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神戶的洋菓子源來

時時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這麼些年來,總是在說神戶有很高水平的西式蛋糕西餅甜品,是我所見日本各處地區中(普遍會說除東京外)最高平均水準的地方;但反而很少像一般香港人瘋狂在談論大阪吃蛋糕。

我在兵庫県洋菓子協会営業者会員創業年表裡面找到日本協會所列的創業歷史,以及就兵庫県(早年以神戶市為主要洋風文化地為主)的洋風流入時代的記錄——

「1867年(慶応3年)神戸港開港、明治元年(1868年)居留地ができる。(8,000坪);明治32年に居留地が返還された(31年間)洋風文化の流入…」

每年我都好喜歡看神戶這個洋菓子協會的比賽作品,然後在神戶各大百貨店甜品部,各糕餅店櫥窗去追尋他們所設計的蛋糕的變化。

智子很多年裡,都會給我寄她家裡所訂的聖誕蛋糕的相片;每一年為家人選個別緻的 クリスマスケーキ 洋菓子聖誕蛋糕,是很多神戶家庭的「傳統」。然後,我希望我可以將她這個「傳統」延續下去。

神戶大多數的洋菓子(包括烘焙包點、甜品)都是這會的會員。關西地區甜品師的技能考核,由昭和34年 (1959) 就已經在這裡開始。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後注:已經很久忘記了自己曾經都是個很活躍的 blogger,算不算得上是 influencer,有時啦,有些文章的爆炸力不弱,有些文章也流傳著近十年還是每月有雙位瀏覽增長;只是我一向不打算認真經營;我意思是喜歡經營文筆,但不經營文站。
今天是我由2005年博客的紀念日,1111就我而言是網絡文耕的光棍節,

來時光棍,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十幾年後依然光棍,沒成就,沒伙伴,一個人瞎記,一個人瞎遊,只經營一個人的紀錄冊。


發表留言

只看價錢牌

神戶還沒有到賞櫻的日子(有是有的開始有結好苞,有些也在努力開放了;但不多。加上前天才又下了雪,剛開了些的花苞應該又給冰壞了);現在時刻,是正梅花盛放。

這個週末,藍藍跟同學們買些吃的,就去嘗嘗蓆地賞花的活動。

因為早前,大塊爸一直有暗下幽幽的說女兒報回來的家書(當然是電子啦)太少,我叫他要關心就自己去跟女兒問呀;我沒有太掛念,因為藍藍總是沒隔上天都會跟媽媽私下聊。

但是,單隻手掌打不響;只好用上媽媽叮嚀,專程去唸藍藍;妳爸念記,妳都知道妳爸是傲嬌啦,妳不主動說,他怎麼好一天到晚去問妳話呢?可是啊,女兒寶貝,說到底,誰個父母不惦孩子的?妳就是吃了件什麼蛋糕,買了件什麼新衣,吃個五百円的好便宜的壽司丼也好,吃個三千円晚飯也好,就是有天妳能宴請三千友好也好;當父母都依然想知道想分享得到。簡單俗氣的說,女兒就是放了個臭屁,父母還是想知道是消化不良吃多了,還是吃錯了什麼鬧肚子啦。妳不寫不說,我們天天在念,卻無從更新著去關心的。

在我催促,加上每當父女在開始網談時故意保持諴默不答腔,成為近來我的習慣。讓他倆在討論,讓女兒給爸預想將來他在地住的時候可能遇上的不習慣,先就做點預告。

這天,傳來照片,也很罕有的,這「家書」貼在媽媽娘家眾人分享的群組裡面。然後,阿姨跟大塊爸,幾乎是下一秒立即就瞟上那地鋪墊上面食物堆裡的壽司包上的價錢牌!

「好平宜的啊!才498円哪!」大塊直叫。

先生,那只是代表你老婆之前在那邊有拍照給你看的,你都無理會啦;上次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囯那邊現場竟然比神戶買的,同樣的壽司便當,質量更鮮,價錢還平宜近15%啦!

