近年的商務酒店管理的格式、用料、陳設。反而是四部電梯服務卻是難明的狀況;總是叫人久等,即使住中段樓層的也往往要等兩至三班次的電梯,奇怪得很。

2015-02-18 16.32.172015-02-18 16.32.12

2015-02-20 07.56.34

倒是沒料到,第一個清晨,先是床屏的茶色鏡把陽光灑滿一房;然後喚醒我的是晨光!(我家小懶豬還在窩裡孵的時候)

DSC_1640

於是,大年初一的晨光,我自然更加不能錯過。

想起小學時校長每一年都會跟我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015-02-20 07.34.18

這房間頓時變得可愛多了!


發表留言

大棠春節嘉年華

好友相邀午後去大棠,之前冰雪節相同場地;現改為春節嘉年華。

由於是重新開放的第二天,這兩天也主要給各個攤位在準備和整理;在避過了一個旅行團的人潮,我就好幸運地成為冰雕館的「貴賓」,與我好友兩人把臂尊訪了冰雕館!

太棒了!竟然誤打誤撞給我包場啊!這羊年打由春至就有運行嘍!

沿用冰雪節場地,更新內容為新春嘉年華。

沿用冰雪節場地,更新內容為新春嘉年華。

重新的冰雕展品,已經準備好!

重新的冰雕展品,已經準備好!

這是我見過室內冰雕展最「親民」的拍照場景;是真的冰雕啊!以往這些拍照位都只是放木板:或纖維雕啦!不過,得要集齊親人拍才好看!

這是我見過室內冰雕展最「親民」的拍照場景;是真的冰雕啊!以往這些拍照位都只是放木板:或纖維雕啦!不過,得要集齊親人拍才好看!

聽說這組設計上次給孩子瘋狂的攻陷;衛兵們損折慘重啊!

聽說這組設計上次給孩子瘋狂的攻陷;衛兵們損折慘重啊!

這個場景設計,真的不錯;可以坐上咖啡杯上!

這個場景設計,真的不錯;可以坐上咖啡杯上!

這個要坐車輪,斜道上有顛簸的;連大人也玩得很瘋。

這個要坐車輪,斜道上有顛簸的;連大人也玩得很瘋。

這批可愛小企鵝都是重新設計的!

這批可愛小企鵝都是重新設計的!

這邊冰雕景致設計和燈光都配得相當好。

這邊冰雕景致設計和燈光都配得相當好。

這個名為「人肉貼揮春」,魔術貼連身衣是任何尺碼的成年人合穿。看來在充氣墊上座跑憑空彈自己上高點,得要向六師弟速學輕功水上飄先得!

這個名為「人肉貼揮春」,魔術貼連身衣是任何尺碼的成年人合穿。看來在充氣墊上座跑憑空彈自己上高點,得要向六師弟速學輕功水上飄先得!

來到戶外,一個很大型的充氣歷奇組合;整座由八項組成,裡面有超過五項是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玩的啊!

來到戶外,一個很大型的充氣歷奇組合;整座由八項組成,裡面有超過五項是適合一家大小一起來玩的啊!

人肉打保齡;這是我最想把大塊塞入去,同藍藍合力碌,打個全中!

人肉打保齡;這是我最想把大塊塞入去,同藍藍合力碌,打個全中!

反斗車大人小孩都可以同場競技。

反斗車大人小孩都可以同場競技。

展會為一眾喜羊羊建了新居,整齊乾淨;看喜羊羊多享受!

展會為一眾喜羊羊建了新居,整齊乾淨;看喜羊羊多享受!

工作人員說這些小羊都是「本地」剛出世小孩羊;已經取命為「金沙」「雪沙」同「麥提沙」。

工作人員說這些小羊都是「本地」剛出世小孩羊;已經取命為「金沙」「雪沙」同「麥提沙」。

年宵新春——買年花、一家大小進行一下競技運動、親親喜羊羊一家、一起玩玩反斗車和那新春意頭好彩頭攤位遊戲,替小孩贏隻巨大毛公仔、在冰雕館裡拍拍照玩玩滑梯;再不吃吃喝喝,有幾十個年宵攤,很多不同的小吃…

這樣,一家大小來個新春郊遊,這是好地方啊!

票價:成人 $180/位,小童 $120/位。原來已經包括了以上(除出吃喝買的) 所有玩意;真的很不錯呢!

順道還可以看看大棠生態園,園外有幾個小賣檔,賣的有機花生、芽菜、炒栗子……推銷的工作人員大力推薦大瓦罅爐烤蕃薯,必定要一試!

順道還可以看看大棠生態園,園外有幾個小賣檔,賣的有機花生、芽菜、炒栗子……推銷的工作人員大力推薦大瓦罅爐烤蕃薯,必定要一試!

玩樂最新詳情及交通資訊可參考官方網站:http://www.uepl.com.hk/LunarNewYearFestival/


發表留言

旅途上的初一賀繪

image

在以往的工作需要,過年依紅色假期,一上班就忙為公司的啟市團拜打點這個,預備那個,忙過不亦樂乎。

轉到另一個世界,過年正是員工休養時;正好陪陪老公放個年假。

雖然還很不慣過年出埠人多價飈;但選台北這熟悉地,一切狀況比較預知如放鬆。 但出外前事忙,沒太多準備,初一子時,好友們紛紛來賀訊,whatsapp wechat facebook 響過沒停;不喜把人家送來的轉出去。

踫上由CX最後衝刺抓來的酒店套票,入住的是家新得連招牌還未掛的旅館,呵,兩間四人房間的空調都一直滴水;好 吧!今年好兆頭,水頭充足。 我待著技工在修,隨手畫畫,送贈各地好友。區區拙作,請別見笑。

祝大家蛇年好運,金銀財富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