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流浮山小白屋 x 氣球達人

已經介紹過好多次流浮山小白屋,每次去到,老闆娘總是多聲感謝我替他們「造勢」——因為當日我的介紹,大家都認識了小白屋,很多人去到還跟他們說是看了我那幾篇文章。

當然這是一份大家共同分享的欣賞,有時候,有些朋友會給我傳個訊問:「是不是押妳名字去訂座會打折的?」當然大家都是隨便說笑,問的是這是否我有投資的。開玩笑吧!好的東西給大家介紹介紹,傳開去,就以為我有份投資,那麼,我應該堪可富甲一區了吧。有時還想回句笑:「大家別衝著去,我還不想要吃時先一個月前訂檯啊!」

好朋友兼工作夥伴——有香港氣球達人、氣球界有氣球建築師之稱的 Jeff 老師,就時時在提到美食就抱怨:「妳說了這家久了,卻還沒帶我去吃過一次。」

噢!這氣球老師還有個稱號「氣球界大胃王」,沒吃飽沒靈感,沒吃好做不了。

這夜,好趁他在台灣完成了比賽,當是慶慶功。與他伉儷相約去小白屋。當然,那裡還有一直好希望跟他見個面的老闆娘與 Chef翰。

DSC_3040

如果說氣球同造菜都有共通點,那一定是工藝的執著。Chef 翰與 Jeff 兩夫婦都相見歡。

這晚密雲,沒有期待中的晚霞景,但大家就更專心在欣賞面前的美食。

小白屋

法國生蠔、大蝦什果沙律、鮮磨菇湯、羊扒、龍蝦、牛扒與豬手;已經夠我們大滿足。但——

當鄰桌一家三口所點的斧頭扒送上時,頓時全層兩檯客人都有哇哇聲此起彼落;是人家慶生,我們也在旁加入打氣。這就是私房菜的一項特色,只要你樂意、友善;一個晚上,不止於你在享受同檯談話,還是可以認識鄰桌新朋友。

12049379_531565710358135_4807230055078703777_n

那時已經飽得八八九九。不過,甜品還是要有的!

DSC_3059

老闆娘說,這盛夏,給我們預備了消暑的。不過,三位中還是要加入一個朱古力慕絲,因為是自家造,我得要替他們寫個評。(我說,我都快可以將小白屋的菜寫專集啦!)

好,評就評,一個字——好!


1 則迴響

林家巧的故事

感謝創藝工房的 Jeff Wong 讓我有幸跟巧巧見面。

因為答應了前輩好友在她常服務的義工團隊,在即將來臨的5月5日,在青衣大戲棚一個大型的嘉年華會中安排一個義務性質的現場氣球表演;我跟 Jeff 商議。 Jeff 本身主要是結構裝置類的創藝氣球佈場師;我們原想以他在世界賽中贏出的「快手獎」——以12分鐘完成一個小造型氣球,經過其他輔助而變成一個完整的表演項目。

他卻提議:「有個朋友正在澳門威尼斯酒店表演中,我試試問問他可會有興趣來港當一次義工;他是台灣氣球表演人。」

求之不得!不過,這可是義工服務,要求人家放下已排得密密的演期中的休息時間,而老遠跑來香港演一場,給街坊們看,不是太委屈了他嗎?

我聽 Jeff 說:「試試看。」 我不想讓 Jeff 有壓力,想就隨緣吧。

兩日後的早晨,我打給 Jeff 談一下表演安排;他說:「巧巧正巧在身邊,她今天剛巧過來一下,妳直接跟她說詳情好了。」把電話交了過去。

「巧巧,您好!我是別緻。」我也不打客氣寒喧。

誰知她停了兩秒——那個停頓,頓時讓我懷疑正在趕車中我話不清楚,又或許我的普通話唸差了。

聽到她旁邊的 Jeff 答上:「是啊!這是她名字,她真的叫別緻。」原來她以為我們在鬧笑:「我們會見面嗎?」她也直接地問。

「是!就今天晚上吧,我趕過來跟妳見面,談談表演的細節。」打鐵要趁熱。

見面,很中性打扮的巧巧,跟想像中的爽快無異,很謙虛的年輕人。

她跟我解釋了為什麼我沒能在網上找上很多她的表演作品,現時在網上流傳的都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原因除了現在表演期編得密麻麻,無時間更新外;也怕了網上隨意抄襲的文化。

「我的表演有個宗旨,希望用我的故事,來鼓勵更多人去面對難關,勇敢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後,她跟我說她的故事——一個落難公主的故事。

教人感動的是,眼前的是一個從背負沉重的家庭擔子的年青人,用她的堅強鬥志、她的創意與孜孜不倦的努力、加上她的創意,她對世界的熱誠;拼出了新的一條路途。

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她堅定地要讓父母都重新堅強起來,重新挺起腰,不再為曾盛極一時的航運事業倒下而鬱鬱憂結,而是能以她——林家巧,為榮。

來!認識一下這位充滿著強盛鬥志的台灣年輕人——氣球姐姐林家巧。

想一睹巧巧的現場表演,請於5月5日來到青衣大戲棚,參加由青衣鄉事委員會舉辦的

《青衣區慶回歸十六週年藝墟同樂日》 

活動當日將有 Jeff Wong 連同創藝工房一班氣球創藝師,陪同林家巧小姐一起為現場觀眾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