當然這498円的,也是很好的價錢。在當地生活,只要不是只為方便,懂找上當地生活區的家居供應店的,生活消費還算很踏實的。


發表留言

給智子的第一個母親節祝福

這標題,是一個遺憾。要不是前幾天跟藍藍一段對話,要不是剛好是母親節,想給她說一段話;我還沒想過,我從來沒有跟她說過一句「祝母親節快樂!」

我們相交的年代,除卻跟自己母親大人說母親節快樂,並不太流行跟其他人說。而且,我跟智子間比較像姐妹,我們也都是尊自己家媽媽為家裡「唯一的母親大人」,所以我們之間的母親節,都很少預先交換商議,不過在之後,會說:「母親節那日,我們跟「母親大人」怎麼慶祝了。」而完全忘記自己也已經是人家母親。

我們的孩子怎麼跟我們慶祝,反而很沒所謂;大概就在家裡的牆壁,四角會找到蛛絲馬跡,通常就是孩子跟我們畫的圖畫,做的小手工。這是我倆很類同的習慣,也因為,我們只需這些都很滿足。

這個月份,是她走了的第一個春來的花季,丈夫已經撥開陰霾把家裡什物清好、重新整理過家裡所有傢俱,以及重新整理花園。我派了藍藍去幫忙大掃除,因為過去這個冬天,藍藍終於搬了過去跟智子的家人同住。

當藍藍前幾天,笑著說面前的日本本地農作蜜瓜甜得太過份,她覺得食禱不該只向天父,也好想說多謝智子Auntie。 這段日子藍藍能夠有好的環境,安全、安然、安靜地生活,我們一家也確實對智子一家上下非常感激。

於是藉著這個母親節,我特別撰文感謝故友,吩咐藍藍代我為她造一杯 法式歐蕾咖啡加碎果仁 (nutty Cafe Au Lait),是她的早上最愛,也是她教曉我享用。那些年,我跟她在香港四處問咖啡店有沒造這個,那些是我們一些很有趣的共同回憶。

過去半年裡,感謝一切,以前只由她主力卻原來是為著我而計劃的,因為她生前所種下的因和緣,我和藍藍都得到啟承,很多珍貴的友誼,獲益的多看來日後只會更多;更衷心感受到她早年所思考的,著實替我省掉了很多冤枉路;雖然她已不在人世兩年了,但好多事情在默默進行時,竟然都能感到她在旁的守護。很多進程因為我決擇而兜兜轉轉後,竟然還是回到按她早想好的,最為合適之選。

世事之奇妙,早有安排;令我不想迷信,但亦不到我不誠心地去相信了。

那夜最後的一次晚飯,席間,她忽然說:「妳快搬來住,我恐怕等不到了。」我那刻臉上輕佻笑著,好像不在乎她的話,也許她當時也會這樣感覺吧。其實我並不是不在乎,只是無法也不懂適當反應她說:剛過了醫生開出的「最後三個月限期」。而那刻,我,實在哪一方面,什麼都沒準備好。

希望妳在天家跟妳爸爸一起很快樂,好好享受妳最愛的「少女時代日子,Daddy’s little darling」。我們都很好!妳或許也很驚訝大塊先生那天在看我新買的日本語辞書啊?他大概在擔心他的 little darling 日後只會說日文不理他啦。🤣

這個母親節,妳不要太想念孩子們,包括妳的兒子、妳丈夫的大兒子們和孩子們,也不必想藍藍,我跟妳都是那種「總是當不好一個溫惋賢淑媽媽」的女子,但是,我們的孩子們都好習慣,也好敬佩;所以,那「好母親」名號,真的不要緊的。

這個母親節,願所有的母親和她們的女兒們都好好享受這種「女人們之間一種特有的愛」!


發表留言

《母女兵庫訪友記》涉皮丹波栗

今次正值金栗季節開始,我家婆媽女都是栗癡,這個時候在關西,栗子怎麼可能會少。

從前有智子總記掛我媽媽愛栗饅頭(一般大顆栗子作餡的甜品都被稱為栗饅頭);今次我專誠把行程最後半天留著,要一早去超市買夠栗饅頭才好上機回家。

每一次說到這裡,朋友們又問:「為什麼在機場沒看到你介紹的那些草餅、和子;甚至妳每次說得眉飛色舞的栗饅頭?」

因為機場賣的都是特別長的「罐頭甜品」,所謂罐頭不是真的盛在罐頭中,是指已包裝的禮盒甜品,適合較長期的存放;即是難免是防腐劑食品。

在市內超市買,大多是本地人吃的;當然接近聖誕元旦,也同時在賣「罐頭」的,是難免。不過,我還是喜歡每款買一個、兩個;志在試各種的味道,而不想太多包裝廢物。

這種食購,要注意:

  1. 回家送禮並不好看
  2. 攜帶不易
  3. (最重要!)一般食用期只三天

鑑於我對於人工食料很容易敏感,也再不需要為公事而買手信之類。以上的問題都不再成為問題。

這裡有款,擁有個好特別的名號叫「栗傳心」的栗饅頭,照片中手指住的是在關西大丸百貨地庫甜品專部所賣的。

很多時栗饅頭都會注明「涉皮栗」,這是丹波栗子其中一種最著名的處理方式,是指連皮在糖裡熬、浸淫三天夜,(給大塊帶回港的生栗,在造栗子雞時,他已投訴丹波栗的衣超難弄走,不及天津栗好造)的確,這是費時的工序,但就能令碩大的丹波栗保持整顆完整,這並特別適用於原粒造的甜品,外型討好多了。

神戶的大丸地庫裡子部,今次對於我有點失去吸引力;畢竟這裡已經變成「用支付寶」的旅遊熱區。

想起智子家那邊的區中心商場裡面的超市,那裡有小店賣的子都是每日新鮮造的。

「媽咪,就隨便挑一些回去吧!妳這樣在原地轉來轉去也不是辦法。」藍藍說。

結果我完全拋掉「和子」系,看上了這家由  Konigs-Krone Kobe 酒店的甜品師所設計的栗子酥。

果然,估計沒有錯誤,杏仁配上栗子的酥餅;豐厚甜美。


發表留言

續新的神戶情

自從今年春,智子的離世。

我有好一段時間,對寫作更加倍的提不起勁來。

雖說智子是一個說流利英語的日本人,從來不看中文,更不會讀我的文章;但她知道我有寫博,每次她介紹我給她身邊的朋友時,都會說別緻是個中文寫手,她在網上分享的生活很多元化,很豐盛……云云。

於是在日本的朋友們都會很自動地由我的博,我的 Facebook 開始去認識我。每次去看她,她都會叫我打開 Facebook 給她看。她喜歡看我跟不同朋友去旅行、吃飯、聚會、購物……她說,看這些她能很快知到我的動向,我在忙著什麼。

她離去,是傷心的。有時候在廚房做飯,會忽然想起她。於是只好多跟她介紹我認識的真理子多聊。真理子在學英語,讀英文的速度當然遠不及曾在美國生活多年的智子。但友情總是需要雙方的長期投放心機和時間。

早前,在智子離世悼念會上,智子媽媽所介紹給我另一位她們母女同屬的信仰法會裡的朋友;轉告我,智子丈夫打算打房子賣掉,智子媽媽要外遷出去自住,智子夫君則打算搬去跟大兒子媳婦孫兒一起住。這樣,我曾經旅居在智子的家,就要告別了。而且,那大兒子是她夫君前妻所生,智子的誦經壇及相片可能也未必會放在那「新家」。智子媽媽說想見我一下,我也好想為年過八十即將要面臨獨居的她,她的新居,見上一面,幫上一把。

於是,連忙在工作上整理出一個星期,飛去神戶,順道處理一下這些。

誰知,這行踫上日本假期,神戶祭會;整個神戶都沒有可住房間。雖說可住較多酒店的大阪,但每日來來回回,交通費不特止,早起夜趕回去也不好玩的事情。

這時,真理子說:「我倒是很歡迎妳來我家裡住,只要妳不要嫌棄我住的地方較偏遠。」好歹也是在神戶裡的地方,而且要進一步成為好朋友,大家都得要再將接觸推進一步。然後,定下來後,藍藍剛好工作上新變動,可以多出一個星期的假期,她說可以陪我一起去。

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人家的家裡可能接受嗎?真理子倒是很歡迎,這好吧!一切定下來,她只擔心一個星期中,她有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學的課程,也需要照顧近來急病住在四國高松醫院的弟弟;就怕未能全程照顧好我母女倆。

「沒事,我自己會照顧好自己,神戶早已經接近第二個家,以往我住在智子家也是自行出入,她不也是要上班,要帶孩子的嗎?我不需要整天帶出帶入的,放心好了。」話雖這樣說,畢竟還是有打擾人家的家庭生活的,而且新交朋友,還是有很多生活上習慣可能不能太會接受。

「那就好了。反正平日也只有我和女兒兩個在家裡,她忙上課,我有我忙的。不過,妳來到那星期我調動一下時間,我們應該還是能有很多時間共處的。」沒過一天,她整理出一個時間表:

我到神戶的時間,第一二天去探望智子家的時間表,藍藍來那天我們怎麼早上各忙各,在三宮那裡集合……四個人的時間表列了出來。

「還記得林さん嗎?他們夫婦倆都期待著妳去。還是需要學習穿和服嗎?林さん說可以在她家裡上課。」

真的嗎?!實在太令人興奮啊!

《母女兵庫訪友記》就這樣展開了!


發表留言

關西追楓遊—神戶訪友

好像很久沒有寫遊記,久得像快要把自己的部落格都丟到腦後,久得連藍藍都說:「媽妳好像好幾次出遊都再沒記過一篇了。」

是的,好像沒太大意慾寫文章了。

生活的時鐘被切斷成小碎片,在家工作有在家工作的煩惱;一天在十多小時不斷轉換身份,然後,上郵局、去銀行、上市場、家居清潔(時間表太亂,鐘點也幫不上忙)、瀏網店也要分公事、家居、食用…等等。

而最大影響寫文章的,是——快樂。我曾經說過,生活上沒不如意事,就再沒有寫文章的衝動。可是,生活平淡是福。

這幾個月中,也忙著外遊,其中關西一遊,雖然地方都是我多年中去過很多趟(比在港去南丫島這類地方竟然還要多)。對於遊記,可能沒什麼值得一寫,但感受卻是很多;多得雖然用人生一些年才能反覆消化。

要記的事自然多,只是那些都是很刻骨的,記不記文,在腦褪化前都應該忘掉不了。

今早,偏想先記一件相遇事。

神戶這地方,2017年我來了三次,都為著去看望一下智子。去年年初新春時,她初跟病魔博鬥,我過去在她家裡待了好幾天。她一個好朋友專誠也過訪,智子將我介紹給她認識,就叫她丹生太太吧。

智子說我跟丹生太太有很多相似地方,working mom,喜歡小東西,喜歡做手工,喜歡佈置家裡,只有一個獨生女,女兒都愛藝術…

第一次見面,在智子家;丹生太太英文幾乎都不太懂,見面寒喧我的日文還能派用場,可是,一個下午談下去,智子可吃力了;在病中的她要替我們當翻譯。我和丹生太太所談的話題涉獵太多,尤其談到剛在選科的丹生小姐希望唸藝術,作為有望女成龍的一般小家庭媽媽該如何決定、自處、支持、調整心態……那時,藍藍剛開始唸多媒體藝術科,我自己也是摸石過河,大家分享一下慰寂一下還可,說是分享也沒什麼可分享。不過,只得一個獨女的媽媽,最大需要只不過是找個大家都有共同心態想法彼此和應一下、確定一下、共鳴一下也就很足夠;畢竟女兒是心肝塊肉,她要決定做什麼,媽媽又能拿她如何。

丹生太太為見面,早上親手造了盒意大利蛋白酥 Meringues,又手造了個小布鳥掛飾送我。那一個下午,就像智子說,有點累,但難得快樂!

2016-02-04-16-35-36.jpg

之後,我給丹生太太寫過兩封電郵,她也沒回;我在小人之心的想:「嗯,大抵那天她只是客氣客氣吧,文化差異,有時也不能一廂情願可以成為跨萬里的朋友。」這事我也沒有跟智子說,免她在病榻中還得掛念我這些事,又或教她失望了。

今次帶著兩個閨蜜遊關西,事前已經商議,行程無論如何走,我都想在神戶停一下。這兩年盡我所能,能夠停神戶,我都希望可以去見見智子,一天是一天,一個晚飯也就一個晚飯,能聚就聚。幾十年交情,來到這年頭,身邊好友都不易見面,她來到生命在博鬥時,每次跟我說:「B-chan,見著妳我都覺得好開心,我覺得要努力,下次見面妳帶我一起去玩。」我心都好痛;想到早年我是小妹時,她天天帶著我去開會、去午飯、假期調換我帶著她出去四處遊訪香港。我認識日本,也全因為她,每天跟我說著日本的過去、現在。

閨密知道我想法,都在努力替我構想行程怎麼靠鄰在關西範圍,讓我有週日全日安心陪智子去。這天清晨,我在兩位閨密還在睡夢中就起,一個人帶著聖誕松去探望,竟然踫巧智子在神社晨禱完回家時(為了早一點見到我,她這天不等媽媽完成神社工作駕車送她回家去,改為乘巴士),在巴士中相遇,她聲音好高,在日本公眾地方我從未見過她這樣高聲說話,她異常興奮,就像我從前在日本總是忘記肅靜,說話聲不自覺在高,她會笑著皺眉提我:「小聲點,B-chan!」

我自買了麵包在她家裡烤熱,我們做了咖啡;我倆最愛這些時候,每次在她家裡住,大家最能專心傾談就是這個時候。我就像個鄰居著的老朋友,智子丈夫下樓來笑著說:「哦,是B-chan,來了啊。」「買了些麵包,你也來吃。要咖啡?」「妳還造了麵包啊?」「才不哪,我住酒店哪,怎造麵包,都是在車站買的,合吃的嗎?」「妳就是什麼都會造,我不懷疑你會造麵包。哦,那家的,嗯,好吃,妳也總是很會買。」「B-chan已經像住在神戶很久啦,比我還懂地方。」……

阿裡旺旺圖片20171231120832

【小插曲】帶著這個聖誕松掛飾去智子家,的士司機聽到我是外地人日語口音,又帶著一束花不是花的東西,就問起我這樣早起要去哪裡。我說是探望朋友,就把我停在那巴士站就可以。他聽見那個巴士路線去的不是旅遊區,很擔心我去錯,連忙打去總台細問那路線要去的方向,又怕我記錯巴士站位置,先停在附近安全處,叫我等一下,他丟下車跑去站頭看了確定才讓我下車。要不是我能聽懂他所為,我會不會就擔心他不知在做什麼呢?要濫收嗎?(他是先停了錶,收了費,才自己下車去的)。日本的司機有時可愛得令人疑惑,又或者說,香港人是不是太慣於先以「對方為賊心」來衡量人?下車時,松枝掉下一些葉碎在車座上,我連忙在撿,司機先生開著門在等我,以為我是跌了什麼重要東西。我說:「不好意思,這弄髒了你車。」他卻說:「不要緊,讓我來好了,這些是有香味的吧,那很好很好的。」

像這像對話,總是在智子家裡起居間裡響著。有時候,連我都錯覺,我根本就是住在她隔壁。

「你看,B-chan給我帶了這個聖誕松,好香啊!」「妳在香港帶過來啊?!」「今次的在.這裡的花店買的,不過,我應該可以造得比這個好,哈哈。」「是啊。但這個好香…」智子將整個頭埋在那朿聖誕松去。

「啊呀,我省起了,我得撥電話給丹生太太,我跟她說妳來了,她說今天要跟妳聚一下,看是我們出去吃個茶還是去她家怎樣。」智子忽然想起,然後很忙碌去策劃。我或許該說:「妳會弄得自己很累,不要忙著這個嘛,我也只是偷這個白天來見見妳,見不見外人也不重要啦。」但見她很興奮地去相約,我又不好意思,只好隨她……

(續)

 


發表留言

【神戶蜜遊】深宵食堂本格燒鳥五官忙

夜機到步,餓,找到民宿,爬了樓梯,再爬下去找吃…

走不遠了,隨便找處深宵食堂的,有啤酒,最重要!神戶這七月,氣溫不比香港好出多少,背爬滿汗;惟差沒有招牌大燈追著背上照罷了。

週五的快樂時光,最好看的不是面前的烤翅(這個在日本的燒鳥居酒屋,很難會做不好的),是四位原坐在我們身後的少女,笑話聲相當放肆。

神戶向來是日本最多華洋集處的地區,這省份的男男女女,遠在 80s 也相對其他地方的豪邁爽朗。這夜是週末前夕,向來是日本人相約友好出來喝一杯放輕鬆佳時。

不過,最亮眼的是,她們站起來,一列排開站在我們面前的收銀台前;哇噻!每位都身高超過168cm,連同高跟鞋,都175cm以上。連我們這兩位在中環生活多年的儷人都忍不住怔怔的看著,像X光在上下來回透視。

自己也是女人,年青時好歹都漂亮過,不要這樣一副怪叔叔模樣好了,出埠別丟架,露一副「前世未見過靚女」相。

面前的食物雖不比美女秀色,但卻真正可餐!

toriyaki.jpg

兩個人吃的都不少,只是都忘了相機先吃;不過炭火秘製汁燒雞翼,與深夜吃的豆腐依然滑嫩豆香濃的;實在不得不說句——超讚!


發表留言

神戶:很牛的午餐

作為地道的香港人,對近年內地流行的一個潮語「很牛」,其實並不很了解,平常也不會主動使用。

不過,這日的午餐,我卻覺得這個「很牛」一詞才能表現;於是借來一用。

這一旅程在神戶的最後一個午餐,我們決定就在元町區找餐館。

誰知這地區夜生活繁盛,午餐不易找好。

午餐後要趕過去京都,大塊見我一直在找有點焦急;然後,我們都被這公牛吸引過去。

IMG_3870_副本

神戶牛.jpg

吸引我的當然不是這公牛銅像、蜘蛛俠;而是招徠餐牌上的「石窯」。

他們的服務員向我們推銷他們所提供的午餐——

吉rara1.jpg

 

這餐廳位於地庫,客人一進入去,會立即被左面一列玻璃,裡面的烤窯及忙著的大廚們吸住了視線;不過,當坐下後,侍應會提醒你把頭稍稍抬起,那一列長長的玻璃牆上方,掛著滿滿的一框框的都是獎狀,好威風啊!

這還不止,原來這店在日本有好幾家分店;他們無論是各分店在本區中每年都勝出很多比賽,被獲頒得很多獎項不止,多個全國的選牛、烹牛都屢獲大大小小優秀賞……獎項多得可以放在每桌上讓客人拿著拍照 (其實關食客什麼事呢,還道我逐個獎去查核下背景嗎?還不只是個推廣手法?!但不管,這就讓食客覺得未吃先興奮)。

吉rara2\

那極上牛如何?有圖有真相!是超美味;牛在刀切下去,根本不像是牛;放在口裡,經過牙齒是一種多餘了。

好吧!這裡牛的質素是預設的基本期望,但整個午餐每一道菜都這樣用心,全都滿分的,有點讓我們不知怎麼給評;總不能說好吃好吃太好吃就算的吧。找一點碴,沙律上用的醋和他們自家製的特選黑芝麻醬汁實在太美味,但玻璃瓶,我說服不了帶著上路 (然後,他們果然沒騙我,在外邊沒得買)。

照片當日速報手機裡影得最差勁的那張,已經引來好友們哇哇大叫,問地址;今日這篇,是在臨走時答應店長,覺得這樣滿意就請介紹朋友來。一家三口的滿足相,一邊推門離開一邊在說,雖然只不過是個午餐,但已經夠讓人立即念念不忘著那口裡的「牛的味道」。

是的,朋友們,這就是我說,去神戶不能不到的一家餐館。很牛,那些獎項,浪不虛名;很牛,那個味道,難以對比。


吉らら 石窯烤 神戶牛

  • TeL: 078-331-3688
  • 〒650-0004 神戶市中央區中山手通1-4-7 東門Huber樓1F


1 則迴響

神戶探親記:国立神戸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

清晨,等不及見好友,著她去覆診前先車停酒店,把我接走。

見她,先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抱歉,臉上頸項都紅通通,是新在用的藥物帶來皮膚敏感,她很努力在讓它們褪掉紅腫,但實在還不宜上脂粉……

日本女人!

「我這是來看我好朋友康復情況,不是來選美的!妳化不化妝都是我認識的那位,有什麼關係嗎?醫生有嫌棄妳沒化妝去覆診嗎?」她笑:「但妳有化妝嘛。」

「我呀!前一夜就是沒化妝沒塗好臉上飛機,一心就是素臉好倒頭就睡,誰知機場在放暖氣,烘得我臉缺水,敏感紅點爆微絲血管都跑出來,我今天還不上點底妝把它蓋著,我怕下午整張臉都漲腫得像蘋果!」

「妳臉總是像蘋果」她捏我。

「正確來說,我臉像乾皮的紅茄。」

「所以我要把臉封在手術口罩下,妳知道,在日本不化妝跑出街是件超奇怪的事。」

我反她白眼,有多奇怪?日本女人就是這樣;不刮掉全身上下的汗毛叫奇怪,不化妝叫奇怪,戴著個口罩又叫奇怪,絲襪走了絲破了洞又叫奇怪…

女人,見面總是無法先從自己蛋臉上的事情豁出去!

她現時基本的每週覆診地方就是国立神戸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這院每日診症相當多,病院的停車場不夠用,於是停車場外一直停著車的長龍,然後,長龍到了外街,大家就知道不能再排下去,只能一直兜著圈等。就是一輛一輛排著入停車場的直路,也是一出才能一入;友人抱歉說:「我們可能得在這小路在車上等著大半小時的。」

小事呀,香港隨便哪裡一等都一兩小時吧!我告訴她最近紅起來的芝士撻,預約了還得去排隊而兩個多三個小時,為的只是一件甜品;妳這是為覆診呀!

「可是,每次見醫生,有可能中途加見另一位醫生,每個都得要等,有時一等就一個多小時啦。」「放心,香港的同樣,我們都慣了。城市人,見醫生是最奢侈的事。」

終於我們只不過花了大概20分鐘就泊好了車,去到醫院取掛號籌,先去驗血,只不過等了15分鐘。然後等見醫生,本來顯示屏裡,她的籌可以在半小時後見到醫生,我們就去了醫院所屬的咖啡室用餐。

這咖啡室除出用餐後要自行把餐具收拾外,設計完全是一家酒店裡的咖啡室無異,座位的舒適、佈置、藝術飾品的放置,客人們一身高雅,也完全是一派悠然自得,寧靜寫意。

友人想我留在咖啡室裡等她,誰知,她那邊輸候顯示屏提示;醫生在留院病人那邊出診有事延了,要再等。我過去陪了她一會,因為公司裡有點事要處理,我怕手機談話騷攝其他輪候病人,我退了去醫院的 WIFI 熱點處。

那是一個設在咖啡室後的自助休息間,長凳、自助飲料販賣機之外,沿兩牆都設有電源,可供人自行手機充電用。

hospital

其實這病院驟眼就跟香港的、甚至中山、廣州的大醫院的設備、分科、服務流程並無分別;可是,最大的分別應該就是病人的質素,引用素質這詞,是素養與品格質素——整個病院其實人不少,但都非常靜,非常守禮守規。沒有一個人把袋子礙在等候凳上,大家都盡量往中間位子上安坐地等,留下近路邊的空位,要用手機的都自動自覺去WiFi 間去;大家只留意著顯示屏上公佈。不見得病人都是老人家,也不見得老人家都不用手機,就是不會在等候椅裡大刺刺呀!

就是電子付帳,也不見得每個人都一走近那台機就懂用,但大家就是保持那樣靜靜的,找幫忙也是靜靜的,那裡就有工作人員,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題,未輪到的,不會吵著,也不會搶先。

2016-02-12 06.35.17

醫院的分科路上,就這樣設著三月女兒節的全座擺設。好友說看這套也應算是有相當年份的收藏品。可是人家就這樣放置著,沒有圍欄也沒有高台。

自律——整個醫院好像只那麼十來人存在的聲量,珍藏的東西放著展覽,大家就只會安靜地觀賞,不會企圖去摘下來看,更不會去踫它弄它的。

對於我們這些中國人、香港人;這可是個不可思議嗎?!就是人家的國民意識,所以我們都做不來的嗎?


發表留言

神戶探親記:有機蔬果店はつぱや神戶

神戶北町是郊區,這裡買肉買菜買家居什物,平常就只有小區設的大商場裡買,但需要到特別的精品,特別鮮的菜和肉,就得駕車去每個單處,或幾小幢矮樓組成的一個小小路邊售區去。

好友住的小區裡超市雖然大,賣的東西也不少,大概就相等於我們康怡或屯門市中心的 AEON 那樣大小;應用品不缺,但就不會是精品。

這天,好友要去藥房配藥,說會途經一家有機農作物店,賣的蔬果比超市裡多,可以去參觀一下,說不定有些我熟悉的中華菜蔬在那裡可買到。

時已過秋,深冬遠看,仍然山巒滿紅;可見秋葉時份,這裡可以有多楓紅,有多壯觀漂亮。

看著秋葉去買菜,應該很浪漫啊!

autumn mountain.jpg

veggie shop.jpg

菜市場裡,真的很多東西讓我學習——

ロマネスコ Broccolo Romanesco 中文名是寶塔菜,是樣子很古怪但又長得但很有藝術感的椰菜花。原來十六世紀已開始於羅馬種植,日本人愛以意大利菜做法,配意粉,或沙律吃。會因為那些菜花的獨特形狀而產生特別的口感。

 

 

 

莙薘菜,又稱豬乸菜。原產於南歐,公元5世纪由阿拉伯傳入中華地區。葉柄會出現很多顏色,如紅黃樂青橙,甚至粉紅等。 莙薘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營養主要在於葉片。但味帶苦,所以一般會先炒莖,後放入葉同炒,中華煮食多配蒜或菇類。